梅小红那句“我们偏要明着来”的铿锵话语,像一根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梅家姐妹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迅速转化为一系列紧密锣鼓的行动。
合作社那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瞬间变成了一个临时的“战时指挥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同仇敌忾又紧张忙碌的气氛。
梅小艳心中的阴霾被大姐的果断和坚定驱散了大半。她不再是那个独自面对剪刀寒光感到无助的女子,身后有了坚实的后盾。她立刻召集了王大姐、李婶等合作社的核心骨干,将目前商标被抢注、背后可能是陈伟民操纵、以及准备公开反击的计划和盘托出。
工友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尤其是王大姐,气得脸色通红,猛地一拍大腿:“好他个陈伟民!以前在百货公司就看出他不是个好东西!离了婚还这么坑人,断我们活路,天打雷劈啊!” 愤怒之后,更多的是担忧,“可是小艳厂长,我们就一群干活的女人,没权没势,怎么跟他们斗啊?工商所都不管我们……”
“王大姐,我们不用怕他们那些歪门邪道。”小艳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我们占着理!我们的东西是好东西,是我们的心血!他们的是假货,是骗人的!我们就把这个理,把这个真假,明明白白摊开到所有人面前!让全县的老百姓都来看看,来评评这个理!”
“对!让大伙儿都给评评理!”李婶也激动起来,“咱们的袜子,一针一线都是功夫,他们那是什么破烂玩意!”
小红的动作更快。
她回到梅记百货超市,立刻召集管理人员开会,雷厉风行地下达指令:“立刻把一楼入口处最显眼的那个促销区清出来!挂上大红横幅,就写‘梅家云绣正品保障专区’!把所有库存的‘云绣’袜都摆上去,灯光打亮!价格就按原价,一分不降,但要挂出详细的真伪对比图和解说牌!从明天开始,我亲自在专区那里,给顾客讲解!”
超市的员工们虽然有些惊讶,但看到平时就极有威望的红姐如此坚决,立刻行动起来。
很快,一个醒目、亮堂、透着十足底气的“云绣正品专区”就布置完成了。小红还让人连夜赶印了一批小巧精美的宣传单,上面印着真伪鉴别要点和合作社女工们辛勤工作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超市刚开门,这个特殊的专区就吸引了大量顾客的目光。梅小红穿着一身利落的职业装,站在专区前,手里拿着真假两双袜子,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好奇的顾客讲解:
“您摸摸看,正品用的是优质精梳棉,柔软透气,吸汗;您再摸摸这个,手感粗糙,扎皮肤,洗两次就容易硬化起球。” “您看这绣花,正品的针脚均匀密实,图案精致;假的呢,线头多,图案歪歪扭扭,甚至可能掉色。” “最重要的是,”小红拿起包装袋,指着上面的商标,“我们正品注册的是‘云绣’商标,正在申请中。他们那个是模糊的‘梅家云绣’,是恶意模仿和侵权。我们追求的是质量和口碑,他们只追求低价和短期利益,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和我们梅林本地品牌的声音!”
梅小红本身就是百货公司的老经理,讲解起来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又带着一种真诚的情感。很多原本贪图便宜买了假货的顾客恍然大悟,纷纷谴责制假贩假的黑心商家。
也有不少顾客被正品的品质和女工们的故事打动,当场购买支持。这个专区,成了一个生动的真假科普课堂和正义感的发酵池。
与此同时,小艳也在林秋律师的指导下,开始着手准备另一项更重要的舆论武器——她要写一封公开信。这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法律文书,而是一封注满真情、旨在唤醒公众良知和共鸣的信。
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摊开稿纸(尽管那时已有电脑,但她觉得手写更能倾注感情),回想起合作社成立的点点滴滴:周建国最初的提议、母亲当掉祖传镯子时的泪水、工友们从自卑沉默到眼中焕发神采、第一次拿到工资时的喜悦、技术攻关的夜晚、订单暴涨的忙碌……泪水几次模糊了她的视线。最终,所有的情感凝聚笔端,化作题为《一针一线的尊严》的泣血之言。
她在信中没有过多指责造假者,而是深情地讲述了“云绣”品牌背后的故事:这是一群下岗女工和工伤康复者用颤抖的手重新握起针线,在废墟上编织希望的故事;每一双袜子,都凝聚着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以及重新赢回的尊严;这小小的针脚,连接着的是百十个家庭的温饱与体面。
她写道:“我们追求的,不是暴利,只是那一针一线换来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如今,粗制滥造的仿冒品不仅窃取了我们的设计,更践踏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尊严,伤害了信任我们的消费者。我们恳请社会公众,支持用心做事的良心产品,共同守护‘一针一线的尊严’。”
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写完后,小艳把它交给林律师润色法律措辞,然后亲自送到了《梅林县报》的编辑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