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哥也是我之幸。”
“你我兄弟齐心,定能开疆拓土,振兴家族!”
朱涛眼中也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族谱首页!
宗祠正位!
艹他娘的!
燃起来了!
“有你们在,才是咱和你母亲的福分。”
“也是我大明江山的福气。”
朱元璋看着满怀抱负的两个儿子,与马皇后对视一笑。这才是他们的好儿子,大明千秋万代的基业,就由他们去完成!
“既然说到这里了。”
“咱就想问问你们,”
“该怎么治理国家?”
朱元璋语气中带着几分考校。他这两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他想看看,他们对这个国家,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公平治国,依法行事!”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理国家必须依靠这个根基,这样才能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随着对朝政的逐渐深入参与,朱标对于国家治理有了更加明确的见解。他主张施行仁政,这也是大明当前最需要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父亲、母亲。”
“大哥说得对。”
“但我大明要重振声威,必须超越汉唐!”
“绝不与外族和亲!”
“绝不向敌人赔款!”
“绝不割让土地!”
“绝不缴纳贡品!”
“天子守在国门之外,君王与国家共存亡!”
朱涛缓缓起身,向朱元璋与朱标行了一礼,说道:“这才是我大明立国的原则。以民为本,改变‘士农工商’的旧秩序,重新确立农工商的地位。只有这样治理国家,才能实现长久的安定,也能确保大明千秋万代永存不灭!”
“说得好!”
朱元璋立刻站起身,大声笑道:“这才是我老朱心里想的话!这一番话要写进祖训里,谁也不能改。希望我大明的后代子孙,个个都如龙一般,顶天立地!”
这几句铿锵有力的话,让人热血沸腾: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万众一心,共同守护江山!
这才是我大明男儿应有的骨气!
“父亲!”
“这话确实应当写入皇明祖训!”
朱涛的一番话,胜过十年苦读。从今往后,大明的男儿当以此为信念,为国效力,也让后世子孙铭记先祖的教诲,传承这份荣耀,不负祖先的恩德与期望!
“我长大后也要当像爷爷一样的大英雄!”
“还有二叔那么厉害!”
朱雄英站在椅子上,脸上洋溢着孩童天真灿烂的笑容说道。
“好!”
“有子如此,有孙如此,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朱元璋欣慰地点头。今晚坐在这屋子里的儿子与孙子,正是未来大明的希望与光芒。他心中充满骄傲,何其有幸,能拥有如此优秀的后代!
“说了这么久。”
“今晚的饭菜还吃不吃了?”
马皇后与太子妃常清韵看着父子三人,还有自家的大孙子,忍不住哭笑不得。今晚这锅火锅,他们连筷子还没动过。
“来来来。”
“开动吧。”
“娘,儿子教您。”
“火锅,才是真正让人团聚、其乐融融的好东西。”
朱涛笑着回到正题,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卷,放进翻滚的高汤中涮了几下,再捞出来,蘸上调料送入口中。
“熟悉的味道。”
“太香了。”
“真好吃。”
朱涛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他想念这种味道已经很久了。如果不是多年在外征战,也不会等到今天才研究出火锅这种美食。
“真有这么好吃?”
朱元璋与马皇后也被勾起了兴趣,慢慢地拿起筷子,模仿朱涛的动作,小心翼翼夹起一卷羊肉,放入滚烫的汤中轻轻一涮,待肉色变熟后取出,放入口中品尝。
羊肉刚入嘴,大明的两位至尊便露出惊喜之色,目光交汇,皆是难掩惊叹。
“嗯。”
“味道不错。”
“确实新鲜,也确实美味,吃法也独特。”
马皇后放下筷子,脸上带着满意神色,对朱涛所发明的火锅十分赞赏。现煮现吃的方式本身就令人耳目一新,食材又是上上之选,不仅汤底浓郁,还保留了食材原味,口感清爽,味道恰到好处。
“啧啧。”
“老二,你还是有些本事的。”
“这火锅真不赖,改天教教你嫂子。”
常清韵尝过后,眼中泛着光彩,笑着看向朱涛说道:“可不能藏着掖着,不过嫂子口味偏辣,能不能专门为我调得辣一些?”
“嫂子放心。”
“你想吃啥,我都能安排。”
朱涛明白常清韵喜辣,轻轻点头答应,随即转头冲着朱元璋笑道:“爹,味道还行吧?”
“嗯。”
“有空也让御厨们学学。”
“给你那些兄弟也都送去一份,让他们也尝尝。”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心中暗想,这小子能文能武也就罢了,没想到连厨艺都这般了得,有这手艺,就算没了俸禄也不至于挨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