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父皇母后忙于政务,根本无暇顾及我们兄弟。”
“我和你二哥也忙得焦头烂额,对你们的照顾自然少了许多。”
“但你问问自己的良心,从小到大,你们吃过什么苦?”
朱标眼中浮现出深深的悲哀,站在后堂的朱樉,眼眶也微微泛红。
“我来告诉你。”
“那一年濠州大旱,颗粒无收,父皇在外征战,急需军粮,家中只能省下口粮支援前线。”
“那一年你还年幼。”
“我与你二哥也不过是少年,老三也不大。”
“但我们所有人都在拼命,只为了让你们活下去。”
“只为不让你们任何一个兄弟饿死。”
“你二哥一人单枪匹马冲入山寨,抢回了粮食。”
“虽然那些粮食大多是粗粮。”
“混杂着各种杂粮。”
“但也够用了。”
“肉却少得可怜。”
“母后不舍得吃,我和你二哥也不舍得碰。”
“全留给你们,让你们能长得结实些,不至于瘦得皮包骨。”
“当时让你们三哥做了一锅饭。”
“里面本来有你三哥的一份。”
“可他与你四哥,一口都没动。”
“可是谁不爱吃肉?”
“那么香。”
“你说是不是?”
朱标心中泛起一丝苦涩,眼中也蓄满了泪,手指指向楚王朱桢和吴王朱榑,声音低沉而沙哑:“那年家里所有的肉,都留给你们兄弟姐妹,你们三哥捧着一碗杂粮粥,吃得津津有味,还跟我们说,他不太喜欢吃肉,都留给你们。”
“所以孤从始至终都清楚。”
“一个如此疼爱弟弟的秦王朱樉!”
“怎可能做出巫蛊之事!”
“怎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举!”
“若不是为了你们!要不是为了你们!”
“他为何要在奉天殿认罪!”
“孤从小就不善言辞,大哥为人宽厚,孤却性情冷僻,不喜欢与人亲近,哪怕你们也是如此,可孤对你们的爱护,曾少过半分?”
“如若不是因为你们是孤的弟弟!”
“那一夜,楚王府与吴王府早已被夷为平地!”
“你们哪还有上朝的机会!”
朱涛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怒其不争的目光看着朱桢与朱榑,接着摆了摆手:“把你们知道的都写下来,孤与你们的太子大哥,会为你们留一线生机。”
楚王朱桢与吴王朱榑的眼睛早已被泪水模糊!
那是悔恨的眼泪!
童年的记忆被唤起!
才懂得那份温暖!
可惜这一切来得太迟!
让他们悔恨不已!
太子东宫一事。
就此落下帷幕。
无人知晓!
这件案子。
最终的结局!
只知楚王朱桢与吴王朱榑被贬为庶人,发往南疆,途中却悄然失踪。待锦衣卫寻到时,只剩两具尸身,一封密信,二人自尽谢罪。
而整个朝堂的淮西勋贵,如同被割断命脉,纷纷被锦衣卫押入诏狱,牵连之人众多,纵然朱标兄弟有意保全,这一案,却几乎斩去了朝中一半的大臣!
其中淮西勋贵!
更是占了九成之多!
“还算有骨气!”
“老七!老八!”
“这杯酒!”
“是送别酒!”
“来世莫要再行谋逆之事!来世别生于帝王之家。”
朱标几兄弟坐在东宫正院,望着天上明月,思绪仿佛回到了童年。
大哥朱标读书。
二哥朱涛练武。
三弟朱樉在一旁傻笑。
四弟朱棡在玩泥巴。
五弟朱棣逗着妹妹朱镜静。
六弟朱橚抱着小妹朱英娆。
七弟朱桢与八弟朱榑带着弟弟妹妹玩耍!
……
那一年那个夏天。
虽然穷困饥饿。
却充满欢笑。
但终究无法回去!
再回头时。
已是阴阳两隔!
再无重逢之日!
而朱桢留下的那封信。
只有四个字。
望兄珍重!
“老七和老八以死谢罪,已足以平息天下非议!”
“那些违法乱纪的淮西权贵也已伏法!”
“虽然军心难免有些波动。”
“但你明日便要出征。”
“务必旗开得胜,助二哥平定陆川国!”
“二哥在京城等你!”
“等你得胜归来!”
朱涛心中阴云一扫而空,强作笑容对朱棣说道:“不可冲动行事,我不想再失去一位兄弟!”
其实,这才是最关键的一句话!
也是朱标等人最想说的话!
既要赢得胜利,也要保全自身!
“放心!”
“我绝不会给大明丢脸!”
“一定为咱们老朱家争口气!”
“老七和老八的事。”
“到此为止!”
“谁也不许再提!”
朱棣深吸一口气,随即迈步离开太子东宫,径直朝军营方向而去!
随着这一步迈出!
大明迎来了一位最强统帅!
彻底荡平了路川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