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三生缘,三生劫 > 第146章 纸船谣

三生缘,三生劫 第146章 纸船谣

作者:诗语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2 17:17:33

“你知道他是谁?”

傅珩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我知道,他一直在寻找一种叫‘噬魂珠’的东西,据说能吞噬三界灵力,重塑灵脉。”

“噬魂珠?”胭脂想起了忘川河畔的锁魂塔,“是不是在锁魂塔里?”

“是。”傅珩点头,“尊主修炼出了岔子,灵脉受损,一直想找到噬魂珠来修复。他抓你,就是想利用你的上古血脉打开锁魂塔。”

胭脂的眼神沉了下去。原来尊主的图谋如此之大,若是让他得到了噬魂珠,后果不堪设想。

“你还知道些什么?”

傅珩看着她,眼神复杂:“我还知道,幽冥草虽然能解蚀骨咒,却有副作用,会让你的灵力变得极不稳定,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

胭脂的心头又是一震。她没想到幽冥草还有这样的副作用。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她警惕地看着傅珩。

“因为我想跟你做个交易。”傅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恳求,“我告诉你尊主的所有秘密,帮你阻止他得到噬魂珠,你帮我压制体内的黑气,让我恢复神智。”

胭脂沉默了。这确实是一笔公平的交易,可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相信傅珩。这个男人,诡计多端,心机深沉,谁知道他是不是又在打什么主意。

“我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我这条命还捏在你手里。”傅珩苦笑一声,“我现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你宰割,若是再耍花样,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

胭脂看着他,犹豫了许久。最终,她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但你若是敢耍花样,我定让你生不如死。”

傅珩的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多谢。”

接下来的日子,傅珩果然信守承诺,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尊主的一切都告诉了胭脂。胭脂也依言,让族医调制了压制黑气的丹药,给傅珩服用。

在傅珩的帮助下,胭脂对尊主的了解越来越深,也渐渐摸清了他的计划。她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寻找柳明渊的消息。她相信,只要柳明渊还活着,他们总有一天会再见面。

只是那一日若真的降临,千言万语大约都将显得多余。于胭脂而言,摆在面前的,唯有一条路——亲手斩断那桩婚约。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作为大世家的柳家,自然有足够的资源和医术照料柳明渊。此时他的伤势已好了大半,虽然还需谨慎,但下床行走已无大碍。

而他心中一直记挂着此前的承诺,如今身体稍稍恢复,便打算履行约定——陪她们娘俩一同前往祭奠。府中下人已开始悄悄准备出行所需的物品,一切都在为这场迟来的祭奠做着铺垫。

清婉正坐在窗边缝补柳明渊受伤时划破的衣襟,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间,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听到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抬起头,恰好对上柳明渊望过来的目光,指尖的银针微微一顿。

“身子好些了?”她放下针线,起身时裙摆扫过凳脚,带起一阵淡淡的皂角香。

“好多了。”柳明渊走进屋,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衣襟上——那道被毒刃划破的口子已被细密的针脚缝合,青灰色的线在玄色衣料上织出朵小小的忍冬花,是清婉惯用的针法。“让你费心了。”

“举手之劳。”清婉将衣襟叠好,放进一旁的竹篮,“祭祀的东西都备得差不多了,明日一早便可动身。”

柳明渊点点头,视线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青峰山的方向被晨雾笼罩,像块浸了水的玉。他想起傅锦安临终前的嘱托,又想起清婉这些年的隐忍,喉间忽然有些发紧。

“清婉,”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往常低沉,“当年……委屈你了。”

清婉的动作猛地僵住,背对着他的肩膀微微发颤。过了许久,她才转过身来,眼底的水光已被她悄悄拭去,只余一抹浅淡的笑:“都过去了。大哥在天有灵,看到念念如今平安长大,定会高兴的。”

她刻意避开了“委屈”二字,像在避开一道永远愈合不了的疤。柳明渊看着她故作平静的模样,忽然想起傅锦安生前总说:“我这妹妹看着柔,实则比谁都犟,受了委屈从不说,只会自己憋着。”

那时他只当是兄长多虑,如今才懂,这份“犟”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酸楚。

“明日路上,让念念多给舅舅烧些纸船。”柳明渊转移话题,声音放得柔了些,“她前日叠了好几只,说要让舅舅看看她的手艺。”

清婉的眉眼因提到女儿终于舒展了些:“嗯,我都收着呢。对了,昨日父亲还念叨,说这几日得空了,想多陪陪念念玩会儿,又问你……身子大安了没有。”

柳明渊心头微暖,颔首道:“劳父亲挂心了,已无大碍。等从青峰回来,我陪他老人家下盘棋。”

清婉“嗯”了一声,转身去案前倒了杯温水递给他,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各自移开目光。

“念念呢?”柳明渊接过水杯,指尖的温度似乎还残留着她的触感,他刻意咳了声,掩饰方才的微怔。

“在院里跟阿福玩呢,”清婉望向窗外,唇角噙着浅淡的笑意,“方才还听见她嚷着要教阿福叠纸船,说要跟舅舅的纸船比赛谁漂得远。”

柳明渊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院角的石榴树下,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踮脚给石狮子系红绸,身边跟着摇尾巴的猎犬阿福,阳光洒在她粉雕玉琢的脸上,笑声像串银铃滚过青砖地。

他望着那抹小小的身影,喉间又泛起熟悉的哽咽——这孩子眉眼间像极了锦安,尤其是笑起来时眼角那点浅浅的梨涡,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等她再大点,我教她骑马射箭。”柳明渊低声道,像是在对清婉说,又像是在对九泉下的兄长承诺。

清婉握着针线的手紧了紧,轻声应道:“好啊,她前日还说,要像爹爹一样厉害,能拉得开府里那把小弓呢。”

话音落地,两人间又陷入沉默,只有院外的笑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在屋里流淌。柳明渊看着清婉垂眸时落在眼睑上的阴影,忽然想起昨夜族医说的话——“归墟那边动静越发频繁了,锁魂塔周遭的怨气最近重得很,夫人和小小姐……还是尽量少去阴气重的地方为好。”

他指尖悄然攥紧,杯壁的凉意渗进皮肉。有些事,终究是瞒不住的。

“明日去青峰,山路湿滑,我让护卫多备些防滑的草绳。”柳明渊将水杯放在案上,声音里添了几分郑重,“你和念念的马车,我让他们铺三层棉垫,稳当些。”

清婉抬眸看他,眼底闪过一丝诧异。往年去祭奠,他虽也细心,却少有这般事无巨细的叮嘱。她指尖捻着针,轻声道:“不用这般麻烦,护卫们常走那条路,熟得很。”

“还是稳妥些好。”柳明渊语气不容置喙,目光掠过她鬓边的碎发,“你前几日不是说夜里总畏寒?我让绣房赶制了件貂绒披风,明日正好带上。”

清婉心口微热,垂下眼帘道:“多谢。”

正说着,院外传来“咚”的一声闷响,跟着是念念带着哭腔的嚷嚷:“阿福!都怪你撞我!纸船要被踩烂了!”

两人皆是一惊,快步走出屋。只见石榴树下,念念正蹲在地上抹眼泪,手里捏着只被踩扁的纸船,阿福则在一旁急得转圈,尾巴蔫蔫地垂着。

“怎么了?”清婉快步上前将女儿搂进怀里,柳明渊已弯腰拾起那只皱巴巴的纸船,纸面还沾着泥土。

“阿福跑太快,把我撞得摔了……”念念抽噎着指认“罪魁祸首”,“这是要给舅舅的……”

柳明渊蹲下身,用指腹轻轻拂去纸船上的泥污,柔声哄道:“别哭,爹爹再教你叠一只,比这个更漂亮,好不好?”

念念泪眼婆娑地看着他,抽了抽鼻子:“真的?”

“真的。”柳明渊伸手替她擦掉脸颊的泪珠,指尖触到她温热的皮肤,心头一软,“我们现在就去取彩纸,叠个带帆的大船,让舅舅在那边也能瞧见。”

念念这才破涕为笑,伸手抓住他的衣袖:“要红色的!舅舅最喜欢红色!”

“好,要红色的。”柳明渊顺势将她抱起,看向站在一旁的清婉,眼底带着几分笑意,“那我们去书房找彩纸?”

清婉望着父女俩相握的手,阳光穿过石榴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幅画。她点了点头,唇角的笑意不知不觉深了些:“我去拿浆糊,顺便给你们沏壶新茶。”

书房里,柳明渊正耐心地教念念折纸,指尖灵巧地翻折着红纸,念念的小胖手笨拙地跟着学,时不时抬头问“爹爹,是不是这样?”。清婉端着茶进来时,正看见柳明渊低头替女儿理好歪掉的纸角,侧脸的线条在窗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她放下茶盏,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若是能久些,再好不过。只是念头刚起,眼角的余光便瞥见案头那支雕花木簪——那是当年柳明渊从谢府求亲时带回来的,据说谢芷瑜小时最喜这上面的缠枝纹。

心口像被细密的针轻轻扎了下,清婉悄然别过脸。

自小就听族中长辈说,柳明渊与谢芷瑜是上古祖神转世,注定要续那三生三世的缘。她那时还小,只当是长辈们口中的神话,直到谢芷瑜真正走进柳府,她才懂那些话里藏着的分量。

后来谢芷瑜出事,她被长辈们推到他身边,成了柳府名义上的主母。她总告诉自己,夫妻一场,守着本分便好,他心里装着谁,与她无关。可百年光阴不是流水,他灯下为她披过的衣裳,她病时他遣人寻来的奇药,甚至此刻教念念折纸时温柔的侧脸……桩桩件件落在心里,怎么可能毫无波澜。

算不上爱,却总有那么点不甘。像看着别人遗落在窗台上的花,明明不属于自己,却在日日浇水时,悄悄盼着它能多为自己开一日。

“娘,你看我折得好不好?”念念举着歪歪扭扭的纸船凑过来,打断了她的怔忡。

清婉忙敛了心绪,接过纸船笑道:“真好,比你爹爹折的还灵动。”

柳明渊闻言挑眉,故意将手里的纸船举高:“爹爹这只带帆呢,能漂到忘川尽头。”

“我的也能!”念念不服气地踮脚去够,父女俩又闹作一团。清婉看着眼前的热闹,方才那点不甘像被风吹散的烟,渐渐淡了。

罢了,能守着念念,守着这片刻安宁,已经够了。至于其他的……哎,走一步看一步吧。

暮色漫进窗棂时,书房里的烛火已燃得旺了。念念趴在案上,鼻尖沾着点朱砂红,手里还攥着只叠到一半的纸船,眼皮却像坠了铅块似的直打架。

“困了?”柳明渊伸手将她抱起,小姑娘迷迷糊糊往他怀里蹭了蹭,嘟囔着“还要给舅舅叠大船”,话音未落已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清婉走上前,轻轻将女儿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碰到柳明渊的手腕,两人动作皆是一缓。

“我抱她回房睡。”柳明渊先开了口,声音压得极轻,生怕惊醒怀里的小人儿。

清婉点头,看着他抱着念念转身的背影,烛火在他玄色衣料上投下晃动的光影,竟生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安稳。她垂眸收拾案上的彩纸,忽见砚台旁压着半张揉皱的红纸,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画着三个小人——一个高个男子牵着个妇人,妇人手里还拉着个扎丫髻的小姑娘,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爹爹、娘亲、念念”。

指尖抚过那稚嫩的笔迹,清婉喉间微涩。这是念念前日偷偷画的,当时还藏在枕头下不让人看,想来是盼着能有这样一幅画里的光景。

她将红纸小心翼翼抚平,夹进案头那本《南华经》里,恰好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那一页。

院外忽然起了风,吹得窗棂“吱呀”作响。清婉起身去关窗,却见柳明渊站在廊下,望着天边那轮弯月出神,背影在月色里显得格外孤挺。

“夜深了,风凉。”她取了件外袍走上前,轻轻搭在他肩上。

柳明渊回头看她,眸底似有暗流涌动:“清婉,明日去青峰……或许不会太太平。”

清婉心头一紧:“出什么事了?”

他沉默片刻,终是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最近有些不对劲。你……照看好念念就好。”有些阴云,他还是想自己先挡住。

清婉看着他眼底的凝重,没再追问。她知道柳明渊的性子,但凡他不愿说的,追问也无用。她只是轻声道:“无论出什么事,我们一起担着。”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像颗石子投进柳明渊心湖,漾开圈圈涟漪。他望着眼前的女子,月光落在她眉骨上,勾勒出柔和却坚韧的轮廓。百年光阴,她总是这样,不争不抢,却在他最狼狈时,永远站在离他最近的地方。

“好。”他终是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松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