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钏若是能听见她们的心声,定会大呼冤枉——她何曾用刀胁迫过她的父母?这分明是无稽之谈。那两人此刻正安然无恙地在城中被关着。
代战一行人刚放下兵器,训练有素的军队便迅速上前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盔甲和随身匕首。
随后文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登记造册,将降卒们分批安置:有家眷者由亲人领回,无亲无故者则通过抽签分配住所,统一安排开荒务农。
王银钏在西凉推行教育新政,创办学校教导西凉子民识字读书。
无论男女童稚,皆需入学接受基础教育,同时学习各类实用技能。所有教习皆由王银钏从京城带来的能人异士担任。
代战与凌霄被押解回城,与其父母一同软禁。
待西凉局势初定,大唐方面见西凉撤军,竟妄图趁虚而入。
唐军一路向西凉逼近,又听闻西凉已被一位女子掌控,更是起了趁乱吞并之心。
王银钏岂能让他们得逞?她精心布置了多重陷阱:迷药暗阵、辣椒粉障,处处设伏却又不伤人性命。
更在暗处设下**阵,只待大唐军入内。待其虚弱之时,便可兵不血刃地将其尽数俘获。
此法虽不够光明磊落,却是避免大规模伤亡的上策。
万事俱备之际,王银钏暗中部署,命葛大率精锐里应外合,经过一年的精心谋划,终将大唐军队尽数歼灭。
当王银钏率领大军攻入皇宫时,皇帝惊愕地望着眼前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子,难以置信地问道:怎会...竟是一介女流?
王银钏冷笑一声,目光如炬:怎么?看不起女子?你们李家在这皇位上坐得太久了,是时候改朝换代了。你是自己退位,还是要我亲手将你拉下龙椅?
皇帝面色铁青,强作镇定:自古从未有女子称帝的先例,你即便坐上这个位置,也注定坐不稳。终有一日,你也会落得和我一样的下场。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王银钏从容不迫地整理着衣袖,你倚仗的是朝中大臣的支持,而我不同。我赢得的是天下民心,麾下将领皆是我一手栽培。在这里,我的旨意就是最高命令。说罢,她轻轻挥手,示意侍卫将皇帝带下。
这时,薛琪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主上,属下有一事相求。家父当年惨遭杀害,属下恳请主上恩准,让我追查真凶,为父报仇。
王银钏微微颔首:去吧,但切记不可伤及无辜。
属下谨遵主上教诲!薛琪郑重应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新朝初立,处理了前朝皇室,王银钏以直接登基,改国号为,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为稳定朝局,她将前朝大臣先关押,在将王允与母亲迎入宫中,尊为太上皇与太上皇后。
长姐王金钏获封长公主,其夫苏龙亦受驸马之衔,特许参与朝政。
为充实朝堂,王银钏把培养好的人才直接放入朝中:葛大执掌大理寺,葛青入主太医院,张伟则任职工部。太上皇暂代丞相一职,待寻得合适人选便可功成身退。
武将全是跟着王银钏打江山的人,接替前朝的武将。
薛琪作为首席女官,犹如现代秘书长,负责统筹朝会议程、传达政令,成为王银钏的左膀右臂。
朝堂之上,曾有前朝遗老因轻视女帝而口出狂言。小柒扔了一张雷符把那人给劈晕了,一道霹雳震慑朝野。
自此,再无人敢对这位铁腕女皇有半分不敬。
在肃清朝堂旧臣后,朝廷立即着手改善民生。
将山庄培育的高产作物——红薯、土豆和玉米分发至各州县,并派遣经验丰富的山庄佃农前往各地传授种植技术,详细讲解这些作物的惊人亩产量。
朝廷颁布惠民政策:免除农民赋税,大力鼓励开荒垦殖,公平分配土地。
同时严令禁止豪强侵占民田,违者抄家问罪;对世家大族草菅人命者,一律严惩不贷。
针对城中流民,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统一安置住所,要求通过劳动换取口粮。
王银钏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将朝野上下调度得井然有序。
连太上皇后和长公主王金钏都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筹建学堂、调配人员,又要处理后宫事务,整个宫廷无人得闲。
太上皇后不得不向王银钏要人,因为新政命令接踵而至,实在应接不暇。
看着母亲和大姐气得圆鼓鼓的模样,王银钏连忙安抚:母后、大姐请息怒,我这就着手招贤纳士。
她当即决定开科取士,设立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取前百名优胜者,不论男女皆可录用。
为确保公平,试题由王银钏亲自拟定,密封后派军队护送至各地,全程严禁拆阅。试卷送达后,由护送军队监督印刷发放,对舞弊者严惩不贷——取消资格并五年内不得录用。
考虑到世家大族中多有才女,王银钏下诏召集所有朝臣及世家女眷入宫应试。
通过考核者直接交由太上皇后和长公主差遣,落第者则遣返回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