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 第243章 雪中的浅草寺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第243章 雪中的浅草寺

作者:台汗国的赵六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07:44

她的身体慢慢往下滑,膝盖跪在我身侧,睡裙的裙摆彻底散开,像朵盛在暗夜里的月白花。指尖从我的衬衫纽扣间探进去,轻轻划过我脊背的肌肤,带着点薄茧的痒,却让我更清醒地意识到她的存在。我能感受到她掌心的温度,顺着脊背往下,停在腰际时,轻轻圈住,然后往上带,让我更贴近她。

窗外的风停了,纸窗不再晃,只有琉璃灯的光还在轻轻颤。我们的呼吸早已混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更急些;肢体相贴处也没了界限,连彼此的体温都融在了一起。她忽然抬头,唇瓣泛着被吻出的红,眼底带着点怯意,却又带着笃定,然后慢慢俯身,额头抵着我的额头,身体轻轻往下沉。

那瞬间的软和暖彻底将我裹住,像跌进了温软的云里,又像被春溪漫过。所有的感官都被放大——能尝到她唇间的甜,能摸到她肌肤的软,能听到她呼吸里的轻吟,能感受到她身体的每一次起伏。她的手臂紧紧环着我的脖子,指尖轻轻掐在我后背的皮肉里,那点微疼混着极致的暖,让我彻底忘了身外所有——忘了千鹤川子切换自如的模样,忘了黑川组的威胁,忘了故国的牵挂,甚至忘了自己是谁。

眼里只有她月光白的睡裙散在榻榻米上的模样,怀里只有她温软的身体,心里只有一片被填满的暖。她的吻慢慢往下,落在我的锁骨上,轻轻咬了一下,然后用舌尖轻轻舔过,动作里带着点青涩的热烈。我抬手抚过她汗湿的发丝,感受着她贴在我胸口的心跳,忽然明白,所谓沉沦,从来不是刻意的选择,是碰到这样一个人,她用十年的坚韧裹着满心的软,在暗夜里为你撑一盏灯,让你甘愿把全世界都抛在脑后,只守着这方小小的、只有彼此的暖。

她后来枕在我臂弯里,呼吸渐渐平缓,指尖还轻轻攥着我的衣料,像怕我走似的。我低头看她,她闭着眼,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唇瓣还带着点红,连鼻尖都沾了层薄汗。琉璃灯的光暗了些,却把她的脸照得更柔,像浸了晨露的玉。我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能感受到她身体轻轻颤了颤,然后往我怀里更贴了贴。

窗外的夜静得能听见远处的虫鸣,可我什么都听不见——心里只有她的温度,怀里只有她的软,眼里只有她的模样。原来两个相爱的人,在暗夜里紧紧相拥时,真的能忘了所有身外之物,只余下彼此的呼吸、心跳,还有那份融在骨血里的缠绵与依赖。

琉璃灯的光终于也弱了,只剩一圈极淡的暖晕笼着我们,连彼此的脸都变得模糊,只剩肌肤相贴时那清晰的温热。雪子的呼吸已经变得轻浅,却还像春藤般缠得紧,手臂圈着我的腰,腿也轻轻搭在我身上,整个人几乎嵌进我怀里。那薄如蝉翼的睡裙早被汗浸得贴在肌肤上,像一层透明的纱,再分不清哪里是衣料,哪里是她的软。

我能清晰触到她后背的曲线,从肩胛骨到腰线,每一寸起伏都带着柔润的弹性,指尖划过她腰侧时,她会轻轻颤一下,然后往我怀里缩得更紧,鼻尖蹭着我的胸口,发出极轻的哼唧,像小猫似的依赖。我们的身体早已没了空隙,连心跳都叠在一起,“咚咚”地撞着,分不清是谁的更急,只觉得那节奏像鼓点,敲得人忘了时间,忘了身处何方。

她忽然抬起头,唇瓣还泛着被吻出的红,眼神蒙着层水汽,却直直地望着我。没等我说话,她的吻就落了下来,不再是先前的轻软,带着点急切的黏,舌尖缠着我的,像要把所有的温柔都揉进去。我抬手托住她的后颈,指尖陷进她柔软的发丝里,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顺着掌心往心里漫,连带着四肢百骸都变得滚烫。

她的手慢慢往下,指尖轻轻划过我的脊背,带着点薄茧的痒,却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这份交融的真切。我能感受到她掌心的力度,从轻柔的摩挲到渐渐收紧,像在抓住什么珍贵的东西,又像在确认我是否真的与她贴得这样近。我们的身体轻轻摩擦着,每一次触碰都像电流划过,让皮肤泛起细密的战栗,却又舍不得分开半分。

窗外的月色不知何时又漏了些进来,落在她裸露的肩颈上,泛着一层淡淡的银辉,连肌肤上细小的绒毛都隐约可见。她的身体渐渐软得像没有骨头,靠在我怀里,只有手臂还紧紧缠着我,仿佛一松手,我就会消失似的。我低头吻她的眉,吻她眼角的泪痣,吻她微微泛红的耳垂,每一次触碰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珍视,又带着全然沉沦的热烈。

不知过了多久,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身体轻轻抖着,指尖掐进我后背的皮肉里,留下浅浅的印子。她把头埋在我的颈窝,声音哑得像浸了蜜,带着压抑的轻吟:“曹君……别离开我……”那声音很轻,却像一根线,紧紧拴住了我的心,让我只想把她抱得更紧,让她彻底融进我的骨血里。

我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受惊的孩子,声音也变得沙哑:“不走,我在。”

她听到这话,身体渐渐平复下来,却还是不肯松开我,只把脸贴在我的胸口,呼吸慢慢变得平缓。我能感受到她发丝上的汗湿,能闻到她身上混着栀子香的暖,能触到她肌肤的软,所有的感官都被她填满,再容不下半点身外之物。

意识渐渐变得模糊,像沉入了温软的梦里。梦里没有华月馆的喧嚣,没有黑川组的威胁,没有千鹤川子的疏离,只有雪子的温度,她的呼吸,她缠在我身上的力道。我们像两株缠绕生长的植物,根须紧紧交缠,枝叶相互依偎,在这方隔绝外界的小天地里,尽情地交融,尽情地汲取彼此的暖。

琉璃灯的光终于灭了,房间里只剩下淡淡的月色和彼此的呼吸声。我抱着雪子,感受着她身体的软和暖,感受着她贴在我胸口的心跳,忽然觉得,所谓的沉沦,就是这样——忘了自己,忘了世界,只余下与她交融的真切,只余下这份深入骨血的缠绵。仿佛这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浓缩在了这一刻,都藏在这紧紧相拥的温柔里,再也没有什么能将我们分开。

雪子的呼吸渐渐沉了,像落在暖绒上的羽毛,轻轻拂过我的胸口。她的手还搭在我腰侧,指尖偶尔会无意识地蹭一下,带着残存的依赖。我睁着眼望头顶的纸帐,灯笼灭后的暗里,只剩月光从窗缝漏进来的几缕银,刚好照见她散在榻榻米上的睡裙边角——那片月光白沾了点炭火灰,像雪地里落了星子,却仍软得让人心头发颤。

我能清晰感受到她贴在我身上的温度,从肩颈到腰腹,每一寸肌肤的相贴都像缠了温软的丝,把我裹得密不透风。可意识却像挣开了什么,慢慢浮上来——方才与她身心交融的迷醉还没散,沈清禾的脸却忽然冒了出来;接着是千鹤川子,那些与她们相关的牵绊明明没具体的画面,却像细针似的扎在心上。我忽然僵了一下,连呼吸都放轻了。雪子还在睡,眉头微蹙,像是梦到了什么好光景。我低头看她,看她后颈那道浅疤在月光下淡得几乎看不见,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揪着——我刚和她在这暖夜里交付了所有,心里却还装着另外两个人。这肉身的缠绵是真的,对沈清禾的牵挂是真的,对千鹤川子的在意也是真的。我到底在做什么?是被这东京的声色迷了眼,还是早就在情感里失了控?

指尖轻轻碰了碰雪子的发,她往我怀里缩了缩,呢喃了句模糊的“阿曹”。我闭了闭眼,只觉得胸口发闷——或许我早该承认,我不是被谁诱惑,是我自己守不住心。一边念着沈清禾,一边在千鹤川子的纠葛里没走出来,现在又和雪子缠得这样深。这不是情深,是滥情吧?是我对历史的认知太清醒,反而让情感彻底乱了套?

天快亮时,雪子先醒了。她没动,只睁着眼看我,指尖轻轻划过我下巴的胡茬。“阿曹你没睡?”她的声音还带着刚醒的哑,像浸了温水的棉。我勉强笑了笑,没敢说心里的乱,只抬手摸了摸她的脸:“看你睡得沉。”她往我怀里靠了靠,鼻尖蹭过我的锁骨:“昨天说的话,你别忘。等春天,我们就去找有山有水的地方。”

我没接话,只看着她眼底亮起来的光——那是她盼了十年的梦,干净得像浅草寺的雪。可我能给她吗?我连自己的心都管不住,连对沈清禾的念想都断不了,怎么敢接下她的梦?雪子似乎察觉到我的沉默,却没多问,只轻轻吻了吻我的唇,然后慢慢起身。睡裙滑过她的肌肤,像流水般落下,她背对着我整理和服,腰线的弧度在晨光里泛着软,可我看着那道背影,心里的愧疚却像潮水似的往上涌。

等雪子去外间煮味噌汤时,我悄悄起了身。窗外飘着雪,细小的雪粒落在窗纸上,沙沙响。我套上外套,没跟她说要去哪,只留下一张字条:“出去走走,晚点回。”脚步踩在榻榻米上,轻得没声音——我不敢跟她告别,怕看到她的眼睛,更怕自己会后悔。

推开门时,冷风裹着雪沫子扑过来,瞬间吹散了身上残留的暖。东京的清晨很静,雪落在屋顶和街巷上,把所有的声色都盖了层白。我没打伞,任由雪落在头发上、肩膀上,脚步不自觉地往浅草寺的方向走。雪子说过,浅草寺的雪最好看,可此刻我没心思看景,只觉得心里的乱像团缠在一起的线,越扯越紧——我明明对历史里的伤痛记得那样清,却偏偏在眼前的温柔里失了分寸,这种矛盾快把我扯裂了。

走了约莫一个多小时,鞋边沾了厚厚的雪,冻得脚趾发麻,浅草寺的朱红色山门才出现在眼前。沿途的雪景倒真好看——街边的樱花树光秃秃的,枝桠上积着雪,像开了满树的白梅;偶尔有穿着和服的女人撑着油纸伞走过,木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混着远处店铺飘来的烤仙贝的香,竟让人忘了这是两个有着深重过往的国度。

进了浅草寺,雪下得更密了。香火的烟混着雪雾,在空气里飘着,带着点清苦的味。我站在雷门下面,往寺里望——三三两两的香客在雪地里走,有的在拜观音,有的在买御兽,连孩子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在雪地里追着跑。这场景太太平了,太平得让我恍惚——昨天还在华月馆应付着复杂的人际,今天却站在这雪后的浅草寺,看这个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有着这样安稳的市井烟火。

我沿着石板路往里走,雪落在石板上,化了又冻,滑得很。抬眼能看到五重塔,塔身上积着雪,金顶在雪雾里泛着淡光;旁边的店铺挂着暖帘,上面写着“御朱印”“煎饼”,店员隔着玻璃冲我点头,笑容很温和。这就是日本啊——有东洋美学里的精致,有市井里的烟火气,还有藏在骨子里的秩序。我知道它如今是亚太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中国前面,这种发达不是空泛的说法,是街头干净的街道、准点到分秒的地铁、人们脸上从容的神色,是实实在在落在眼里的安稳。

可越是看到这些,心里就越沉。100年前,他们拿着刀枪闯进中国,把山河搅得支离破碎,留下的伤痛刻在民族的骨血里;100年后,他们却成了这样——经济富足,社会有序,连一场雪后的寺庙都透着种岁月静好的美。我是中国人,我读过上百遍历史,知道那些不能忘的过往,可眼睛又实实在在看到他们如今的好。这种对比太刺眼了,像一根刺扎在心里——不是嫉妒,是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滋味,是对过往伤痛的铭记,和对眼前现实的无力,混在一起,成了难以言说的刺激。

转过观音堂,就看到灵觉大师的禅房了。禅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飘出淡淡的茶香。我抬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温和的“请进”。推开门时,灵觉大师正坐在窗边煮茶,雪落在窗台上,他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看着茶壶里冒出来的热气。

“来了。”他抬头看我,眼神很平静,像映着雪的湖面,“外面雪大,先喝杯热茶暖暖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