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22章 学堂风波起,卫生破陋习

破蒙军的训练刚走上正轨,丐帮学堂的筹备就遇上了麻烦。

我本来想得挺简单:找两间闲置的民房,弄几张破旧桌椅,再请几个识文断字的弟子当先生,教大家认认字、算算数,顺带讲讲卫生常识,也就成了。可真办起来才知道,这事儿比训练三百个糙汉子还难。

首先是选址。襄阳城里的闲置民房不少,但要么是位置太偏,弟子们来往不便;要么是年久失修,漏风漏雨,根本没法当学堂。我跟赵老栓商量,能不能把南舵旁边的一处废弃仓库腾出来改造,赵老栓倒是同意了,可负责掌管丐帮产业的刘长老却跳出来反对。

“林长老,那仓库是用来存放过冬粮草的,哪能说该就改?”刘长老捻着山羊胡,一脸不赞同,“再说了,咱们丐帮弟子,生来就是乞讨的命,认不认字有什么要紧?能打能跑,能讨到饭,不被人欺负就行了!办什么学堂,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这话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不少老弟子,甚至一些年轻弟子,都觉得读书是“读书人的事儿”,跟他们这些叫花子没关系。有个弟子私下跟我说:“林长老,您让我们练武功,我们没二话,可让我们坐下来读书写字,那比让我们跟蒙古人拼命还难受!”

我知道,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光靠嘴说没用,得让他们亲眼看到好处。

“刘长老,”我耐着性子解释,“粮草可以暂时存放在其他分舵的仓库里,挤一挤总能腾出来。可这学堂,必须得办。您想想,咱们丐帮现在掌管着那么多情报,弟子们要是不认字,怎么整理情报?怎么看懂暗号?以后跟宋军合作,人家给的军令、粮草清单,咱们弟子都看不懂,那不闹笑话吗?”

我顿了顿,又说:“还有算数,咱们丐帮现在有多少弟子,多少粮草,多少分舵产业,要是没人会算数,账目混乱,被人贪了占了都不知道。这学堂不是让大家当读书人,是让大家学本事,能更好地做事,更好地抗蒙,更好地活下去!”

刘长老还是不情不愿,但架不住耶律齐也支持我。耶律齐特意召集了一次长老会,拍板说:“林越长老的改革,都是为了丐帮好。学堂必须办,所需人力物力,各分舵都要全力配合!”有了帮主的话,刘长老才不敢再阻拦,仓库的改造总算提上了日程。

接下来是找先生。丐帮里识文断字的弟子不多,大多是以前的落魄文人,加入了净衣派,虽然现在净衣派的核心叛乱分子被清理了,但这些人对我这个“污衣派出身”的执法长老,还是有些疏远。我派人去请了几个,要么说自己学识浅薄,不堪当先生,要么就找各种借口推脱。

“林长老,那些净衣派的酸文人,就是看不起咱们,觉得跟咱们这些泥腿子一起办学,掉了他们的身价!”陈默气冲冲地跟我说,“要不咱们别找他们了,找几个以前读过几年书的污衣派弟子,凑活凑活得了!”

“不行,凑活不得。”我摇摇头,“先生要是学识不够,教错了弟子,反而误了大事。”

正在我犯愁的时候,苏晴从四川回来了。她这次是奉命回襄阳汇报峨眉派的抗蒙准备情况,听说我办学堂缺先生,笑着说:“这有何难?我峨眉派弟子,大多都识文断字,我回去跟师父说一声,派几个师姐师妹过来帮忙便是。她们不仅能教书,还能顺便教弟子们一些基础的剑法,岂不是一举两得?”

我一听,这真是雪中送炭!连忙道谢:“那就多谢苏晴姑娘了!有峨眉派的弟子帮忙,这学堂一定能办得更好!”

苏晴办事效率很高,没过几天,就带了五个峨眉派的女弟子过来。她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个个容貌秀丽,举止端庄,一到襄阳,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丐帮弟子们这辈子大多没见过这么多俊俏的女先生,一个个都有些拘谨,甚至还有些弟子不好意思来学堂报名。

“林长老,你看这事儿……”苏晴看着寥寥无几的报名弟子,有些无奈地说。

我笑了笑:“别急,我有办法。”

当天晚上,我在丐帮总部的广场上召集了所有弟子,峨眉派的五位女先生也站在一旁。我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各位兄弟,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跟大家说个事儿。咱们的丐帮学堂,明天就要正式开课了。我知道,有些兄弟觉得读书没用,有些兄弟不好意思跟女先生学习。没关系,我不强迫大家,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凡是来学堂读书的弟子,每天除了正常的帮规任务,不用再额外乞讨;学堂里管饭,顿顿有粥有菜,表现好的,还能有肉吃!”

这话一出,广场上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读书还能不用乞讨,管饭吃?”

“还有肉吃?那我可得去试试!”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学学认字,还能混口饭吃,划算!”

弟子们的态度瞬间转变,报名的人排起了长队。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好笑,有时候,最直接的利益驱动,比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第二天,丐帮学堂正式开课。仓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地上铺了一层干草,摆上了几十张用木板搭成的简易桌椅。五位峨眉派的女先生分工明确,有的教认字,有的教算数,还有的教基础的卫生知识。

我特意旁听了卫生课。讲课的是峨眉派的小师妹,名叫白芷,年纪最小,性子也最活泼。她站在讲台上,拿着一根树枝,指着黑板上画的病菌图案,大声说:“各位师兄,你们知道为什么咱们丐帮弟子容易生病吗?就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小东西,它们叫病菌,藏在脏水、脏衣服、变质的食物里,一旦进入咱们的身体,就会让咱们拉肚子、发烧,甚至丧命!”

弟子们听得一脸茫然,显然从来没听过“病菌”这个词。

“小师妹,你说的这些小东西,真的存在吗?我怎么看不见?”有个弟子忍不住问。

白芷笑了笑:“它们太小了,咱们的眼睛看不见,但是它们确实存在。就像空气中的灰尘,咱们看不见,但是阳光一照,就能看到了。”她顿了顿,又说:“不过大家不用怕,只要咱们养成干净的习惯,就能杀死这些病菌。比如,喝开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衣服脏了要勤换;伤口破了要及时清理,用干净的布条包扎……”

她话还没说完,下面就有人嘀咕:“喝开水多麻烦啊,井水河水直接喝多方便?”

“衣服脏了有什么关系?咱们是污衣派弟子,本来就该穿得脏一点,这才符合规矩!”

“伤口清理?以前受伤了,随便找块布一包就行了,哪那么多讲究?”

白芷被这些话问得有些不知所措,只好看向我。我站起身,走到讲台上,接过她手里的树枝,说:“各位兄弟,白师妹说的这些,都是能让大家少生病、多活几年的好办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上次襄阳守城战,咱们不少弟子受伤后,因为伤口没清理干净,感染发炎,最后丢了性命。要是当时咱们知道怎么清理伤口,怎么消毒,是不是就能保住更多兄弟的性命?”

我又说:“还有喝开水,上次苏州河被投毒,不少弟子喝了生水,上吐下泻,差点没死。要是咱们平时就养成喝开水的习惯,是不是就能避免这种情况?至于衣服脏了要勤换,不是让大家改成净衣派,而是让大家保持身体干净,少生病。咱们是污衣派,讲究的是草根本质,不是邋遢!”

我的话让弟子们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从生死线上过来的,知道生病和受伤的可怕。

“林长老,那你说,怎么给伤口消毒啊?”有个弟子问道。

“问得好!”我点点头,“消毒很简单,咱们可以用烈酒,或者把艾草、菖蒲煮水,用煮过的水清洗伤口,就能杀死病菌。还有,包扎伤口的布条,也要用开水煮过,晾干后再用。”

我一边说,一边让弟子们找来烈酒、艾草和布条,现场演示了一遍伤口清理和包扎的方法。弟子们看得很认真,不少人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用歪歪扭扭的字记了下来。

从那以后,学堂的卫生课成了最受欢迎的课程。弟子们不仅自己养成了喝开水、勤洗手、勤换衣服的习惯,还把这些卫生知识教给了家人和身边的流民。襄阳城里的丐帮弟子,生病的人越来越少,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可没过多久,又出了新的麻烦。有几个老弟子,还是坚持“污衣派就该穿脏衣服”的老规矩,故意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还在背后诋毁学堂,说“林长老搞卫生改革,是想把污衣派改成净衣派,违背丐帮传统”。

带头的是一个叫孙老疙瘩的七袋弟子,他在丐帮待了几十年,资格老,辈分高,不少老弟子都听他的。他公开在广场上嚷嚷:“咱们丐帮之所以能立足江湖,就是因为咱们坚守污衣派的传统,不慕荣华富贵,不贪图安逸享乐。现在林长老让大家穿干净衣服,读书写字,这是要把咱们丐帮弟子都变成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变成那些趋炎附势的净衣派!长此以往,丐帮就不是丐帮了!”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老弟子的共鸣,甚至有一些年轻弟子也开始动摇,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学堂的出勤率明显下降,卫生习惯也有了反弹。

我知道,这个孙老疙瘩,就是改革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要是不把他这块绊脚石搬掉,改革就很难继续推进。

我决定找孙老疙瘩谈谈。这天晚上,我特意买了一壶好酒,两斤牛肉,来到孙老疙瘩的住处。他的住处很简陋,就是一间破旧的民房,里面堆满了杂物。

孙老疙瘩见我来了,脸上没什么表情,冷冷地说:“林长老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孙老哥,”我笑着把酒和牛肉放在桌上,“没什么指教,就是想跟你喝两杯,聊聊天。”

孙老疙瘩哼了一声,没说话,但也没把我赶出去。我给自己和他各倒了一杯酒,端起来说:“孙老哥,我敬你一杯。你是丐帮的老人了,为丐帮立下了不少功劳,我一直都很敬佩你。”

孙老疙瘩迟疑了一下,还是端起酒杯,跟我碰了一下,喝了一口。

“孙老哥,我知道你对我搞的改革有意见,觉得我违背了丐帮的传统。”我开门见山,“但我想问问你,咱们丐帮的传统是什么?是穿脏衣服,还是护民抗外,让兄弟们能有口饭吃,能活得有尊严?”

孙老疙瘩放下酒杯,说:“丐帮的传统,就是坚守草根本质,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保持江湖独立性。穿脏衣服,只是表象,关键是不能忘本!”

“说得好!”我点点头,“孙老哥,你说得太对了!咱们丐帮的根本,就是护民抗外,不忘本心。可你想想,要是兄弟们一个个都因为不讲卫生,生病死去;要是兄弟们都不认字,看不懂情报,打不过蒙古人,咱们就算穿得再脏,守住了所谓的‘传统’,又有什么用?丐帮迟早会被蒙古人灭掉,兄弟们迟早会家破人亡!”

我又说:“我搞学堂,教大家认字算数,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处理帮务,更好地收集情报,更好地跟宋军合作抗蒙;我推广卫生习惯,是为了让大家少生病,多活几年,能多杀几个蒙古鞑子,能看到蒙古人被打回老家的那一天。这些,都是为了守住丐帮的根本,都是为了让兄弟们能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孙老疙瘩沉默了,低头喝着酒,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继续说:“孙老哥,你在丐帮待了几十年,经历过不少风雨。你应该比谁都清楚,江湖在变,时代在变。蒙古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南宋朝廷摇摇欲坠,要是咱们丐帮还守着老规矩,一成不变,迟早会被时代淘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变强,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才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百姓。”

我拿起一块牛肉,递给孙老疙瘩:“孙老哥,我知道你是个重情义、顾大局的人。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支持我的改革。咱们一起努力,把丐帮变得更强,让蒙古人不敢再小瞧咱们,让南宋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

孙老疙瘩接过牛肉,嚼了几口,突然叹了口气:“林长老,其实我也知道你是为了丐帮好。只是我年纪大了,习惯了以前的日子,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些新东西。我担心,这些新东西会让丐帮变味,会让弟子们忘了自己是叫花子,忘了自己的根。”

“孙老哥,你放心!”我郑重地说,“我向你保证,不管丐帮怎么改革,不管弟子们变得多么有文化、多么干净,丐帮护民抗外的本心不会变,草根本质不会变。咱们永远是华夏百姓的后盾,永远是蒙古人的克星!”

孙老疙瘩看着我,眼神里的疑虑渐渐消散。他端起酒杯,跟我碰了一下,大声说:“好!林长老,我信你!从今天起,我孙老疙瘩全力支持你的改革!谁要是再敢阻挠,我第一个不饶他!”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笑着说:“好!有孙老哥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咱们再喝一杯!”

那天晚上,我和孙老疙瘩喝到了深夜。我们聊了很多,聊丐帮的过去,聊现在的困境,聊未来的希望。孙老疙瘩给我讲了很多丐帮的老故事,让我对丐帮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也给孙老疙瘩讲了现代的一些理念和知识,让他对改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天,孙老疙瘩在广场上召集了所有老弟子,大声说:“各位老兄弟,以前是我糊涂,误解了林长老的一片苦心。林长老的改革,都是为了丐帮好,为了兄弟们好。从今天起,咱们都要支持林长老,认真读书,养成干净的习惯,把丐帮变得更强,一起对抗蒙古鞑子!”

有了孙老疙瘩的支持,那些反对改革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学堂的出勤率恢复了正常,甚至还有不少弟子主动要求加课。卫生习惯也彻底在丐帮普及开来,襄阳城里的丐帮弟子,个个都穿得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再也不是以前那种邋遢不堪的样子了。

丐帮学堂办得越来越红火,不仅丐帮弟子来上课,就连不少流民也想加入。我跟耶律齐商量后,决定扩大学堂的规模,不仅教认字算数和卫生知识,还教农耕、纺织、铁匠等手艺。流民们只要愿意学,就能免费入学,学成后还能加入丐帮,或者被推荐到附近的农庄、工坊做工。

这个决定受到了流民们的热烈欢迎。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来学堂报名,学堂里挤满了人。峨眉派的五位女先生忙不过来,耶律齐又从其他分舵调来了几个识文断字的弟子,还请了一些民间的能工巧匠来任教。

我看着学堂里认真学习的弟子和流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我知道,我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抗蒙的力量,都会成为守护华夏大地的基石。

这天,我正在学堂里查看教学情况,陈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林长老,好消息!四川那边传来急报,蒙古军的进攻被打退了!峨眉派和咱们派去的破蒙军西路分队,配合宋军,打了一场大胜仗!”

我心里一喜:“真的?具体情况怎么样?”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只知道蒙古军损失惨重,已经撤退了。”陈默笑着说,“苏晴姑娘还在急报里说,破蒙军西路分队的弟子们,在战场上表现得非常英勇,他们用你教的战术和格斗技巧,杀了很多蒙古鞑子,峨眉派的弟子都对他们赞不绝口!”

我点点头,心里无比欣慰。破蒙军的训练没有白费,丐帮的改革也没有白费。这些弟子们,已经从一群普通的丐帮弟子,变成了能征善战的抗蒙勇士。

“好!太好了!”我激动地说,“你立刻去通知各分舵,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弟子!让大家都高兴高兴,也让大家知道,咱们的改革是有用的,咱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是!”陈默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

我站在学堂的门口,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暗暗发誓:蒙古鞑子,你们等着!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带着越来越强的丐帮,带着越来越多的抗蒙力量,把你们彻底赶出华夏大地!咱们丐帮的未来,南宋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丐帮的改革继续稳步推进。情报网的优化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分级传递制度让情报传递的速度和准确率大幅提升,丐帮能够及时掌握蒙古军的动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