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18章 流民编伍强防御 密信截获破阴谋

我蹲在襄阳城外的流民安置点,手里拿着个粗瓷碗,正给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盛粥。粥是用新收的小米熬的,稠得能插住筷子,老妇人接过碗,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林长老,谢谢您啊!要是没有您,我们这些老骨头早就饿死在路边了。”

我拍了拍她的手背,心里却有些沉甸甸的。自从蒙古在北方烧杀抢掠,逃到襄阳的流民就越来越多,现在安置点已经住了三千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像流水一样,再这么下去,就算有朝廷的补给,也撑不了多久。

“陈默,最近流民的数量有没有减少?”我站起身,看着不远处排队领粥的流民,对身边的陈默问道。

陈默摇了摇头,手里的账本翻得哗哗响:“不仅没减少,昨天还来了两百多人,都是从邓州逃过来的,说蒙古兵已经到了邓州城外,马上就要攻进城了。现在安置点的粮食只够撑十天,要是再没有补给,恐怕会出乱子。”

我皱了皱眉,邓州离襄阳只有一百多里,蒙古兵要是拿下邓州,下一步肯定会攻襄阳。当务之急不仅要解决粮食问题,还得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他们大多是青壮,要是能编进防御队伍,既能增强襄阳的防御力量,又能让他们有口饭吃,一举两得。

“走,我们去见曹友闻将军。”我拉着陈默,快步朝着宋军的军营走去。曹友闻是南宋的主战派将领,为人正直,之前襄阳保卫战的时候,还和我们丐帮联手打退过蒙古军,应该能理解我的想法。

到了军营,曹友闻正在校场上训练士兵,看到我过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林长老,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不是安置点出什么事了?”

“曹将军,我是来跟您商量流民的事。”我把安置点的情况和我的想法说了一遍,“这些流民里有很多青壮,要是能给他们分发武器,简单训练一下,让他们协助守城,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增强我们的防御力量,您觉得怎么样?”

曹友闻眼睛一亮,拍了下手:“这个主意好!我早就想招募流民补充兵力,可又怕他们不愿意打仗,没想到林长老先提出来了。这样,我让人从军营里调出五百把刀枪,再派十个老兵去训练他们,你看行不行?”

“太行了!”我心里一松,连忙说道,“粮食的事还得麻烦您,能不能从军营的储备里调拨一些给安置点?等以后有了收成,我们一定还上。”

曹友闻摆了摆手:“都是为了守襄阳,说什么还不还的。我这就让人去办,保证让流民们有饭吃、有武器用。”

从军营出来,我心里踏实多了。刚回到安置点,就看到苏晴带着几个峨眉弟子,正在给流民们包扎伤口。苏晴看到我,快步走了过来:“林越,你可回来了!刚才收到峨眉派的密信,说蒙古军在四川边境集结了大量兵力,可能会从四川和襄阳两路夹击我们。”

我接过密信,快速看了一遍,心里咯噔一下——蒙古这是想两面开花,让我们首尾不能相顾。“苏晴,你马上回峨眉,告诉静玄师太,让她务必守住四川,我会派‘破蒙军’西路分队支援,大概三天内能到。”

苏晴点了点头,又担心地说:“那襄阳这边怎么办?要是蒙古军真的两路进攻,我们的兵力肯定不够。”

“放心,我已经和曹将军商量好了,要把流民编进防御队伍,再加上全真教和昆仑派的弟子,应该能守住襄阳。”我安慰道,“你路上小心,遇到蒙古游骑就绕道走,别跟他们硬拼。”

苏晴走后,我立刻召集丐帮的长老和安置点的流民首领,宣布要组建“流民防御队”。没想到流民们都非常积极,纷纷报名参加,不到一个时辰,就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

接下来的几天,安置点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宋军的老兵们带着流民们训练,从最基础的握刀、刺枪教起;丐帮弟子们则教他们设置陷阱、传递情报;峨眉派的弟子负责给他们治疗伤口、教授基础的养生功法。流民们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知道,只有守住襄阳,才能保住自己的家。

这天下午,我正在校场上看着流民训练,突然看到李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个信封:“林长老,不好了!情报堂的弟子在城外截获了一封蒙古的密信,上面说蒙古军要在三天后夜里,偷袭襄阳的北城门!”

我心里一紧,连忙接过密信。密信是用蒙古文写的,幸好情报堂有懂蒙古文的弟子,已经翻译成了汉文。上面写着,蒙古军会派五千精锐,伪装成流民,混入襄阳城,在夜里三更时分,里应外合打开北城门,放蒙古大军进城。

“李锐,你立刻去通知曹将军,让他加强北城门的防守,仔细盘查进城的流民,尤其是青壮年男子,一定要确认身份。”我一边说一边快步朝着丐帮总部走去,“再让情报堂的弟子去查一下,最近有没有可疑的流民进城,重点查他们的口音和随身物品。”

李锐点了点头,转身跑了出去。我回到总部,立刻召集长老们开会,制定应对方案。“蒙古军想伪装成流民偷袭,我们就将计就计。”我指着地图上的北城门,“让丐帮弟子伪装成流民,混入他们的队伍,等他们夜里行动的时候,里应外合,把他们一网打尽。”

长老们都纷纷赞同,立刻去安排人手。我又让人去通知全真教和昆仑派的弟子,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北城门有动静,就立刻支援。

接下来的两天,北城门的盘查变得异常严格。每一个进城的流民,都要经过三次盘查,确认身份无误后才能进城。情报堂的弟子们则化妆成流民,在城外的流民聚集地打探消息,很快就发现了一伙可疑的人——他们虽然穿着破烂的衣服,但个个身材高大,手上没有老茧,说话的时候还带着蒙古口音,显然是蒙古兵伪装的。

“林长老,已经确认了,这伙人就是蒙古的精锐,一共有五千人,分成了十个小队,分散在城外的流民聚集地,准备在三天后的夜里行动。”情报堂的弟子回来汇报。

我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主意:“李锐,你带五百丐帮弟子,伪装成流民,混入他们的队伍,摸清他们的行动计划和联络方式。记住,一定要小心,别被他们发现了。”

李锐领命而去。我又让人去通知曹友闻,让他在北城门附近埋伏好兵力,只等蒙古军上钩。

三天后的夜里,月亮被乌云遮住,整个襄阳城一片漆黑。我站在北城门的城楼里,手里拿着望远镜,紧盯着城外的流民聚集地。三更时分,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只见一伙“流民”朝着北城门走来,手里还拿着撬棍和绳索——他们正是蒙古军伪装的。

“准备!”我低声喊道。城楼上的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对准了城下的“流民”。

就在这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阵厮杀声。只见李锐带着丐帮弟子,从“流民”队伍里冲了出来,和蒙古军打了起来。蒙古军没想到会被识破,顿时乱作一团。

“放箭!”我一声令下,城楼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蒙古军纷纷中箭倒地。曹友闻也率领宋军从两侧冲了出来,把蒙古军包围在中间。

蒙古军的首领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却被陈默拦住。陈默手里拿着一把大刀,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打倒在地,用绳子捆了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五千蒙古精锐,除了少数逃脱外,大部分都被歼灭或俘虏。我们还从蒙古军首领的身上,搜出了一封更重要的密信——上面写着,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决定,在一个月后,派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襄阳、四川和江淮,务必在三个月内拿下南宋。

“林长老,没想到蒙古军的野心这么大,竟然想一举消灭南宋。”曹友闻看着密信,脸色凝重地说。

我点了点头,心里也很清楚,这只是蒙古军的开始。“曹将军,我们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上报朝廷,让朝廷派援兵支援四川和江淮。另外,襄阳的防御也得加强,尤其是城墙和壕沟,一定要在一个月内完工。”

曹友闻点了点头,立刻让人去写奏折,上报朝廷。我则让人把俘虏的蒙古军押下去,严加审讯,希望能从他们嘴里掏出更多的情报。

接下来的一个月,襄阳城变得更加忙碌。工匠们日夜赶工,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建造马面;流民防御队的训练也更加严格,从基础的刀枪训练,到复杂的阵法演练,他们进步得非常快;丐帮的情报堂则加大了对蒙古军的侦查力度,每天都能传回大量的情报。

朝廷也很快回复,派了三万大军支援四川和江淮,还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给襄阳。全真教和昆仑派也派来了更多的弟子,协助我们防守。

一个月后,蒙古军果然如期而至。十万大军,分成三路,浩浩荡荡地朝着襄阳、四川和江淮杀来。站在襄阳的城楼上,看着远处黑压压的蒙古军,我心里却异常平静——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蒙古军有多少人,我们都有信心守住襄阳。

“林长老,蒙古军开始进攻了!”陈默指着远处的蒙古军,大声喊道。

我点了点头,拔出腰间的佩剑:“通知各路人马,按计划行动!让他们看看,我们襄阳的厉害!”

城楼上的鼓声震天响起,宋军和丐帮弟子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迎接战斗。流民防御队的队员们虽然有些紧张,但脸上都带着坚定的表情——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场保卫襄阳的战斗,更是一场保卫自己家园的战斗。

蒙古军的进攻非常猛烈,他们用回回炮轰击城墙,用云梯攻城,一波又一波的士兵像潮水一样冲向襄阳城。但我们早有准备,改良后的投石机不停地把火药包扔向蒙古军,炸得他们人仰马翻;城楼上的弓箭手箭如雨下,把蒙古军挡在城墙外;流民防御队的队员们则拿着刀枪,守在城墙的缺口处,和爬上城墙的蒙古军展开殊死搏斗。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蒙古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蒙古军的营寨,我心里松了口气——首战告捷,不仅打击了蒙古军的士气,还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林长老,您快去休息一下吧,您已经两天没合眼了。”陈默递给我一碗水,心疼地说。

我接过水,喝了一口,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蒙古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明天还会发起进攻。你去通知各路人马,加强防守,尤其是北城门,防止他们再次偷袭。”

陈默点了点头,转身跑了出去。我站在城楼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却在琢磨着下一步的计划——蒙古军虽然人多,但他们的粮草补给肯定很困难,只要我们能守住襄阳,拖垮他们的粮草,就能不战而胜。

第二天一早,蒙古军果然再次发起了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重点进攻襄阳的西城门,还派了大量的骑兵绕到襄阳的后方,试图切断我们的粮草补给。但我们早有准备,昆仑派的弟子在襄阳的后方设下了埋伏,蒙古骑兵刚一靠近,就遭到了猛烈的袭击,损失惨重。

就这样,蒙古军连续进攻了半个月,却始终没能攻破襄阳的城墙,反而损失了三万多兵力。他们的粮草也越来越少,士气低落,很多士兵都开始逃跑。

“林长老,情报堂的弟子传回消息,蒙古军的粮草只够撑五天了,他们的将领正在争论要不要撤退。”李锐兴奋地跑过来汇报。

我心里一喜,知道胜利就在眼前了。“李锐,你立刻去通知曹将军,让他准备一下,等蒙古军撤退的时候,我们发起追击,争取歼灭更多的敌人。”

李锐领命而去。我又让人去通知全真教和昆仑派的弟子,让他们做好追击的准备。

五天后,蒙古军果然撤退了。他们趁着夜色,悄悄地拔营起寨,朝着北方逃去。我们立刻发起了追击,宋军和丐帮弟子们分成三路,紧紧跟在蒙古军的后面,不停地袭击他们的后卫部队。蒙古军无心恋战,只顾着逃跑,一路上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我们一直追到邓州城外,才停止了追击。这次战斗,我们不仅守住了襄阳,还歼灭了蒙古军五万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回到襄阳,城里的百姓们都出来迎接我们,手里拿着鲜花和酒肉,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老妇人拉着我的手,不停地道谢;孩子们围着我们,唱着欢快的歌谣。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心里暖暖的——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我们终于守住了襄阳,守住了百姓们的家。

曹友闻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林长老,这次能打赢,多亏了你啊!要是没有你组织流民、截获密信,我们肯定守不住襄阳。”

我笑了笑,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要是没有宋军的支援,没有全真教和昆仑派的帮助,没有百姓们的支持,我们也赢不了。”

接下来的几天,襄阳城里一片欢腾。我们忙着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安抚百姓,还把缴获的粮草和武器分发给流民和士兵们。耶律齐也从临安赶了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晋升我为“八袋长老”,负责统筹丐帮的抗蒙事务。

庆功宴上,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曹友闻拉着我,不停地说着以后的计划;全真教的丘处机道长则和我探讨着武功心法;昆仑派的吴峰长老还邀请我以后去昆仑派做客。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心里充满了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守不住的家园。

夜深了,庆功宴也渐渐散去。我独自站在襄阳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的星空,手里握着青铜丐钵。丐钵微微发热,似乎在感应着什么。我知道,这只是抗蒙的开始,蒙古军肯定还会再来。但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丐帮的兄弟,有江湖的盟友,有朝廷的支持,还有百姓们的信任。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把蒙古军赶出中原,保住南宋的江山,保住华夏的文明。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制定新的计划。我要在襄阳建立“抗蒙学院”,培养更多的抗蒙人才;要在南宋境内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还要加强江湖门派之间的合作,形成更强大的抗蒙联盟。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苏晴也从四川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蒙古军在四川也被峨眉派和“破蒙军”西路分队击退,暂时不敢再进攻四川了。“林越,现在襄阳和四川都守住了,我们可以喘口气了。”苏晴笑着说。

我点了点头,又想起了青铜丐钵的线索:“苏晴,蒙古军虽然暂时撤退了,但他们肯定还会再来。我想趁着这段时间,去漠北寻找传功钵的最后线索,激活传功钵的终极技能。这样,下次蒙古军再来的时候,我们就更有把握打赢了。”

苏晴毫不犹豫地说:“我跟你一起去!漠北那么危险,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陈默和李锐也纷纷表示要跟我一起去。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我心里非常感动——有这样的兄弟和盟友,就算再危险,我也不怕。

“好!我们一起去漠北!”我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说,“等我们找到传功钵的最后线索,激活终极技能,就回来继续抗蒙,把蒙古军彻底赶出中原!”

就这样,我们开始准备去漠北的行装。我们要伪装成西域商人,避开蒙古军的眼线;要带上足够的粮食和水,应对漠北的恶劣环境;还要带上武器和药品,防备可能遇到的危险。

出发的那天,襄阳的百姓们都来送行。他们拿着鸡蛋和馒头,不停地往我们手里塞;孩子们拉着我们的衣角,舍不得我们离开。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平安回来,一定要带领大家打赢抗蒙的战争,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我们骑着马,朝着漠北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知道,前方的路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我充满了信心。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有千千万万的百姓,有整个江湖的支持。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目标,迎来胜利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