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17章 防御工事忙赶工 投石机改良显神通

我站在襄阳西城墙的马道上,手里拿着卷图纸,风吹得纸角哗哗响。底下的工匠们正忙着往城墙外侧垒砖,一块块青灰色的城砖被 mortar(砂浆)粘得严丝合缝,突出的“马面”已经初见雏形——这玩意儿按现代防御学来说,就是城墙的“侧防工事”,能让守军从侧面夹击攻城的敌人,比光秃秃的城墙实用多了。

“林长老,您过来看看,这马面的宽度是不是太窄了?”一个老工匠放下手里的瓦刀,擦了擦汗,指着刚垒到半人高的马面问道。

我走下马道,蹲在马面旁边量了量,确实比图纸上窄了两尺。“李师傅,得按图纸上来,宽三尺,深五尺。你想啊,到时候上面要站两排弓箭手,太窄了转不开身,怎么射箭?”我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示意图,“而且这马面之间的距离得控制在五十步,太远了会有盲区,蒙古兵要是从中间钻进来,两边都够不着。”

李师傅拍了拍脑袋,笑着说:“还是林长老想得周到!我这就让人拆了重垒,保证跟图纸一模一样。”

旁边的丐帮弟子陈默凑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块黑色的东西:“林长老,您要的‘改良火药’做出来了,您试试威力?”

我眼睛一亮,接过一块火药,这是我根据现代火药配方改良的——用硝石、硫磺、木炭按最佳比例混合,比南宋军队用的火药威力大了三倍还多。“走,去城外的空地上试试!”

一行人来到城外的空地,李锐(新提拔的情报堂弟子,脑子灵活,负责军工坊)已经架好了一门小型投石机,旁边还堆着几个陶罐,里面装着改良火药。“林长老,这投石机也按您的要求改了,支架加了斜撑,投掷臂加长了半丈,应该能扔得更远。”

我点了点头,让众人退到五十步外,自己亲自调整投石机的角度。“目标是那边的土坡,放!”我一声令下,李锐松开绞盘,投掷臂“呼”地一声甩出去,陶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轰隆”一声砸在土坡上,炸开个半人深的坑,泥土和碎石飞溅得老高。

“好家伙!这威力也太大了!”陈默看得眼睛都直了,“要是用这玩意儿砸蒙古的回回炮,一下就能砸烂!”

我心里也挺满意,这改良火药和投石机要是能批量生产,对付蒙古的攻城武器就有把握了。“李锐,军工坊那边得加快速度,至少要造出五十门改良投石机,两百斤改良火药,月底前必须完成!”

李锐立正敬礼(这是我教他们的现代礼仪):“保证完成任务!不过林长老,硝石的供应有点紧张,咱们储备的硝石只够造一百斤火药,剩下的得从外面采购。”

我皱了皱眉,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关键原料,南宋境内的硝石矿大多在四川和江南,现在蒙古随时可能南侵,运输肯定不安全。“这样,你让人去联系襄阳城里的药铺,药铺里肯定有硝石(古代硝石也用作药材),高价收购。另外,让情报堂的人去周边县城找找,看看有没有私藏硝石的商户,只要肯卖,多少钱都给。”

安排完火药和投石机的事,我又去了城门口的“反坦克壕沟”施工现场——这名字是我随口起的,其实就是条宽五丈、深三丈的壕沟,沟底埋了尖木桩,沟边还挖了陷阱,专门用来对付蒙古的攻城车和骑兵。

几个丐帮弟子正在沟边拉绳子量距离,看到我过来,连忙打招呼:“林长老!”

“壕沟挖得怎么样了?”我走到沟边往下看,已经挖了两丈深,沟底的尖木桩密密麻麻,看着就渗人。

“按您的要求,沿着城墙外挖一圈,现在已经挖了三分之一,预计十天内能挖完。”一个弟子回答道。

我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沟边的陷阱要伪装好,用草和泥土盖严实,别让蒙古兵看出来。另外,再在沟边种上荆棘,虽然挡不住攻城车,但能延缓他们填沟的速度。”

正说着,苏晴从城里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封信,脸上带着急色:“林越,峨眉派那边来信了,说蒙古已经开始在四川边境集结兵力,可能会提前进攻,静玄师太让我们尽快派援兵过去。”

我接过信,快速看了一遍,心里一沉——蒙古这是想声东击西?表面上要攻襄阳,实际上想先拿下四川,断南宋的后路。“苏晴,你马上回峨眉,告诉静玄师太,让她先坚守,我会派‘破蒙军’西路分队支援,大概五天内能到。”

苏晴点了点头,又担心地说:“那襄阳这边怎么办?要是蒙古真的提前攻襄阳,我们兵力不够啊。”

“放心,我已经让人去联络全真教和昆仑派,让他们尽快派弟子来襄阳支援。”我安慰道,“而且襄阳的防御工事很快就能完工,就算蒙古提前来,我们也能守住。”

苏晴走后,我立刻让人去给全真教和昆仑派送信,又召集丐帮的长老们开会,调整防御部署——把“破蒙军”分成三部分,中路守襄阳,西路支援四川,东路去江淮协助宋军防守,确保三路都有兵力应对。

接下来的几天,襄阳城里一片忙碌,工匠们日夜赶工,马面、壕沟、投石机都在按计划推进;丐帮弟子们也没闲着,有的帮工匠们运材料,有的在城墙上练习射箭,还有的在城里组织百姓进行疏散演练——万一蒙古破城,得让百姓们知道往哪儿跑,怎么躲。

这天下午,我正在军工坊查看改良投石机的进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出去一看,只见一群百姓扛着粮食、拿着工具,围在军工坊门口,为首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是襄阳城里的老秀才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你们这是干什么?”我走上前问道。

张老先生拄着拐杖,激动地说:“林长老,我们听说蒙古要打过来了,你们在忙着修工事、造武器,我们也想为守襄阳出份力!这些粮食是我们各家凑的,工具也带来了,您就让我们帮忙吧!”

我心里一暖,没想到百姓们这么支持我们。“张老先生,谢谢大家的好意,但修工事、造武器都很危险,你们还是在家好好待着,保护好自己就行。”

“不行!”张老先生摆了摆手,“襄阳是我们的家,蒙古人来了,我们也活不了!您就让我们帮忙吧,我们虽然不会武功,但可以运材料、做饭,总能帮上点忙!”

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是啊,林长老,让我们帮忙吧!”“我们不怕危险,只要能守住襄阳!”

看着百姓们坚定的眼神,我再也不忍心拒绝。“好!既然大家这么有诚意,我就答应你们。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不能擅自行动。”

百姓们欢呼起来,纷纷跟着工匠们去干活——有的去运城砖,有的去挖壕沟,还有的去军工坊帮忙打磨投石机的零件。有了百姓们的帮忙,防御工事的进度快了不少,原本预计十天挖完的壕沟,七天就挖完了;投石机也多造了十门,火药的产量也翻了一倍。

第五天的时候,“破蒙军”西路分队准备好了,由丐帮七袋弟子赵虎率领,共两百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我亲自去送行,叮嘱赵虎:“到了四川,一定要听静玄师太的指挥,不要擅自行动。蒙古军兵力多,你们主要负责袭扰,拖延他们的进攻速度,等我们这边腾出手来,再派更多人支援。”

赵虎抱拳道:“请林长老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送走赵虎,全真教和昆仑派的援兵也到了——全真教派了一百五十名弟子,由掌门丘处机亲自带队;昆仑派派了一百名弟子,由吴峰长老带队。两派弟子一到襄阳,就立刻投入到防御准备中,全真教弟子擅长内功,负责在城墙上防守;昆仑派弟子擅长山地战,负责外围的袭扰。

看着城墙上忙碌的弟子和百姓,我心里充满了信心——有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就算蒙古大军来了,我们也一定能守住襄阳。

这天晚上,我在传功堂整理防御图纸,青铜丐钵突然发热,我心里一动,握住丐钵,“地形感知”技能被激活,眼前浮现出襄阳城的三维地图,还有蒙古军可能进攻的路线和兵力部署——这是技能升级了?能预判敌人的动向了!

我连忙把预判的情况记下来,发现蒙古军果然会分三路进攻,中路攻襄阳西城墙,西路攻四川,东路攻江淮,而且中路的兵力最多,有三万多人,还携带了二十门回回炮。

“得赶紧调整防御部署!”我立刻召集长老们和各门派的代表开会,把预判的情况告诉他们,重新分配兵力——把大部分投石机放在西城墙,应对蒙古的回回炮;让昆仑派弟子在西城墙外的山林里设伏,袭扰蒙古的粮道;让全真教弟子加强南城墙的防守,防止蒙古声东击西。

丘处机听完,佩服地说:“林长老,你这技能真是太厉害了!能预判敌人的动向,我们就能提前准备,胜算又大了不少。”

吴峰也点头道:“没错!有了这个情报,我们就能有的放矢,不用再分兵防守,浪费兵力了。”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去调整部署,我则留在传功堂,继续研究蒙古军的进攻路线,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突然,我想到一个问题——蒙古军的回回炮虽然威力大,但移动缓慢,只要能摧毁他们的炮营,就能大幅削弱他们的攻城能力。

“李锐!”我喊了一声,李锐立刻跑了进来,“你去军工坊,让工匠们造二十个‘火药包’,要轻便,方便携带,明天一早我要用。”

李锐虽然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好嘞,林长老,我这就去办!”

第二天一早,二十个火药包准备好了,每个都用麻布包着,里面装着改良火药,外面插着引信。我召集了二十名丐帮高手,都是擅长轻功的,组成“夜袭小队”,准备在蒙古军攻城前,夜袭他们的炮营,摧毁回回炮。

“你们的任务就是潜入蒙古军炮营,把火药包放在回回炮下面,点燃引信后立刻撤退,千万别恋战。”我指着地图上的炮营位置,“炮营在蒙古军营的西侧,防守比较薄弱,但周围有巡逻兵,你们一定要小心,用‘蛇形走位’避开巡逻兵,别被发现了。”

“蛇形走位?”一个弟子好奇地问。

“就是走S形路线,这样巡逻兵不容易瞄准你们,就算他们射箭,也能避开。”我一边说一边示范,“还有,你们身上要带点硫磺,蒙古兵的狗怕硫磺,闻到味道就不会叫了。”

弟子们都记下了,纷纷表示没问题。我又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个“信号弹”(用火药和硝石做的,点燃后会发出红色的光),说:“要是遇到危险,就点燃信号弹,我会派援兵接应你们。”

当天晚上,二十名弟子趁着夜色,悄悄出了襄阳城,朝着蒙古军炮营的方向摸去。我站在西城墙上,手里拿着望远镜(双儿用青铜和玻璃做的,能看清远处的情况),紧张地盯着蒙古军营的方向。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远处突然传来几声巨响,紧接着升起几道红光——是信号弹!“成功了!”我兴奋地喊道,城墙上的弟子和百姓们也欢呼起来。

没过多久,二十名弟子都回来了,虽然有些人受了点轻伤,但都安全回来了。“林长老,我们把蒙古的回回炮都炸了,还烧了他们的火药库,蒙古兵乱成一团,我们趁机跑回来了!”一个弟子兴奋地说。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样的!你们立了大功,我会上报耶律帮主,给你们记功!”

蒙古军的回回炮被摧毁,我们的压力小了不少。接下来的几天,蒙古军虽然也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但都被我们打退了——他们没有了回回炮,根本攻不破襄阳的城墙,只能在城外干着急。

这天中午,我正在城墙上巡查,突然看到远处来了一支军队,打着南宋的旗号,是曹友闻率领的宋军援军!“援军来了!”我兴奋地喊道,城墙上的人都欢呼起来。

曹友闻骑马来到城下,我让人放下吊桥,亲自出城迎接。“曹将军,你们可算来了!”我握着曹友闻的手,激动地说。

曹友闻笑着说:“林长老,辛苦你们了!皇上听说襄阳危急,特意让我率五万大军来支援。蒙古军的回回炮被你们炸了,现在士气低落,我们正好趁机反击,把他们赶出襄阳!”

我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现在我们有丐帮、峨眉、全真、昆仑四派的弟子,加上曹友闻的五万大军,兵力比蒙古军还多,确实可以反击了。“曹将军,我们先开会,制定一个详细的反击计划,争取一举击溃蒙古军!”

曹友闻同意了,我们一起回到襄阳城内的丐帮总部,召集各门派的代表和宋军的将领开会。会上,大家一致同意——由宋军从正面进攻蒙古军大营,丐帮弟子从侧面袭扰,全真教和昆仑派弟子负责切断蒙古军的退路,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一举歼灭蒙古军。

第二天一早,反击开始了。宋军在正面发起猛攻,蒙古军仓促应战,刚一接触就被宋军打退;丐帮弟子则从侧面突袭,用改良投石机把火药包扔到蒙古军大营里,炸得蒙古兵鬼哭狼嚎;全真教和昆仑派弟子则绕到蒙古军的后方,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把蒙古军困在了中间。

蒙古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纷纷开始逃跑。我们乘胜追击,一直追到襄阳外围的邓州,才停下来。这一战,我们歼灭蒙古军两万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还俘虏了蒙古军的副统帅,取得了大胜利!

战斗结束后,曹友闻拉着我的手,感慨地说:“林长老,这次能打赢,多亏了你们丐帮的防御工事和改良武器,还有百姓们的支持。要是没有你们,我们就算来了,也很难击溃蒙古军。”

我笑着说:“曹将军客气了,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军民同心,江湖门派和朝廷齐心协力,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忙着清理战场,救治受伤的士兵和弟子,安抚百姓。襄阳城内一片欢腾,百姓们都提着酒肉,来慰问我们,有的还自发地组织了庆功宴,感谢我们守住了襄阳。

在庆功宴上,耶律齐特意从临安赶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晋升我为“八袋长老”,负责统筹丐帮的抗蒙事务。大家都纷纷向我道贺,我心里也挺高兴——这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丐帮的认可。

宴会结束后,耶律齐把我叫到一边,小声说:“林越,蒙古虽然这次战败了,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后还会来进攻。你要继续加强襄阳的防御,还要尽快整合江湖势力,为下次抗蒙做准备。”

我点了点头,说:“帮主放心,我已经在计划了。下一步,我想在襄阳建立‘江湖抗蒙学院’,培养更多的抗蒙人才;还要在南宋境内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为长期抗蒙做准备。”

耶律齐满意地笑了笑:“好!你的想法很好,我会支持你。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把蒙古赶出中原,保住南宋的江山!”

我看着耶律齐坚定的眼神,心里也充满了信心。虽然蒙古很强大,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就一定能战胜他们,保住华夏的文明。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忙着筹备“江湖抗蒙学院”,选址在襄阳城外的一座废弃寺庙,派人去修缮;同时,我还让人把现代的农耕技术整理成手册,派弟子们去南宋各地推广。

苏晴也从四川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蒙古军在四川也被峨眉派和“破蒙军”西路分队击退,暂时不敢再进攻四川了。“林越,现在三路蒙古军都被我们打退了,南宋至少能获得半年的喘息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准备,迎接蒙古下次的进攻。”

我点了点头,又想起了青铜丐钵的线索——之前方鹤鸣说,传功钵的最后线索在漠北蒙古王庭,现在蒙古军暂时不会进攻,正好可以去漠北寻找线索,激活传功钵的终极技能。“苏晴,我想去漠北寻找传功钵的最后线索,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苏晴毫不犹豫地说:“我当然愿意!不过漠北很危险,蒙古王庭戒备森严,我们得好好准备,最好再带些高手一起去。”

“我已经想好了,让陈默和李锐跟我们一起去,陈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