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4章 心法初成窥门径 古籍深处藏玄机

我攥着刚到手的三袋弟子令牌,指腹摩挲着上面刻的“丐帮”二字,心里头还热乎着。方鹤鸣长老说这令牌是用老桃木做的,浸过桐油,能防潮防虫,可我总觉得,这木头片子比现代的纯金奖牌还沉——毕竟这是我在南宋丐帮实打实挣来的第一个身份跃升,不是靠运气,是靠揪出了柳长风那老狐狸的猫腻,保住了丐帮的粮仓。

“林兄弟,发什么愣呢?方长老还在传功堂等着教你心法呢!”老陈拍了我胳膊一下,他手里端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刚从伙房抢来的,你快喝了垫垫,练心法耗体力。”

我接过碗,粥香混着柴火味钻鼻腔里,这几天忙着清点粮仓,顿顿都是啃硬邦邦的麦饼,好久没喝着热粥了。我几口扒完粥,把碗递给老陈,跟着他往传功堂走。路上遇见不少弟子,见了我腰上的三袋令牌,眼神都不一样了——之前大多是漠视或嘲讽,现在多了几分敬畏,还有几个污衣派的弟子主动过来打招呼,说“林兄弟好样的”,我笑着回礼,心里清楚,这令牌背后,是大家对“能办事、敢较真”的认可。

传功堂还是老样子,满屋子的书香气混着旧纸张的霉味,书架从地面堆到房梁,上面摆满了线装古籍,有的书页都发黄卷边了。方鹤鸣长老坐在靠窗的木桌旁,手里拿着本蓝布封皮的书,见我进来,指了指对面的凳子:“坐吧,今天开始教你《丐帮心法基础篇》,这是咱们丐帮的根本,不管是练掌法还是用内力,都得靠心法打基础。”

我刚坐下,方长老就把那本蓝布封皮的书推到我面前,封面上写着“丐帮心法卷一”,字是用朱砂写的,透着股庄重。我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楷,开头写着“气沉丹田,意守玄关,引气入经脉,周而复始……”,后面还画着人体经脉图,红笔标着气血运行的路线,跟现代医学的解剖图完全不是一回事,但看着却有种莫名的说服力。

“这心法看着难,其实入门不难,关键是‘凝神’和‘运气’。”方长老说着,伸出右手,掌心对着桌上的茶杯,我眼看着那茶杯轻轻往上飘了半寸,又稳稳落下,“你看,这就是最基础的内力运用,只要心法练到家,你也能做到。”

我看得眼睛都直了,这要是在现代,绝对能上热搜,但在南宋江湖,这就是实打实的本事。我赶紧收回心思,跟着方长老的指点,闭上眼睛,试着“气沉丹田”——说白了就是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肚子上,可我试了好几次,要么是注意力跑飞到粮仓的账面上,要么是觉得肚子里胀得慌,根本找不到“气感”。

方长老也不着急,等我睁开眼,笑着说:“正常,初学者都这样,你别急,先把心法口诀背下来,再慢慢找感觉。对了,你那青铜丐钵呢?带着没?”

我赶紧从怀里掏出青铜丐钵,这玩意儿现在跟我的护身符似的,走到哪带到哪。方长老接过钵,翻来覆去看了看,指尖在钵身的符文上轻轻摩挲:“这钵是初代传功钵,跟咱们丐帮心法有感应,你练心法的时候把它放在身边,说不定能帮你更快找到气感。”

我把青铜丐钵放在腿上,重新闭上眼睛,开始背心法口诀:“气沉丹田,意守玄关……”这次我没急着找“气感”,而是先把口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再慢慢调整呼吸,吸气时想着“气从鼻子进,沉到肚子里”,呼气时想着“气从肚子里出来,顺着经脉走”。

不知过了多久,我忽然觉得腿上的青铜丐钵有点发热,那股热气顺着我的裤子往上爬,慢慢传到我的肚子上,就像有个暖水袋贴在丹田位置,舒服得我差点哼出声。紧接着,我好像真的感觉到肚子里有股微弱的气流,跟着我的呼吸轻轻动,我赶紧按照心法口诀,试着引导那股气流往手臂上走——虽然走得断断续续,还没到手腕就散了,但我清楚地知道,这就是“气感”!

“成了!”我激动地睁开眼,方长老也点头笑了:“不错,比一般人快多了,看来这传功钵确实能帮你。以后你每天早晚各练一个时辰,记住,心法要循序渐进,别贪快,不然容易走火入魔。”

我赶紧点头,把心法书和青铜丐钵收好,心里满是成就感。方长老又跟我讲了些练心法的注意事项,比如练的时候不能吃太饱,不能在吵闹的地方练,还教了我几个简单的内力运用技巧,比如“用内力让手掌发热,冬天暖手,夏天也能驱蚊”,我试着练了练,还真能感觉到手掌慢慢变热,跟现代的暖手宝似的,特别神奇。

从传功堂出来,天已经擦黑了,老陈在门口等着我,问我学得怎么样,我跟他说“找到气感了”,他比我还高兴,拉着我去伙房,说要请我吃“好东西”——其实就是加了点青菜和豆腐的面条,但在当时,已经算是改善伙食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雷打不动地练心法,早晚各一个时辰,青铜丐钵每次都能帮我更快进入状态,内力也一天比一天强。刚开始只能让手掌发热,过了几天,能让茶杯晃一晃,又过了十几天,真的能像方长老那样,让茶杯飘起来半寸了,虽然只能维持几秒钟,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练心法之余,我还得帮方长老整理古籍,这活儿我也乐意干,一来能多接触丐帮的历史,二来说不定能从古籍里找到关于传功钵的线索。这天下午,我正在整理最里面的一个书架,那书架上摆的都是些没人动过的旧书,有的书皮都掉了,我小心翼翼地把书拿下来,一本本擦干净灰尘,突然发现最底层有个暗格,里面藏着个木盒子,看着挺旧的,上面还刻着“丐帮秘录”四个字。

我心里一动,赶紧把木盒子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本线装书,书页都黄得快碎了,上面写着“丐帮历代大事纪”,作者是“丐帮第二十三代帮主”,看落款时间,是北宋宣和年间的,比现在早了一百多年。我赶紧翻开看,里面记的都是丐帮历代帮主的事迹,比如“第二十代帮主率弟子协助岳飞抗金”“第二十二代帮主在襄阳击退金兵”,还有些关于丐帮信物的记载,比如“打狗棒由紫檀木制成,棒身刻有丐帮心法口诀”“传功钵为青铜所铸,初代帮主所留,能辨真伪、护持有者”,看到这里,我赶紧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这不就是书上说的“传功钵”嘛!

我接着往下翻,看到一段记载,心里咯噔一下——“靖康年间,金兵南下,传功钵遗失于汴梁,此后丐帮虽多次寻找,终未得见,遂以新钵代替,然新钵无初代钵之神力……”原来传功钵早在北宋末年就丢了,难怪方长老说“传功钵遗失百年”,而我这青铜丐钵,就是那遗失的初代传功钵,这运气也太逆天了。

我正看得入神,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我赶紧把书合上,回头一看是方长老,他手里拿着个布包,见我手里的木盒子,笑着说:“看来你找到‘丐帮秘录’了,这书是我去年整理书架时发现的,一直没来得及细看,你要是感兴趣,可以慢慢看,说不定能找到关于传功钵的线索。”

我赶紧把书递过去,方长老翻开看了几页,指着那段关于传功钵遗失的记载说:“你看,初代传功钵不仅能辨真伪,还有‘护主’的能力,之前你在考核时没被沈文轩陷害,说不定也有这钵的功劳。对了,你练心法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把练心法时青铜丐钵发热、帮我找气感的事说了,方长老眼睛一亮:“果然如此!这传功钵能跟心法产生共鸣,帮你更快提升内力,以后你练心法的时候,就把钵放在身边,说不定还能解锁更多能力。”

那天晚上,我把“丐帮秘录”带回住处,借着油灯的光,翻了一整晚。里面除了丐帮的历史,还有些关于江湖大势的记载,比如“全真教创教于金末,以抗金为己任”“峨眉派源自郭襄女侠,多为女子弟子,擅长剑法”,这些记载跟我之前学的历史有重合,也有很多细节是史书上没有的,比如“某次丐帮与全真教联手,在潼关击退金兵,缴获粮草三千石”,看得我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旧书,而是在触摸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翻到最后几页,我看到一段奇怪的记载,写着“传功钵需‘三物’激活,一在江南,一在西北,一在漠北,三物集齐,钵显神威,可助持有者逆天改命……”后面的书页被撕掉了,不知道“三物”具体是什么。我心里一动,方长老之前说“传功钵需集齐丐帮三大信物线索才能完全解锁”,难道这“三物”就是三大信物线索?江南的线索,方长老说是在苏州分舵,那西北和漠北的线索又在哪?

我把这段记载抄在纸上,又把“丐帮秘录”小心收好,决定明天拿给方长老看看,说不定他能知道更多。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钵身还是温温的,好像在回应我的疑惑。我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着心法、传功钵、还有那“三物”的线索,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里竟然梦到自己在苏州分舵找到了第一条线索,青铜丐钵发出耀眼的光,解锁了新的能力……

第二天一早,我就拿着抄下来的记载去找方长老。方长老看了之后,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这段记载我之前也没见过,不过‘江南、西北、漠北’这三个地方,倒是跟丐帮历代活动的范围吻合。江南是咱们丐帮的富庶之地,分舵最多;西北靠近西夏,早年丐帮在那里也有分舵;漠北是蒙古人的地盘,咱们很少去。看来要完全解锁传功钵,还得走不少路啊。”

我点头说:“长老,等我心法练得再扎实点,就去苏州分舵找线索,不管多远,我都得把这‘三物’找齐,解锁传功钵的全部能力,为丐帮、为抗蒙多做点事。”

方长老看着我,眼神里满是赞许:“好小子,有这份心就好。不过你也别急,心法还得好好练,基础打牢了,以后遇到危险才能自保。对了,传功堂最近要整理一批从各分舵送来的旧账本,里面可能有关于苏州分舵的记载,你要是有空,可以帮忙整理整理,说不定能提前找到些有用的信息。”

我赶紧答应下来,整理账本虽然枯燥,但能提前了解苏州分舵的情况,还能顺便练习“辨伪”技能,一举两得。接下来的日子,我除了练心法,就是泡在传功堂整理旧账本。那些账本大多是各分舵的收支记录,有的记着“某月乞讨所得纹银五十两,购买粮草三十石”,有的记着“某月支援流民二十人,支出粮食十石”,从这些细碎的记录里,能看出丐帮在各地的活动情况——比如苏州分舵的账本里,经常提到“寒山寺”“苏州河”,还有“与幽冥教弟子发生冲突”的记载,这让我心里多了个心眼,看来苏州分舵不仅有线索,还有不少麻烦。

这天下午,我正在整理一本苏州分舵的旧账本,突然发现有几页的字迹跟其他页不一样,虽然都是小楷,但笔画更细,墨色也偏淡,我赶紧拿出青铜丐钵,凑到账本上——果然,钵身发出了淡淡的红光,跟上次识别假账时一样!我心里一紧,赶紧仔细看那几页的内容,上面记着“某月支出粮食一百石,支援襄阳守军”,但后面没有守军的签收记录,也没有经办人签字,跟柳长风之前搞的假账手法很像!

我赶紧把账本拿给方长老看。方长老看了之后,脸色沉了下来:“看来苏州分舵也有问题,这账本是十年前的,当时的舵主是柳长风的师兄,现在的舵主钱坤是柳长风的弟子,说不定这背后有牵连。林越,你以后去苏州分舵,一定要多加小心,不仅要找线索,还要留意分舵里的猫腻,别让人算计了。”

我点头说:“长老放心,我会注意的。到时候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我会及时传信回来。”

方长老又跟我聊了些苏州分舵的情况,说钱坤这个人“表面和气,心里算计多”,还说苏州分舵的污衣派弟子跟净衣派矛盾很深,让我到了之后多跟污衣派弟子接触,争取他们的支持。我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就像在脑子里画了张“苏州分舵攻略图”,越想越觉得,苏州之行虽然充满未知,但也充满了挑战,而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晚上练心法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内力又强了些,能让茶杯飘起来一寸多,维持的时间也更长了。青铜丐钵还是温温的,贴在肚子上,好像在跟我的内力一起运转。我闭着眼睛,想着苏州的寒山寺、苏州河,还有那未知的线索,心里充满了期待——我知道,我的丐帮之路,才刚刚走过一小段,接下来的路,会更难,但也会更精彩。

练完心法,我把青铜丐钵放在桌上,借着油灯的光,看着钵身的符文。那些符文好像比之前更清晰了些,仔细看,竟然能看出点规律,好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我试着用手指在符文上描摹,突然觉得指尖有点发麻,好像有微弱的电流流过。我赶紧收回手,看着青铜丐钵,心里琢磨着:这传功钵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等我到了苏州,找到第一条线索,会不会解锁新的能力?

这些疑问,暂时还没有答案,但我知道,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揭开所有的秘密。我把青铜丐钵重新揣回怀里,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我已经到了苏州,站在寒山寺的钟楼下,青铜丐钵发出耀眼的光,照亮了隐藏在钟楼里的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