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连坞,天气逐渐炎热。政务大厅的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叶辰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查看进度。刘国栋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五月十二日,星期一。下午两点多,叶辰正在办公室里审阅老城区改造的方案材料,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桌上的水杯也晃了一下。
“小地震?”叶辰下意识地想。连坞县不在地震带上,偶尔有震感也是来自远方的余震,他并没太在意。
然而,十分钟后,秘书小张慌慌张张地推门而入:“叶县长,不好了!川西汶地发生大地震了!”
叶辰猛地站起身:“什么?具体情况怎么样?”
“刚刚新闻快讯,震级7.8级(注:后修正为8.0级),震中在汶地,破坏非常严重!”小张脸色发白,“通讯中断,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叶辰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立即抓起电话:“通知所有常委,紧急开会!同时让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卫健委负责人立即到县委待命!”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消息不断传来,每一条都让人心惊肉跳:学校坍塌、医院损毁、大量人员被困、道路中断成为孤岛...
常委会上气氛凝重。叶辰强压心中的震惊与悲痛,迅速部署工作:
“第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成立连坞县支援川西地震灾区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国栋县长任副组长。 第二,全面排查本县安全隐患,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止次生灾害。 第三,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准备,随时待命支援灾区。 第四,发起全县募捐活动,号召干部群众为灾区奉献爱心。 第五,统计在川务工、求学、旅游的连坞籍人员,设法取得联系并提供帮助。”
各部门负责人领命而去,办公室只剩下叶辰、刘国栋和王梓涵三人。
叶辰站在窗前,望着西南方向,久久不语。刘国栋和王梓涵默默站在他身后,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
“国栋,”叶辰突然转身,“县里能立即调拨多少救灾物资?”
刘国栋迅速回答:“帐篷约200顶,棉被1000床,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饮料可以立即调配5卡车。医疗物资方面,卫健委正在清点。”
叶辰摇摇头:“太少了,对于这么大的灾难,简直是杯水车薪。”
他沉吟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心:“国栋,你立即着手采购100万元的紧急救灾物资,主要是帐篷、药品、食品和饮用水。”
刘国栋震惊地看着叶辰:“叶县长,这...县财政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啊!而且流程...”
叶辰摆摆手:“不用县财政的钱。我之前个人投资赚了些钱,这笔捐赠由我个人出资。”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刘国栋和王梓涵面面相觑,都被叶辰的决定震撼了。
“叶县长,这...这可是100万啊!”王梓涵忍不住说,“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叶辰目光坚定:“灾区同胞正在生死线上挣扎,每一分钟都宝贵。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不需要再考虑。”
他转向刘国栋:“国栋,你办事稳妥,采购和运输事宜由你全权负责。记住三个原则:一是物资要实用,都是灾区最急需的;二是采购渠道要可靠,质量必须保证;三是运输要快速,找最好的物流公司,直接运往灾区最需要的地方。”
刘国栋肃然起敬:“叶县长放心,我一定办好!”
接下来的24小时,连坞县委县政府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机器。刘国栋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他亲自联系供应商,比质比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完成采购。
王梓涵则负责维稳和宣传工作,一方面确保连坞社会秩序稳定,不发生恐慌;另一方面组织全县募捐活动,号召干部群众向叶辰学习,为灾区奉献爱心。
令叶辰感动的是,连坞县的干部群众响应热烈。捐款捐物的队伍在县委大院排起了长龙,企业老板、退休干部、普通市民甚至小学生都慷慨解囊。
“叶县长带头捐了100万”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有人怀疑真实性,但更多的人被这份大爱感动。
第二天下午,十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大卡车整齐地停在县委大院,每辆车上都挂着“连坞人民与灾区同胞心连心”的横幅。
叶辰看着这些物资,对刘国栋说:“安排得怎么样?”
“都安排好了。”刘国栋汇报,“这批物资将通过省红十字会定向捐赠给汶地灾区最需要的乡镇。运输车队由县公安局派警车开道,确保一路畅通,预计40小时内抵达。”
叶辰点点头,走到车队前,对驾驶员们深深鞠了一躬:“各位师傅,辛苦你们了!路上注意安全,一定要把连坞人民的爱心平安送到灾区同胞手中!”
驾驶员们备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青龙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抬着几个大纸箱来到县委大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