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分,叶辰提前来到县委大楼三楼的书记办公室。
这是一间宽敞的办公室,红木书柜沿墙而立,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类政策文件和理论着作。
墙上挂着连坞县区域规划图和脱贫攻坚作战图,彰显着这里的政治中心地位。
罗建明已经坐在办公桌后,正批阅文件。见叶辰进来,他抬起头,笑容亲切:“叶县长来了,坐。稍等片刻,建军同志马上就到。”
叶辰在沙发上坐下,秘书很快端来茶水。
他注意到罗建明今天穿着深色夹克,白色衬衫一丝不苟,显得格外庄重。
这种装束往往意味着有重要议程或上级领导来访。
几分钟后,副书记李建军快步走进来,连声道歉:“不好意思,刚才接待了一个老干部代表团,耽误了点时间。”
“没关系,我们也刚开始。”罗建明合上文件夹,示意二人坐到会议区的小圆桌旁。
书记办公会不像正式会议那样拘谨,但讨论的都是全县最核心的议题。
三人分别代表连坞县党政领导班子的最高层,他们的共识往往能决定政策的走向。
“今天有几个事要碰一下。”罗建明打开笔记本,“首先是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建军同志牵头负责,进展不错。其次是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叶县长那边要加快进度。最后是那笔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问题。”
他巧妙地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最后,语气也最轻描淡写。
李建军先汇报了巡视整改情况,叶辰则简要介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
两人都知道,这些只是前奏,真正的重头戏是资金监管方案。
果然,罗建明在听完前两项汇报后,话锋一转:“叶县长,听说你在抓紧制定资金监管办法?动作很快嘛。”
叶辰从容回应:“资金早一天规范使用,就能早一天见效。我让相关部门拿了个初稿,还想请罗书记和建军书记把关。”
说着,他把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递给两人。
罗建明接过文件,戴上眼镜仔细翻阅。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几分钟后,罗建明抬起头,笑容依旧但眼神严肃:“思路很好,考虑很周全。不过有些地方是不是太严格了?比如这个‘第三方全程跟踪审计’,成本不低吧?还有资金使用全面公开,会不会引发不必要的舆情?”
李建军接话:“罗书记考虑得周到。基层情况复杂,有些项目边实施边调整,如果每个细节都公开,可能被断章取义,影响政府公信力。”
叶辰早有准备:“第三方审计的费用已经咨询过,约占资金总额的0.5%,这在省里有明确规定。至于公开透明,我认为越是敏感越要公开,让群众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
罗建明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实际操作还是要因地制宜。连坞县财政困难,审计费用能省则省。我看可以由审计局内部加强监督,没必要花这个钱。”
叶辰坚持道:“罗书记,这笔资金数额巨大,社会关注度高。省里文件明确要求加强监管,如果我们简化程序,将来出问题责任更大。”
气氛一时有些僵持。
李建军打圆场:“两位领导说得都有道理。我看是不是折中一下?重大项目引入第三方审计,小项目由内部审计;资金使用情况适度公开,不是全部细节都上网公示。”
罗建明沉吟片刻:“建军同志的建议可行。叶县长,你觉得呢?”
叶辰知道这是罗建明的底线了,过度坚持可能适得其反,于是顺势说:“可以按建军书记的意见调整。但我建议明确一个标准,比如50万以上的项目必须第三方审计,50万以下的抽审比例不低于30%。”
罗建明点头:“这个可以。还有这个联席会议制度,我觉得没必要单独设立,就在县政府常务会上定期研究就可以嘛。”
叶辰心里一沉。联席会议是他和陆亦可商量的重要监督机制,如果放在县政府常务会上,纪委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都会减弱。
“罗书记,这笔资金使用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纪委全程监督。如果只是在政府常务会上研究,恐怕纪委的同志参与不够。”叶辰委婉地说。
罗建明摆摆手:“这个好办,需要的时候请陆书记列席会议就是了。纪委工作也很忙,没必要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叶辰还想争取,但看到罗建明眼神中的坚决,知道这个话题今天很难有突破。他决定暂时退一步,日后再想办法。
“好的,那就按罗书记的意见办。”叶辰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一点。
接下来的讨论相对顺利,罗建明对方案的大部分内容表示认可,只是在几个关键环节做了柔性化处理。
叶辰明白,这已经是当前情况下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办公会结束后,叶辰刚回到办公室,陆亦可的电话就来了:“叶县长,听说刚才书记办公会研究了资金监管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