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市纪委大楼,叶辰立刻投入工作。刘芳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将城东地块拆迁工作的备案材料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叶辰快速翻阅着。备案的拆迁公司名叫“安顺拆迁服务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在坊潍市下属的一个区,法人代表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从表面材料看,资质齐全,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小刘,查一下这家‘安顺拆迁’的底细,股东构成、过往项目、有没有行政处罚记录,越详细越好。”叶辰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好的,叶主任。”刘芳应声而去。
叶辰的指尖划过文件上“安顺拆迁”的字样,眉头紧锁。这种公司往往只是白手套,真正的操盘手隐藏在幕后。那个“鬼头纹身”的密州打手,绝不会出现在正式的员工名单上。
他拿起电话,想打给陆亦可,让她帮忙查查孙红雷手下那个“恶鬼”的近况,但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陆亦可在密州的调查必须极度谨慎,不能轻易动用,以免打草惊蛇。而且,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链,而不仅仅是口供。
几分钟后,刘芳回来了,脸色有些古怪:“叶主任,查到了。‘安顺拆迁’成立才不到一年,注册资本不高,但承接了好几个大型项目的拆迁工程,包括‘鼎盛置业’的两个地块。它的控股股东是另一家本地的小型商贸公司,而那家商贸公司的注册法人…是‘鼎盛置业’一名高管的远房亲戚。”
层层嵌套,典型的规避手段。
“有没有‘安顺拆迁’现场人员的具体名单?比如项目经理、队长之类的?”叶辰问。
“备案材料里只有几个管理岗的证书复印件,具体施工人员名单没有强制备案要求。”刘芳摇头。
叶辰沉吟片刻。看来,常规渠道很难挖出那个“恶鬼”。他需要另辟蹊径。
“小刘,帮我把近几年特别是‘安顺拆迁’负责项目区域的110报警记录调出来,重点查找与拆迁纠纷、打架斗殴、故意毁财、威胁恐吓相关的。”叶辰思路一转,“还有,联系一下相关街道派出所,以调研名义了解一下他们对这些拆迁区域的治安评价,特别是涉及‘安顺公司’的。”
从治安案件入手,或许能找到那个纹身男的记录。只要他曾在坊潍惹过事,就很可能在派出所留下痕迹。
“好的,我马上去联系。”刘芳虽然不明白叶主任为何突然对一家拆迁公司如此感兴趣,但还是立刻执行。
安排完这些,叶辰深吸一口气,拿起那份关于城东地块低价出让的信访件,走向王启明主任的办公室。他需要向上汇报目前的发现,争取更正式的支持。
王启明听完叶辰的汇报,特别是听到可能涉及暴力拆迁和外地黑恶势力渗透时,脸色凝重起来。
“拆迁纠纷常有,但如果真涉及黑社会性质的暴力犯罪,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王启明手指敲着桌面,“你怀疑这家‘安顺拆迁’和‘鼎盛置业’,甚至和密州的孙红雷有关联?”
“目前还只是怀疑和零星线索,缺乏直接证据。”叶辰谨慎地回答,“但那个纹身打手的特征,和密州一个在逃的恶势力分子高度吻合。我认为有必要深查下去。”
王启明沉思良久,缓缓道:“你的思路是对的。但如果涉及跨市的黑恶势力,调查就必须更加稳妥,确保每一步都扎实可靠。这样,你刚才说的调查方向,我同意。调阅报警记录,走访派出所,都可以进行。但暂时不要直接接触‘鼎盛置业’和‘安顺拆迁’的人,以免惊动他们。”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特别是,在没有铁证之前,不要轻易将李明建副市长与这些事明确关联。他是省管干部,身份敏感,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我明白。”叶辰点头。他知道王启明的顾虑是出于工作和保护他的角度。
“放手去查,有进展随时向我汇报。需要协调其他部门,我来出面。”王启明最终给予了支持。
有了王启明的明确支持,叶辰的调查有了更足的底气。接下来的两天,他和刘芳埋头于大量的报警记录和与基层派出所的沟通中。
过程枯燥而繁琐,但终于有了收获。
在一个辖区派出所的接警记录里,他们发现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大约三个月前,在另一个由“安顺拆迁”负责的棚改区,曾发生过一起夜间毁坏财物案件,几户拒绝搬迁的居民家玻璃被砸。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嫌疑人已逃离,但有目击者模糊提到“看到一个胳膊上纹着吓人图案的人跑得快”。
由于损失不大,且无人受伤,最后以治安案件记录在案,未能破获。
虽然记录简略,但“胳膊上纹着吓人图案”这个特征,让叶辰精神一振。
他立刻让刘芳联系了当时出警的民警和那几户居民。民警的印象已经模糊,只记得当时那一片拆迁矛盾比较突出。但有一户居民,在电话里情绪激动地确认了这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