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在连坞待了三天,谈话、民主测评、查阅资料……
程序严谨而高效。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如同早已设定好的精密仪器在平稳运行。
考察组离开时,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结论,但连坞官场的每个人,从县委常委到普通科员,都仿佛听到了那只靴子落地的闷响。
消息正式公布,是在下周一的上午。连坞县召开人大会议
会议由县委书记罗建明主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伟亲自到会宣布省委决定:
叶辰同志任**连坞县委书记,不再担任连坞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
陆亦可同志任**连坞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连坞县人民政府县长候选人;
罗建明同志不再担任**连坞县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决定宣读完毕,会场内外,一片肃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在连坞分会场,显得尤为复杂。有发自内心的拥护,有随波逐流的附和,也有难以言表的失落与彷徨。
叶辰坐在连坞分会场的主席台上,面色沉静,目光平和。
当掌声响起时,他微微欠身致意,然后目光扫过台下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知道,这掌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交付到他肩上的、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
罗建明也出席了会议,他坐在叶辰旁边,脸上带着程式化的微笑,只是那笑容背后,难掩一丝落寞与释然。
会议结束后,他与叶辰用力地握了握手,声音有些沙哑:“叶辰同志,连坞,就交给你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背影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萧索。
当天下午,连坞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市委组织部部长陪同陆亦可前来报到。会上,叶辰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就职讲话。他没有慷慨激昂地描绘蓝图,而是语气沉稳地强调了三点:
“第一,坚持发展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清江项目’是连坞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绝不能有任何松懈和偏差。”
“第二,维护班子团结,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我将与陆亦可同志以及县委班子全体成员,精诚团结,互相支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政治生态。”
“第三,恪守廉洁底线,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我本人,并代表新一届县委班子郑重承诺,一定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自觉接受全县干部群众的监督。”
他的讲话务实、低调,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台下,赵立春等人低着头,记录本上划满了无意义的线条,心中五味杂陈。
陆亦可的发言更是简短犀利。她站在台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声音清晰冷冽:“组织信任,人民重托。我将在以叶辰同志为班长的县委领导下,依法履职,恪尽职守,聚焦发展,狠抓落实。我的工作原则只有一条: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对事,严格标准;对人,不分亲疏。请同志们支持,也请同志们监督。”
没有一句废话,字字千斤,尤其是那句“对事,严格标准;对人,不分亲疏”,让台下不少人心头一凛,仿佛已经感受到这位新任女县长那扑面而来的、带着纪委烙印的凛冽气场。
大会结束后,新的权力格局正式确立。叶辰搬进了罗建明曾经的办公室,窗明几净,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县城。
他没有急于更换里面的陈设,只是将那张已经摩挲得有些发亮的清江流域规划图,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他的第一个动作,并非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而是召开了新一轮“清江项目”攻坚调度会。
会议由他亲自主持,陆亦可、刘国栋、叶晓峰以及各项目指挥部负责人全部参加。会议室内,气氛与前几次明显不同。叶辰坐在主位,言简意赅,直接听取各环节进展、存在问题,当场协调,当场拍板。
陆亦可坐在他旁边,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插话询问关键数据和技术细节,其专业和敏锐,让几位项目负责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和隐瞒。
“张总,你刚才说的那个建材供应问题,价格波动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做过市场比对和风险预案?”陆亦可看向一个项目公司的老总,目光平静却极具压迫感。
那位老总额头微微见汗,连忙解释:“陆县长,我们正在做……”
“我要的不是‘正在’,是确切的数据和成熟的方案。明天上班前,把详细的比对报告和预案送到我办公室。”陆亦可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是,是,一定送到!”
叶辰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许。陆亦可的加入,就像给项目装上了一个高精度的“质量扫描仪”和“风险雷达”,许多过去可能被含糊过去的细节,如今都被清晰地摆在台面上,必须得到解决。这种压力,正是项目所需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