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管家前来送饭,看到谢兰?醒来,不禁满心欢喜,便急不可耐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在忙碌的陈先如。
陈先如赶过来,窗外的日头已沉成橘红。他怀里抱着九百九十九朵红玫瑰,花瓣上的水珠还没干,挤挤挨挨地堵在病房门口,艳得扎眼。浓郁的花香涌进来时,恋儿削苹果的手顿了顿——原本飘着消毒水味的安静,被这团热闹冲得连影子都没了。
谢兰?裹在病号服里,肩膀窄得像能被风刮走,衣服空落落的,晃出她手腕上突出的骨节。陈先如在床边坐下,黑色貂皮外套扫过床沿,露出里面褐色衬衫的领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是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模样。他伸手去握她的手,指腹带着体温,声音放得极柔:“喜欢吗?九百九十九朵,长长久久的。”
谢兰?的手却猛地缩回去,像碰着了火。她偏过头望向窗外,黄昏的光把她的侧脸描得苍白,外面静得反常,没有人声,没有车鸣,连风都像停了,倒像是这世界早被什么东西碾过,只剩下一片死寂的颓败。
“兰??”陈先如的声音发紧,眼里爬满恳求,“我知道错了,错得离谱,你原谅我这一次,好不好?就一次。”
她没说话,连眼尾都没动一下,眼神空得能装下整个黑夜。
管家连忙上前,声音带着劝:“少奶奶,少爷已经认识到错误,特意来向您认错。”
“管家。”谢兰?的声音突然响起,低得像从喉咙里滚出来的沙粒,目光还粘在窗外的暗云上,“您胸口的疤,还记得吗?”
管家的身子僵了僵。
“小时候我总摸您的疤,问您疼不疼。您说早不疼了。我又问,能好吗?您说,伤在身上能好,伤在心里,再小的口子,也会一直疼。那时候我不懂,现在……总算懂了。”
“少奶奶……”管家的声音哑了。
“麻烦您安排人,把我娘家的房子打扫干净。”她的语气很平,像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我想搬回去。
陈先如立刻紧张起来,声音带着质问:“兰?,这是何意?”
“有些事发生了,就回不去了。”她终于转过头看他,眼里没有恨,也没有怨,只有一片死水般的平静,“我们都需要冷静,对彼此都好。”
“不需要冷静!”他又去抓她的手,指节用力得发白,语气里掺着哀求,“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了,再也不会了,你原谅我,好不好?好不好?”
谢兰?的手往回抽,声音像浸了冰水:“最后的信念……没了。我们之间的支撑,早塌了。房子都碎了,里面的人……怎么安居?”
他攥得更紧,指腹几乎嵌进她的肉里:“不!房子没塌!只要我们还爱,就什么风雨都扛得住!你知道我爱你,你也爱我对不对?”
“爱……”这一个字刚出口,谢兰?的嘴唇就剧烈地颤起来。她猛地捂住脸,哭声从指缝里挤出来,闷得人胸口发紧——曾经多傻啊,总觉得爱是顶得住沧海桑田的;曾经多信啊,以为只要心里装着彼此,再难的坎都能跨过去;曾经多盼啊,盼着这份爱能撑到下辈子……可原来,她以为坚不可摧的东西,连一点风浪都扛不住。
哭声越来越沉,她的肩膀抖得像被秋风扯着的枯叶。冷白的病房灯光裹着她,像裹着个找不着家的孩子,连空气都浸着发疼的怜惜。
恋儿见她几乎喘不上气,急忙朝陈先如摆手:“姑爷,您先回去吧!等小姐缓过劲,我再跟您说。”陈先如盯着那团颤抖的身影,指节攥得泛青,最终还是没说一个字,转身摔门走了。
从那以后,他总来。天刚亮时,他就背靠着病房门外的墙,点一支烟,烟雾在冷空气中飘散开,等烟烧完了,他就走;夜深人静时,走廊里会传来他的脚步声,轻得像怕惊扰什么,可也只是在门口站一会儿,再轻手轻脚地离开。他心里打得透亮——日子久了,她总会念着旧情,总会心软的。
的确,这每日一趟的“驻足”,偏像颗不识趣的石子,总把谢兰?刚竖起的心房触得泛起波澜——有时瞥见他倚在病房门框上的背影,恍惚就叠上儿时背着他在田间追蝶的旧影,心口忽的一揪,烦乱直涌;有时听他的脚步声顺着走廊渐行渐远,耳边又炸响当年那句“生生世世永无二心”的誓言,刺得指尖发颤。
最让她难熬的,是这些影子与誓言背后,总缠着陈中铭临终的模样。老人枯瘦的手攥着她的手,指节泛着青,声音气若游丝:“兰?,帮先如兴盛家业,为陈家传嗣。”
那时她含泪应下,可如今再想,这话竟成了勒在脖子上的枷锁——家业是兴盛了,可沾着被唾骂的污名,哪还有半分体面?子嗣更是笑话——二姨太的孕肚早就挺得高高的,而她肚子里的那个,却被陈先如一脚踢没了。
每当想到这儿,谢兰?都会猛地攥紧被角,指甲陷进掌心,疼得让她清醒——她守的不仅仅是那句嘱托,更是她和陈先如之间的情分。如今情分没了,这枷锁,也该卸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