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声音如同刺骨的寒风,吹散了劫后余生的短暂庆幸。凌无影意识沉入黑暗前听到的那两个字,如同丧钟敲响。
烟尘弥漫的观星台遗址上,数十道身影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无声涌出。他们不再是之前那些乌合之众的江湖客或塞外部落,而是身着统一六扇门公服、手持制式锁链镣铐的官差,以及少数几个气息沉凝、眼神锐利如鹰的便装高手。为首者,正是那位面容冷峻的六扇门副总捕头,武崇山。他负手而立,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扫过倒在地上的凌无影、沈清羽以及勉力持剑站立的冷凝霜。
“拿下。”武崇山再次重复,声音不带丝毫感情,仿佛在处置几件无关紧要的货物。
数名捕快立刻上前,手中精钢锁链哗啦作响,便要向三人套去。
“谁敢!”冷凝霜虽内力消耗过度,脸色苍白,但持剑的手稳如磐石。她横剑当胸,月华般的剑气虽不及全盛时期凌厉,却依旧带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孤高与决绝。“六扇门何时成了藏污纳垢之所,与这等邪魔外道同流合污?”她目光如电,直刺武崇山。
武崇山面色不变,淡淡道:“冷凝霜,月华剑。无相门弃徒,江湖通缉要犯。你自身难保,还想护着这两个勾结幽冥余孽、破坏皇家禁地的钦犯?”他抬手指向昏迷的凌无影和挣扎着爬起的沈清羽,“证据确凿,容不得你们狡辩。束手就擒,或可留个全尸。”
沈清羽扶着重伤昏迷的凌无影,心中一片冰凉。他看得分明,这些官差出现得太过“及时”,分明是早就埋伏在此,只等他们与慕谷残云拼个两败俱伤,再来坐收渔利!所谓的“破坏禁地”、“勾结余孽”,不过是欲加之罪!这武崇山,定然与那“玄枭”脱不了干系!
“武副总捕头,”沈清羽强压怒火,试图据理力争,“我等深入此地,乃是为查明慕谷残云勾结天机阁余孽、图谋不轨之真相!方才地底异动,亦是慕谷老贼启动邪阵所致,我等拼死阻止,才免去一场大祸!阁下不分青红皂白便要拿人,是何道理?”
“道理?”武崇山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在这京城,六扇门的话,就是道理!拿下!”
捕快们不再犹豫,挥舞锁链扑上。冷凝霜剑光一闪,叮当数声,将最先靠近的几条锁链格开,但她气息紊乱,脚下虚浮,显然已是强弩之末。沈清羽一手扶着凌无影,一手持剑勉力抵挡,更是左支右绌。
眼看三人就要被锁链加身,沦为阶下囚——
“住手!”
一声苍老却中气十足的断喝,如同闷雷般炸响!声音来自观星台遗址的入口方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麒麟补服、面容清癯、不怒自威的老者,在一队精锐御林军的护卫下,缓步而来。老者目光如炬,扫过场中情形,最终落在武崇山身上,眉头微蹙:“武副总捕头,深夜带人围堵皇家禁地,所为何事?”
见到此人,武崇山冷峻的脸上首次出现了变化,他躬身行礼,语气恭敬了几分,却依旧强硬:“回禀韩王爷,下官接到密报,有江湖钦犯潜入观星台禁地,图谋不轨,特来擒拿。此三人,”他指向凌无影等人,“正是首犯!且观星台地陷,恐与之有关,需带回衙门严加审讯!”
韩王爷?沈清羽心中一动,他曾听楚王提起过,朝中有一位辈分极高、掌管宗人府的韩王赵襄,乃是当今圣上的皇叔,为人刚正不阿,在宗室中威望甚高。没想到他会在此刻出现!
韩王赵襄目光扫过昏迷的凌无影、持剑而立的冷凝霜以及扶着凌无影、手持奇异龟甲的沈清羽,沉吟片刻,道:“本王恰在附近巡视,听闻此地异动,特来看看。武副总捕头,你说他们是钦犯,可有实证?你口中的‘密报’,又来自何处?”
武崇山语气一滞:“这……密报来源,涉及衙门机密,不便透露。至于实证……此地破坏,以及他们身怀异宝、与幽冥之力纠缠,便是铁证!”他指向沈清羽手中的玄龟阳甲。
“异宝?”韩王看向那光泽黯淡的龟甲,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此物看来古朴,倒像是前朝遗物。至于幽冥之力……”他目光落在凌无影身上,微微皱眉,“此子气息虽乱,却隐有涅盘重生之象,与寻常邪功大为不同。武副总捕头,办案需讲人证物证,单凭揣测便要拿人,恐难服众。”
武崇山脸色微变,没想到韩王会如此回护这几个来历不明的江湖人。他心念电转,知道今日有韩王在场,强行拿人已不可能,只得退而求其次:“王爷教训的是。既然如此,可否让下官将此三人带回衙门,细细查问?若查明无辜,自当释放。”
“不必了。”韩王摆了摆手,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牵扯前朝遗迹与皇家禁地,非同小可。既然让本王撞见了,便由宗人府接手调查。你六扇门负责京城治安,此事已超出尔等职权范围。带着你的人,退下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