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红沙映光赴新程,火星安家续华章
“祝融号”改良版飞船的发射塔架,像根顶天立地的银柱子,戳在海南文昌的发射场上。六月的太阳烤得地面发烫,光伏幕墙反射着刺眼的光,把飞船的银白色外壳照得像涂了层水银。
飞船舱门打开着,工作人员正往里面搬东西:大姑的帆布工具包被捆在行李架上,包上“光伏支教全球通”的红丝线被晒得发亮;张瑶的火星时装箱堆了三个,标签上写着“非遗光伏系列”;老王的修脚工具箱垫着泡沫,旁边是他特意带的腌黄瓜坛子;念念的法律文件袋鼓鼓囊囊,最上面露着《火星生活公约》的封面;星辰抱着台检测仪,嘴里念叨着“再检查一遍光伏站信号”。
林晚穿着张瑶设计的轻便光伏外套,银灰色面料织着细光伏丝,太阳一照泛着蓝闪:“大姑,你那锤子可别搁过道上,失重了飞起来砸人!”
大姑正往口袋里塞红薯干,闻言拍了拍工具包:“放心!我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到火星第一件事,就去光伏站看看,保准给他们修得明明白白!”
陆哲帮星辰把检测仪固定好,回头喊:“都抓紧时间,还有半小时发射!”
念念最后核对了一遍文件,把泽塔星人送的星尘瓶揣进兜里:“火星公约补充条款都带齐了,等下了船就跟科考队对接。”
张瑶对着镜子理了理光伏丝巾,丝巾上的火星纹样在光下变色:“我带了三套时装,等下了船就去红沙丘拍大片,让地球人看看火星有多美!”
老王拎着腌黄瓜坛子,慢悠悠走进舱:“我带的黄瓜解腻,在火星上也能就着饭吃,还能给宇航员尝尝鲜。”
星辰跑过来拽林晚的袖子:“妈,飞船的光伏供电系统我检查完了,全程不用充电,靠太阳能就能飞!”
“叮——”广播里传来提示音,“请各位乘客回到座位,飞船即将发射。”
全家按座位坐好,安全带扣得“咔哒”响。林晚扭头看向窗外,发射场的光伏阵列像块巨大的蓝格子布,阳光洒在上面,电流“滋滋”地往飞船里输。陆哲握住她的手,指尖碰着她腕上的光伏手环——那是星辰做的,能监测心率,还能当手电筒。
“倒计时十分钟!”
“五分钟!”
“一分钟!”
引擎启动的轰鸣声越来越大,像千万头黄牛一起叫,震得座椅都发颤。林晚感觉胸口发闷,耳朵嗡嗡响,就听见大姑在旁边喊:“这动静比非洲的沙尘暴还大!”
“十、九、八……三、二、一,发射!”
火箭屁股冒着火,“嗖”地冲上天,推背感把人按在座椅上,脸都绷得发麻。窗外的地面快速缩小,楼房变成小盒子,河流变成银丝带,最后,地球像个蓝盈盈的玻璃球,悬在黑漆漆的太空里。
“失重啦!”星辰喊了一声,手里的笔飘了起来,红薯干从大姑的口袋里飞出来,老王伸手去抓,差点把腌黄瓜坛子碰倒。
林晚伸手接住一片红薯干,放进嘴里嚼着,甜香裹着太空的失重感,有点不真实。她看向窗外,火星越来越近,红得像刚烤好的红薯,表面的沙丘纹路看得清清楚楚。
飞船飞了七天,每天看着地球变小、火星变大,吃着光伏灶加热的压缩食品,大姑天天念叨着“到火星就给你们炖红烧肉”。
终于,飞船平稳降落在火星的“拓荒基地”。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带着细沙的风钻进来,凉丝丝的,裹着点铁锈味。
“到火星啦!”星辰第一个冲出去,踩在红沙子上,脚印陷下去一个浅坑。
林晚跟着走出来,抬头一看,眼睛都看直了:无边无际的红沙丘,像铺了层红地毯,一直延伸到天边;远处的火星光伏站,蓝色的柔性光伏膜铺在沙丘上,像把星空剪下来贴在上面,在太阳下闪得晃眼;光伏站旁边,科考队员穿着张瑶设计的火星时装,银灰色的衣服上绣着光伏纹样,走动时泛着细闪。
“这光伏站比设计图还好看!”星辰跑向光伏站,手里的检测仪“滴滴”响着,“发电效率32%,稳定运行!”
大姑拎着工具包,踩着红沙子往前走,鞋里进了沙也不管:“走走走,带我去看看板,有没有需要修的!”
张瑶举着相机,对着红沙丘和光伏站拍个不停:“这景色太绝了!红配蓝,拍出来肯定上热搜!”
念念拿着文件,跟科考队的负责人对接:“这是《火星生活公约》补充条款,涉及光伏资源使用和星际访客权益,咱们一起核对一下。”
老王找了块平整的地方,把腌黄瓜坛子放好,掏出修脚工具:“哪位宇航员脚累了,来我这儿按按,免费服务!”
林晚和陆哲并肩走着,脚下的红沙子沙沙响。光伏站的自动清洁装置正在工作,超声波“嗡嗡”响着,把光伏板上的细沙扫掉,蓝得更透亮了。远处,泽塔星人的临时飞船停在光伏站旁边,淡蓝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光,他们正帮着科考队员安装光伏组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