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星火搞封锁,断核心原料
江城星辰科技总部的供应链会议室里,空调开得那叫一个足,冷气顺着风口往下灌,可愣是压不住满屋子的焦躁。采购部总监老李攥着手机,指节都捏得发白,脸白得跟刚从冰窖里捞出来似的,声音发颤:“林总,又一家!刚收到环球硅业的断供通知,说是什么‘受不可抗力影响,暂时无法履约’,但我刚跟行业里的老伙计打听,这哪是不可抗力啊,就是星火科技牵头搞的封锁!他们联合了北美、欧洲那三家头部硅料商,谁要是敢给咱们供货,就断谁的下游渠道!”
这话一落地,会议室里跟炸了锅似的。生产部的王经理“腾”地站起来,手里的笔记本“啪”地拍在桌上:“这怎么行!咱们‘星能-Ⅴ’刚拿到非洲十个国家的订单,生产线都满负荷转着呢,没硅料就等于把机器停了!这托马斯也太损了,测试输了就玩阴的!”
“就是啊林总,”市场部的刘姐急得直跺脚,“现在全球硅料本来就紧张,星火这一搞,等于掐住咱们的脖子了!要不……咱们先跟他们谈谈?哪怕多花点钱买硅料,先把订单交了再说?”
高管们七嘴八舌地吵着,有人说找替代供应商,有人说跟星火谈判,还有人提议向政府求助,唯独主位上的林晚没说话。她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节奏慢悠悠的,眼神平静得跟一潭深水似的,好像眼前这火烧眉毛的事跟她没关系。
其实林晚心里门儿清——早在半年前,她就从预知里看到了托马斯这步棋。那时候星火刚在撒哈拉测试翻车,股价跌得跟坐过山车似的,托马斯私下里就跟手下嘀咕,说“常规手段赢不了,就从供应链下手”。从那时候起,她就没闲着,一边让采购部悄悄囤了三个月的硅料应急,一边让海外团队加速推进澳洲的硅料厂项目。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砰”地推开,市场部的小张风风火火地冲进来,手里举着手机,额头上全是汗:“林总!出大事了!托马斯刚在推特上发声明,还配了个星火科技的LOGO视频,说‘鉴于全球光伏行业良性竞争需要,即日起对星辰科技实施核心硅料供应限制’,最后还阴阳怪气地说‘某些企业若想继续参与竞争,需尊重行业规则’——这不明摆着威胁咱们吗!”
小张把手机往投影幕布上一连,托马斯那张傲慢的脸就跳了出来。他穿着件金色的衬衫,领口敞着,对着镜头翘着二郎腿:“我劝某些来自东方的企业早点认清现实,光伏行业的话语权,从来都掌握在有技术、有供应链掌控力的企业手里。断供不是目的,是让某些企业明白,谁才是这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呸!什么规则制定者,就是输不起的小人!”生产部的王经理气得脸通红,差点把手里的笔扔出去。其他高管也跟着骂,会议室里的气氛又紧张了几分,连空调的冷气都好像带着火气。
可就在这时,林晚忽然“嗤”地笑了一声,那笑声不高,却一下子压过了满屋子的议论。她抬眼扫了圈众人,眼神里带着点“早料到你会来这手”的玩味:“急什么?托马斯以为断了硅料就能拿捏咱们?他怕是忘了,我林晚做事,从来不留后路,但更不会给对手留机会。”
说着,她按下桌上的通话键,对着麦克风说:“接通澳洲硅料厂的视频会议,让张厂长直接说话。”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投影幕布上的托马斯就被切换成了一片开阔的澳洲沙漠。镜头里,一座银灰色的工厂拔地而起,跟周围的黄沙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厂房上写着“星辰硅料厂”五个红色大字,阳光下亮得晃眼。厂房外,十几辆罐装车正排队等着装货,厂房内,几台三层楼高的硅料提纯设备嗡嗡运转,传送带把晶莹的硅料颗粒送进仓库,那些颗粒跟小冰糖似的,在灯光下泛着光,旁边的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前产能:5万吨/年,可满足全球光伏行业3年基础需求”。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的中年男人出现在镜头里,他是澳洲硅料厂的张厂长,脸上带着晒出来的红晕,对着镜头敬了个礼:“林总!向您汇报,咱们这厂子上周就全面投产了,首批2000吨硅料昨天已经装船发往国内,走的是远洋航线,预计十天后到港。另外,厂里的备用生产线也调试好了,要是需求增加,产能还能再提20%,保证供得上!”
张厂长一边说,一边拿着手机绕着工厂拍,镜头扫过仓库里堆得跟小山似的硅料,扫过正在操作设备的工人,还扫过厂区外那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硅矿——那是林晚两年前花重金拿下的矿权,当时不少人说她疯了,花那么多钱买块破沙漠,现在谁都闭嘴了。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采购部的老李激动得直拍大腿,眼泪都快下来了:“我的妈呀!林总您这是早就布好局了啊!我还在这儿愁得睡不着觉,您这儿都有现成的厂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