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念念的小律师团,帮难民维权
江城实验小学的周末活动室,周末向来是个热闹地儿。这天上午的阳光格外给面子,透过彩绘玻璃窗斜斜洒进来,把地板拼成了一块又一块彩色的光斑——红的是太阳花图案,蓝的是小海豚,黄的是小星星,落在堆得满满当当的文具上,连铅笔头都泛着亮。
念念蹲在最靠窗边的桌子前,屁股底下垫着个卡通坐垫,是林晚去年给她买的独角兽款,现在边角都磨出点毛了。她手里攥着支红色马克笔,笔帽还没完全拔下来,咬在嘴角,另一只手扒着张画纸,正歪着脑袋琢磨。纸上已经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光伏板,板儿上还画了几道横线当纹路,旁边站着个扎双马尾的小女孩,裙子上用彩笔写着“莱拉”俩字,每个字旁边都标着拼音,连声调都没落下——“lái lā”,一笔一划写得特认真,就是“莱”字的草字头,左边多了个点。
“念念,你真确定咱们能帮上忙啊?”同桌小雨凑过来,手里捏着块草莓味的橡皮,指尖都快把橡皮捏变形了。她昨天跟念念一起在晚晴基金的活动室看了纪录片,镜头里难民营的小朋友蹲在石头上写字,铅笔头都快磨没了,作业本是用碎纸拼的,当时她眼泪就掉了,偷偷抹了好半天。可真到要动笔写求助信,她又有点打退堂鼓,小声说:“咱们才小学三年级,字都认不全,写的信会不会没人看啊?”
念念听见这话,“啪”地把马克笔往桌上一拍,笔帽滚出去老远,她也没管,直起腰来,小胸脯挺得高高的,跟个小大人似的:“肯定有人看!我妈妈说啦,公益又不是大人的专利,只要咱们说的是真心话,不骗人,别人就会听。再说了,咱们不是有‘小律师团’嘛!上次隔壁班的小宇,漫画书被高年级的大胖抢了,不就是咱们一起去找老师,把书要回来的?这次肯定也能帮到莱拉他们!”
这话一出口,围在桌子旁边的五个孩子瞬间就精神了。这个“小律师团”是念念上个月在课间操的时候牵头组的,本来就是帮班里同学解决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谁借了橡皮不还,谁占着秋千不下来,谁把午饭里的肉丸子偷偷夹走了。没想到这次要干这么“大的事”,几个孩子眼里都闪着光,连平时最腼腆的阿哲都推了推鼻梁上的小眼镜,点了点头。
“那咱们现在就分工吧!”念念拍了拍手,跟个小指挥似的,“阿哲,你是学习委员,你家有平板电脑,你负责查资料,看看叙利亚的小朋友现在最需要什么。小雨,你画画最好,就负责给求助信画插画,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有多难。大壮、小壮,你们俩力气大,一会儿咱们把写好的内容抄到大白纸上,字要写大,不然人家看不清楚。我呢,就当‘团长’,把大家的想法串起来,我还从家里带了妈妈的《公益书信指南》,虽然好多字我不认识,但有拼音呀!”
“好!”几个孩子齐声应下,立刻忙活起来。阿哲从书包里掏出平板电脑,是他爸爸淘汰下来的旧款,壳子上贴满了奥特曼贴纸。他坐在椅子上,手指头在屏幕上飞快地戳着,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搜‘叙利亚难民营 儿童需求’……哎呀,这里说,叙利亚北部的难民营,现在只有三个光伏教室,好多小朋友要挤在教室外面听课,有的甚至要坐在沙地上……还有还有,他们没有课本,只能用手抄,一支铅笔要几个人轮着用……”
“啊?”小雨凑过去看屏幕,眼睛一下子就红了,手里的彩笔“啪嗒”掉在地上,蓝色的笔帽滚到光斑里。她赶紧捡起来,抹了把眼睛,小声说:“我还以为莱拉他们现在都能在亮堂堂的教室里上课呢,上次视频里她还说教室的灯好亮……原来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没地方去呀。”说着,她拿起彩笔,在画纸上飞快地画起来——先画了个小小的教室,窗户里挤满了小脑袋,窗外还有好几个孩子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小本本;然后在教室顶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光伏板,旁边画了个大大的箭头,写着“想要更多光”,字是用彩虹色写的。
念念咬着马克笔的笔杆,皱着小眉头想了一会儿,突然一拍桌子:“我有个主意!咱们别光说需要什么,把莱拉的故事写进去!上次妈妈带我跟莱拉视频,她跟我说,她特别想读《格林童话》,可是难民营里只有两本,还是破的,封面都掉了,里面的字也有好多看不清。咱们把这个写进去,别人肯定会心疼,就会帮她了!”
“对呀!”阿哲立刻附和,“我还查到,他们晚上好多帐篷里没有灯,小朋友想写作业都得借着月光,有的还会被沙子迷眼睛。咱们也把这个写进去!”
几个孩子越说越起劲,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写着。大壮和小壮搬来一张大白纸,铺在地上,俩人蹲在旁边,一个念一个写。“念念,这个‘书籍’的‘籍’字怎么写呀?”小壮挠了挠后脑勺,手里的铅笔停在纸上,画了个小圆圈。念念赶紧从书包里掏出那本《公益书信指南》,是林晚特意给她印的简装版,封面是彩色的光伏教室图案。她翻到第12页,指着上面的字,用手指着拼音:“你看,‘籍’,jí,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耒’,不对不对,是‘慰藉’的‘藉’去掉草字头……哎呀,你先写拼音吧,jí,然后我再教你写汉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