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张瑶助攻!时装周带公益出圈
巴黎大皇宫的穹顶在暮色中泛着淡金色的光泽,巨大的玻璃穹顶下,数千盏水晶灯如被打翻的星河,倾泻出细碎的光芒,将秀场映照得如同幻境。2025春夏巴黎时装周的压轴大秀尚未开场,秀场前排的香槟塔已泛起细密的气泡,空气中弥漫着高级定制面料特有的丝绸光泽与香槟的清甜气息,交织成属于时尚圈的专属氛围。
国际超模吉赛尔·邦辰正对着镜子调整珍珠耳坠,《VOGUE》全球主编安娜·温图尔手持黑色手包,眼神锐利地扫过秀场的每一个细节,而角落里的好莱坞影星们则低声交谈,话题离不开今晚压轴的神秘设计师——张瑶。这位近年崛起的中国设计师,此前以“非遗重生”系列惊艳时尚圈,此次却对外界隐瞒了所有秀场细节,只留下一句“这季要让‘光’说话”,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晚上八点整,全场灯光骤然暗下,唯有T台尽头的一束追光缓缓亮起,聚焦在一个身着白色西装的身影上——张瑶。她的西装面料是用新疆长绒棉与细光伏银线混纺而成,在追光下泛着若隐若现的光泽,下身搭配一条黑色阔腿裤,裤脚处绣着极小的苗绣太阳纹,低调中藏着巧思。她踩着定制的银色高跟鞋,鞋跟处镶嵌着微型LED灯,每走一步,地面便留下一点转瞬即逝的光斑,如同踏光而来。
“这一季,我想讲一个‘光’的故事。”张瑶站在T台中央,声音透过音响传遍秀场,带着设计师特有的感性与坚定,“关于文明的传承,关于科技的温度,也关于那些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随着她的手势,背景音乐从舒缓的古典钢琴曲骤然切换成充满未来感的电子合成音,T台两侧的巨型屏幕同时亮起,开始播放一段纪录片——镜头从贵州苗寨的晨雾中缓缓推进,年迈的苗绣艺人正用银针在靛蓝色的土布上勾勒纹路,阳光透过木窗洒在她的手上,将丝线染成金色;紧接着,画面切换到星辰科技的实验室,工程师们正将柔性光伏纤维缠绕在纱锭上,银灰色的纤维在灯光下如同流动的金属。
就在纪录片画面暗下的瞬间,第一位模特踩着音乐的节拍登场了。她身着一条及地的靛蓝色长裙,裙身用苗绣最传统的“打籽绣”工艺勾勒出层层叠叠的太阳纹,每一颗“籽”都是用蚕丝包裹的微型光伏颗粒;最惊艳的是裙摆处,数百片指甲盖大小的柔性光伏纤维如鱼鳞般排列,在追光下泛着细碎的银辉,走动时,纤维随着步伐轻轻颤动,仿佛将一片星空缝在了裙角。
“这是‘曦光’系列的第一件作品——‘苗语·星芒’。”张瑶的声音再次响起,透过麦克风传遍秀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用贵州苗族传承千年的蜡染工艺制作裙身基底,再将星辰科技研发的柔性光伏纤维与苗绣结合,白天,它吸收阳光储存能量;夜晚……”
话音未落,全场灯光突然彻底熄灭,秀场陷入一片漆黑。就在众人屏息的瞬间,模特身上的长裙骤然迸发出柔和的暖光——那些光伏纤维与光伏颗粒如同被唤醒的星辰,沿着苗绣的太阳纹缓缓亮起,从裙角到领口,形成一道流动的光带,将苗绣图案映照得栩栩如生,仿佛把苗寨夜晚的星空直接穿在了身上。
“哇——”秀场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前排的安娜·温图尔猛地挺直脊背,手中的钢笔都忘了放下;吉赛尔·邦辰下意识地举起手机,镜头死死盯着那条发光的长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闪光灯如潮水般在黑暗中亮起,与裙子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将秀场变成了一片光影的海洋。
接下来的系列更是将惊艳推向**:第二件“苏韵·牡丹”登场时,模特身着一条正红色苏绣长裙,裙身用“虚实针”绣出盛放的牡丹,而花蕊处则用光伏丝线绣成,灯光熄灭后,金色的花蕊在红色裙身上缓缓绽放,如同暗夜里盛开的火焰;第三件“藏境·经幡”是一件藏式氆氇面料长袍,衣摆和袖口处用光伏银线绣出经幡图案,走动时,银线亮起,仿佛经幡在夜色中随风飘动,带着神圣而温暖的力量;第四件“艾德莱斯·流光”则用新疆艾德莱斯绸制作,面料上的传统扎染纹路中穿插着光伏纤维,灯光下,蓝色与紫色的光带沿着纹路流动,如同沙漠中的星河。
每一件作品都精准地将中国非遗工艺与光伏技术融合,没有丝毫生硬感——苗绣的灵动、苏绣的精致、藏式氆氇的厚重、艾德莱斯绸的绚烂,在光伏技术的加持下,不仅保留了非遗的文化底蕴,更赋予了时装“发光”的未来感。白天,它们是剪裁精良的高级时装,能登上任何一场时尚盛宴;夜晚,它们是自带光芒的艺术品,每一寸光都来自白天吸收的阳光,环保又充满诗意。
当最后一位模特走完,张瑶身着一件“艾德莱斯·流光”系列的礼服登场谢幕。这件礼服的裙摆展开有三米宽,艾德莱斯绸的扎染纹路如流动的星云,光伏纤维沿着纹路织成光带,她站在T台中央,裙摆轻轻转动,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柔和的光晕笼罩,如同从星河中走来的使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