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一百章 命运流转不由人

浮世金钗录 第一百章 命运流转不由人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北风卷着雪沫子砸在纸窗上,簌簌声像是谁在不停撒盐。已是腊月二十三,小年的鞭炮声隔着重重院落传来,模糊得如同另一个世界。沈墨轩望着檐下冰凌出神,手中茶盏早已凉透,指尖冻得发青也不觉。三个月前他还是江南绸缎庄的少东家,如今却成了这京郊别院里等死的囚徒。

“少爷,用膳了。”老仆沈忠端着木盘进来,一碗薄粥配着两碟酱瓜,“今日庄头送来半只鸡,老奴炖了汤...”

话未说完,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沈墨轩指尖一颤,汤匙撞在碗沿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半月来,每回听见马蹄声,不是来催债的掌柜,就是来收宅子的官差。他下意识地整了整衣冠,那件月白直裰已洗得发灰,袖口磨出了毛边。

木门被推开,寒风裹着雪花卷入。锦衣男子不请自来,鹿皮靴上的雪水洇湿了青砖。“沈公子好雅兴。”来人扫过桌上的清粥小菜,嘴角扯出讥诮的弧度,“令尊在刑部大牢里等着秋决,您倒在这儿赏雪。”

沈墨轩认得这是通政司的赵经历。半月前就是此人递来一纸契约,只要在漕运私盐的供状上画押,就能换父亲多活三年。

“赵大人想要什么?”沈墨轩起身行礼,声音干涩。

“简单。”男子弹去袖口雪屑,“明日堂审时,你只需说亲眼见到兵部李侍郎去年腊八去过你家货栈。”

窗外老梅枝桠突然折断,积雪簌簌落下。沈墨轩想起去岁生辰,李侍郎还赠过他一方歙砚。那时父亲抚须微笑:“朝中有人好办事。”谁能想到,不过一年光景,沈家就从江南首富沦落至此。

---

记忆如潮水涌来。那是去年清明,沈家画舫驶过二十四桥,桃红柳绿春色正好。沈墨轩斜倚阑干,看盐商们捧着账册在岸上苦等。他兴起时随手撒出金叶子,看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商贾弯腰争抢。

“墨轩,莫要顽皮。”沈父含笑摇头,转身与知府大人对弈。画舫二层,歌女正唱着小调,吴侬软语融在春风里。

那时沈家掌管江南漕运已有三代,货栈遍布运河两岸。沈墨轩记得最清楚的,是李侍郎家的小公子失足落水,沈家家丁二话不说跳河相救。事后李侍郎亲自登门道谢,拍着沈墨轩的肩说:“贤侄若有意仕途,老夫愿当引荐人。”

如今想来,那或许是沈家最后的辉煌。不过半年,漕运改制风声传出,各路势力开始明争暗斗。父亲日夜周旋,白发渐生。

“这漕运生意就如滚油锅,”父亲某夜醉归,难得说了实话,“既跳进来了,岂容你轻易抽身?”

当时沈墨轩不以为然,如今才知字字血泪。

---

“少爷不可!”老仆沈忠扑通跪地,枯瘦的手抓住沈墨轩衣摆,“李侍郎对沈家有恩,去年若不是他周旋,咱们的货船早被扣在通州了!”

赵经历冷笑:“老奴才懂得什么?如今是右丞相要整顿漕运,李侍郎不过是个开头。”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令尊的生死,就在沈公子一念之间。”

沈墨轩展开文书,手指颤抖。这是份证供,指认李侍郎收受沈家贿赂,纵容私盐流通。最后附着一纸契约:画押者免死。

“那些盐袋...”沈墨轩忽然想起什么,“赵大人从何处得来证物?”

“自然是从沈家货船搜出。”赵经历意味深长地笑,“沈公子应该最清楚不过,三年前王家货船上的私盐,不也是这么来的?”

沈墨轩如遭雷击。三年前为了夺得漕运权,父亲命人在对手王家的货船暗藏私盐,致使王家满门抄斩。那时他刚接手家业,还曾为这个“妙计”拍案叫绝。

狱卒此时捎来父亲血书,只有四字:“保全自身”。

雪光映着血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

夜深了,烛火摇曳。沈墨轩对着供状出神,墨迹在灯下泛着幽光。

他想起那个被沈家逼得投江的王姓盐商。那人临死前嘶喊:“苍天有眼!”当时他正坐在暖阁里,看侍女剥新橙。橙香氤氲中,他笑叹:“自作孽不可活。”

如今轮到他了。

笔落纸页的沙沙声里,传来更夫梆子响。四更天了,再过两个时辰,他将亲自把对自己有恩的李侍郎推上绝路。

“少爷三思啊!”沈忠老泪纵横,“今日你陷害李侍郎,明日就会有人陷害你。这宦海沉浮,从来都是...”

“由不得我选?”沈墨轩惨笑,“沈家踏上这条路时,就注定回不了头了。”

他想起少年时读《庄子》,曾笑世人皆为名缰利锁所困。如今才知,有些船一旦上去,就再难下来。金银堆里长大的他,何曾珍惜过眼前所有?为扩充生意,他逼死过佃户;为讨好权贵,他送过歌姬;为垄断漕运,他栽赃陷害...

原来苍天谁都不曾饶过。

---

晨光熹微中,沈墨轩接过官凭,成了通政司新晋文书。赵经历拍他肩膀:“恭喜沈公子踏上青云路。”

他望着自己染墨的指尖,想起那年被金叶子划伤手的乞儿。如今他才懂,那孩子为何盯着血珠喃喃:“原来富人的血也是红的。”

雪又下起来,覆盖了来时的车辙。远处传来囚车木轮碾过积雪的吱呀声,不知押往刑场的,会不会是明日的自己。

“少爷,该走了。”沈忠为他披上斗篷,声音苍老。

沈墨轩最后回望这座别院。三个月前他搬进来时,还带着十二车行李,如今只剩一个包袱。人生在世,果然什么都带不走。

马车驶出院子,转入官道。前方京城轮廓在雪雾中若隐若现,像张巨大的网。

他知道,从今往后,每一步都将踩在刀刃上。但这世上,谁不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

雪越下越大,很快掩去了所有痕迹。

金樽玉醉。

暮春的雨丝缠成绵密的网,将金陵城罩得雾气氤氲。陈青岩站在盐运使司衙门的廊下,望着檐角滴落的水珠串成珠帘,恍惚间听见二十年前初入官场时,那位引路老宦官嘶哑的告诫:这官袍穿上身,就像浸了蜜的毒衣,尝过甜头就再难脱下了。

雨声渐密,他想起今晨接到的密函。户部侍郎赵大人口气亲昵,字里行间却藏着刀锋:青岩贤弟,今年漕运的缺分,就看谁能把窟窿填得漂亮。你是个明白人...

大人,张百万的帖子又来了。贴身长随陈福低声禀报,手里捧着洒金帖,说是在秦淮河上新得了艘画舫,请大人务必赏光。

陈青岩的指尖在官袍袖口摩挲,那里藏着一道已经泛黄的平安符。那是他离家赴考时,母亲在观音像前跪了整夜求来的。

更衣。他最终说道。

---

秦淮河上流光溢彩,新造的三层画舫玉京号灯火通明。盐商张百万挺着便便大腹迎在船头,金丝腰带上缀着的明珠在灯下泛着幽光。

陈大人肯赏脸,真是蓬荜生辉!张百万躬身作揖,脖颈上的金锁片叮当作响。

丝竹声里,陈青岩被引至顶层雅间。紫檀木案上已摆满珍馐:活取鹅掌、现挖驼峰、冰镇鲥鱼...最奇的是道百鸟朝凤,用一百只雀舌拼成凤凰形状。

陋馔不堪入口,大人见笑。张百万亲自执壶斟酒,这是窖藏三十年的女儿红。

酒过三巡,张百万击掌三声。侍女捧来锦盒,揭开红绸,一对翡翠麒麟碧光流转。麒麟眼睛用红宝石镶嵌,在灯下恍若活物。

小玩意,给大人把玩。张百万轻描淡写,听说令堂信佛,这麒麟镇宅最是灵验。

陈青岩的手在袖中攥紧。他想起昨日核查盐引时发现的亏空,整整三万引。若按律追究,张百万当斩,而他这个盐运使也难逃失察之罪。

窗外飘来歌女的《浣纱曲》,婉转凄迷: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

张百万凑近低语:大人,这江南官场谁不是蛛网上的虫蚁?您看前年告老的刘巡抚,如今在西湖边宅邸成群。再说...他声音更轻,赵侍郎那边,总要打点。

陈青岩望着翡翠麒麟,忽然想起十年前初任知县时审过的案子。那个私盐贩子临刑前大笑:今日我死,明日自有后来人!这世道,清白人家吃不上饭!

他端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晃出涟漪。仰头饮尽时,听见自己说:下不为例。

锦盒合上的轻响,像命运落锁的声音。

蛛网缠身

三年后的冬至夜,北风卷着雪粒子敲打窗棂。盐运使司后衙书房里,陈青岩正在焚烧信函。

炭盆里跳跃的火光映着他青灰的面容。案上摊着刑部好友密送的弹劾奏章抄本,朱笔批注触目惊心:盐引私批三百张,漕粮掺沙八千石...贪墨之巨,骇人听闻。

老爷,张百万在扬州被抓了。陈福的声音带着哭腔,听说押送进京,怕是要三司会审。

火舌舔上一封赵侍郎的密信,字迹在火焰中扭曲:...京中打点需银五万,速办。这是三个月前的信,那时他还天真地以为能破财消灾。

想起上任盐政李大人离任时的醉语。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抓着他的手:青岩啊,这位置就像坐在火山口。要么跟着跳焰火舞,要么被烧成灰烬。

当时他只当是醉话。如今火山真的喷发了,那些尝过的蜜糖全化作锁链,将他往深渊里拖。

后衙忽然传来瓷器碎裂声。他疾步走出书房,见夫人王氏瘫坐在地,碎瓷片和珠宝散落一地。

都在逼我...王氏泪痕满面,这些首饰你拿去变卖!当年要不是你岳父打点,你能补这个缺?现在王家落了难,你...

陈青岩俯身拾起一支金簪。这是去年王氏寿辰时他送的,簪头嵌着拇指大的南海珠。那时他刚把两淮盐税了十万两,用其中一小部分置办了这份寿礼。

我会想办法。他扶起妻子,感觉她的手臂在颤抖。

回到书房,他从暗格里取出一本账册。墨迹记录着这三年的每一笔往来:某年某月某日,送赵侍郎翡翠麒麟一对;某年某月某日,收张百万银票五万两;某年某月某日,为王大人家眷打点狱中用度...

每一笔都沾着**的腥气。

窗外风雪更紧了。他想起童年时家乡的雪夜,一家人围炉夜话。父亲捻须吟诵《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可惜他早已忘了该怎么小心行走。

雪埋归途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金陵城处处飘着麦芽糖的甜香,孩子们在街巷里唱着:二十三,糖瓜粘...

陈青岩坐在书房里,慢慢擦拭一方旧砚。这是恩师赠的及第礼,砚侧刻着二字,取自守白守黑之意。

十岁幼子承志跑进来,举着刚写好的灶疏,我求灶王爷保佑爹爹明年升官!

他接过黄纸,见稚嫩笔迹写着:信男陈承志虔心叩拜,求灶君保佑父亲官运亨通...

话未读完,前院传来喧哗。管家连滚爬爬冲进来:老爷!刑部...刑部的人来了!

镣铐扣上手腕时,陈青岩正望着中堂那幅《青松图》。画上题着当年殿试后皇帝亲赐的松柏之志,如今墨迹仍浓,松针却似化作无数尖刺。

陈大人,请吧。刑部主事面无表情。

承志突然扑上来抱住他的腿:爹!您不是说当清官吗?为什么他们抓您?

他张口却发不出声。想起第一次收受田产时,也曾连夜策马到江边想要投水。那夜江风很大,吹得官帽上的璎珞乱舞。最终他只是对着江面整理好衣冠,慢慢走回官邸。

正如那位早已革职流放的尚书临终所言:贪念是水鬼拽脚,陷进去就再难上岸。

囚车行过金陵街市。有百姓围观指点,有人朝他扔烂菜叶。路过秦淮河时,他看见张百万的玉京号画舫已被查封,船身结满蛛网。

雪又开始下了。雪花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恍若瞬间老了二十岁。

寒钟惊梦

诏狱的冬天,连耗子都冻得不肯出洞。

陈青岩蜷缩在霉烂的草席上,听着更夫梆子敲过四更。狱窗外的天空露出鱼肚白,今天是除夕。

恍惚间,他回到童年学堂。花白胡子的先生轻敲戒尺: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学生愚钝,请先生详解。

就是说啊,人活着要有比性命更重要的坚守...

幻影消散,牢房依旧。他从墙缝里抠出半截石片,在掌心慢慢磨尖。

这些天他反复回想人生的每个转折点:如果当年没有接受盐运使的任命?如果第一次见到翡翠麒麟时坚决推拒?如果发现盐引亏空时立即上报?

可惜命运没有如果。

他用石片划破手指,在墙上缓缓书写。血珠渗出,结成暗红的字迹:

早知今日裹尸布,何必当初...

写到字最后一笔,石片崩断。他望着那个未完的字,忽然低低笑起来。

晨光透进铁窗时,狱卒发现他面墙而卧,僵硬的五指深深抠进砖缝,仿佛要抓住什么不存在的东西。

第五节 轮回声响

陈青岩死后第七日,金陵城落了今冬最大的一场雪。

漕帮舵主赵铁三被押赴刑场。这个曾经叱咤运河的汉子,在囚车里高唱: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铡刀落下时,围观百姓看见他裤裆湿了一片。

师爷张文远流放途中投江自尽。尸首顺流而下,卡在当年受贿修建的石桥墩下。那桥墩是他亲自督造,石料钱贪墨了三千两。

曾经艳羡陈青岩平步青云的同窗们,如今聚在茶肆拍案怒斥:我早知此人必遭天谴!

说书人把这段故事编成《盐官记》,每到陈青岩夜收翡翠麒麟这段,满堂听众必扼腕叹息。

只有承志记得父亲最后的样子。那个雪夜,父亲摸着他的头说:记住,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后来承志终生未仕,在乡下开了间蒙馆。每逢新生入学,他必教《孟子》第一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雨又下了起来,金陵城的新科进士们正簪花游街。某个青衫少年勒马避开积水,小心不让泥点溅污袍角。

他不知道,三十年前有个同样谨慎的书生,也是从这个路口开始,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

更不知道此刻千里之外的京城,赵侍郎正在密室里把玩新的翡翠麒麟,对心腹轻笑:江南盐政的缺又空出来了,这次要找个懂事的...

命运的车轮碾过时光,总带着似曾相识的轮回声响。

惟有秦淮河水依旧东流,载着无数沉浮往事,默默奔向大海。河岸杨柳岁岁枯荣,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道理:

**是深渊,一旦坠入,万劫不复。而命运流转,从来不由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