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97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浮世金钗录 第97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沈府后园的杏花才绽出几点粉白,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打得七零八落。沈青君站在廊下,望着满园残花,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

“小姐,靖王府送来帖子,请您过府赏梅。”云袖捧着烫金请帖,笑盈盈地走来。

沈青君接过请帖,尚未打开,便见府中管事沈福慌慌张张地跑来,面色惨白如纸。

“小姐...不好了!边关传来消息,老爷...老爷他...”

沈青君心中一紧:“父亲怎么了?”

沈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老爷中了北狄埋伏,全军覆没,如今...生死不明!”

仿佛晴天霹雳,沈青君只觉得天旋地转,手中的请帖飘然落地。云袖急忙扶住她:“小姐!您要保重啊!”

沈青君稳住身形,强自镇定:“消息可确实?”

“是兵部传来的紧急军报,千真万确...”沈福泣不成声,“朝中已经炸开锅了,都说...都说沈家要完了...”

果然,不出半日,沈府门前车马零落,往日的门庭若市转眼间门可罗雀。更有甚者,那些曾经受过沈家恩惠的,如今都避之唯恐不及。

“小姐,王大人府上退回拜帖,说近日不便见客。”

“李尚书家传话,说是家中老夫人病重,不能前来赴宴。”

“赵将军府闭门谢客,连帖子都不接...”

一个个消息传来,云袖气得直跺脚:“这些人!往日里恨不得天天往我们府上跑,如今老爷才出事,他们就这般势利!”

沈青君却异常平静,只淡淡道:“世态炎凉,本就如此。何必动气?”

她走到书案前,铺纸研墨,开始给父亲昔日的部下和好友写信,打探消息,寻求帮助。然而信使派出十余个,回信者却寥寥无几。

三日后,更坏的消息传来——朝中有大臣弹劾沈巍“轻敌冒进,丧师辱国”,要求严惩沈家。皇上虽未立即下旨,但态度已然冷淡。

这天傍晚,沈青君独自在祠堂跪拜。香烟袅袅中,她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心中五味杂陈。

“小姐...”云袖轻声进来,“表少爷来了。”

沈青君心中一暖。表兄林文轩自幼与她一同长大,情同手足。在这个时候,他还能来,实属难得。

快步来到前厅,只见林文轩站在厅中,面色凝重。他身旁还站着一个陌生男子,锦衣华服,气度不凡。

“表妹!”林文轩急步上前,“姑父的事我已经听说了,你...你要保重。”

沈青君眼眶微热:“多谢表兄挂心。”

林文轩介绍身旁男子:“这位是江南富商周世昌周老板,他...他有意购买沈家在江南的几处产业。”

沈青君一愣:“表兄,这是何意?”

周世昌拱手笑道:“沈姑娘,明人不说暗话。如今沈家形势不妙,那些田产铺面留在手中也是累赘,不如转让给周某。价格嘛...自然不会让姑娘吃亏。”

沈青君这才明白,表兄不是来雪中送炭,而是趁火打劫来了。她强压心中刺痛,平静道:“周老板好意心领,但沈家产业是祖辈心血,不敢轻易变卖。”

林文轩急道:“表妹!你何必固执?如今沈家急需银两打点,那些远在江南的产业,留着何用?周老板出价五万两,已经很是公道了!”

“公道?”沈青君冷笑,“那些产业少说值二十万两,表兄莫非不知?”

林文轩面色尴尬,周世昌却笑道:“姑娘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沈家产业,谁敢接手?周某肯出五万两,已是看在林兄面子上。”

“既然如此,不劳周老板费心。”沈青君转身欲走。

“表妹!”林文轩拉住她,压低声音,“你别傻了!姑父生死未卜,朝中多少人要落井下石?没有银两打点,沈家就真的完了!实话告诉你,周老板是杨国忠杨大人的亲戚,有他接手,那些产业才保得住!”

沈青君猛地甩开他的手,眼中满是失望:“我当表兄是来相助的,原来是来做说客的。父亲平日待你如亲生,如今他生死未卜,你却与外人合谋,侵吞沈家产业?表兄,你的良心何在?”

林文轩面红耳赤,恼羞成怒:“我好心帮你,你却不识好歹!既然如此,你好自为之!”说罢拂袖而去。

望着表兄远去的背影,沈青君只觉心寒刺骨。这便是她自幼亲近的表兄,这便是血脉亲情!

云袖扶她坐下,递上一杯热茶,轻声劝慰:“小姐莫要伤心,表少爷他...他也是一时糊涂...”

沈青君摇头苦笑:“好一个一时糊涂。可见这世间,趋利避害才是常态。正所谓人生犹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沈家鼎盛时,谁不巴结逢迎?如今才遇风波,便树倒猢狲散。”

主仆二人相对无言,厅中一片寂寥。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管家沈福急匆匆进来:“小姐,不好了!一队官兵围了府邸,说是要查封家产!”

沈青君霍然起身:“何人带队?”

“是...是刑部的崔侍郎...”

话音未落,一群官兵已闯了进来。为首的崔侍郎手持公文,冷声道:“奉旨查抄沈府,一应人等,不得随意走动!”

沈青君认得此人,崔侍郎曾是父亲门下学生,受沈家提携才有今日。如今却带头来抄家,真是莫大的讽刺。

“崔大人,”沈青君镇定自若,“不知沈家所犯何罪,要劳动大人亲自抄家?”

崔侍郎不敢直视她的目光,别过脸道:“沈巍丧师辱国,罪证确凿。本官奉命行事,姑娘莫要为难。”

说罢一挥手,官兵们便开始翻箱倒柜,一时间府中鸡飞狗跳,哭喊声不绝。

云袖护在沈青君身前,气得浑身发抖:“你们还有没有良心!老爷生死未卜,你们就这般对待他的家眷!”

崔侍郎冷笑:“一个将死之人,何必客气?”

正当混乱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喝:“住手!”

靖王赵琛大步走了进来,面沉如水。

崔侍郎一愣,忙躬身行礼:“下官参见王爷。”

赵琛不理他,径直走到沈青君身边,柔声道:“我来晚了,让你受惊了。”

沈青君轻轻摇头,心中却是一暖。在这众叛亲离的时刻,他还能来,已是难得。

赵琛转身面对崔侍郎,冷声道:“沈将军只是失踪,尚未定罪,谁给你的权力抄家?”

崔侍郎硬着头皮道:“王爷,这是杨首辅的意思...”

“杨国忠?”赵琛冷笑,“他一个首辅,还能大过王法?皇上尚未下旨定罪,你们就敢私抄大臣府邸?好大的胆子!”

崔侍郎汗如雨下:“下官...下官也是奉命行事...”

“立刻带你的人滚出去!”赵琛厉声道,“若要查抄,让杨国忠亲自来,拿着圣旨来!”

崔侍郎不敢违抗,只得带着官兵悻悻退去。

府中一片狼藉,沈青君望着被翻乱的家具物品,心中凄然。赵琛轻声道:“我已派人去边关打探消息,一有沈将军下落,立即来报。你...你要坚强。”

沈青君抬头看他,眼中泪光闪烁:“王爷为何要帮我?如今沈家是是非之地,旁人避之唯恐不及...”

赵琛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因为我知道沈将军是忠臣,因为我相信你的为人。患难方见真情,我赵琛绝非趋炎附势之辈。”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通报:“小姐,陈远陈先生求见。”

沈青君忙道:“快请。”

陈远快步进来,见府中景象,长叹一声:“姑娘受苦了。”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这是陈某多年积蓄,虽不多,但可解燃眉之急。”

沈青君推辞道:“这如何使得?先生清贫...”

“姑娘莫要推辞。”陈远正色道,“昔日若非姑娘至诚相待,陈某也不会重拾良知。如今姑娘有难,陈某若袖手旁观,与那些势利小人有何区别?”

正说话间,又有一人匆匆而来,竟是昔日被沈青君帮助过的豆腐郎李老四。他提着一个小布包,一见沈青君便跪地叩头:“恩人!听说沈家出事,小民特来尽一份心力!”

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些散碎银两和铜钱:“这是街坊邻居凑的,不多,但是大家的心意。大家都记得姑娘的恩情,愿姑娘渡过难关!”

沈青君接过那包沉甸甸的铜钱,泪水终于夺眶而出。这些贫苦百姓,自己生活尚且艰难,却在她落难时慷慨解囊。而那些受过沈家大恩的达官贵人,却避之唯恐不及。

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世态炎凉时,方知真情贵。

接下来的日子,沈青君深切体会到了人情冷暖。

往日巴结逢迎的亲戚,如今视她如瘟疫;

曾经称兄道弟的同僚,如今避而不见;

甚至府中的下人,也悄悄卷了细软逃走。

但也有意想不到的真情:

那个曾经被她收留过的张夫人,如今在寺中日夜为沈家祈福;

那个被她资助过的穷书生,如今四处奔走为沈巍鸣冤;

还有那些受过她恩惠的百姓,日日到府门外探望,送些自家种的蔬菜瓜果。

最让沈青君感动的是老仆沈福。沈家出事后,他非但没有离开,反而拿出全部积蓄,维持府中用度。他的儿子劝他离开,他却说:“老爷待我恩重如山,如今沈家有难,我若离去,与禽兽何异?”

这日晚间,沈青君在灯下核算府中账目。银钱所剩无几,而打点关系、寻找父亲都需要大笔开支。她轻叹一声,取出自己的首饰盒,准备变卖一些首饰度日。

云袖见状,也取出自己的积蓄:“小姐,这是我的体己钱,虽然不多...”

沈青君推回给她:“你留着吧,日后也好有个依靠。”

云袖跪地泣道:“小姐这是什么话?云袖自幼跟随小姐,早已发誓生死相随。如今小姐有难,我若只顾自己,还是人吗?”

主仆二人正在推让,忽听门外传来沈福惊喜的声音:“小姐!小姐!好消息!老爷有消息了!”

沈青君霍然起身,急步而出:“父亲怎么样了?”

沈福老泪纵横:“老爷没死!他率领残部突围成功,如今正在回京的路上!朝中已经得到消息,那些弹劾老爷的大臣,都在急着销毁奏章呢!”

仿佛乌云散尽,明月重辉。沈青君扶着门框,喜极而泣。

消息传开,沈府门前立刻又热闹起来。那些昔日避而不见的人,如今又厚着脸皮上门道贺。退回的拜帖重新送来,闭门谢客的府邸大开中门,就连表兄林文轩也提着礼物上门赔罪。

“表妹,前日是我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林文轩满面羞愧。

沈青君平静地看着他:“表兄不必自责。经此一事,青君也看清了许多人和事。表兄请回吧,这些礼物,沈家受不起。”

林文轩还想说什么,但见沈青君神色冷淡,只得讪讪离去。

三日后,沈巍平安回京。原来他并非轻敌冒进,而是军中出了奸细,泄露军机。他浴血奋战,不仅突围成功,还反败为胜,重创北狄。

皇上查明真相后,龙颜大悦,不仅恢复沈巍官职,还加封太子太保,赏赐无数。那些曾经落井下石的大臣,纷纷受到惩处。

沈府重焕生机,宾客盈门。但沈青君却不再轻易见客,只将那些患难中相助的人请入府中,郑重道谢。

这日,沈巍在书房中对女儿感叹:“经此一事,为父也算看清了朝中人心。得意时门庭若市,失意时门可罗雀,真是世态炎凉啊!”

沈青君为父亲斟茶,轻声道:“父亲不必感慨。人性本就如此,趋利避害,趋炎附势。正因如此,那些雪中送炭的真情,才显得格外珍贵。”

她望向窗外,杏花已重新绽放,经霜愈艳。

“人生犹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今日得意,未必明日不失意;今日失意,未必明日不得意。重要的是,无论处于哪一节,都要保持本心,明辨真伪。”

沈巍欣慰地看着女儿:“你长大了。”

这时,赵琛来访。他见沈家父女都在,笑道:“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这是送给青君的。”

沈青君展开画轴,只见上面画着寒梅傲雪,题着一首诗:“世态炎凉几度秋,雪中送炭能几人?患难方知情义薄,守得云开见月明。”

沈青君轻轻抚摸画轴,心中感慨万千。

是啊,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唯有经历患难,方能看清谁是真朋友,谁是势利小人。人生起伏不定,今日富贵,明日可能落魄;今日落魄,明日可能复兴。重要的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明辨是非的心,珍惜那些真心相待的人。

因为,在这变幻莫测的人世间,雪中送炭的情义,远比锦上添花的逢迎,更加珍贵,更加温暖。

而那些趋炎附势之辈,终究会在大浪淘沙中,显露出本来面目。

正所谓:患难方知情义薄,雪中送炭能几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