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64章 梵唱清音涤妄念。

浮世金钗录 第164章 梵唱清音涤妄念。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寒山寺的清晨总是一样的。

寅时三刻,钟声准时响起,穿过薄雾,透过窗纸,将沈青瓷从睡梦中唤醒。她睁开眼,望着头顶素色的帐幔,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不知身在何处。随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已经不是赵家的少奶奶,而是寒山寺中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

“姑娘,该起身了。”云袖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轻而恭敬。

沈青瓷应了一声,起身更衣。还是那身月青色素面长衫,腰间系一条淡青色丝绦,再无其他饰物。她坐在镜前,看着镜中那张略显苍白的面容,忽然想起从前在赵家时,每日晨起梳妆,总要费上大半个时辰。胭脂水粉,珠钗步摇,哪一样不是精挑细选?如今想来,竟觉得有些可笑。

“姑娘今日气色好些了。”云袖一边为她梳理长发,一边轻声说道。

沈青瓷淡淡一笑,没有接话。气色好不好,于她而言,早已不重要了。

走出厢房,晨风带着山间特有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胸中那股郁结似乎松动了几分。廊下已有三三两两的女居士向着大雄宝殿走去,个个面色平静,步履安稳。她跟在她们身后,不发一言。

大雄宝殿内,烛火通明,檀香袅袅。僧众已齐集殿内,居士们则安静地跪坐在后排的蒲团上。沈青瓷还是选了那个角落的位置跪下,抬头望着殿中那座巨大的金身佛像。佛依然低垂着眼帘,嘴角似笑非笑,但那神情今日看来,似乎多了几分慈悲。

钟声停歇,鼓声响起,早课开始了。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主持方丈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响起,众僧随之诵经。

沈青瓷机械地跟着众人叩拜、起身,嘴唇微动,念着那些她尚未完全理解的经文。她的心思还是容易飘远,但与前几日不同,她开始有意识地拉回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当下的诵经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当诵到《心经》这一段时,她忽然停了下来。五蕴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些构成人身心的五种要素,都是空的?那她的痛苦呢?她的屈辱呢?她的不甘呢?难道也都是空的?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明明还隐隐作痛,怎么会是空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诵经声继续着,如流水般漫过她的疑惑。她蹙着眉,努力理解着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色就是物质现象,空就是空性,这两者怎么会是相同的呢?

早课结束后,天色已大亮。沈青瓷随着人群走出大殿,心思还停留在《心经》的那些句子上。她用过早斋,便照例前往藏经阁。

今日的藏经阁比往常热闹些。慧明师父正在指导几个小沙弥整理经书,见她来了,微微点头示意,指了指西侧那排书架:“今日继续整理《华严经》,有几卷需要重新抄录。”

沈青瓷施了一礼,便走向那排书架。她爬上梯子,小心地取下一卷《华严经》,发现确实有几页已经破损严重,字迹模糊不清。

“师父,这几页需要重新抄写。”她将经卷拿给慧明师父过目。

慧明师父仔细看了看,点点头:“那就麻烦女施主了。抄经之具在那边桌上。”

沈青瓷走到靠窗的书桌前,铺开宣纸,磨墨润笔,开始一笔一画地抄写起来。这是一卷《华严经·入法界品》,讲述的是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终证入法界的故事。

她抄得认真,不知不觉已抄了数页。当抄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一段时,她的笔顿住了。

这句话她前几日也看到过,但今日重抄,感受又有所不同。妄想执着...她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忽然想起昨日慧远方丈讲的“钟鼓之声不留”的道理。

是啊,她之所以痛苦,不就是因为妄想执着吗?妄想赵明轩会爱她一生一世,执着于赵家少奶奶的身份,妄想京城众人的羡慕眼光永远不变...当这些妄想破灭,执着落空,痛苦便如影随形。

她继续抄写,接下来的经文更是直指人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她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原来一切外境,都是自心所造。她的幸福是自心所造,痛苦也是自心所造。既然如此,她岂不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心,从而改变所处的世界?

这个念头让她既惊且喜,仿佛在漫长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女施主似乎有所领悟。”慧明师父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边。

沈青瓷放下笔,恭敬地施了一礼:“多谢师父前日指点。弟子愚钝,今日才略有所悟。”

慧明师父微微一笑:“悟与不悟,皆有时节因缘。不急不缓,正好。”

他看了看她抄写的经文,点头赞许:“字迹工整,心念专注,这是好事。抄经不在多,而在每一笔都安住当下。如此,经中真义自然显现。”

沈青瓷若有所思。安住当下...这不正是她最缺乏的吗?她的心总是游离在过去的痛苦和未来的恐惧中,很少真正安住在当下这一刻。

午斋钟声响起,她向慧明师父告辞,走出藏经阁。阳光正好,洒在庭院里的青石板上,温暖而不炙热。她放慢脚步,感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温度,听着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忽然觉得这一刻,就很好。

用过早斋,她照例回到自己的小院休息。但今日,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沉浸在回忆或自怜中,而是取出一卷《金刚经》,静静地读了起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经文她早已熟记于心,但今日读来,却有了更深的体会。是啊,世间万事,都如梦境般虚幻,如泡沫般短暂,如露水般易逝,如闪电般迅疾。既然如此,她又何必执着于那些已经逝去的梦境呢?

她想起赵明轩,那个她曾经深爱过的男子。他的容颜在她记忆中已经开始模糊,那些甜蜜的誓言也如风中的余音,渐渐消散。她忽然意识到,她执着的或许不是他本人,而是自己心中构建的一个幻象。

下午,她继续在藏经阁抄经。这一次,她更加专注,每一笔都力求端正,每一个字都默念于心。奇怪的是,当她全神贯注于抄经时,心中的烦恼似乎暂时退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得的平静。

晚课时分,她再次踏入大雄宝殿。烛火依然,檀香依旧,但她的心境已与早晨不同。当诵经声响起,她不再机械地跟随,而是试着去理解每一句经文的意义。

“愿我以一切善根,回向无上菩提,回向一切众生...”

当诵到回向文时,她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几乎忘记了这世上还有那么多受苦的众生。她的那点委屈,与众生无量的苦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晚课结束后,她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跪在蒲团上,静静地望着佛像。烛光在佛面上跳跃,那低垂的眼帘似乎正慈悲地注视着她。

“佛菩萨,弟子愚昧,被情爱蒙蔽,被执着束缚,痛苦不堪。愿佛菩萨加持,让弟子早日看破放下,得大自在。”她低声祈愿,眼中不由自主地涌出了泪水。

但这一次的泪水,不再是自怜自艾的苦泪,而是一种释然和解脱的泪水。

走出大殿,月色正好。清冷的月光洒在寺院的白墙青瓦上,宛如铺了一层薄霜。她独自走在回厢房的路上,脚步轻缓,心境平和。

回到房中,云袖已经备好了晚斋和热水。见她面色平静,眼中甚至带着一丝久违的光彩,云袖惊喜地问道:“姑娘今日似乎心情不错?”

沈青瓷微微一笑:“读了些经书,明白了一些道理。”

她用罢晚斋,沐浴更衣后,并没有立即就寝,而是坐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明月。今夜是满月,月华如练,清辉洒满庭院。那几株瘦竹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随风轻轻摇曳,别有一番禅意。

她取来纸笔,在月光下缓缓写道:

“梵唱清音洗客心,妄念纷飞何处寻?但看月照千江静,方知波涌自源深。”

写罢,她轻轻吹干墨迹,将诗笺折好,收入匣中。这首小诗虽不工整,却是她此刻心境的真实写照。

是啊,妄念如波,但波的源头还是那颗心。若心能如月照千江般清明平静,妄念自然无处滋生。

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梦中,她不再是那个被抛弃的沈青瓷,而是一个自在的行者,漫步在青山绿水间,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次日清晨,钟声照常响起。她睁开眼,没有即刻起身,而是静静地听着钟声在群山间回荡,一声接一声,沉厚悠长。那钟声仿佛直接敲在她的心上,震碎了最后一点执着的硬壳。

起身更衣后,她再次走向大雄宝殿。今日的早课,她全程专注,没有一丝分心。当诵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时,她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五蕴皆空,不是说五蕴不存在,而是说它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她的身体在变化,感受在变化,思想在变化,行为在变化,意识也在变化。既然如此,那个所谓的“我”又在何处?那个受痛苦的“我”是真的存在吗?

这个领悟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她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她忽然明白,她一直牢牢抓住的那个“我”——那个被伤害、被辜负的“我”,其实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一个由各种因缘暂时和合而成的假象。

早课结束后,她找到慧明师父,恭敬地请教:“师父,昨日读经,对‘五蕴皆空’有所不解。若五蕴皆空,那受苦的是谁?觉悟的又是谁?”

慧明师父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女施主这个问题问得好。佛说无我,不是没有这个身心,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我’。就像河水,时刻在流变,没有一刻停留。若执着有一个固定的‘我’,便是痛苦的根源。”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受苦的是谁,觉悟的是谁,就如同问‘做梦的是谁,醒来的又是谁’。梦中的你受苦,醒来的你觉悟,看似是两个,实则还是一个。不同的是,一个在迷,一个在悟。”

沈青瓷听得入神,心中的迷雾又散去了一层。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更加精进地诵经修行。每日早晚课从不缺席,白天则在藏经阁抄经、读经,遇到不解之处就向慧明师父请教。她的心境一天天平和下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这一日,她正在抄写《维摩诘经》,当抄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一段时,她忽然停笔,会心一笑。

是啊,心净则土净。她的心若清净,所处的世界就是净土;心若污浊,即使是极乐世界也会变成秽土。外境随心而转,她又何必怨天尤人?

她放下笔,走到窗前。窗外,几只小鸟在枝头跳跃鸣叫,活泼自在。远处,青山如黛,白云悠悠。这一切,不都是净土的表现吗?

晚课时分,当诵到“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时,她的声音格外清晰坚定。她知道,烦恼的根源在于内心的贪嗔痴,而智慧的光芒能够照破这些无明黑暗。

从大殿出来,她遇见了慧远方丈。慧远方丈看着她,微笑道:“女施主近日气色不同往日,想必是经文的甘露滋润了心田。”

沈青瓷恭敬合十:“多谢师父前日开示。弟子如今方知,钟声不留,完成使命即可。苦难也是如此,唤醒沉迷的灵魂后,就该让它过去。”

慧远方丈点头赞许:“善哉!女施主能有此悟,实属难得。但须知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日后遇到境界现前,还需时时观照,莫要被妄念带走。”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回到厢房,云袖惊喜地发现,沈青瓷的眼中重新有了光彩,那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静与智慧。从前的沈青瓷美则美矣,却像是精美的瓷器,易碎而脆弱;如今的她,却像是经过淬炼的玉石,温润而坚韧。

“姑娘,你好像...不一样了。”云袖轻声说道。

沈青瓷微微一笑:“哪里不一样?”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更加踏实,更加...自在。”

沈青瓷点点头,没有解释。有些感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夜深了,她躺在床上,听着山风穿过松林的声音,心中一片宁静。梵唱的余音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那些清音如甘露般洗涤着她的心灵,将往日的执念和烦恼一点点冲刷干净。

她知道,修行之路还很长,她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但至少此刻,她找到了方向,找到了那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地照着她安详的睡颜。这一夜,无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