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52章 粗茶淡饭亦知足。

浮世金钗录 第152章 粗茶淡饭亦知足。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晨光熹微,驱散了山野间最后一缕夜雾。沈清颜离开了那处给予她一夜庇护与无尽启迪的破窑,沿着一条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泥泞小径,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前行。腹中的饥饿感如同火烧,一阵紧似一阵地提醒着她生存的迫切需求。昨日那半块硬窝窝头给予的能量,早已在夜间的寒冷与跋涉的消耗中殆尽。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依稀可见几缕炊烟,在清新的空气中袅袅升起。有炊烟,便意味着有人家。沈清颜精神微振,加快了些脚步。靠近了,才发现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依山而建,只有稀稀拉拉十几户人家,房屋多是土坯垒成,茅草覆顶,显得质朴而简陋。

村口有一户人家,篱笆墙歪歪扭扭,院子里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粗布衣裳的老妇人,正佝偻着身子,在灶间忙碌着,一股淡淡的、带着谷物清香的烟雾正从那里飘出。那香气,对于饥肠辘辘的沈清颜而言,胜过世间一切珍馐。

她站在篱笆外,犹豫了片刻。乞讨的经历于她而言,每一次都伴随着难以言喻的羞耻与难堪,即便已经历多次,她也从未能真正习惯。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更加破烂不堪的衣衫,努力让表情看起来不那么凄苦,这才轻轻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柴扉。

老妇人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她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深深皱纹,皮肤黝黑,但一双眼睛却透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和温和。她看到沈清颜,一个形销骨立、满身狼狈的陌生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却并无嫌弃或警惕。

“这位……姑娘,你找谁?”老妇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暖意。

沈清颜垂下眼睑,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婆婆……我……我路过此地,已经……已经几日未曾进食,求您……赏口吃的……”话未说完,脸颊已是一片滚烫。

老妇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目光在她那虽肮脏破烂,但依稀能看出料子不俗的里衣边缘停顿了一瞬,又落在她那双满是血泡和泥污的脚上,眼中掠过一丝了然与怜悯。她什么也没多问,只是叹了口气,转身从冒着热气的锅里,拿出一个还烫手的、黄澄澄的窝窝头,又用粗陶碗盛了一碗清澈见底、只飘着几片野菜叶子的粥,颤巍巍地递了过来。

“姑娘,家里没什么好的,就这点粗食,你要是不嫌弃,就凑合着垫垫肚子吧。”老妇人说道,语气自然,仿佛只是在招待一个偶然上门的寻常客人。

沈清颜连忙双手接过,那窝窝头的温热和粥碗的暖意,瞬间通过掌心传递到她的四肢百骸,让她几乎落下泪来。“不嫌弃,不嫌弃……多谢婆婆,多谢……”她哽咽着,连声道谢。

她蹲在院子的角落,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窝窝头。那窝窝头是用粗糙的玉米面混合着不知名的杂粮做的,口感喇嗓子,远不如记忆中府里白面馒头那般绵软香甜,甚至比不上她落魄后偶尔讨到的、掺了细面的食物。那粥更是寡淡,几乎尝不出盐味,只有野菜淡淡的清苦。

然而,就是这粗糙的食物,在触及味蕾,滑过喉咙,落入空荡荡的胃囊时,却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实实在在的满足感。那是一种被填充、被抚慰、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原始的快慰。她吃得极慢,细细地咀嚼着每一口粗糙的颗粒,感受着它们带给身体的切实能量。与昨日那半块馊硬的、只为活命而吞下的窝窝头不同,此刻在这方安静的小院里,手中这份由陌生人善意给予的、热腾腾的粗茶淡饭,竟让她品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的滋味。

老妇人默默地看着她吃,又拿起一个破旧的木盆,开始捶打里面浸泡的粗麻衣物。咚咚的捶衣声,和着院子里几只母鸡啄食的咕咕声,构成了一幅沈清颜从未体验过的、充满烟火气的田园画卷。

吃完后,沈清颜自觉地将碗筷拿到水缸边,想要清洗。老妇人摆摆手:“放着吧,姑娘,看你这样子,是遭了大难的吧?要是不急着赶路,就在这儿歇歇脚。”

沈清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看着老妇人忙碌的身影,看着这虽然贫寒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小院,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她鼓起勇气道:“婆婆,我……我没什么可以报答您的,但我有力气,您有什么活儿,让我帮您做吧,就当是……报答这一饭之恩。”

老妇人停下手,看了看她那双明显不惯劳作、此刻更是伤痕累累的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指了指院角的一堆柴火:“那……你要是不嫌累,就帮婆婆把那堆柴劈了吧,我年纪大了,劈不动了。”

劈柴?沈清颜愣了一下。这在过去的她听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粗重活计。但她没有任何犹豫,用力点了点头:“好。”

她走到那堆粗细不一的木柴前,拿起那把沉重的柴刀。第一次举起时,手臂酸软无力,柴刀落下,只在木柴上留下一道浅痕。她不服输,再次举起,落下……一次又一次。汗水很快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顺着脸颊滑落,混入泥土中。手臂越来越沉,虎口被震得发麻,掌心原本的水泡磨破了,渗出血丝,火辣辣地疼。

老妇人偶尔抬头看她一眼,目光中带着些许担忧,但见她咬牙坚持,便也没有出声阻止,只是默默地将一碗凉水放在她身边的石头上。

沈清颜沉浸在一种奇特的体验中。身体的疲惫和疼痛是真实的,但与此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也在体内滋生。每一次用力挥刀,每一次木柴应声劈开,都伴随着一种原始的、创造性的快感。她不再是被命运摆布的浮萍,而是在用自己的力气,换取在这方天地间片刻的立足与安宁。这劳作,虽苦,却让她感觉到自己真实地“活着”,并且是有价值地活着。

晌午时分,老妇人招呼她吃饭。饭菜依旧简单:一盘清炒的、自家园子里种的青菜,一碟咸菜疙瘩,还有早上那种黄澄澄的窝窝头,以及能照见人影的稀粥。

两人坐在院中的小木桌旁,默默地吃着。没有食不言的规矩,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数十道繁琐的菜肴,更没有席间那些虚与委蛇的应酬。只有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和咀嚼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沈清颜吃着那清淡的青菜,忽然想起从前在国公府,一道最简单的清炒菜心,都需用高汤反复煨制,取其味后弃其材,只留那一点点最嫩的菜心,配上火腿丝、鸡油,极尽雕琢之能事。那时她从未觉得那有何不对,甚至偶尔还会挑剔火候老了半分,或是色泽不够鲜亮。

如今,坐在这农家小院里,吃着只用一点粗盐和素油炒制的、甚至有些发黄的青菜,她却觉得滋味无比纯粹、爽口。她不再去追求那些附着在食物之上的、繁复的味觉刺激和虚荣的仪式感,而是回归到了食物最根本的功能——果腹,以及滋养生命。

“婆婆,这菜……很清甜。”她由衷地说了一句。

老妇人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自家种的,没施什么肥,就是长得慢点,味道倒是正。”

下午,沈清颜继续劈柴,又将水缸挑满了水,还帮着老妇人整理了菜畦。她做得笨拙,却极其认真。老妇人话不多,却在她忙碌时,默默地将一件自己年轻时穿的、虽旧却浆洗得干净的粗布衣服放在了她的身边。

夜幕降临,山村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偶尔的几声犬吠和不知名虫儿的鸣叫。老妇人点起一盏昏暗的油灯,豆大的灯苗跳动着,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借着灯光,老妇人拿出针线筐,开始缝补衣物。沈清颜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油灯的光芒不如昔日府中烛火辉煌,却自有一种温暖踏实的光晕。她看着老妇人那双布满老茧、关节粗大的手,灵活地穿针引线,将一块块补丁细密地缝在破口处,那动作从容而安详,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

“姑娘,”老妇人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一般穷苦人家出身。是家里遭了变故吧?”

沈清颜心中一酸,轻轻点了点头。

老妇人叹了口气,手中的针线并未停歇:“这人哪,活一辈子,就像我这缝补丁。好的时候,是块整料,光鲜亮丽;破了,坏了,就得找块布头补上。补丁摞补丁,看着是不好看,可它结实,挡风保暖,一样能穿很多年。”

她抬起眼,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目光深邃而平和:“富贵荣华,就像那绫罗绸缎,好看是好看,但不经磨,不耐穿。一场风雨,可能就烂了,碎了。反倒是我们这粗布衣裳,看着不起眼,禁拉又禁拽,禁洗又禁晒,活得长久。”

“粗茶淡饭,它养人。”老妇人继续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点拨沈清颜,“吃多了那些肥甘厚味,人的肠胃受不了,心也容易跟着浮起来。就这清粥小菜,窝窝头,吃着踏实,睡得安稳。你看我们村里人,没几个大富大贵的,可也没见谁真饿死的。老天爷给一口饭吃,就知足地吃着,有力气就干活,累了就睡觉,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如同重锤,一字一句敲打在沈清颜的心上。

她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生活。那些精雕细琢的盛宴,她往往动不了几筷就撤下;那些价值连城的绫罗,她穿一次便可能弃之不顾。她追逐着更稀有的食材,更华美的衣饰,更精巧的玩物,以为那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她从未真正体会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意。也从未在酒足饭饱之后,获得过此刻这般,由内而外的、心灵上的安宁与“知足”。

原来,“知足”并非一种无奈的妥协,而是一种看清生活本质后的大智慧。它不是拥有的少,而是计较的少;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的降低。

她曾经拥有那么多,却从未感到真正满足,总是渴望更多,更好,永无止境。而如今,在这山村陋室,一盏油灯,一碗薄粥,一件干净的粗布衣,一位陌生人的善意,以及一番质朴的人生道理,却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盈与平静。

这一夜,沈清颜躺在老妇人为她铺的、铺着干草的简陋床铺上,盖着那件带着阳光和皂角气息的粗布被子,睡得格外香甜。没有锦帐绣衾,没有熏香暖炉,她却感受到了自家族败落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深沉无梦的安眠。

第二天清晨,沈清颜醒来时,老妇人已经做好了早饭。她将自己昨夜劈好的柴火整齐地码放在灶边,将水缸挑得满满的,又将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临行前,老妇人将两个还热着的窝窝头和一小包咸菜塞进她手里:“姑娘,拿着路上吃。前路还长,好好活着。”

沈清颜看着手中用干净布包好的食物,又看着老妇人慈祥而平和的面容,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一次,不是悲伤,不是自怜,而是感激,是领悟,是一种洗尽铅华后见到本真的触动。

她对着老妇人,深深地、郑重地行了一个礼。这个礼,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出于礼节规范的屈膝,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位用最朴素的言行给予她第二次生命启迪的长者的最高敬意。

她离开了这个小山村,脚步比来时更加坚定。手中的窝窝头沉甸甸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信念的象征。

“粗茶淡饭亦知足。”她反复咀嚼着这句话。

曾经的玉盘珍馐,带来的只是味蕾的短暂欢愉和永无止境的**沟壑;而如今的粗茶淡饭,却让她品尝到了生命的韧性与心灵的安宁。她终于明白,人活于世,所需要的真的不多。能果腹的食,能蔽体的衣,能遮风挡雨的屋,以及一颗不慕浮华、安于当下、懂得感恩与珍惜的心,便是矣。

外在的繁华如梦幻泡影,终将逝去。而内心的知足与平和,才是抵御世间风雨、获得真正解脱的“王道硬道理”。这条路,她将继续走下去,带着这份对“粗茶淡饭”的全新领悟,去面对前方未知的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