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43章 破釜沉舟最后一搏。

浮世金钗录 第143章 破釜沉舟最后一搏。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秋风萧瑟,卷起沈家老宅庭院里堆积的落叶,那沙沙声响,似是无言的叹息。曾经车马如流、宾客盈门的沈府,如今朱门紧闭,铜环锈迹斑斑,檐下蛛网横结,唯有那“积善之家”的御赐匾额还依稀可见昔日的荣光。

府内,正厅之中,沈家老太爷沈崇明端坐于褪色的紫檀木太师椅上,双手紧握扶手,指节泛白。他望着堂下零零落落的家族成员,心头一阵绞痛。不过三年光景,曾经百余口人的大家族,如今只剩下不到二十人还守在这座即将被官府查封的老宅里。

“父亲,这是家中最后一点积蓄了。”长子沈伯远捧着一个木匣上前,声音沙哑,“连同母亲留下的几件首饰,总共凑了五百两银子。”

匣子打开,里面散落着些许碎银和几件素银首饰,与昔日沈家库房中金银堆积如山的景象相比,何其寒酸。

沈崇明浑浊的老眼扫过匣中之物,长长叹了口气:“想我沈家,三代为官,五世积财,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厅中一片沉寂,唯有角落传来低低的啜泣声。那是沈家三房的小女儿沈莲心,不过十六岁年纪,却已尝尽世态炎凉。

“哭什么!”二子沈仲谋厉声喝道,“沈家还没倒呢!”

沈莲心吓得止住哭声,肩膀却仍在微微颤抖。

沈崇明缓缓起身,拄着拐杖走到厅堂中央,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做最后一搏。沈家如今虽败,但根脉未绝。我已想好三条出路,望大家齐心协力,或可挽狂澜于既倒。”

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老太爷的安排。

“第一条路,”沈崇明看向长子沈伯远,“伯远,你明日便动身前往京城,找你岳父林大人。虽说你岳父如今在朝中地位不比从前,但终究是二品大员,若能说得动他出面周旋,或可让官府宽限些时日,容我们变卖剩余田产,偿还部分债务。”

沈伯远面色为难:“父亲,自从我家道中落,岳父家便与我们断了往来,上次去信也都石沉大海。此番前去,只怕...”

“只怕什么?”沈崇明目光如炬,“怕吃闭门羹?怕受羞辱?伯远,沈家已到生死关头,这点面子算得了什么?便是跪在他林府门前三日三夜,你也得求得他出手相助!”

沈伯远低下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终究还是沉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条路,”沈崇明转向二子沈仲谋,“仲谋,你一向机敏,经商有道。家中尚有三艘货船停在码头,虽已破旧,但还能出海。你带上最后这点银两,往南边跑一趟海运。听说近来南洋香料在我们这里价格翻了三倍,若能顺利归来,或可解燃眉之急。”

沈仲谋眉头紧锁:“父亲,那三艘船早已破旧不堪,能否经得起风浪尚且不说,如今海上盗匪猖獗,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

“所以说是破釜沉舟!”沈崇明重重顿了顿拐杖,“不冒险,何以求生?”

沈仲谋咬了咬牙,终是拱手领命。

“第三条路,”沈崇明的目光落在三子沈叔谨身上,“叔谨,你自幼聪慧,科举有望。明年的乡试,你必须中举。只要有了功名,那些落井下石的官员们便会有所顾忌,沈家或可得喘息之机。”

沈叔谨面色苍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书卷:“父亲,科举之事,儿不敢保证...”

“你必须保证!”沈崇明几乎是在嘶吼,“沈家如今唯一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

沈叔谨低下头,不再言语。

安排已定,沈崇明疲惫地挥了挥手:“各自准备去吧。记住,不论前路如何艰难,你们身上流着沈家的血,断不可轻言放弃。”

众人默默退下,厅中只留下沈崇明一人。他缓缓走到祖宗牌位前,点燃三炷香,恭敬地拜了三拜。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沈崇明,无能守住家业,致使沈家陷入今日困境。望祖宗保佑,让沈家渡过此劫,香火不绝。”老泪纵横,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那一夜,沈府无人安眠。

沈伯远在房中来回踱步,妻子林氏坐在床沿垂泪。

“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家中这点盘缠,如何够用?”林氏抹着眼泪,“况且我父亲...他向来势利,如今沈家落难,他必不会相助。”

沈伯远长叹一声:“我又何尝不知?但父亲既已下令,我不得不从。只是苦了你和孩子们,我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林氏从枕下摸出一个玉镯,塞到丈夫手中:“这是我娘临终前偷偷给我的,说是危急时刻可换些银两。你带上它,路上或许有用。”

沈伯远接过玉镯,眼中含泪:“我沈伯远无能,竟要夫人典当嫁妆...”

“别说这些了,”林氏靠在他肩上,“只要沈家能渡过难关,这点东西算什么?”

与此同时,沈仲谋的房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你疯了!”妻子王氏尖声道,“那点破船,那点银子,就想跑南洋贸易?你这是去送死!”

沈仲谋不耐烦地推开她:“妇人之见!不冒险,哪来的富贵?沈家就是太保守,才会落到今天这地步!”

“可咱们还有孩子啊!”王氏抱着三岁的儿子,“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娘俩怎么活?”

沈仲谋看着熟睡中的儿子,语气软了下来:“放心吧,我沈仲谋什么风浪没见过?这趟若是成功,不但能还清债务,还能重振沈家家业。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等我回来。”

王氏知道劝不住丈夫,只得默默流泪,开始为他收拾行装。

沈叔谨的房中,灯火通明。他伏案苦读,面前堆满了经史子集。妹妹沈莲心悄悄推门进来,端着一碗热汤。

“三哥,喝点汤吧,你已经读了一天一夜了。”

沈叔谨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莲心,你说,我这般苦读,真的有用吗?即便中了举,沈家就能得救吗?”

沈莲心将汤放在桌上,轻声道:“三哥,你是沈家最后的希望了。大哥二哥走的都是险路,唯有你,若能取得功名,才是正途。”

沈叔谨苦笑道:“正途?这世道,正途何其艰难。我听说主考官是父亲的政敌赵大人,他怎会让我中举?”

“那也要试一试啊,”沈莲心坚定地说,“三哥才华横溢,乡里皆知,他赵大人总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压吧?”

沈叔谨叹了口气,重新拿起书本:“你说得对,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次日清晨,沈家大门缓缓开启。

沈伯远背着简单的行囊,与家人道别。他故作镇定,眼中却难掩惶恐。

“父亲保重,夫人保重,我这就去了。”他深深一揖,转身踏上马车。

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林氏扶着门框,望着远去的马车,泪水模糊了视线。

与此同时,码头上,沈仲谋指挥着工人将最后一批货物搬上船。那三艘货船确实破旧,船身多处修补,帆布也打满了补丁。

“二爷,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航。”老船工回禀道。

沈仲谋点点头,回望沈府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从小机敏过人,经商手段高超,曾为沈家赚取大量财富,却也因投机取巧,导致沈家陷入巨额债务。这一趟,他既是为了挽救家族,也是为了赎罪。

“起航!”他高声下令。

帆缓缓升起,船只缓缓离开码头,驶向茫茫大海。

沈府中,沈叔谨闭门苦读,不敢有丝毫懈怠。沈莲心则默默承担起家中杂务,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侄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家的境况越发艰难。债主不时上门催债,家中值钱的物品已典当殆尽,连日常用度都捉襟见肘。

一个月后,京城传来消息:沈伯远在林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终被林家仆人赶走,下落不明。

“不可能!大哥怎么会下落不明?”沈莲心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他一定是找地方暂住,想办法再见林大人一面。”

送信的人摇头叹息:“林大人早已吩咐门房,不见任何沈家人。大少爷跪在门前,惹来不少人围观,林大人觉得丢尽了脸面,这才命人将他赶走。后来就没人见过大少爷了。”

沈崇明得知这个消息,当场吐血昏厥。醒来后,他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终日坐在厅中,望着大门方向发呆。

又过半月,海上传来了更坏的消息:沈仲谋的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暴,两艘船沉没,一艘失踪,生死未卜。

“我的儿啊!”王氏得知消息,当场昏死过去。醒来后,她抱着儿子,整日以泪洗面。

接连的打击让沈家雪上加霜。债主们听说沈家两个儿子一失踪一遇难,更加疯狂地上门逼债。

“沈老爷,不是我们不讲情面,实在是我们也难啊!”一个债主假惺惺地说,“这样吧,再宽限十日,若十日后还还不上钱,就只好拿这宅子抵债了。”

沈崇明木然地点头,送走债主后,他独自在祠堂坐了一整夜。

次日,沈莲心发现父亲时,他正跪在祖宗牌位前,喃喃自语:“是我对不起沈家列祖列宗,是我教导无方,治家不严,才导致今日之祸...”

“父亲,”沈莲心轻声唤道,“您别这样,三哥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只要他中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沈崇明苦笑着摇头:“来不及了,莲心,来不及了。”

乡试的日子终于到来。沈叔谨带着全家人的期望,步入考场。他深知,这一次考试,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沈家的命运。

考场内,沈叔谨奋笔疾书,将多年所学倾注笔端。他自信文章做得不错,至少中举有望。

然而,放榜那日,他在榜单上反复寻找,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这不可能...”

一位同场考生走过来,低声道:“沈兄,别找了,你的卷子被赵大人亲自黜落了。听说他在阅卷时,看到你的名字,当场就将卷子扔在了地上。”

沈叔谨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原来,主考官赵大人与沈崇明素有旧怨,此次特意吩咐手下,凡是姓沈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沈叔谨纵然才华横溢,也难逃这一劫。

沈叔谨失魂落魄地回到沈府,跪在父亲面前:“父亲,儿子无能,辜负了您的期望。”

沈崇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这不怪你,是天要亡我沈家。”

三路破釜沉舟的努力,全部以失败告终。沈家,真的走到了尽头。

十日期限到,债主们带着官兵前来查封沈府。

“沈老爷,对不住了,这宅子从现在起,归李大人所有了。”为首的官员冷冷说道。

沈家老少被赶出府门,只允许带走随身物品。站在熟悉的街道上,回望那座生活了几代人的府邸,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茫然与无助。

沈崇明拄着拐杖,最后看了一眼沈府大门,喃喃道:“沈家百年基业,竟毁于我手...”

忽然,他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

“父亲!”沈叔谨和沈莲心急忙上前搀扶。

沈崇明微微睁眼,气若游丝:“散了吧...各自...寻条活路吧...”

说完,他便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沈家老太爷,就这样在街头与世长辞。

树倒猢狲散,曾经显赫一时的沈家,就这样彻底瓦解。家族成员各奔东西,开始了各自飘零的命运。

沈莲心望着四散离去的人群,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扶起悲痛欲绝的三哥,轻声道:“三哥,我们走吧,总有一条路,能让我们活下去。”

沈叔谨茫然抬头:“去哪?”

“天涯海角,总有容身之处。”

兄妹二人相互搀扶着,消失在街道的尽头。背后,沈府大门被贴上封条,那“积善之家”的匾额在风中摇晃,终于“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成了两半。

繁华落尽,如梦一场。而那警示后人的教训,却永远留在了世间:富贵如浮云,兴衰皆有因。不懂得持家有道,不懂得教育子孙,再大的家业,也终将化为乌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