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浮世金钗录 > 第112章 孤臣孽子心难已。

浮世金钗录 第112章 孤臣孽子心难已。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10 14:16:06

潞州城的冬日来得格外早。才刚入冬月,寒风便如刀子般刮过城墙,卷起地上的枯草与尘土,呼啸着穿过大街小巷。城东新辟的田地里,那些顽强存活的菜苗也在日渐凛冽的风中低伏了身子,仿佛向这严酷的世道低头。

沈青岚裹着一件半旧的斗篷,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绿色。她的手轻轻抚过一片菜叶,叶片上已覆了薄霜,触手冰凉。

“夫人,天冷了,回府吧。”新任的侍女采薇轻声劝道,将一件厚披风搭在青岚肩上。

青岚微微点头,目光却仍停留在那片田地上。这是潞州军民亲手开垦的田地,是绝望中生长的希望。可如今,连这点微弱的希望也面临着严冬的考验。

“城中的存粮还能支撑多久?”她轻声问。

采薇低下头:“按现在的配给,最多...半个月。”

青岚闭了眼,寒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露出眼角新添的细纹。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已饱经风霜。

回到府中,陆文轩正在书房与几位将领议事。见青岚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青岚摆手,走到文轩身旁坐下,“情况如何?”

文轩将一封密报推到她面前,面色凝重:“北狄大军已攻破潼关,直逼金陵。太子连发十二道金牌,命我等即刻率兵南下护驾。”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听见窗外呼啸的风声。

“南下护驾?”青岚拿起密报,细细看过,眉头越皱越紧,“潞州城中现有兵马不过三千,若南下护驾,这些百姓怎么办?北狄若卷土重来,他们必死无疑。”

一位年轻将领忍不住开口:“可太子有令,我等身为臣子,岂能抗旨不遵?”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文轩沉声道,“潞州乃北方屏障,若弃守,北狄便可长驱直入。到时即便保住金陵,半壁江山也已沦陷。”

青岚注视着丈夫,在他眼中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决绝。她轻轻握住他的手,转向众人:“诸位,我有一言。”

所有人都看向她。

“太子要救,百姓也要护。”青岚声音清晰,“我愿留守潞州,文轩可率一千精兵南下。如此,既不负君恩,也不负民望。”

“不可!”文轩断然拒绝,“我怎能将你独自留在危城之中?”

“不是独自。”青岚微笑,“还有两千将士与数万百姓与我同在。”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在青岚的坚持下,文轩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三日后,他将率一千精兵南下,而青岚则留守潞州。

是夜,夫妻二人对坐灯下,久久无言。

最终还是文轩先开了口:“你可知我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青岚手中的针线顿了顿,又继续缝补着文轩的战袍:“我知。”

“那你为何还要坚持?”

青岚抬起头,眼中映着跳动的烛光:“因为你是陆文轩,大燕的将军,太子的臣子。而我是沈青岚,潞州百姓的依靠。我们各有各的责任,谁也逃避不得。”

她放下针线,走到文轩面前,轻轻靠在他胸前:“记得我们成婚那晚,你跟我说过什么吗?你说,夫妻之道,贵在相知。你知我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我亦知你绝非背信弃义之人。今日之别,不过是你我各尽本分罢了。”

文轩紧紧抱住她,声音哽咽:“我这一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娶你为妻。”

“我也是。”青岚轻声应道。

次日清晨,文轩开始点兵筹备。而青岚则去了伤兵营,那里还住着上百名重伤未愈的士兵。

“夫人!”见她进来,伤兵们纷纷挣扎着要起身。

“都躺着,别动。”青岚快步走到一个伤势最重的士兵床前,按住他的肩膀,“李校尉,今日感觉如何?”

李校尉惨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好多了,再过几日就能上阵杀敌了。”

青岚心中酸楚,知他双腿已废,终生不能再上战场。她为他掖了掖被角,柔声道:“好好养伤,潞州城还需要你。”

巡视完伤兵营,青岚又去了难民营。经过数月的整顿,这里已不像初时那般混乱,但物资匮乏的困境始终未解。她亲自为老人们分发过冬的棉衣,为孩子们讲解《论语》,又调解了几户人家因粮食分配产生的纠纷。

采薇跟在身后,忍不住低声道:“夫人何必事事亲力亲为?这些小事交给下人便是。”

青岚摇头:“非常时期,人心易散。我若不以身作则,如何服众?”

正说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跑到她面前,递上一块用布包裹的东西:“夫人,这个给您。”

青岚接过,打开一看,竟是一块已经硬掉的饽饽。

“这是...”她不解地看着男孩。

男孩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娘说,夫人总是把吃的分给别人,自己饿着。这是我昨天省下来的,给夫人吃。”

青岚的眼眶瞬间湿润。她蹲下身,将饽饽小心包好,塞回男孩手中:“好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饽饽你留着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饿着。”

男孩固执地摇头:“我爹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夫人救了我们全家的命,一个饽饽算什么?”

最终,青岚收下了那块饽饽,却在男孩离开后,悄悄将它给了旁边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

采薇看在眼里,忍不住道:“夫人总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太多,为自己想得太少。”

青岚望着远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难民,轻声道:“采薇,你可知‘孤臣孽子’四字何解?”

采薇摇头。

“孤臣,是危难时不离君主的忠臣;孽子,是不被理解却坚守孝道的子女。”青岚声音低沉,“如今这乱世,你我皆可能是孤臣,亦可能是孽子。但无论如何,只要心中有信念,便不觉得苦。”

三日转瞬即逝。临行前的夜晚,文轩将一枚虎符交到青岚手中:“这是调动潞州守军的兵符,你收好。”

青岚接过虎符,只觉沉重异常:“你放心,城在人在。”

文轩深深望着她,似要将她的容颜刻入心底:“无论如何,我要你活着。”

翌日黎明,潞州城南门缓缓开启。文轩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回头最后望了青岚一眼。

“保重。”他轻声道。

“你也是。”青岚微笑,眼中却闪着泪光。

马蹄声起,千人的队伍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晨雾之中。青岚久久伫立,直到采薇轻声提醒:“夫人,风大,回城吧。”

她转身,面对缓缓关闭的城门,深吸一口气。从现在起,她必须独自面对一切了。

文轩走后的第七日,危机便降临了。

那日午后,青岚正在府中与几位老者商议过冬事宜,突然听到城外传来阵阵马蹄声。她快步登上城楼,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约莫五百人的骑兵正向潞州城疾驰而来。

“是北狄人吗?”守城士兵紧张地问。

青岚凝目远眺,摇头:“看装束是我们的人,但...”

但她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那支队伍很快来到城下,为首的将领高举一面旗帜,上面绣着一个“萧”字。

“开城门!我等是奉萧相国之命,前来接管潞州防务!”那将领高声喊道。

青岚心中一震。萧相国是朝中重臣,太子南迁后,他在金陵把持朝政,与陆文轩素来不和。

“萧相国为何要接管潞州?”青岚站在城楼上,冷静发问。

那将领抬头,见是一女子,语气轻蔑:“你是何人?叫守城将领出来说话!”

“我乃陆文轩之妻沈青岚,陆将军南下护驾,现由我暂代潞州事务。”青岚声音不大,却自有一股威严,“将军有何指教?”

那将领显然吃了一惊,重新打量青岚一番,语气稍缓:“原来是陆夫人。萧相国有令,潞州乃军事重镇,不宜由妇人掌管。特命我等前来接管,请夫人交出兵符,移居金陵。”

青岚身后的守军一阵骚动。采薇紧张地抓住她的衣袖:“夫人,不能交啊!萧相国与老爷素来不和,这分明是要夺权!”

青岚何尝不知?她沉吟片刻,对城下道:“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先入城歇息,交接之事容后再议。”

那将领却不肯:“不必了!请夫人即刻交出兵符,我等奉命行事,不敢耽搁!”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青岚心知,一旦交出兵符,潞州军民必将落入萧相国掌控。而以萧的为人,很可能放弃这座城池,任由北狄铁蹄践踏。

她缓缓抬头,目光坚定:“恕难从命。陆将军临行前将潞州托付于我,我必与城池共存亡。萧相国若真为国为民,请发粮草支援,而非在此危难之际,夺我兵权!”

“放肆!”那将领大怒,“你一介妇人,竟敢违抗相国之命?莫非是要造反不成?”

青岚冷笑:“造反?我倒要问问萧相国,太子尚在,他为何私调兵马,擅离职守?究竟是谁要造反?”

她转身对守城将士高声道:“诸位!外敌当前,有人不思团结抗敌,反而内斗夺权!我们能让这样的人得逞吗?”

“不能!”守军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城下将领见势不妙,恨恨道:“沈青岚,你抗命不遵,等着瞧!”说罢率兵退去。

危机暂时解除,但青岚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果然,三日后,探马来报:北狄大军已至百里外,而萧相国的人马并未走远,仍在附近徘徊。

“他们是想要坐收渔翁之利。”一位老将愤愤道,“等我们与北狄两败俱伤,再来收拾残局!”

青岚站在城防图前,久久沉思。良久,她抬起头:“传令下去,全城戒备。另外,派人秘密出城,与萧相国的部下接触。”

“夫人?”众人不解。

“萧相国部下,也并非全是他的死党。”青岚解释道,“其中必有忠义之士,不忍见同胞受难。若能说服他们,或可多一份力量。”

当夜,一封密信悄悄送出城外。青岚在信中陈明利害,恳请对方以大局为重,共同抗敌。

然而,回信尚未等到,北狄大军已兵临城下。

这一次,敌军足有两万之众,将潞州城围得水泄不通。攻城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守军伤亡惨重,城墙上血迹斑斑。

青岚亲临城头指挥,她的左肩旧伤在拉弓时崩裂,鲜血浸透衣袖,她却浑然不觉。

“夫人,东门快守不住了!”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前来报告。

青岚咬牙:“带我过去!”

东门处,北狄士兵已借助云梯爬上城头。青岚抽剑上前,与守军并肩作战。混战中,一个北狄士兵举刀向她砍来,她闪避不及,眼看就要丧命刀下——

突然,一支箭破空而来,正中那北狄士兵咽喉。

青岚愕然回头,只见一队人马从后方杀入敌阵,为首的竟是日前在城下要求交接的那位将领!

“李将军?”青岚惊讶。

那李将军杀到青岚面前,拱手道:“夫人大义,李某佩服!愿率部下与夫人共同抗敌!”

原来,青岚的密信打动了他。他本是边关守将,因上司投靠萧相国才不得不听从调遣。眼见青岚一介女流尚且誓死守城,他深受感动,决定倒戈相助。

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战局顿时扭转。激战至深夜,北狄终于退兵。

战后,青岚在伤兵营中找到了正在包扎伤口的李将军。

“多谢将军相助。”她真诚道谢。

李将军摇头:“该道谢的是我。是夫人让我记起了为将者的本分——保家卫国,而非争权夺利。”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夫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将军请讲。”

“萧相国...似有异心。”李将军神色凝重,“他不仅按兵不动,见死不救,还与北狄有秘密往来。”

青岚心中一震:“可有证据?”

“我亲眼见过北狄使者出入他的大帐。”李将军道,“太子南下后,他野心勃勃,想要另立新君,割据江南。”

青岚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外患未平,内忧又起,这江山真的要亡了吗?

她强自镇定:“此事还有谁知道?”

“不多。但我怀疑朝中已有多人投靠他。”李将军叹道,“陆将军此去金陵,恐怕...凶多吉少。”

青岚手中的药瓶哐当落地,摔得粉碎。

当夜,她独坐灯下,久久无法入眠。文轩的安危,潞州的存亡,萧相国的阴谋...千头万绪萦绕心头。

她取出文轩临别所赠的玉佩,轻轻摩挲。冰凉的触感让她稍稍平静。

“夫人。”采薇推门而入,面带忧色,“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青岚摇头:“我睡不着。”她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采薇,你说一个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愚蠢还是勇敢?”

采薇想了想,答道:“那要看是为了什么。若是为了一己私利,是愚蠢;若是为了大义,便是勇敢。”

青岚微微一笑:“说得好。”

她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提笔蘸墨。

“夫人要写信?”

“不,”青岚落笔,字迹娟秀而坚定,“是遗书。”

采薇大惊:“夫人何出此言?”

青岚不停笔,缓缓道:“萧相国既已露出真面目,必不会放过潞州。下次来的,恐怕就不止北狄了。”她写完最后一字,放下笔,将信装入信封,“若我遭遇不测,你将这封信交给陆将军。”

采薇跪地痛哭:“夫人不会死的!潞州城需要您,百姓需要您!”

青岚扶起她,为她擦去眼泪:“傻丫头,人固有一死。重要的是死得其所。”

她走到窗前,望着东方微露的曙光,轻声道:“文轩曾问我,为何要如此坚持。我说是为责任,为道义。但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

“是什么?”

“我想让后人知道,在这乱世之中,曾有人不惧强权,不媚外敌,不为私利,只为心中的信念而战。”青岚目光深远,“哪怕最终失败,这种精神也会如星火般传承下去,终有一日,可以燎原。”

次日,青岚召集全城军民。她站在高台上,寒风卷起她的衣袂,猎猎作响。

“各位乡亲,”她的声音在寒风中异常清晰,“北狄退兵,但危机未除。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外敌,还有内贼。”

人群中一阵骚动。

“有人问我,为何要死守这座破城?”青岚继续道,“因为潞州不只是一座城,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服、不妥协的精神!今日我们若放弃,明日就会有更多的城池沦陷;今日我们若低头,明日就会有更多的同胞受难!”

她抽出佩剑,直指苍穹:“我沈青岚在此立誓,必与潞州共存亡!无论来的是北狄铁骑,还是叛国逆贼,只要我一息尚存,绝不后退半步!”

“誓与夫人共存亡!”万人齐呼,声震九霄。

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孔,青岚忽然明白了“孤臣孽子”的真正含义。那不是孤单,而是一种即使无人理解、即使前路茫茫,也要坚守信念的决绝。

她或许无力挽回这倾颓的江山,但她可以在历史的洪流中,守住那一盏不灭的灯火。无论结局如何,问心无愧,便是最好的人生。

寒风依旧呼啸,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着一团火。那是信念之火,勇气之火,也是希望之火。在这乱世之中,他们或许都是孤臣孽子,但正因为有这些不肯屈服的灵魂,这破碎的山河,才始终未曾真正沉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