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年幼的大秦太子对郡县的一番奏对应答,秦国那边不少君臣都是欢欣鼓舞,眼瞅着都高兴的不得了,韩国这边居然也诡异的跟着高兴。
多亏韩非那一番辩驳,已经死了的韩国阿飘们都觉得,韩非说得对啊!
这天赐之子,那是上天赐给大秦的吗?那分明是上天赐给我们韩国王女的,不然怎么偏就是我们姬和生下了他?
所以这孩子越优秀,他们韩人也该高兴才是!
最先灭国的韩人,靠着这点精神胜利法,居然都各个开始转换立场,把自己这些阿飘当成太子的舅家看了,跟着一起高兴。
看见他们这样的韩非更气了,以前天天劝韩王,也没一个韩王搭理他,现在他嘴硬的一句话,倒是被你们全体认领了?
韩非越想越气,气得去边上,半点不想看见韩人。
商鞅懂他,他虽然也为大秦现在的发展感到高兴,但是也完全不想去那边看大秦国君,尤其是嬴驷,哪怕老上司秦孝公过来跟他说话,他也懒得搭理。
就在大家还期待大秦有什么最新发展的时候,却发现太子小白懒得上朝了,拉着扶苏跑路。而跑路回离宫的太子,想的不是学习和朝政,也不是孝顺父母,而是给自己做裤子,甚至第二天还穿着裤子去朝堂上炫耀,连礼制都要一并改掉,加上裤子。
子楚作为这里面关系最近的爷爷,率先发言:“孩子还小。”
他说什么都还是孩子言语,你们让让他。
边上的儿子成蟜幽幽道:“昨天他说朝政的时候,阿父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议论朝中大事,他是太子,他搞些不合礼数的东西,这会就成小孩子了?
对着此情此景,诸阿飘们议论纷纷。
“衣冠,礼也,礼制怎可随意乱改。”
“不能改,昨天嬴政都改了不少了,他都是皇帝了,这以前哪有啊?”
“可是这裤子,是胡人所穿,穿它成何体统?”
“不过太子说的也没错,赵武灵王开始的胡服骑射。现在胡服化秦,归入礼制,大秦重武,也不失为看重军务的体现。”
被小白cue到的赵武灵王本人挺尴尬的,想说什么,但是又不好说,因为他本人其实私底下也不穿胡裤。
反正在太子的坚持下,这穿裤子一事,还是定了,而后面,他们开始就十进制与符号数字和小数点开始新的讨论。
常在民间行走的墨子,认为符号数字比起文字,更利于平民百姓学习,但是如果不认识符号数字的话,还是十二进制更方便合适一些,因为直接除以二最方便。
这边荀子看着李斯取了中庸之策,以符号数字十进制为官府所用,十二进制为民间所用,也略感欣慰。
虽然李斯已经完全变成了法家顶梁柱,但是也还是记得一点儒家的东西呢。
不止大秦朝堂的人期待嬴政给小白找老师,连地下的诸子百家都很期待。
结果嬴政还是没有定老师,反而点了赵高,让他先去给太子念秦法。
对此,失望的学派阿飘不在少数。
有阿飘就说道:“一国储君,应该先教他认字识礼才对,怎么是让他先听律例呢?”
一听这话,法家的阿飘们不高兴了,挨个站出来骂回去。
现在大局已定,秦国在他们法家的辅助下统一六国,我们法家的优势和能力毋庸置疑,你们这些败者在期待什么啊?
在念大秦律例之前,小白还拿笔画图,给他们这些大秦公子统一服饰。
看着一张帛布俭省画图的小白,提倡节俭的学派阿飘看了他真跟看宝贝一样。
而等到赵高开始念秦律,被迫跟着听大秦律法的诸子百家,除了法家,各个眉头紧皱。
哪怕都成阿飘了,再听大秦的律法,他们也都忍不住大骂出声,因为实在太严苛了。
看着年幼的太子也对秦法皱眉,其他学派阿飘们亮起眼睛。
荀子也摇头:“秦法严苛。”
就死于严苛秦法的商鞅嘴硬道:“官员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案的,罪轻者受罚也轻。”
荀子瞅他一眼,笑了:“那有多少官员是会每一桩案子都秉公执法,而不是草草了事?”
这话题所有人都清楚,根本没有多少官员会认真仔细地把每一桩案子都搞清楚内情,只会差不多就结案。
他以前入过秦,肯定大秦效率的同时就骂过秦法,现在也依然是这个态度。
别说法家之外的人了,身为大秦太子的小白都震惊,并且发表了感言。
【为了避免一人犯罪。连累伍里,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起犯罪,是吧。】
这话直白,但直指秦法要害。
别说赵高听得心惊肉跳了,地下的商鞅和大秦诸王们,各个脸上也都没了笑意。
这下换别的学派开始笑了。
荀子看着同样变成法家人的韩非,冷酷道:“大秦和法家弊病已深,连一介孩童听了秦法后都知道。”
本以为自己已经转变为更冷酷的法家人的韩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