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一伸手,从张良腰上挂着的荷包里摸出一个从咸阳带出来的悠悠球,带上韩信,找了个村子里比较显眼的位置开始玩,没一会儿,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个接一个地聚到了他们身边。
看着他一个个漂亮的动作耍着,那球却一直不曾停止转动,孩子们已经从目光惊叹到发出感叹了。
韩信不爱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会儿站小白边上,就是为了防止那些孩子不知轻重想动手。
好在这些孩子都还算有礼貌,虽然眼热,但是也没有动手抢,但是同村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怀疑这俩不说话的兄弟是俩小哑巴。
韩信:哑巴就哑巴吧,天才并不想和笨蛋说话。
有着这边他的玩具吸引孩子们注意力,那边在做交易的大人们看见孩子没有乱跑,便也放下心来,全心全意投入到砍价之中。
买东西可以还,卖东西也可以还,还能给家里多挣一点是一点。
一整个村子的人,二三十户人家,这还价还下来,最后村人都占了一点小便宜,不多,但能省钱能挣个一点,足够他们满意,就是时间也晚了。
男人们该趁着天凉并且还没天黑的时候,赶紧去地头上除草灌溉了。
公输典扶着又重新装满货物的马匹,摇摇头,苦恼道:“这天都要黑了啊,我们今天,是进不了郡城了。”
收的草鞋、药材这些不用怕消耗不了,都是他们路上用得上的,直接就拿给扶苏手下的军队用就行。
公输图也跟着道:“要不我们赶紧上路吧,万一就能进城呢。”
公输佑赶紧阻止:“哥哥们,天都快黑了,我们的马上又重新载了新货,根本走不到城里,还是在这村中借宿一晚吧。”
说着,他赶紧看向村中里正,拿出杆秤来:“里正,我们现在手中钱也不多,这一杆秤,您看看,能不能在您村中借宿一晚。”
里正连忙推辞道:“不用不用,只是借宿一晚,你们也给我们村中带来不少好东西,怎么还能再收你们的东西呢。”
接着他又说道:“就是我们这儿一家好几口人,恐怕都没地方睡,你们这一家子六个,也只有吴茼那儿能住得下了。”
房子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缺必要品,这里农村的房子都很低矮,也不大,毕竟大了冬天也冷,因此也就住个一家人,挤他们这三个成年人三个大小孩子,实在不够。
里正领着他们一起去吴茼的家,请他们在外面稍等,他进去和吴茼说和。
过了一会儿,里正出来了,笑着说都安排好了,请他们在里头好好住下。
公输典连忙感谢,拿出秤来塞进里正手里,说他们还有一杆,怎么都要里正收下,笑着把他送走。
等到几人进去,就看见不大的土房子里,地上铺着一张芦苇编制的席子,角落里还有一些农具和炊具碗筷。
张良沉默了,这是他目前见过还受过点教育,能识字的落魄士人里,家里最穷的一个。
韩信家里穷,他娘都还能拉扯他长大,耕种织布,教他识字读书,没让这孩子受太多苦呢。
吴茼让他们稍等,自己又去找了一块席子来铺上,然后礼貌表示家里穷,条件不太好,希望不要嫌弃。
感谢现在天热,不需要盖被子,大家都可以席地而睡。
有人收留当然不会嫌弃,三个公输轮番感谢,然后强调自己是借宿,算不得正经客人,吴茼不需要把他们当做正经客人招待。
说完,他们自己掏出烘烤过的干饼子出来,还分了一些给吴茼,算作借宿的感谢。
吴茼也不推诿,接了饼子,为众人取来一罐清水和碗,一时之间室内的气氛也很和睦。
饼子是荞麦和小麦面粉掺着做的,吴茼掰开一点塞进嘴里咀嚼,这样的粮食美味他很久没有感受过了,而且还是不怎么粗糙的细粮。
他很珍惜地慢慢吃着,吃得干巴了就喝口清水再咽下。
张良闲聊一般夸道:“这个小村子里,没想到还有先生这样会识字的人。今天卖货,发现大家都很尊敬吴先生。”
吴茼喉咙吞咽,口中没有食物后方才说道:“年少时学过一些字,村中之人都很友善。”
张良看出他的退避,干脆问道:“我们一路走来,路上的县都有给村人分田,我们的家乡梁父也是,怎的你们村人却没有分?”
吴芮顿了一下,说:“胶东郡自然也是有分田的。”
多的,却不肯再说。
见他如此,众人心中也有数了,毕竟他没有否认这个村子没有分到田的事实。
第二天,众人启程出发,也不进城,继续去了城外的另一个村子。
这时候扶苏在郡内查账查公务,所有郡内的人员和注意力都在他身上,这个贵族政治转向贵族官僚政治的时代,贵贱身份有别,也没什么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事,上头的官员是丝毫都不担心会在那些乡野村庄里露馅。
一连转了几个村子后,小白入城,与扶苏汇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