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天启十八年,八月十五。
中秋夜的月光洒在净土宗总坛的角楼上,一袭黑衣的女子隐在飞檐阴影里,墨发被风掀起几缕,指尖捏着张卷成细筒的纸条 —— 纸筒外层印着极小的 “锦衣卫” 暗纹,里面记着近一个月净土宗的所有异动:两位主事者的暗斗、其中一方私会黑石寨寨主的细节、那两千灰甲兵的大致规模,连送出的黄金数额,都被她用极细的字迹记在上面。
她是锦衣卫安插在净土宗的暗探,代号 “寒月”,对外只以 “幻月使者” 的名义活动,在宗内做着 “传递文书” 的琐事。三年来,她只知道自己的直属上级是锦衣卫百户,代号 “青松”,两人从未见面,只通过暗号接头、传递消息。此前她奉命去黑石寨见叶青,虽没达成宗内 “拉拢” 的目的,却摸清了那位寨主 “只认利益、不涉派系” 的脾性;如今宗内暗流汹涌,还牵扯出这个实力不明的黑石寨,她不敢耽搁,必须尽快将消息递交给 “青松”—— 这是她作为锦衣卫暗探的职责,至于 “青松” 会将消息递往何处,她从不过问,也无权过问。
夜巡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她身形一晃,像片叶子般掠过角楼的栏杆,绕到总坛后山的老松树下。树洞里藏着个油纸包,她将纸筒塞进去,又用松针盖住洞口,指尖在树干上按了三下 —— 这是她与 “青松” 约定的 “安全交接” 暗号。做完这一切,她迅速退回暗处,望着巡夜教徒走过,眼底闪过一丝凝重 —— 她只知道这消息关乎净土宗安危,却没料到,这张纸条里藏着足以牵动藩王利益的关键信息。
三日后,清平县衙旁的茶馆里,穿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王承业,代号 “青松”)从老松树洞里取出油纸包,指尖摸到纸筒外层的暗纹,才放心展开细读。他是锦衣卫驻青州百户,对外身份是茶馆掌柜,日常只将无关痛痒的消息递往京城总署,唯有涉及核心利益的情报,才会触动他心底那根隐秘的弦 —— 他私下与信王(姓李)有牵连,却从不是所有消息都上报,只有确认情报会直接影响信王时,才会冒险启用秘密联络渠道。
可这次,纸条上的一行字让他瞳孔骤缩:“无生老母似与废太子旧部有往来,近年暗中接收其资助。”
王承业手指猛地攥紧纸条,指节泛白。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 废太子虽已失势,但其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信王与废太子一系本就势同水火,若让无生老母掌控净土宗,再借教派之力助废太子复辟,信王多年的布局将毁于一旦。这已不是普通的教派内斗情报,而是直接关乎信王安危的 “死局情报”,他根本不敢往总署递 —— 总署里废太子的眼线不少,消息一旦泄露,不仅信王危险,他自己也会被灭口。
他压下心底的慌乱,锁好茶馆门,从后院牵出快马,朝着城外三十里的僻静别院疾驰而去 —— 那里是他与信王约定的 “紧急联络点”,只有在危及信王核心利益时才能启用。此前三年,他只来过两次,每次都带着足以震动局势的情报,而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别院书房内,烛火映着案上的地图。信王身着便服,正对着 “青州” 地界皱眉沉思,听到院外急促的马蹄声,他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 王承业从未如此仓促地登门,除非出了大事。
“王爷!” 王承业推门而入,气息未平,双手递上纸条,“暗探从净土宗传回的密报,无生老母与废太子旧部有勾结!还有叶青…… 他的两千灰甲兵战力不明,灵溪已与他合作,恐会打乱您的布局!”
信王接过纸条,目光迅速扫过,指尖在 “废太子旧部” 几个字上反复摩挲,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抬头看向王承业,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消息属实?有没有查到具体的资助渠道?”
“只确认了往来痕迹,具体渠道还在查,但绝不会错 —— 她在净土宗潜伏三年,从未传错过关键情报。” 王承业躬身道,“属下不敢往总署递,也不敢耽搁,只能连夜来见您 —— 这消息若泄露,对您……”
“你做得对。” 信王打断他,将纸条放在烛火旁,眼神变得锐利,“无生老母若真投靠废太子,青州就成了他们的‘后花园’,本王多年经营将付诸东流。这局,必须破,而且要借别人的手破。”
他走到窗边,望着院外的夜色,语气里满是算计:“叶青与灵溪有合作,无生老母本就恨他;咱们只需让‘寒月’透些假消息,就说无生老母要联合官府、借废太子之力围剿黑石寨 —— 以叶青‘只保自身’的性子,定会先对无生老母动手。到时候,让他去杀无生老母,既除了废太子的爪牙,又能搅乱净土宗,一举两得。”
王承业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可叶青事后若知道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