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九年,八月二十五,卯时(凌晨 5 点至 7 点)。
望海镇的海湾被晨光染成淡金色,五艘战船整齐列阵,像五条蛰伏的巨龙,随时准备出征。最中间的 “靖海一号” 与 “靖海二号” 格外醒目 —— 这两艘系统战船的船身两侧,各架设着 10 门火炮,共 20 门炮对称排布,炮口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其中每侧有 6 门是丈余长的红衣主炮,专用于轰击敌船船身;剩余 4 门是轻便的佛郎机副炮,装在可旋转的炮架上,适合近距离压制与清扫甲板,主副炮搭配有序,一眼望去便知战力非凡。深蓝色船帆上的 “东方不败” 战旗猎猎作响,与火炮的威慑力相得益彰。
两侧的三艘战船则显得朴素许多 —— 它们是之前俘获后修复的倭寇关船,船身虽刷了新桐油、换了深蓝色船帆,却没配备任何火炮,仅在甲板上预留了箭手站位,只能作为辅助船只,负责包抄、运输或搭载战士,没法参与炮战。这是叶青特意做的安排:红衣大炮铸造需耗费千斤精铁,佛郎机副炮的子铳也需特制,短期内没法批量装配,索性将仅有的火炮集中给主战船,让 “靖海一号” 和 “靖海二号” 当 “海上炮台”,关船则做 “辅助梯队”。
叶青站在 “靖海一号” 的船楼顶端,指尖划过栏杆,目光扫过船身两侧的火炮,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单侧 10 门炮,20 门炮覆盖两侧,这配置放古代海战里,就是‘移动的火力堡垒’!松井一郎要是见了,怕是得连夜把黑鲨岛的炮台拆了跑路。”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东方不败,红衣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却依旧掩不住她身上的锐利。叶青忍不住调侃:“东方不败,你看咱们这船,单侧 6 门主炮轰船,4 门副炮扫人,比江湖里的‘暴雨梨花针’还周全。一会儿遇到海盗,左边炮轰、右边炮压,一套下来保准他们连船板都剩不下。”
东方不败斜睨他一眼,指尖轻点船舷:“你倒是会算。不过佛郎机换子铳时得卸炮,上次倭寇就想抓这间隙偷袭,这次可得让战士们盯紧换弹的空当。”
“那能一样吗?” 叶青摆摆手,语气里满是得意,“咱们单侧 10 门炮,主炮装填时副炮能补火,左右两侧还能轮换开火,这叫‘无缝衔接’。再说了,有你这位‘天下第一’在,就算有漏网的海盗冲过来,也不过是给你练绣花针的活靶子罢了。”
正说着,江玉燕快步走上船楼,递过一份侦查报告:“大人,暗哨传回消息,黑鲨岛外围的海域,有小股海盗活动,他们好像是松井一郎雇佣的‘眼线’,专门盯着过往船只。”
叶青接过报告,扫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正好!咱们就拿这些海盗‘祭旗’,给松井一郎送份‘开胃菜’。传令下去,舰队加速,‘靖海一号’和‘靖海二号’走中间,关船分列两侧,遇到海盗,先让副炮打乱他们阵型,再用主炮兜底!”
“是!” 江玉燕应下,转身去传达命令。
舰队缓缓驶出海湾,朝着黑鲨岛方向前进。海风渐渐变得强劲,吹得船帆鼓鼓作响,“靖海一号” 与 “靖海二号” 在中间开路,船身两侧的 10 门炮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三艘关船则在两侧散开,像护卫似的跟在后面,形成 “主次分明” 的阵型。神机营的战士们各司其职:主战船上,主炮手正往炮膛里填装三十两重的铅弹,副炮手则将佛郎机的子铳提前摆在炮旁,火绳早已点燃,只待号令;关船上的战士则搭起弓箭,目光警惕地盯着海面,没有丝毫松懈。
叶青靠在船楼的栏杆上,看着炮手们熟练操作的身影,回忆起上次海战的震撼场景仍心有余悸。那时他就见识过 20 门炮齐射的威力,6 门主炮轰船身的破坏力,4 门副炮横扫甲板的威慑力,此刻旧景即将重现,他摩挲着腰间的燧发枪喃喃道:“这次定要让黑鲨岛见识真正的钢铁洪流。”
他正想得入神,负责了望的战士突然高声汇报:“大人!前方十里处,发现三艘海盗船,他们正朝着咱们的方向驶来!”
叶青立刻拿起望远镜,朝着战士指的方向看去 —— 只见远处海面上,三艘海盗船正缓慢航行,船身破旧,船帆是灰色的,上面还画着歪歪扭扭的骷髅头,甲板上只有几个拿着刀箭的海盗,连一门最简陋的碗口铳都没有,看起来比戚继光记载的倭寇小苍船还寒酸。
“就这?” 叶青放下望远镜,忍不住吐槽,“这配置跟咱们的‘20 门炮战船’比,简直就是‘三轮车碰瓷装甲车’。传令,‘靖海一号’和‘靖海二号’侧转船身,用单侧 10 门炮瞄准,先让副炮给他们来波‘霰弹雨’!”
舰队迅速调整阵型,“靖海一号” 与 “靖海二号” 放慢速度,船身微微侧转,将单侧的 6 门主炮与 4 门副炮对准海盗船;三艘关船则加速绕到两侧,形成包围之势。海盗船似乎也发现了不对劲,想要调转航向逃跑,却已经来不及了 ——“靖海一号” 的炮手长已经挥下了红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