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靠“黑吃黑”薅到第一波能量,麻薯那点胆子就跟揣了个打气筒似的,没几天就膨胀到能把自己圆成个毛球——以前见了林薇的设备躲着走,现在倒好,每天蹲在张三斤丹房的窗台上,盯着楼下小区的方向,小眼睛里全是“财富密码”的光。
“被动防御?太怂!消极抵抗?没出息!”麻薯用爪子拍着胸脯,对着停在窗台啄面包屑的多嘴(那只总爱传闲话的麻雀)比划,“咱要主动出击,从那女娃的‘科技仓库’里,搞波大的‘零元购’!”
多嘴叼着面包屑,含糊不清地“啾啾”两声,意思大概是“你行吗?别被人抓去做实验”。麻薯直接给了它一爪子,把面包屑拍掉:“懂啥?咱这叫‘反向黑客’!你只管给我盯紧那些长得怪的装置,剩下的看鼠爷操作!”
所谓“反向黑客”,策略说穿了很简单,却透着股仓鼠式的无厘头:第一步,让多嘴当眼线——虽说这眼线不靠谱,经常把“路灯杆装置”说成“电线杆上的小盒子”,把“垃圾桶后面的机器”说成“会吃垃圾的铁疙瘩”,但架不住麻薯耐心(主要是馋),跟着多嘴跑了三趟,总算摸清了林薇布在小区里的“能量陷阱”;第二步,麻薯亲自上阵,把自己攒的精纯“灵渣能量”当成“逻辑炸弹”,往那些装置里“喂”——你不是靠程序运行吗?我就用能量搅乱你的逻辑,等你乱了套,我再趁机抠走里面的能量核心,完美!
麻薯给自己这波操作起名字的时候,还特意踮着脚,用爪子在窗台上划了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其实是三道爪印),然后叉腰(仓鼠版叉腰,就是把爪子撑在肚子两侧),得意地“吱”了一声,仿佛完成了什么惊天伟业。
第一次行动:花坛里的“喷水刺客”
目标:花坛角落的“自动浇水器”——麻薯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根本不是浇水的,是林薇装的“环境能量监测节点”,但当时它只知道,这玩意儿里有能量的味道。
麻薯选了个午后,小区里没人的时候,溜着墙根钻进花坛。为了不被发现,它还特意把自己的毛蹭了点泥土,伪装成“一只路过的普通胖仓鼠”。到了浇水器跟前,它先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林薇的影子,也没有多嘴说的“会动的铁盒子”,才对着浇水器的探头,小心翼翼地输送了一股灵渣能量。
下一秒,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安安静静的浇水器,突然“咔嗒”一声,喷头猛地转了个方向,对准了旁边一片叶子上的蜗牛——那只蜗牛正缩着壳,慢悠悠地晒太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水柱劈头盖脸浇了下去!
“滋滋滋——”水柱越喷越急,蜗牛被浇得在叶子上滚来滚去,最后干脆缩在壳里,任凭水柱把自己冲成了“落汤蜗牛”。麻薯看得直乐,爪子捂着嘴(防止笑出声被发现),眼看浇水器的喷头开始发抖,里面传来“滋滋”的短路声,还冒起了一缕黑烟,它知道机会来了!
麻薯赶紧凑过去,用爪子扒拉了两下浇水器的外壳,没扒开,干脆用上了牙——“咔嚓咔嚓”,别看它牙小,咬塑料还挺管用,没一会儿就咬开了一个小口。里面的太阳能能量板就在眼前,泛着淡淡的能量光,麻薯眼睛都直了,小心翼翼地用爪子把能量板抠出来,揣进自己的次元颊囊里,然后一溜烟跑回了丹房。
回到安全地带,麻薯赶紧把能量板掏出来,用爪子蹭了蹭,又用鼻子闻了闻,最后算出:这玩意儿转化成灵渣,相当于十粒!“赚了!”麻薯抱着能量板,在地上打了个滚,差点把张三斤放在地上的丹丸撞翻。
第二次行动:路灯下的“欢乐颂演唱会”
目标:小区主干道路灯杆上的“鸟类驱赶器”——林薇的设定是“微型生物雷达”,用来监测小区里的生物活动,顺便驱赶可能靠近设备的鸟类,结果没想到,栽在了麻薯手里。
这次麻薯学聪明了,让多嘴先去“探路”——多嘴飞过去,对着驱赶器啄了两下,确认没反应,才飞回麻薯身边“啾啾”报信。麻薯点点头,顺着路灯杆上的电线,一点点往上爬(还好它爪子尖,抓得住),爬到驱赶器旁边,故技重施,往里面灌了一股灵渣能量。
原本应该发射“鸟类驱赶波”的驱赶器,接收到灵渣能量后,突然安静了两秒,然后“嘀”的一声,居然开始播放音乐——还是贝多芬的《欢乐颂》!而且音质极差,像用破喇叭放的,“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这一放可不得了,原本在树上歇着的麻雀,听到音乐,以为是什么“召唤信号”,呼啦啦飞过来一大群,围着路灯杆转圈。有的站在灯杆上,跟着音乐“叽叽喳喳”地叫(算是伴唱);有的叼着草叶,落在驱赶器旁边,仿佛在看“演唱会”;还有一只大胆的麻雀,居然飞到麻薯身边,啄了啄它的毛,好像在问“这音乐是你放的?”
麻薯吓了一跳,赶紧把那只麻雀赶跑,趁着麻雀们“开演唱会”的功夫,踮着脚,用爪子撬开了驱赶器的后盖——里面的备用电池就在眼前,比上次的太阳能板大不少,能量味道也更浓!麻薯赶紧把电池抠出来,揣进颊囊里,然后顺着电线滑下去,溜之大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