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河流裹挟着血与火,无情地向前奔涌。1940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欧洲战火炽烈,而在东方,中国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因其庞大的战争消耗,加紧了对占领区的掠夺和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扫荡”,企图以“囚笼政策”困死抗日的军民。
“辰组”基地的古道观,仿佛成了暴风眼中一片相对宁静的孤岛。然而,这份宁静之下,是紧绷的弓弦和暗流的汹涌。我的力量在一次次小规模的“净化”任务和持续的修行中,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那淡金色的火星不再转瞬即逝,而是如同在心田间扎根的嫩芽,虽然依旧微弱,却带着勃勃生机。我对空间异能的运用也更加精妙,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存取和短距离瞬移,开始尝试更精细的操作,比如扭曲身边光线实现短时视觉隐匿,或者感知更远处空间的细微波动。
墨羽对我的指导从未停止。我们时常在油灯下,对着泛黄的《道德经》和《国史大纲》争论、探讨。他试图让我理解,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尽劫波而不灭,在于其“包容与调节”的强大内核,如同水,至柔至刚,能包容万物,也能穿石裂岸。我那融合了毁灭与新生的力量,或许正是这种文明特质在个体层面的一种极端体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墨羽指着经文,“你的火焰至刚至阳,是为‘雄’;但那缕生机金辉,包容温养,是为‘雌’。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这与钱宾四先生所言我民族‘可大可久’之理,暗相契合。”
这些话语,如同甘泉,滋润着我因见证太多死亡而有些干涸的心田。我开始明白,守护不仅仅是刚猛的摧毁,更是柔韧的坚持,是于无声处维系生机。
1940年8月,一个闷热的夏夜,一道加密的紧急电文打破了古道观的宁静。青鸾组长召集全体成员,她的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混合着决绝与激昂的神色。
“同志们,总部决定,集中华北主要兵力,对日寇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一次大规模破袭作战!这就是——百团大战!”
消息像一道惊雷,在室内炸响。所有人都激动起来,压抑太久的怒火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百团大战!这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我们的任务,”青鸾组长语气斩钉截铁,“配合正面作战,重点打击日军后勤补给线,尤其是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同时,严密监控‘门徒会’及日军特殊部队的动向,防止他们趁乱在后方制造超自然事端,或利用战场上的大规模死亡与怨气进行邪恶勾当!”
“辰组”立刻高速运转起来。我和山鹰、铁砧被编入一个精干的小组,负责正太铁路娘子关至井陉段区域的配合破袭与异常监控。
再次踏上征途,心情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不再是单纯的潜伏、破坏或净化,而是融入到一场波澜壮阔、决定战略态势的巨大战役洪流之中。我们穿梭在太行山的密林小道,能清晰地感受到整个华北大地都在躁动,无数支八路军、游击队、民兵像无数把尖刀,正从四面八方刺向敌人的心脏。
战斗在8月20日夜全面打响。枪炮声、爆炸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正太铁路上,铁轨被掀翻,枕木被焚毁,桥梁被炸断,电线杆成排倒下。日军的据点陷入一片火海,补给线彻底瘫痪。
我们小组配合主力部队,成功拔除了一个位于铁路沿线、驻扎着少量日军和伪军的小型据点。在清理战场时,我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丝异常——在据点角落一个被炸塌的暗室里,残留着微弱的黑暗能量波动,以及一些被匆忙焚毁的、画着扭曲符文的纸张残骸。
“他们果然在这里有布置!”山鹰捡起一片焦黑的纸屑,脸色凝重,“看来是想利用据点作为节点,缓慢吸收战场上散逸的死亡气息。”
“幸好被我们提前端掉了。”铁砧啐了一口。
我看着那残留的能量痕迹,心中凛然。敌人的触角无处不在,即使在这样大规模的正规作战中,他们也没有放弃那些阴损的勾当。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随着破袭部队转战各地。我不仅用空间异能协助运输关键弹药、抢救伤员,更时刻警惕着阴影中的威胁。在一次夜间破袭铁路的行动中,我感知到一股隐晦的精神波动试图干扰爆破手的意志,立刻以自身融合了生机的精神力进行反制,确保了爆破的顺利进行。还有一次,在一个刚被攻克的日军仓库里,我们发现了几箱贴着特殊符箓的物资,打开后里面竟然是试图用邪法“污染”的粮食和药品,被我引动淡金火焰彻底净化。
我的力量在实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砺和恢复。那血色的火焰依旧沉寂,但淡金色的光辉却愈发凝实,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它不再仅仅是净化的工具,更带有一丝“鼓舞”与“守护”的意味,能微弱地提振身边战友的士气,缓解他们的疲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