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94章 长安旧梦,秦腔新吼

清晨,太阳刚刚从西安古老的城墙垛口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便如潮水般倾泻而下,瞬间将整个街道都淹没在炽热的光芒之中。

岳川嘴里啃着一个热气腾腾的肉夹馍,站在兵马俑坑边,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那些排列整齐的陶俑。

这些陶俑栩栩如生,仿佛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威武和庄严。岳

川看着它们,突然嘴里的馍嚼得含糊不清地冒出一句:“这要是活过来,怕是能组个摇滚乐队——主唱、贝斯、鼓手,连灯光师都齐活了。”

夏晚晴正举着手机,全神贯注地拍摄着跪射俑的细节,听到岳川的话,她猛地回过头来,嘴里的馍渣差点就喷到了岳川的脸上。

“能不能正经点?”夏晚晴瞪了岳川一眼,没好气地说,“这可是两千多年的老祖宗,你当是游乐场的玩偶呢?”

岳川却不以为然,他抹了一把嘴角的油渍,笑嘻嘻地指着最高的那尊将军俑,对夏晚晴说:“你看他那表情,眉头皱得那么紧,活脱脱就是在说‘主唱跑调了’嘛。”

陆哲抱着吉他,蹲在坑边的栏杆下,手指在琴弦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哎?还真有那味儿!‘秦王扫**’配个重金属,前奏用编钟敲,肯定炸——”话没说完,就被景区保安轻声提醒:“先生,请勿在坑边演奏。”

周曼正和秦腔剧团的老团长相谈甚欢,她的手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文脉守护计划’想要资助剧团翻修戏台,并且希望您能够带出更多优秀的徒弟。”

周曼兴致勃勃地指着远处的排练场说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喜欢听老调,所以我们可以在秦腔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就像岳川说的那样,让秦腔也能吼出摇滚的劲儿。”

老团长姓窦,他的嗓门犹如铜钟一般响亮,然而,听到周曼的话后,他却不禁叹了口气:“难啊!秦腔的灵魂就在于‘吼’,需要有那种撕心裂肺的狠劲才行。如果加入了新的花样,恐怕就不再是原汁原味的秦腔了。”

与此同时,凌薇正举着相机,镜头在陶俑和游客之间灵活地切换着。

突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急忙拽了一下岳川的袖子,兴奋地说道:“你们看那个小姑娘,她正举着你的诗集,对着将军俑拍照呢,嘴里还念叨着‘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不是你上次在泰山写的诗吗?”

岳川探头一看,那姑娘梳着双马尾,正对着诗集中的句子比对陶俑的姿态,看得格外认真。夏晚晴笑着说:“看来你的诗比导游词管用,都成‘文物解说手册’了。”

转到华清宫时,正赶上秦腔剧团在排练《三滴血》。窦团长亲自上台,一声“祖籍陕西韩城县”吼出来,震得廊下的铃铛都响。台下的年轻演员跟着比划,动作却软乎乎的,没那股子狠劲。

“没吃饭吗?”窦团长下台时瞪了徒弟一眼,“秦腔要的是‘血性子’,不是描眉画眼的花架子!”

岳川突然走上台,拿起旁边的板胡,胡乱拉了个调子:“窦师傅,试试把‘吼’的部分放慢半拍,尾音带点颤,像疼极了的人倒抽气——比如‘儿啊’这句,别直着嗓子喊,拐个弯,说不定更揪心。”

他瞎哼了两句,居然真有几分悲怆的味儿。窦团长愣了愣,突然接过板胡,拉着调子唱起来,果然比刚才多了层说不出的缠绵,台下的年轻演员们眼睛都亮了。

“这叫‘哭腔’,”岳川笑着说,“不是没劲儿,是把劲儿藏在拐弯里了。”

有老票友在台下嘟囔:“这哪是秦腔,是哭丧!”窦团长却摆手:“能让人听哭了,就是好腔。”

当天下午,他们跟着剧团去了城中村的戏台。台下坐的多是老头老太太,摇着蒲扇听《周仁回府》。

当窦团长用新改的“哭腔”唱到“见嫂嫂只哭得悲哀伤痛”时,前排的老太太突然抹起了眼泪:“这调儿,像我那苦命的兄弟……”

陆哲抱着吉他坐在后台,跟着板胡的调子弹起来。秦腔的狠劲混着吉他的滑音,竟有种奇异的和谐。年轻演员们偷偷学,手指在琴弦上比划,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傍晚在回民街吃泡馍,岳川掰馍的手速慢得像蜗牛,被夏晚晴抢过碗:“我来!你这速度,等你掰完,汤都凉了。”

窦团长的孙子小窦也在,是个刚上初中的半大孩子,捧着碗泡馍说:“岳哥,我把你写的诗谱成秦腔了,你听听?”

他放下碗,扯开嗓子唱:“陶俑站成队,千年不挪腿,等一声秦腔,把魂喊回来——”

调子虽生涩,却透着股子机灵劲儿。岳川听得直点头:“比你爷爷敢想!就这么唱,让兵马俑都跟着打拍子。”

离开西安时,窦团长带着剧团来送站。窦老拿着新写的戏词,上面有岳川改的“哭腔”标记:“下次来,我给你唱全本的《三滴血》,保准让你掉眼泪。”

车子驶过城墙,岳川回头望,夕阳把箭楼染成了金红色。陆哲突然哼起段旋律,是用秦腔改的《挑山谣》,板胡的调子混着吉他,像黄土坡上的风撞上了云海。

“下一站去哪?”夏晚晴问,手里转着窦老送的油布戏本,封面写着“秦腔新韵”。

岳川摸了摸口袋里小窦塞的糖画——是个骑着陶俑的小人,咧嘴笑得憨。

“去成都吧,”他突然说,“听川剧,吃火锅,让秦腔的狠,碰一碰川剧的巧,肯定热闹。”

陆哲眼睛一亮:“我把‘变脸’的节奏编成鼓点,配《千年等一回》,保准——”

“先把你的秦腔版《挑山谣》练好再说。”夏晚晴笑着打断他,车窗外的槐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像在应和这没谱的计划。

岳川望着远处的秦岭,突然觉得,所谓的文化,从来不是死的标本。是兵马俑的沉默里藏着的呐喊,是秦腔的嘶吼里裹着的温柔,是老祖宗把日子熬成了戏,再等着后人,给这戏加段新的过门。

比如,到了成都,或许可以看川剧变脸时,突然念首“窗含西岭千秋雪”,让辣味里的诗意,也能呛出人的眼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