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93章 西海栈道,画里藏诗

西海大峡谷的晨雾像刚拧干的棉絮,贴在崖壁上不肯散。

岳川扶着栈道的护栏,往下看是深不见底的墨绿色峡谷,风从谷底钻上来,卷着松针打在脸上,凉得人一激灵。

“腿软就直说,别扒着栏杆跟要掉下去似的。”

夏晚晴背着个小巧的帆布包,脚步稳得像踩在平地,包里装着给大家备的巧克力和创可贴——她早料到有人会“怂”。

“谁腿软了?”岳川梗着脖子,指尖却悄悄扣紧了护栏的纹路,“这栈道修得够绝的,像从山肚子里抠出来的,比好莱坞的特效场景带劲。”

陆哲抱着吉他,一步三晃地挪过来,琴弦被风吹得嗡嗡响:“这地方适合唱《挑山谣》的变奏,风里带混响,不用麦克风都能震山谷……哎!小心!”他猛地拽住岳川的衣角,差点被对方带得踉跄。

原来岳川光顾着看谷底的云海,没注意脚下的台阶有点滑。

夏晚晴伸手拍了他后背一下:“再走神就把你拴护栏上,给游客当景点——‘岳川观海处’,听着还挺顺口。”

周曼正拿着笔记本,跟景区的工作人员聊得热络。

对方指着岩壁上的石刻说:“这些都是老辈游客凿的,有诗有画,可惜好多被风雨磨得看不清了。你们的‘文脉计划’要是能帮忙修复,真是积德了。”

凌薇的相机镜头几乎贴在岩壁上,拍那些模糊的刻字。“你看这个‘云’字,”她招呼大家,“笔锋带劲,像朵真云要从石头里飘出来。”

往前走了段,栈道突然开阔些,有块凸出来的观景台。几个背着画板的学生正蹲在那写生,颜料盘里的颜色被风吹得乱溅。

其中一个穿牛仔外套的男生,画笔在纸上戳得飞快,嘴里还嘟囔:“这云跑得比模特还快,根本抓不住!”

岳川凑过去看,画纸上的云海像团揉皱的银纸,倒有几分野趣。

“试试用泼墨的法子?”他随口说,“别描边,直接把淡墨往纸上甩,干了再点几笔浓的,像云撞在山上碎了。”

男生愣了愣,真的蘸了墨往纸上泼。淡墨在宣纸上晕开,被风一吹,边缘卷出些毛边,倒真有了云海翻涌的意思。

“哎?还真行!”他眼睛亮了,“你懂画?”

“瞎琢磨的。”岳川笑着摆手,目光却落在远处的“仙人晒靴”石上——那块巨石悬在崖边,真像只倒扣的靴子,被晨光镀上层金边。他突然掏出小本本,写下:

“云是山的裙,

风是裙的褶,

仙人脱了靴,

晒在崖边歇,

忘了尘世的约。”

字里行间带着股子慵懒的仙气,夏晚晴凑过来看,忍不住笑:“你这是把石头写活了,还带点小脾气。”

“本来就是嘛。”岳川指着那块石,“你看它悬在那,不躲不藏的,像在说‘就不下去,你管我’。”

这话把写生的学生们都逗笑了。穿牛仔外套的男生叫林野,是美院的大三学生,最不服输,突然说:“岳先生既然懂诗,敢不敢跟我们比一比?就以这‘仙人晒靴’为题,你写诗,我们画画,让游客评评谁更能抓住魂。”

这算是遇上“挑战”了。陆哲立刻起哄:“比!岳哥的诗能让石头开口说话!”周曼拉了拉岳川的袖子,小声说:“别跟孩子置气。”

岳川却来了劲:“比就比,但得加个彩头——输的人请大家吃山顶的臭鳜鱼。”

林野立刻应下,招呼同伴铺开画纸。岳川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夏晚晴站在他身后,看着他写:

“靴底沾着银河的沙,

鞋帮蹭过月亮的疤,

仙人醉了,

把脚翘在云崖,

说这山,

比天庭的凌霄殿,

更懂他。”

写完往石桌上一放,周围的游客立刻围过来。有位戴老花镜的老太太念了两遍,指着林野的画说:“你们的画好看,可这诗啊,像给石头安了张嘴,会说笑话呢。”

林野的脸涨得通红,却输得服气,挠着头说:“我请!臭鳜鱼管够!”

中午在山顶的餐馆吃臭鳜鱼,酸香的味道飘满整个屋子。

林野跟岳川聊得投机,说他们正在做“黄山石刻拓片计划”,想把模糊的刻字都拓下来存档,就是缺资金买材料。

“这事‘文脉计划’包了。”周曼立刻拍板,“我们再联系文物修复专家,教你们怎么清理石刻上的青苔,保证让老字重见天日。”

林野激动得差点把鱼汤洒了:“真的?那我们能把岳哥的诗也刻上去吗?就刻在‘仙人晒靴’旁边,跟老祖宗的字作伴。”

“可别。”岳川摆手,“我这字哪配?等你们把老石刻修好了,我写首《黄山赋》,让书法家抄了刻上去,才算正经。”

下午去看“飞来石”,那块巨石像从天上掉下来的,稳稳地搁在山尖上。

岳川站在石下,望着它被云缠来绕去,突然对陆哲说:“给夏晚晴写首《彩云追月》吧,用黄山的云当背景,旋律得像这石头一样,看着沉,其实轻得能飞。”

夏晚晴正在跟凌薇拍合照,闻言回头:“又给我安排活儿?先说好,调子不能太复杂,我最近练越剧,嗓子累。”

“放心,简单得像云飘。”岳川哼起前奏,果然轻快得很,像山风拂过松针。

离开西海大峡谷时,栈道上的雾已经散了。林野带着同学们来送行,手里捧着卷刚拓好的“云”字石刻,送给岳川当纪念。“岳哥,等我们把石刻修好了,一定给你寄照片。”

“记得把我的诗也写上啊。”岳川笑着挥手,心里却在想,这趟黄山行,捡着的可不止是灵感。

车子往山下开,岳川望着窗外倒退的青山,突然说:“下一站去西安吧,看兵马俑,听秦腔——让黄山的柔,碰一碰黄土的硬,肯定有意思。”

陆哲立刻接话:“我把《挑山谣》改成秦腔版,用板胡拉,保证比栈道还够劲!”

周曼翻着“文脉计划”的新条目,在“资助西安秦腔剧团”那栏打了个勾:“看来这文化采风,是停不下来了。”

夕阳把黄山的轮廓染成金红,像幅没干的油画。岳川摸着口袋里那块“云”字拓片,突然觉得,所谓的“抄作业”,其实是在给老祖宗的故事当传声筒——他们把山水写成诗,把日子唱成歌,而他要做的,不过是把这些声音,说得再响点,传得再远点。

比如,到了西安,或许可以站在城墙上,念首“秦时明月汉时关”,让黄土里的老魂,也听听新时代的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