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354章 展陈联动脉:真物映乡愁,假展失初心

省文化馆的展厅里,凌薇正踩着木梯,把古枫村的旧竹篮挂在展墙上——竹篮底的槐叶痕清晰可见,旁边用糙纸贴着张大爷的手写便签:“1973年逃山洪时带的,装着娘煮的玉米粥和枫树叶”。

下方的展柜里,立体根脉书按村落排列,每本书的铜制锁扣都闪着温润的光,旁边摆着对应的动画分镜手稿,凌薇特意把孩子们的手绘彩蛋贴在角落,歪歪扭扭的线条透着童真。

“展陈不用对称,”岳川站在展厅中央,指着墙面说,“把动画的实景素材投影在糙纸背景上,小说的插画打印成复古海报,立体书的样本留一本供游客翻阅,再在角落设个‘根脉留言角’,用李老墨的拓板让游客拓印自己的家乡名。”

这是“叶痕文创联动展”的核心设计,整合了之前的小说、动画、立体书、手作,复刻前世“跨界文创展”的爆款逻辑,伪装成“成果自然聚合的联动”。

“星娱要是办这种展,肯定会用LEd大屏循环放明星视频,摆机器生产的文创,咱们要的就是‘触手可及的真实’,让游客能摸、能翻、能参与。”

夏晚晴坐在展厅角落的旧木椅上,抱着吉他调试音色。她刚为联动展创作了主题曲《脉连千里》,主歌串联起各个村落的故事,副歌融入之前的插曲片段,间奏则用了市集上收集的童声合唱和自然声。

“我想在展厅设个‘流动舞台’,”她对岳川说,“每天定时弹唱,现场收集游客的乡愁故事,即兴改编进歌曲里,让音乐跟着展陈一起‘生长’。”

这既贴合她歌手的创作属性,又让音乐成为展陈的互动核心,不是固定的“背景音乐”,而是活的乡愁载体。

团队各司其职——周曼对接赶来的村民代表:张大爷带着枫香木梳、李娟捧着拓印手札、王奶奶拎着刚做好的槐叶枕,安排他们在“非遗演示区”轮流展示;

林野架起相机,拍摄展陈细节和村民的准备过程,镜头扫过立体书里夹着的真实树叶、动画手稿上的铅笔痕迹,还有王奶奶衣襟上的槐叶屑;

陆哲调试声景设备,让展厅不同区域响起对应的声音:银杏村的槐叶沙沙声、古枫村的风雪声、市集的叫卖声,游客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故乡的回响”;

岳川则在展厅入口的糙纸横幅上,用毛笔写下前言:“一叶一痕,是乡土的印记;一书一画,是根脉的延续——这里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藏在烟火里的真心。”

开展第一天,展厅就排起了长队。张大爷的枫香木梳摊位前,游客围着看他用砂纸打磨木梳,粗糙的手指抚过树结,他嘴里念叨:“这木梳要磨七遍,像做人,要经得住打磨才实在。”

林野的相机捕捉着木梳上的纹理,还有游客接过木梳时指尖的触碰,这些画面将剪辑成展陈的“实时影像”,循环播放。

夏晚晴的“流动舞台”前,很快围满了人。她弹起《脉连千里》,刚唱到“枫香雪落,枕香入梦”,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红了眼,举手说:“我爷爷是古枫村人,他临终前说,家里有个枫香木梳,可我从没见过……”

夏晚晴立刻停下弹唱,把话筒递给她,年轻人哽咽着讲完故事,张大爷突然从人群里走出,递给他一把新做的枫香木梳:“孩子,这木梳带着枫香树的根,拿着它,就像回到家了。”

陆哲把这段对话和现场的抽泣声都录下来,夏晚晴即兴改编歌词,把年轻人的故事编进副歌,歌声混着哽咽声,格外戳心。

周曼刚对接完媒体采访,就收到消息:星娱在省文化馆对面的商场搞了“同款乡愁联动展”,用3d全息投影模拟乡村场景,摆着机器生产的“非遗手作”,邀请流量明星现场签售“明星同款根脉文创”,甚至伪造了“古枫村枫香木梳”“银杏村槐叶枕”,价格高得离谱。

“他们的槐叶枕里装的是化纤棉,闻着一股香精味,”周曼翻着网友的吐槽,“明星签售时连枫香树和槐树都分不清,还说‘这都是乡土的味道’。”

对比之下,主角团队的联动展越发热闹——游客在“根脉留言角”拓印家乡名,有的拓完贴在墙上,有的小心翼翼收进包里;

孩子们围着李娟学拓印,颜料沾到脸上也不在意,笑得一脸灿烂;王奶奶的槐叶枕摊位前,游客跟着学穿针引线,针脚歪歪扭扭,却都认真无比。

有个从海外回来的老人,在立体书里看到古枫村的拓本,激动地说:“我找了五十年的根,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枫香树的拓痕,闻到了槐叶的香!”

岳川在展厅里巡视,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指着小说插画里的槐叶枕说:“妈妈小时候,外婆也给我做过这样的枕头,枕着它就能睡个好觉。”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摸了摸展柜里的槐叶枕,眼里满是好奇。岳川突然想起,之前计划的“全省巡展”可以加入“亲子体验环节”,让家长带着孩子学做手作、拓印树叶,把根脉传承从“看”变成“做”。

夏晚晴的“流动舞台”已经收集了十几个游客的乡愁故事,她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改编成《脉连千里·续篇》,刚唱两句,就有更多游客举手想分享。

陆哲把这些实时录制的歌声和故事,同步上传到展厅的声景系统,让后续的游客也能听到:“这就是联动展的意义,”他对夏晚晴说,“星娱的展只会放预制的明星音频,哪有这种实时生长的真情实感。”

傍晚闭馆时,团队坐在展厅里,看着墙上贴满的拓印家乡名、游客留下的手写便签,还有村民代表收拾摊位的身影,心里满是成就感。

张大爷递过来一把小巧的枫香木梳:“给你和晚晴的,算是咱们根脉的信物。”木梳上的树结清晰可见,边缘带着轻微的毛糙,却比任何精致的礼物都珍贵。

夏晚晴抱着吉他,轻轻弹起《脉连千里·续篇》,歌声混着展厅里残留的槐香、枫香,飘向窗外。林野的相机拍下最后一幕:夕阳透过展厅的格窗,落在墙上的拓印和展柜里的立体书上,光影斑驳,像根脉在蔓延。

周曼拿着巡展计划表,笑着走过来说:“好多市、县都发来了邀请,想让联动展去巡展,还有学校想让我们搞‘乡土文创进校园’活动。”

岳川接过计划表,指尖划过一个个城市的名字,心里想着:从村到县,再到省,从一片树叶到跨界联动展,那些藏在真实里的根脉,正在以各种形式,走向更远的地方。

夏晚晴的歌声还在继续,歌词里的“叶痕千里,根脉相依”,像在回应着这些邀请,也像在诉说着:最动人的文娱,从来都藏在真实的烟火里,藏在不完美的真心的里,藏在代代相传的根脉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