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60章 青春声未歇:操场搭舞台,真乐破虚席

《槐巷青春》合辑的样刊刚送到滨江高中,学生们就围在槐树下翻得热闹。

高三(2)班的林晓捧着合辑,指尖划过内页里自己写的短故事——“总在晚自习偷瞄同桌的错题本,却没敢说过一句‘借我看看’”,眼圈突然红了:“原来大家的青春都有没说出口的话,这合辑比毕业照还让人难忘。”

岳川蹲在旁边,看着学生们传阅合辑,突然有了新想法:“咱们办场‘槐巷青春音乐节’吧!就在学校操场,不用华丽舞台,用老课桌搭背景,让学生乐队、老校友都来表演,把合辑里的歌唱给大家听。”

他说的其实是地球“校园草莓音乐节”的简化版——去掉商业赞助的浮夸,保留“真实互动”的核心,像《童年》《光阴的故事》这些地球校园金曲,直接搬来就能用,完全不用改编。

团队立刻分工:夏晚晴负责联系学生乐队,教他们唱合辑里的歌;

周曼对接学校,申请操场的使用权限;

林野扛着相机,拍学生们排练的花絮,剪成音乐节宣传视频;

凌薇则用老课桌、学生手账、旧乐器做舞台装饰,连背景板都用学生画的槐巷涂鸦;

陆哲帮学生乐队编配乐器,把老钢琴、琵琶的音色融入伴奏,让校园歌多了层岁月感。

可第二天,周曼就收到星娱的消息:他们包下了滨江最大的商业体育馆,要办“青春顶流音乐节”,请了六位流量明星,还买了“滨**春音乐节首选”的热搜,甚至联系了几家媒体,说“川晴的校园音乐节是小打小闹,没明星没看头”。

“他们根本不懂青春音乐节的魂,”夏晚晴刚教完学生乐队唱《童年》,擦着汗说,“学生们想要的不是明星摆拍,是能一起唱、一起跳的热闹,是能把自己的故事唱出来的舞台。”

她指着排练室里的学生鼓手:“你看他,练《光阴的故事》时,总在‘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这句加花,说这是他爸爸教他的,这种小细节是星娱的明星演不出来的。”

岳川没理会星娱的挑衅,反而让凌薇在舞台旁加了个“青春故事墙”,让学生和校友把没说出口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上去。

林野则把学生排练的花絮剪成15秒短视频,里面有学生忘词时的笑场、乐队成员互相递水的瞬间、老校友来帮忙调老钢琴的画面,配文“没有顶流,只有我们的青春”,发在各平台后,24小时转发破百万。

音乐节当天,滨江高中的操场挤满了人。

舞台是用二十张老课桌拼的,背景板上贴满学生的涂鸦和手账,老钢琴放在舞台左侧,琵琶靠在右侧,连音响旁都摆着学生捐的旧mp3,里面存着2000年代的校园歌。

夏晚晴穿着简单的白t恤,坐在老钢琴前弹起《童年》,学生们立刻跟着唱,操场里的“啦啦啦”声裹着槐树叶的“沙沙”声,飘出老远。

林野的相机扫过人群:有家长举着手机拍孩子表演,有老校友抱着当年的吉他上台合唱,有学生把写满心事的便利贴贴在“青春故事墙”上,甚至连之前合作过的王爷爷、吴师傅都来了,王爷爷推着旧自行车,车筐里放着给学生们准备的冰汽水,吴师傅则帮陆哲调琵琶的弦。

而星娱的“青春顶流音乐节”却冷清得尴尬。体育馆里虽然坐了不少粉丝,却没人跟着唱——明星们唱的都是流量单曲,和“青春”没半点关系,甚至有粉丝在台下刷手机,吐槽“还不如去滨江高中的操场听合唱”。

有媒体偷偷去两边对比,发了篇《真青春vs假顶流:操场的合唱比体育馆的摆拍动人》的报道,评论区满是“后悔买了星娱的票,该去看校园音乐节”。

傍晚时分,音乐节到了压轴环节。岳川抱着吉他走上台,身边站着学生乐队、老校友,还有赶来帮忙的李奶奶(杭州中学的琵琶手)、陈奶奶(扬州中学的古筝手)。

“接下来这首歌,送给所有没说出口的青春,”岳川弹起《光阴的故事》的前奏,李奶奶的琵琶、陈奶奶的古筝、学生乐队的架子鼓、老钢琴的旋律混在一起,全场人都站起来跟着唱,“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林野的相机对着这一幕,镜头里,夕阳落在“青春故事墙”上,便利贴的影子像无数个小太阳;台下的学生们手拉手晃着,家长们跟着轻轻唱,老校友们红着眼眶——这段画面后来成了《槐巷青春》合辑的宣传mV,上线三天播放量破亿,评论区满是“想起了我的高中,想起了没说出口的那句‘喜欢你’”。

音乐节快结束时,一位穿着西装的男人挤过人群,手里拿着份校园剧剧本,径直走到岳川面前:“我是‘青春映像’影视公司的制片人陈明,刚才看了你们的音乐节,太懂青春的‘真’了!我们手里有个校园剧《课桌里的秘密》,讲的是高中生日记里的小故事,想请你们做原声音乐,还想让夏晚晴老师出演女主角,她今天唱《童年》的样子,太贴剧里的女主了。”

岳川接过剧本,翻到“日记里的小秘密”片段——女主把暗恋的心事写在日记里,夹在课桌的缝隙里,多年后同学聚会才被发现,像极了地球的《你好,旧时光》。

“原声音乐没问题,”他抬头对陈明说,“就用合辑里的歌当主题曲,再加几首插曲,比如用《同桌的你》做‘课桌暗恋’片段的配乐,用《光阴的故事》做‘同学聚会’的收尾,保证贴剧情。”

夏晚晴接过剧本,翻到女主弹钢琴的片段,眼里亮了起来:“这个角色我想试试!女主在课桌上刻钢琴键的细节,让我想起高中时在课本上画琴键的日子。”

凌薇也凑过来看剧本:“要是拍校园场景,咱们可以用滨江高中的老教室,连课桌上的刻痕都不用道具,直接用真实的,更有代入感。”

周曼立刻拿出平板,记录下合作细节:“咱们先定原声音乐的曲目,再和学校对接拍摄场地,夏晚晴老师的档期我来协调,保证不耽误合辑的后续宣传。”

林野则扛起相机,对着陈明说:“要是拍预告片,我可以用今天音乐节的素材,混进校园剧的片段,比如学生们合唱的画面、‘青春故事墙’的便利贴,肯定能吸引观众。”

陈明笑着点头:“就这么定!明天我带编剧来工作室,咱们细聊剧本细节,争取尽快开机,赶在明年毕业季播出,让更多学生看到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音乐节散场时,学生们还在操场里唱着《童年》,老校友们帮着收拾舞台,王爷爷的冰汽水还剩最后几瓶,吴师傅在帮陆哲把琵琶装进琴盒。

岳川看着眼前的热闹,手里握着《课桌里的秘密》的剧本,突然觉得——那些从地球“搬”来的校园金曲、音乐节模式、校园剧框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被这些真实的青春、鲜活的故事、温暖的人,酿成了属于这个世界的“青春记忆”,成了能让人笑着流泪的“槐巷味道”。

凌薇收拾好舞台上的学生涂鸦,对着岳川说:“明天和陈明聊剧本时,我把今天拍的音乐节照片带上,让他们看看真实的校园是什么样,别搞那些悬浮的道具。”

林野也点头:“我剪个音乐节的精华片段,作为校园剧的‘参考素材’,让编剧知道青春不是流量和套路,是课桌上的刻痕、没说出口的话、一起合唱的歌。”

岳川点点头,看着学生们渐渐散去的背影,手里的剧本封面被晚风轻轻吹起——上面“课桌里的秘密”几个字,像在无声地提醒他,下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又要在滨江的槐巷里,慢慢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