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59章 校园音未散:旧曲承新忆,真声破虚名

滨江高中的课间操铃刚响过,岳川坐在槐树下的老课桌上,手里翻着学生们的“青春手账”。

有女生写“课间总抢着和同桌去食堂打糖醋排骨”,有男生画“体育课偷懒躲在树荫下听mp3”,字里行间满是鲜活的校园记忆。

“咱们做一张校园主题合辑《槐巷青春》,”他抬头看向团队,指尖点着手账里的句子,“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纪念册》这几首歌,不用改词改曲,直接用原旋律,把学生们的真实故事和校园声音融进去,比星娱的流量歌有温度。”

这话落在团队里,每个人都立刻找到自己的职能方向。夏晚晴掏出手机,点开《同桌的你》的歌词,轻声试唱:“‘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这句得用气声,像对着旧同桌说话,软一点才贴校园感。”

她边唱边调整咬字,操场上传来的篮球砸地声“砰砰”响,正好卡在歌词的空拍里,意外地和谐。

周曼立刻拿出平板,联系之前合作过的唱片公司:“得提前锁定发行渠道,星娱肯定会抢,咱们要强调‘真实校园’标签,和他们的流量路线区分开。”

她刚发完消息,就收到星娱的“挑衅邮件”——星娱声称已和“全国校园音乐联盟”达成独家合作,要推出《青春顶流纪》合辑,还列出一串流量歌手名单,说“要打造年度校园爆款”。

“他们连校园的糖醋排骨味都没闻过,怎么懂青春?”

林野扛着相机,正拍学生们食堂打饭的场景——窗口阿姨的“要哪个菜?”、餐盘碰撞的“叮叮”声,全是最鲜活的校园音效。“这些声音得剪进《青春纪念册》的前奏里,”他对着镜头调整角度,“比合成的‘校园音效’真实一百倍,听众一听就想起自己的高中食堂。”

凌薇趴在旁边的课桌上,速写本上已经画好了合辑封面初稿:“封面用槐巷的俯拍图,老课桌摆成‘青春’两个字,上面放学生的手账、半块橡皮、没吃完的棒棒糖,角落印上‘滨江高中2024届’的字样,像毕业纪念册一样。”

她边画边补充,“内页加林野拍的校园照片,比如操场的涂鸦墙、教室的黑板报,每首歌配一段学生写的短故事,让合辑不只是听歌,更是看青春。”

陆哲则抱着吉他,在教室后排试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和弦:“原曲的吉他太单一,咱们加段口琴,像宿舍走廊里有人偷偷吹的感觉,再混进凌晨的宿舍打呼声,更有代入感。”

他边弹边录小样,隔壁教室传来的英语早读声“abcdefg”飘进来,正好成了天然的背景音,陆哲赶紧让岳川录下来:“这段得留着,加在间奏里,像青春里的‘小意外’。”

可当天下午,星娱就搞出了新动作——在社交平台发了段“校园合辑预告”,视频里流量歌手穿着oversize的“校园风”卫衣,在人造的“涂鸦墙”前摆拍,唱的《青春顶流纪》主打歌满是“热搜”“打榜”“c位”等词汇,连伴奏里的“校园音效”都是电子合成的。

更气人的是,星娱买了“校园合辑天花板”的热搜,还伪造了“学生投票”,说“90%学生期待星娱合辑”。

“咱们不用跟他们比流量,比‘真’,”岳川让周曼把林野拍的“食堂打饭”片段和陆哲的吉他小样剪在一起,发在工作室官微,配文“青春不是摆拍的卫衣,是抢不到的糖醋排骨,是宿舍里的打呼声,是没讲完的同桌话”。

视频里,夏晚晴坐在老课桌上试唱《同桌的你》,背景里有学生的笑声、餐盘碰撞声,最后定格在女生手账里的句子“希望毕业那天,同桌能跟我说‘以后常联系’”。

这段视频刚发出去,就被全国的高中生疯狂转发。有学生留言:“这才是我的高中!星娱的合辑像在拍广告,根本没见过哪个学生穿oversize卫衣去食堂打饭!”

还有教师转发:“听到早读声和打呼声,瞬间想起自己带过的班级,这才是有灵魂的校园音乐。”

不到三小时,#星娱虚假校园合辑#的话题就压过了星娱的热搜,星娱的“学生投票”也被扒出是买水军伪造的。

合辑录制到第三天,岳川突然决定加首“隐藏曲”——《那些年》。

“这首是给毕业校友的,”他对着团队说,“找滨江高中的往届校友录大合唱,把他们的‘青春遗憾’混进去,比如‘没跟暗恋的人表白’‘没跟同桌好好告别’,让合辑覆盖更多人的青春。”

夏晚晴立刻联系校友群,不到两小时,二十多位校友就赶到学校,站在槐树下合唱。

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有抱着孩子的妈妈,还有头发花白的老校友,他们的声音参差不齐,却满是真诚。

林野的相机对着这一幕,镜头里,老校友指着槐树上的刻痕:“当年我和同桌在这刻了名字,现在他在国外,不知道还能不能一起唱这首歌。”

陆哲把这段合唱混进《那些年》的伴奏里,加了段凌薇找出来的“老校园广播”录音——是2000年滨江高中的毕业祝福,声音带着电流的“滋滋”声,像从岁月里传来的问候。

“这段加在结尾,像不同年代的青春在对话,”陆哲戴着耳机调整音量,“比单纯的合唱更有层次感,能戳中更多人。”

周曼对接的唱片公司传来好消息:《槐巷青春》合辑的预售通道刚打开,两小时就破了50万张,远超星娱合辑的预售量。

更意外的是,教育部联系周曼,说想把《同桌的你》《青春纪念册》纳入“校园美育推广曲”,让更多学校用这些歌曲开展“青春教育”。

“这比拿任何奖项都有意义,”岳川看着预售数据,手里攥着学生送的半块橡皮——是个女生特意留的,说“橡皮上的字快磨没了,像快忘的青春,希望合辑能让大家记住”。

夏晚晴接过橡皮,笑着说:“咱们得把这块橡皮印在合辑的感谢页上,标注‘感谢所有没说完的青春话’。”

可就在合辑准备送厂印刷时,周曼突然收到印厂的消息:“星娱刚才联系我们,说给三倍价钱,让我们优先印他们的合辑,还说要是我们给你们印,就再也不跟我们合作。”

印厂老板也很无奈:“他们还威胁说,要举报我们‘违规印刷’,我也是没办法,只能先停了你们的订单。”

凌薇刚做好的合辑封面设计稿还在电脑里,她看着屏幕上的槐巷俯拍图,急得眼圈发红:“还有三天就到预售发货期了,要是印不出来,会失信于买家的!”

林野也皱着眉:“咱们找其他印厂,滨江还有两家大印厂,我现在就联系。”

岳川却没慌,他掏出手机,翻出之前拍的印厂生产线视频——里面有《槐巷青春》合辑的封面打样、内页印刷的过程,还有工人师傅说“这合辑有青春味,我们都想给孩子留一套”的片段。

“咱们把这段视频发出去,再@星娱和印厂,”岳川对着周曼说,“让大家看看星娱是怎么用资本抢资源,耽误买家收货的,也让其他印厂知道,这是个有温度的合辑,合作不会亏。”

视频刚发出去,就有很多网友@滨江的其他印厂,还有印厂的工人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厂愿意接!明天就能安排生产线,不赚黑心钱,就想帮大家把青春印出来!”

不到一小时,滨江最大的印厂就联系周曼,说“已经腾出生产线,明天就能开始印,保证按时发货”。

周曼挂了电话,对着团队松了口气:“印厂说连夜调机器,还让我们派凌薇去盯设计稿,保证封面和内页的质量。”

凌薇立刻收拾好设计稿,对着岳川说:“我现在就去印厂,把每个细节都核对好,尤其是学生手账的字体,不能印歪了。”

林野扛起相机:“我跟你一起去,拍点印刷过程的素材,剪进合辑的‘幕后纪录片’里,让买家知道这合辑是怎么‘从校园到纸上’的。”

夏晚晴也拿起包:“我去校友群说一声,让大家放心,合辑能按时发货,再约几个校友,等印厂出样刊,一起去看第一本成品。”

岳川看着团队忙碌的身影,手里攥着那块学生送的橡皮,走到窗边看向滨江高中的方向——课间操的铃声又响了,学生们的笑声飘进工作室,和夏晚晴试唱《同桌的你》的余韵混在一起。

他突然觉得,那些从地球“搬”来的校园歌曲,不是简单的旋律复制,而是被这些学生的故事、印厂工人的热情、团队的坚持,酿成了有心跳的“青春纪念”,成了真正属于这个世界的“槐巷青春”。

陆哲这时抱着吉他走过来,弹起《那些年》的前奏:“我把校友合唱的片段再混响处理下,让声音更暖,印厂出样刊时,咱们可以在槐树下办个‘小试听会’,请学生和校友来听,再给他们签样刊。”

岳川点头,看着陆哲指尖在琴弦上移动,旋律里混着窗外的槐树叶声,像青春里永远不会散的风。

周曼突然收到教育部的消息:“他们想在下周的‘校园美育论坛’上,播放《槐巷青春》的片段,请你和岳川去做分享,讲讲怎么用音乐记录青春。”

岳川接过手机,看着消息里的“校园美育”四个字,知道下一段旅程又要开始——从校园合辑到美育推广,那些从地球抄来的旋律,正在这个世界的青春里,慢慢长出新的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