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98章 冬至饺香里:故事裹馅,民间传说的新声

川晴工作室的玻璃窗上,凝着一层薄薄的霜花——凌薇用手指在霜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饺子,旁边写着“冬至安康”,笔尖的温度让霜花化了一小片,留下淡淡的水痕。

楼下的展角又添了新物件:王爷爷送来的老擀面杖,枣木柄上包着几十年的包浆,旁边摆着凌薇提前泡好的饺子馅,白菜猪肉的香气混着葱姜味,飘满了整个工作室。

“老街的冬至饺子宴定在槐树下,李婶已经带了几个阿姨去搭棚子。

”凌薇系着围裙,正把剁好的白菜馅往盆里倒。

“文化局刚才发消息,说要把咱们的《小至》吟唱和饺子宴的直播,推到市里的文化平台首页,让更多人看老街的真实冬至。”

周曼坐在阁楼的古琴前,指尖在弦上轻轻滑过,试的是《小至》的伴奏。

她特意调慢了节奏,弦音沉厚得像冬日的暖阳,还加了点煮饺子的“咕嘟”声采样:“‘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得软一点,像咬开饺子的汤,暖到心里,不能太亮,不然就少了冬至的温劲。”

林野扛着相机,正拍展角的老擀面杖——镜头拉近,能看到木柄上的细小纹路,是王爷爷几十年擀饺子皮磨出来的。

“等会儿拍王爷爷擀皮,得把这纹路拍清楚,”他对着镜头自言自语,“还有晚晴和岳川包饺子的手,要拍出那种‘一起忙活’的暖劲,别像摆拍。”

岳川和夏晚晴坐在桌前,对着《小至》的吟唱稿小声琢磨——夏晚晴总在“刺绣五纹添弱线”这句卡壳,气息接不上。

岳川从兜里掏出颗糖,剥了糖纸递给她:“含颗糖润润嗓子,这句要像擀饺子皮,先把气沉下去,再慢慢‘擀’出来,别急。”

他示范着唱了一遍,气息平稳,夏晚晴跟着学,这次终于顺了下来,她笑着把糖纸叠成小饺子的样子,放在岳川的手边。

门帘一响,王爷爷提着半袋饺子粉走进来,手里还攥着个布包:“这粉是用老街的老石磨磨的,比买的细,包出来的饺子皮筋道。”

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个小小的木刻——刻的是棵老槐树,树上还挂着个小围巾,“这是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讲的槐树精传说,今天冬至,正好讲给你们听听。”

众人围坐在桌前,王爷爷慢慢讲起故事:“以前老街的槐树下,有个槐树精,专帮丢了东西的小孩找物件。有年冬至,我把妈妈给我织的红围巾丢了,哭着在槐树下找,结果第二天早上,围巾就挂在槐树枝上,还带着点热气……”

林野赶紧举起相机,拍下王爷爷讲传说时的神情——老人的眼睛里闪着光,手还比划着槐树的样子。

岳川突然有了想法:“王爷爷,咱们把这些老街传说做成‘声音故事’吧,您来讲,周曼配背景音乐,林野拍点老槐树的画面,做成短视频,放在专辑里当彩蛋。”

王爷爷笑着点头:“好啊!我还会讲好多,比如井里的鱼精帮人挑水,巷口的石狮子夜里守老街……”凌薇立刻拿出笔记本,把传说名字都记下来:“咱们可以做个‘老街民间故事’系列,跟节气专辑配着发,文化局肯定喜欢!”

收拾好东西,团队往老街槐树下走。远远就看到槐树下搭起了绿色的棚子,李婶和几个阿姨正围着大盆拌饺子馅,旁边的大锅里已经烧起了水,冒着白气。

居民们都来了,有的带擀面杖,有的带盖帘,还有小孩拿着自己画的饺子画,贴在棚子上,热闹得像过年。

林野架起相机,先拍李婶拌馅——她的手劲大,白菜馅在盆里“哗啦”响,葱姜的香味飘得老远;再拍王爷爷擀皮,老擀面杖在他手里转得飞快,饺子皮又圆又薄,落在盖帘上像一片片小月亮。

岳川和夏晚晴坐在旁边包饺子,夏晚晴包的饺子总“站”不起来,岳川笑着帮她捏出褶:“得把边捏紧,像给饺子穿件小衣服,不然煮的时候会漏馅。”

两人的手偶尔碰到一起,夏晚晴的耳尖悄悄红了,林野赶紧把这一幕拍下来,嘴里念叨“这画面太暖了”。

周曼坐在棚子的角落,架好古琴,等饺子快煮好时,轻轻拨起《小至》的前奏。

弦音混着煮饺子的“咕嘟”声、居民的笑声,夏晚晴走到槐树下,看着树上挂着的红灯笼,开口唱“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她的声音软得像饺子汤,唱到“刺绣五纹添弱线”时,有阿姨停下手里的活,跟着轻轻哼,手里的饺子皮都忘了擀。

岳川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王爷爷的木刻槐树,等夏晚晴唱完,笑着说:“王爷爷刚才给我们讲了槐树精的传说,接下来,咱们请王爷爷给大家讲讲,老街的冬至还有哪些老讲究。”

王爷爷走到中间,清了清嗓子:“以前冬至,咱们要在槐树下挂红围巾,说能保一年平安;还要给小孩包硬币饺子,吃到的能长命百岁……”居民们听得入神,有老人跟着补充:“我小时候还在槐树下烧过纸,给槐树精送吃的呢!”

林野把这些都拍进镜头里,凌薇则在旁边直播,弹幕里刷满了“好想去老街吃饺子”“槐树精的传说好暖”“这才是冬至该有的样子”。

有网友问能不能听完整的槐树精传说,凌薇立刻回复:“我们会做成声音故事,放在节气专辑里,大家到时候可以听!”

这时,有人指着巷口说:“星娱在那边搞虚拟冬至活动呢,就一个大屏幕,没人看。”

众人往巷口看,果然看到星娱的虚拟屏幕亮着,上面是像素化的饺子宴,虚拟主播在屏幕里唱着走调的冬至歌,下面没几个观众,跟槐树下的热闹比,冷清得像另一番天地。

“他们还是老样子,靠虚拟撑场面,”李婶笑着说,“哪有咱们真包饺子、真讲故事热闹?”

饺子煮好时,夕阳正好落在槐树上。居民们围着大盆吃饺子,王爷爷的硬币饺子被一个小孩吃到了,小孩举着硬币欢呼,大家都跟着鼓掌。

夏晚晴给岳川递了碗饺子汤,汤里飘着葱花:“喝点汤暖身子,刚才唱了那么久,肯定冷了。”岳川接过碗,喝了一口,暖意在胃里散开,比任何饮料都舒服。

活动结束后,团队回到工作室,凌薇开始整理直播数据——观看人数破了百万,好多网友留言问民间故事系列什么时候出;

周曼坐在古琴前,试着给槐树精传说配背景音乐,弦音软乎乎的,像槐树的影子;

林野把白天拍的素材导进电脑,反复看着岳川和夏晚晴包饺子的画面,笑着说“这段必须剪进专辑花絮里”。

岳川和夏晚晴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霜花。夏晚晴靠在岳川的肩上,轻声说:“今天真开心,比过年还热闹。”

岳川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岳川把她的手放进自己的口袋里暖着:“等民间故事系列做好了,咱们再请王爷爷来讲更多传说,把老街的故事都记下来。”

夏晚晴点头,从包里掏出白天叠的糖纸小饺子,放在岳川的手心:“这个给你,像咱们今天包的饺子,暖乎乎的。”

岳川把小饺子放进钱包里,笑着说:“我会好好收着,等以后咱们老了,再拿出来看,就想起今天的冬至。”

工作室的灯亮着,凌薇还在核对故事清单,周曼的古琴声飘在空气里,林野的相机摆在桌上,镜头对着窗外的槐树。霜花在玻璃上慢慢化了,留下淡淡的水痕,像在为这暖冬的夜晚,画了个温柔的句号。

岳川知道,冬至的饺子宴只是民间故事系列的开始,接下来还有井里的鱼精、石狮子的传说等着他们去记录。

而这些从老街里长出来的故事,加上从地球“抄”来的声音故事呈现形式,会成为龙国文娱里最特别的存在——不是虚拟的场景,不是冰冷的特效,是带着饺子香、槐树叶香、老人笑声的真实,是能暖到人心底的文化温度。

他看着身边的团队,看着手里的糖纸小饺子,突然觉得,这条路走得真好——有彼此,有故事,有温度,还有无数个像冬至这样的好日子,在等着他们一起去过,一起去记录,一起去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