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15章 茶馆里的老账本,舞台下的便签墙

胡同深处的“老裕泰茶馆”还保留着民国时的木格窗,岳川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老板李叔正用铜壶给盖碗茶续水,蒸汽裹着茉莉花香,在空气中漫开。

“小岳来啦?”李叔笑着招手,“刚煮了绿豆汤,凉透了,快尝尝。”

夏晚晴跟在后面,目光落在柜台后的老账本上——牛皮纸封面磨得发亮,里面的字迹是毛笔写的小楷,记着“民国三十七年,张三爷欠茶钱五毛”“一九五二年,送王奶奶茉莉花茶二两”。

“这账本太有意思了!”她凑过去看,指尖不敢碰泛黄的纸页,“能借我拍几张照片吗?想给演唱会的‘胡同记忆’便签墙加个‘老账本’展区,让观众看看以前的胡同日常。”

李叔把账本推过来,铜镇纸在桌上轻轻一磕:“拿去拍!这账本记了三代人,啥都有——谁家孩子满月送了红糖,谁家老人过世借了丧布,比戏文还热闹。”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里屋翻出个铁皮盒,“还有这个,我爷爷传下来的铜哨子,以前用来喊客人喝茶,现在还能响。”

铜哨子泛着包浆,岳川吹了声,哨音清亮,竟和《胡同里的灯》书稿里写的“鸽哨儿”有点像。

“这个得写进书里。”他掏出小本本记下来,“就写‘李叔的铜哨子,喊了五十年的茶客,哨音里裹着茉莉香,把胡同的早晨喊醒’。”

正说着,林野抱着画板跑进来,帆布包上的“猫侠客”图案沾了点绿豆汤的渍:“岳老师!夏老师!演唱会舞台的手绘帧出问题了——‘老槐树’的投影和周老的书法没对齐,我得现场调比例。”

他看见桌上的老账本,眼睛一亮,“这账本的字迹能扫进手绘里吗?让‘门墩儿’的插画旁飘几行老账,像时光在说话。”

“当然能。”夏晚晴立刻拍了账本的照片发给林野,“你先去场地调手绘帧,我跟岳川拍完账本就过去——对了,把李叔的铜哨子也拍进去,哨音响起时,手绘里的茶馆幌子晃一下,更有动感。”

林野抱着画板跑出门,李叔笑着摇头:“你们年轻人干事就是急,喝碗绿豆汤再走啊。”

岳川端起碗,绿豆的沙糯混着冰糖的甜,竟喝出了小时候的味道:“李叔,您这手艺,得写进书里当‘隐藏彩蛋’,读者要是来胡同,报我的名字,能免费喝碗绿豆汤不?”

“报你名字,加两勺糖!”李叔哈哈笑,又给夏晚晴续了杯茉莉花茶,“晚晴丫头,你小时候来茶馆,总抢我爷爷的铜哨子吹,记不记得?”

夏晚晴愣了愣,突然想起什么:“是不是我把哨子扔到房顶上,您爷爷爬梯子去捡,还摔了一跤?”

“就是你!”李叔指着她笑,“后来你姥姥拿了红糖来赔罪,我爷爷还说‘这丫头有劲儿,像个小炮仗’。”

两人聊得热闹,岳川趁机把老账本、铜哨子、茶馆的木格窗都拍了照,打算发给林野当插画素材。

离开茶馆时,李叔塞给他们两包茉莉花茶:“演唱会那天我去,给你们带刚煮的绿豆汤,让演员们也尝尝胡同的味儿。”

演唱会场地里,林野正趴在地上调整手绘帧的投影比例,周老的学生小苏在旁边帮忙扶着卷轴——刚才彩排时,“老槐树”的投影太靠上,遮住了“云”字的飞白。

“再往下挪五厘米。”林野盯着屏幕,“对,这样‘树影’能正好落在书法的‘走’字上,像墨韵里长出了树。”

夏晚晴走过去,拿着李叔的铜哨子吹了声,哨音刚落,手绘里的茶馆幌子果然晃了一下,和周老书法的“鸽哨儿”正好同步。

“成了!”她拍了拍手,“现在把老账本的字迹加进去,让‘民国三十七年’的账页在‘门墩儿’旁飘两秒,然后淡出,别抢戏。”

岳川则在观众席调试便签墙——毛边纸便签摊在长桌上,朱砂印泥的红配着小楷“胡同里的灯”,几个提前来帮忙的粉丝正试着写便签。

“我写的是‘小时候在胡同里跳皮筋,奶奶在门口喊我吃饭’。”穿粉色卫衣的姑娘举着便签,上面还盖了“旧时光”的小章,“能贴在老账本展区旁边吗?感觉像跟以前的人对话。”

“当然能。”岳川帮她把便签贴在对应区域,“等演唱会结束,这些便签会整理成‘胡同记忆册’,跟《胡同里的灯》一起出版,让更多人看到。”

傍晚彩排结束,几人在场地附近的小摊买烤红薯。夏晚晴的红薯烤得流油,她掰了一半递给岳川:“刚才跟出版社确认,《胡同里的灯》的封面用林野的‘老槐树’插画,封底印李叔的铜哨子,还加了句‘每段记忆,都有个地方能回去’。”

岳川咬了口红薯,甜得烫嘴:“演唱会结束后,咱们在茶馆办个‘胡同故事会’,让李叔讲老账本的故事,林野现场画插画,你唱《胡同里的灯》,肯定比签售会有意思。”

林野啃着红薯,含糊不清地说:“我还要把粉丝的便签画进插画里,每个便签都配个小图案——跳皮筋的姑娘画个小皮筋,喊吃饭的奶奶画个围裙,像把大家的记忆都拼在一起。”

夜色渐深,胡同里的路灯亮了。三人捧着烤红薯往回走,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铜哨子的余音好像还在耳边飘,老账本的字迹、手绘里的槐树、便签上的故事,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珠子,正被他们慢慢串成串。

回到工作室,岳川把老账本的照片扫进电脑,夏晚晴在手机上跟李叔确认“胡同故事会”的时间,林野则对着烤红薯的焦皮,琢磨怎么把“红薯香”画进插画里。

没有急着定下所有细节,只是让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碎片,在时光里慢慢发酵——就像李叔的绿豆汤,凉透了才更甜;就像胡同的故事,沉淀了才更有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