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14章 老照片里的旧影,卷轴上的新声

岳川把老太太给的老照片摊在工作室的长桌上,阳光从窗外斜切进来,落在那张“碎花裙小姑娘举糖葫芦”的照片上——突然发现,照片里的小姑娘眉眼,竟和夏晚晴有几分像。

他刚拿起手机想拍给夏晚晴看,门就被推开了,夏晚晴拎着个纸袋子走进来,里面是刚从胡同口买的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

“你看这张。”岳川把照片递过去,“老太太说这是她闺女,我怎么觉得……像小时候的你?”

夏晚晴接过照片,指尖蹭过泛黄的边缘,突然笑了:“还真有点像!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住过,就是这条胡同,也举着糖葫芦拍过照,可惜照片早丢了。”

她把栗子倒在盘子里,“刚跟演唱会的物料组确认,观众写‘胡同记忆’的便签纸,用了老北京的毛边纸,还印了小楷‘胡同里的灯’,跟周老的书法能搭上。”

岳川捏了颗栗子,热乎的壳烫得他指尖发麻:“便签纸别太规整,裁得歪一点,像自己剪的——再准备点朱砂印泥,让观众写完盖个小章,章上刻‘旧时光’,更有仪式感。”

正说着,林野抱着修改后的插画稿冲进来,画板上还沾着点未干的赭石色:“岳老师!我把老照片里的老槐树加进插画了——你看这树干的纹路,用枯笔蹭了五遍,才画出照片里那种‘半枯半活’的劲儿,还有树下的小马扎,按照片里的蓝格子布纹画的。”

画纸上的老槐树下,多了个蓝格子小马扎,旁边摆着个缺角的搪瓷缸,正是老太太现在还在用的那款。

岳川指着树杈:“加个小小的鸟窝,照片里树杈上就有,我问过老太太,说那窝麻雀在上面住了快二十年,每年都来。”

林野立刻掏出铅笔,在树杈间添了个圆乎乎的鸟窝,还点了两个小黑点当麻雀:“夏老师演唱会的手绘帧也改好了!把你说的‘鸟窝’加进了‘鸽哨儿’的镜头里,鸽群飞过树杈时,鸟窝动一下,像被哨音惊着了。”

下午三点,三人一起去演唱会场地。

舞台中央的宣纸卷轴已经挂好,周老正带着学生调试动态书法的投影——“鸽哨儿驮着云走”几个字在卷轴上慢慢显形,“云”字的捺画飘到一半时,林野的手绘帧突然切入:鸽群掠过老槐树,鸟窝轻轻晃动,画面正好卡在周老预设的“墨色转淡”节点上。

“太顺了!”夏晚晴走到舞台中央,拿起麦克风试唱,“门墩儿磨圆了年月”的歌声刚起,周老的学生就握着毛笔在卷轴上补写“门墩儿”二字,笔尖的墨汁晕在宣纸上,和背景屏里的门墩插画完美重合。

“音效再调下。”夏晚晴对着调音台喊,“‘鸽哨儿’那句的混响加0.2秒,像哨音在胡同里绕了圈再飘回来——跟周老写‘云’字的节奏对齐,别快别慢。”

调音师调整时,胡同里的老太太突然拄着拐杖来了,身后跟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是她的孙女。“听说你们在搞演唱会,我带孙女来看看。”老太太指着卷轴,“这字写得好,跟咱胡同的老槐树似的,有劲儿。”

夏晚晴赶紧扶着老太太坐在观众席第一排,递过杯热茶水:“您要是喜欢,演唱会当天来当‘特邀观众’,我给您留最好的位置。”

小姑娘抱着个笔记本,怯生生地递给岳川:“岳老师,我能把奶奶的故事写在便签纸上,贴在卷轴上吗?奶奶总说,以前胡同里的孩子,晚上都聚在槐树下听她讲古。”

“当然能。”岳川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到时候我帮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所有人都知道咱胡同的故事。”

离开场地时,天已经擦黑。胡同口的糖葫芦摊还没收,老板看见他们,笑着递过两串:“晚晴丫头,岳老师,尝尝新蘸的!山楂选的是山里红,酸里带甜,跟小时候一个味儿。”

夏晚晴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糖壳脆得“咔嚓”响:“明天让物料组多买几串,演唱会结束后分给工作人员,也让他们尝尝咱胡同的味儿。”

回到工作室,岳川把老太太的故事写进《胡同里的灯》第三章:“槐树下的小马扎,蓝格子布磨出了毛边,王奶奶的故事,从‘生产队的驴’讲到‘胡同里的第一盏路灯’,孩子们的糖葫芦,糖汁滴在地上,粘住了夏天的风。”

夏晚晴在旁边确认便签纸和朱砂印泥的数量,林野则把修改好的手绘帧导给影像团队,屏幕上,鸽群掠过老槐树的画面,和周老的书法“云”字正好重叠,像旧时光和新故事撞了个满怀。

雪团从外面回来,跳上长桌,把爪子搭在老照片上,尾巴扫过岳川的手稿,在“糖葫芦”三个字旁留下个浅浅的爪印。

岳川笑着把猫抱起来,夏晚晴递过颗剥好的栗子,雪团凑过去闻了闻,轻轻咬了一口——胡同里的甜,就这样落在了工作室的灯光里,暖而扎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