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52章 旧物载情怀:针脚缝时光,匠心护IP

滨江的秋意渐浓,槐巷旁的老裁缝铺里,王婶正踩着老式缝纫机,“咔嗒咔嗒”的针脚声裹着布料的棉香,飘出敞开的木门。

岳川手里拿着《槐巷少年》小说里描写的“蓝白校服”细节——“袖口磨出毛边,领口绣着小小的‘滨高’校徽”,放在缝纫机上。

“王婶,您能按这个样式,做一套90年代的滨江高中校服吗?我们想做成《槐巷少年》的周边,让读者摸到真实的青春感。”

王婶拿起布料,指尖划过粗棉布的纹理,笑着点头:“这布料我熟!当年滨江高中的校服就是我做的,校徽的绣法我还记得——要绣得小,藏在领口内侧,像个小秘密。”

她从抽屉里翻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90年代的蓝白棉线、旧校徽图样,“你们想做多少套?我喊上巷里的老姐妹一起,保证针脚跟当年一样。”

这正是岳川借鉴地球《最好的我们》Ip开发的思路——周边不做廉价的流量衍生品,而是抓“真实旧物感”,比如复古校服、带粉笔灰味的笔记本、印着老操场的明信片,让读者拿到手就想起自己的青春。

“先做500套校服,再做1000本笔记本,”他对跟来的张莉说,“笔记本要用老工厂的再生纸,纸页泛黄,像放了几十年的旧练习册,里面夹张槐巷的老照片。”

张莉翻着王婶拿出来的旧校服样品,眼里满是惊喜:“比我想象的还贴!上次星娱说要做‘镶钻校服’,简直丢了原着的魂,你们这才是真的懂Ip。”

可话音刚落,周曼的手机就响了——是负责笔记本生产的老纸厂发来的消息:“星娱刚包下我们的生产线,说要垄断所有复古再生纸,还说要是我们给你们供货,就加倍压价挤垮我们。”

老纸厂的李厂长也跟着叹气:“他们给的钱太多,我们小厂实在扛不住。”凌薇立刻掏出平板,翻着滨江的老作坊名录:“我记得槐巷尽头有个‘老周纸坊’,还在用传统工艺做纸,咱们去那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贴的纸。”

岳川跟着凌薇找到老周纸坊时,周师傅正用竹帘抄纸,“哗啦”的水声里,纸浆在竹帘上慢慢成形。

“要做泛黄的旧纸?”

周师傅放下竹帘,指着晾纸架上的成品,“我这纸加了黄柏汁,自然泛黄,还带着竹纤维的纹路,比机器做的再生纸更有‘时光感’。”

他拿起一张纸,用铅笔在上面写字,笔迹洇开的痕迹,像极了90年代练习册上的字迹。

“就用这种纸!”

岳川立刻定下,“笔记本封面用布面,印上滨江高中的旧校门,扉页印小说里的句子‘槐巷的风,吹过我们的少年时’。”

周师傅笑着点头:“我再加个小细节——每张纸的角落,都印个小小的槐树叶水印,像藏在练习册里的秘密。”

星娱的人听说他们找到老纸坊,又换了法子——买通文具批发商,说“川晴的周边是小作坊生产的,质量不合格”,还伪造了“质检报告”。

可没等团队回应,王婶和周师傅就自发录了视频——王婶展示校服的针脚:“这是当年给滨高做校服的手艺,怎么会不合格?”

周师傅演示抄纸过程:“我的纸用了三十年的工艺,比机器纸还结实!”

视频发出去后,网友纷纷留言:“就想要这种有匠心的周边,星娱的工业垃圾才该质检!”

周边制作的同时,音频剧《槐巷少年》也在推进。

夏晚晴带着录音设备,在滨江高中的广播室录旁白——广播室的老话筒还带着锈迹,“滋滋”的电流声混着她的声音,像90年代的校园广播:“林晓把陈阳的解题步骤抄在笔记本上,粉笔灰落在纸页上,像撒了把细碎的星光。”

陆哲则把之前录的上课铃、操场哨声剪进去,在“放学路”片段里,加了段自行车铃和冰棍纸撕开的“咔嚓”声,让听众仿佛真的走在槐巷的夕阳里。

小说作者林澜来工作室看周边样品时,拿起校服摸了摸袖口:“这毛边的质感,跟我当年的校服一模一样!”

她翻开笔记本,看到槐树叶水印,突然红了眼:“我写小说时,就想象着有这样一本笔记本,里面藏着槐巷的影子,你们真的做出来了。”

岳川笑着递过一张手写卡片:“我们还准备在每套周边里,夹一张作者手写的经典句子,比如‘青春是槐巷的蝉鸣,也是没说出口的谢谢’,让读者更有共鸣。”

林澜接过卡片,立刻拿起笔写了起来,笔尖划过泛黄的纸页,留下淡淡的墨水痕:“这种手写的温度,比印刷的字更有意义,星娱永远不懂。”

张莉也补充道:“视频平台已经定了,网剧开播时,同步上线‘槐巷少年周边盲盒’,里面有校服、笔记本、明信片,还可能抽到作者手写卡,肯定能吸引读者。”

可就在周边准备量产时,周曼突然收到老周纸坊的消息:“星娱的人去纸坊闹事,说要是我们给你们供货,就砸了我们的抄纸池!”

周师傅在电话里声音发颤:“他们还威胁说,以后没人敢跟我们合作。”

岳川立刻带着林野赶去纸坊,刚到门口,就看到星娱的几个壮汉围着周师傅,手里还拿着木棍。

“住手!”

岳川冲过去,挡在周师傅身前,“你们再闹,我就报警!”

林野立刻掏出相机,对着壮汉们拍摄:“刚才你们威胁的话,我都录下来了,要是不想被曝光,就赶紧走!”壮汉们见状,骂骂咧咧地走了,临走前还放话:“你们等着,这事没完!”

周师傅握着岳川的手,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的纸坊就完了。”

岳川拍了拍他的肩膀:“您放心,我们已经联系了媒体,明天就曝光他们的恶行,以后没人敢欺负您。”

林野也补充道:“我刚才拍的视频,已经发给报社了,明天就能见报,让大家看看星娱是怎么抢资源、耍流氓的。”

当天晚上,“星娱威胁老作坊”的视频就被报社曝光,#星娱霸凌小作坊#的话题冲上热搜。网友纷纷抵制星娱的所有产品,连之前合作的品牌都发声明解约。

滨江本地的老匠人更是自发组织“声援团”,说要帮老周纸坊、王婶裁缝铺扩大生产,“不能让匠心输给流量”。

第二天,老周纸坊的订单突然爆了——不仅是《槐巷少年》的笔记本,还有很多人想定制“槐树叶水印纸”,用来写家书、做手账。

王婶的裁缝铺也排起了长队,有人想做复古校服,有人想做槐巷主题的连衣裙。周师傅笑着对岳川说:“现在我的纸坊忙不过来,还雇了巷里的几个年轻人,咱们的周边肯定能按时量产。”

岳川看着纸坊里晾满的槐树叶水印纸,又看了看裁缝铺里堆着的蓝白布料,突然觉得——那些从地球“抄”来的Ip开发思路,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被滨江的老匠人、老作坊、老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了真正有温度的“槐巷记忆”。

张莉这时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兴奋:“视频平台刚说,周边盲盒的预售已经破了10万份,还想加订5000套校服!

咱们明天去纸坊和裁缝铺看看样品,没问题的话就安排量产,争取赶在网剧开播前发货。”

岳川点头:“我现在就过去,顺便把作者手写卡带过去,夹在样品里,让周师傅和王婶也看看。”

挂了电话,岳川拿起桌上的手写卡,上面是林澜写的“槐巷的风会记得,我们的少年时”,字迹娟秀,带着淡淡的墨水香。

他走出工作室,朝着老周纸坊的方向走去,槐巷的秋风吹过,带着纸浆的竹香、布料的棉香,像一首正在被编织的青春之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