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246章 骑楼唱夜曲:粤音融旋律,山寨破声碎

广州的清晨,骑楼早市的石板路还沾着露水,岳川跟着肠粉摊主阿婆的脚步,穿过挂着腊味的巷弄。

“‘靓仔,肠粉要加蛋唔加’(帅哥,肠粉要加蛋吗),”阿婆推着小推车,吆喝声裹着米香飘远,“后生仔(年轻人),你听呢个声,系唔系好有广州味?”

岳川掏出录音笔,按下录制键——阿婆的叫卖、石板路的脚步声、远处茶楼的“饮茶啦”招呼声,混在一起像首天然的市井序曲。

他脑子里浮现出地球粤语歌《喜帖街》的旋律框架:主歌用叙事感强的粤语念白,副歌用温柔的旋律铺陈,只需把“喜帖街”的意象换成“骑楼巷”,“纸婚纱”换成“腊味香”,就能让这首歌在广州落地。

“咱们的广州主题歌,就叫《骑楼夜》。”

岳川对着赶来的综艺团队说,“前奏用阿婆的肠粉叫卖声切入,主歌用粤语念白,讲骑楼里的小故事,比如腊味店老板的日常、茶楼里的老茶客,副歌用普通话混粤语,像‘骑楼的夜 亮着旧灯牌’,既贴广州,又让非粤语区观众能共情。”

李然抱着吉他,跟着阿婆的叫卖节奏轻轻弹和弦:“粤语念白我得练练,比如‘腊味挂在骑楼角,风里飘着酱油香’,这样念出来有画面感吗?”

岳川点头,掏出手机翻出提前写好的歌词(其实是《喜帖街》改编版):“就按这个来,念白时不用刻意咬字,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就好。”

可当天下午,周曼的手机突然炸了——星娱的官微发了首《广州巷》,声称是“首支广州城市主题综艺歌”,旋律抄了《滨江》的框架,歌词堆砌“早茶”“骑楼”等标签,还买了“广州第一综艺歌”的热搜。

更气人的是,星娱的综艺《市井之声》突然宣布“提前三天在广州开机”,要跟《城市星声记》打对台。

“他们这是想抢热度!”

凌薇刷着热搜,气得手都抖了,“咱们的《骑楼夜》还没录完,他们就发山寨歌,想让观众先入为主!”

林野立刻打开星娱的歌曲链接,听完皱起眉:“旋律没新意,歌词太空洞,连广州的粤语都念不标准,肯定火不了,但架不住他们买热搜。”

岳川却没慌,反而让林野把早上录的阿婆叫卖声、茶楼嘈杂声剪出来,发在综艺官微:“咱们不跟他们比速度,比‘真’——把这些真实的广州声音放出去,再配段李然练粤语念白的花絮,让观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广州味。”

花絮刚发出去,评论区就炸了——广州本地网友留言:“星娱那首《广州巷》根本没灵魂,听阿婆的肠粉叫卖声才叫广州!”

“李然的粤语虽然不标准,但听得出来在用心学,比星娱的塑料粤语强多了!”连粤剧名家都转发花絮:“期待真正有广州烟火气的作品,而非标签堆砌。”

第二天的录制,选在骑楼街的一家老茶楼。

岳川特意请了茶楼的老茶客陈伯来当“声音顾问”,陈伯喝着普洱,指着窗外的骑楼:“唱广州,要唱‘人情味’,比如茶楼伙计记着老茶客的口味,腊味店老板帮熟客留最好的腊肉,这些才是骑楼的魂。”

夏晚晴跟着陈伯学粤语俚语,把“得闲饮茶”(有空喝茶)编进《骑楼夜》的间奏;苏晓则跟茶楼伙计学“拉肠粉”,把肠粉机的“滋滋”声录下来,作为歌曲的前奏引子。

李然坐在茶楼的八仙桌前,抱着吉他弹起《骑楼夜》的旋律,陈伯突然拿起桌上的粤剧板鼓,轻轻敲了起来:“加段这个,像骑楼的心跳声。”

板鼓的“咚咚”声混着吉他旋律,瞬间有了广州的老味道。

岳川赶紧让录音师多轨录制,把板鼓声、肠粉机声、茶楼嘈杂声都融进去——这些真实的市井声,成了《骑楼夜》最独特的“伴奏”,比任何后期合成的音效都有温度。

录制到副歌时,星娱的人突然带着记者闯进茶楼,举着相机大喊:“你们的《骑楼夜》是不是抄了我们的《广州巷》?现在就拿出创作证据!”

茶楼里的老茶客立刻不乐意了,陈伯放下板鼓,指着星娱的人:“你哋(你们)个歌(歌)连广州的水味都冇(没有),好意思讲人哋(别人)抄?”

岳川没跟他们争执,而是让录音师播放《骑楼夜》的多轨录音:“从昨天早上的肠粉叫卖,到刚才的板鼓,每一段声音都有时间戳和现场视频,你们的《广州巷》除了买热搜,有这些真实的广州印记吗?”

他边说边打开综艺官微,置顶的“广州声音日记”里,全是这两天的录制花絮,时间线清晰得让星娱的人无从反驳。

记者们见状,纷纷调转镜头,对着茶楼里的录制现场拍——李然在唱“骑楼的夜 亮着旧灯牌”,陈伯在敲板鼓,苏晓在跟伙计学拉肠粉,画面里满是广州的烟火气。

星娱的人脸色铁青,只能灰溜溜地走了,连之前准备好的“质疑稿”都没敢掏出来。

傍晚,《骑楼夜》的最终版在茶楼完成录制。

当歌曲里的肠粉叫卖声、板鼓声、茶楼嘈杂声响起时,在场的老茶客都红了眼——陈伯擦着眼泪说:“听到呢个声(这个声音),就想起细个(小时候)喺骑楼街玩嘅日子(在骑楼街玩的日子)。”

第二天早上九点,《骑楼夜》准时上线各大音乐平台。

24小时播放量破3亿,粤语念白部分成了短视频平台的热门bGm,无数广州网友发视频“打卡骑楼夜”,配文“这才是我们的广州歌”。

反观星娱的《广州巷》,因为歌词空洞、旋律抄袭,播放量连《骑楼夜》的零头都不到,还被网友扒出“抄袭《滨江》旋律”的实锤,话题#星娱山寨歌翻车#冲上热搜。

录制结束后,东方卫视的制片人张姐突然找到岳川,手里拿着一份电视剧剧本:“我们在拍一部广州背景的都市剧《骑楼往事》,讲的是骑楼街里几户人家的故事,看完《骑楼夜》,觉得你们太懂广州的魂了,想邀请你们做整部剧的原声音乐,能不能聊聊?”

岳川接过大纲,翻到“骑楼腊味店”的剧情片段——和《骑楼夜》里的意象不谋而合。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地球《溏心风暴》的原声风格,温暖又带点市井烟火气,正好适配这部剧。

“我们可以试试,”岳川笑着说,“先从剧中的‘腊味店主题曲’入手,用《骑楼夜》的旋律做变奏,加一段粤剧板鼓,贴合剧情里的老广州味道。”

张姐立刻拉着他坐在茶楼的八仙桌前,叫了一笼虾饺:“咱们边吃边聊,剧里还有‘茶楼伙计追爱’‘老裁缝守店’的片段,你们可以根据这些剧情,写几首不同风格的插曲,比如轻快的、怀旧的,咱们争取让原声和剧一起火!”

夏晚晴凑过来看剧本,指着“茶楼追爱”的片段:“这个可以写首轻快的粤语歌,像《骑楼夜》的姐妹篇,用茶楼的‘饮茶’声当前奏,肯定很有意思。”

陆哲也点头:“我可以用粤语童谣的旋律做间奏,增加怀旧感,比如《月光光》的片段,老广州肯定有共鸣。”

阿婆这时推着肠粉车经过,笑着递来一碗热乎的艇仔粥:“后生仔(年轻人),食完粥再倾(聊)啦,粥暖身,倾嘢(聊天)都有精神!”

岳川接过粥,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骑楼灯笼,又看了看手里的剧本,突然觉得广州的故事还没讲完——从综艺到电视剧,从《骑楼夜》到《骑楼往事》,那些从地球“搬”来的旋律,正一点点在这座城市的烟火里,长出新的生命力。

周曼看了看时间,提醒道:“咱们晚上还要赶去成都,成都站的综艺踩点不能耽误,张姐这边的剧,可以先让凌薇出个原声方案,等成都站结束再细聊。”

张姐立刻点头:“没问题,我等你们的方案,这部剧能不能成,就靠你们的音乐了!”

众人收拾设备时,陈伯抱着板鼓跑过来,非要送给李然:“呢个(这个)板鼓陪咗我三十年,送俾你(送给你),以后唱广州嘅歌(广州的歌),记得有个老伯伯喺(在)骑楼等你哋(你们)。”

李然接过板鼓,眼眶微红,当场弹起《骑楼夜》的旋律,陈伯跟着敲起板鼓,茶楼里的老茶客也跟着轻轻唱,骑楼的夜,在歌声里变得格外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