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 > 第164章 木活字里藏笔意,复刻本中见初心

在活字印刷传承人周老爷子的作坊里,空气中弥漫着梨木的清香,与松烟墨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散开。

周老爷子静静地坐在桌前,他手中紧握着一把锋利的刻刀,正专注地在枣木坯上雕刻着一个“仁”字。每一刀都精准无误,刀刃倾斜的角度、下刀的力度都恰到好处。

横画的末端,周老爷子特意留下了一个微微的“顿笔”,仿佛一个人在鞠躬时微微弯曲的腰部,给这个字增添了一份谦逊和敬意;而竖笔的中间,则巧妙地留下了一道细微的“束腰”,这其中蕴含着“刚柔相济”的深意。

这个“仁”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是岳川团队“活字古籍坊”的核心所在。他们并不追求那些炫目的科技手段,而是坚持做“能摸得着的传承”。

在这里,普通人可以亲手用木活字排版古籍片段,感受活字印刷的魅力。然后,周老爷子会将这些排版好的古籍片段精心复刻成《诗经》《论语》等经典着作的线装本。

每一本线装本都带着手工排版的细微“不齐”,这是机器印刷所无法呈现的独特“人气”。这种不完美,反而让这些书籍更具生命力和温度,仿佛它们是被赋予了灵魂一般。

“韩流的‘古籍文创礼盒’刚上热搜,”项目组的小孟把手机递过来,礼盒里装着烫金封面的《论语》,内页是机器印刷的楷体,还附赠偶像签名的书签,“他们说‘传统线装本太笨重,现代设计才便携’,预售三天卖了五万套,评论里全是‘颜值即正义’。”

周老爷子没抬头,手里的刻刀在枣木上轻轻一转,“仁”字的最后一笔“捺”有了弧度,像春风拂过的草叶。

“便携?”

他把刻好的活字放在案上,与旁边机器刻的“仁”字并在一起——手工刻的字边缘有细微的刀痕,机器刻的则是光滑的直角。

“你看这手工的‘捺’,是‘护持’的意;机器的直愣愣,像块硬石头,哪有‘仁’的软和?他们那是‘卖封面’,咱这是‘做本子’——线装本的针脚要‘疏而不松’,纸要选安徽的宣纸,翻页时能听见‘沙沙’的声,这才是读古籍的味。”

岳川蹲在案旁,手里捧着周老爷子刚复刻完的《诗经》线装本,纸页泛着淡淡的米黄,是用“草木染”做的旧,每页的天头地脚留得宽,方便批注。

“我们不搞VR,也不搞AR,”他指着作坊里的“排版体验区”,几张长桌上摆着木活字、油墨、印版,“就让人来亲手排几个字——排‘蒹葭苍苍’时,得自己找‘蒹’‘葭’‘苍’的活字,对齐时要盯着版心线,错一个字就得重排。韩流的礼盒拆开就完了,咱这体验,能让人记住‘每个字都有讲究’。”

项目试运营时,年轻学徒小林觉得手工排版太慢,偷偷用电脑做了“活字模板”,把常用字的位置标在纸上,想提高体验效率。周老爷子发现后,没骂他,只是让他排同一个“礼”字——先用模板排,再用手凭感觉排。

“你看这模板排的,”周老爷子指着印出来的纸,“‘礼’字的‘示’字旁和‘豊’对齐得太齐,像两块硬邦邦的砖;

再看手排的,‘示’字旁稍微往左挪了一点,‘豊’的竖笔稍微带点弯,这才像人拱手行礼,有‘让’的意。”

他拿起一块磨损的“礼”字活字,字边缘的刀痕已经圆润,“这活字用了三十年,排过几百次‘礼’,每次排都不一样——这才是活的,模板是死的。”

小林红着脸收了模板,开始跟着周老爷子学“凭感觉排版”。

有次排《论语》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他把“朋”字的活字放偏了一点,周老爷子没纠正,只是说:“朋友来晚了,等一等也无妨——这排版的‘不齐’,也是人情。”

韩流的“古籍文创礼盒”很快出了岔子。

有读者发现,礼盒里的《论语》把“学而时习之”印成了“学而时习子”,异体字“朋”写成了简体的“朋”,连扉页的“论语”二字都用错了字体——本该是楷体,却用了宋体。

网友翻出“活字古籍坊”的线装本对比:“人家的‘朋’字是异体字,旁边还附了注释,说‘古朋字像两串贝壳,代表朋友相助’;韩流连字都认不全,还好意思卖文化礼盒?”

“活字古籍坊”的体验区渐渐成了老街的“打卡点”,却不是因为网红效应。

有小学生排“孝”字,排了四次才对齐,周老爷子告诉他:“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子要托着老,所以下面的‘子’要稍微宽一点——你看,写字排版,都要懂道理。”孩子回去后,给爷爷写了张“孝”字的纸条,用的就是作坊里学的异体字。

有海外华人特意飞来,想让周老爷子用活字印家族族谱。

“爷爷说,我们家的族谱是手写的,文革时丢了,”华人捧着带来的旧照片,“听说您能复刻古籍,能不能帮我们把族谱用活字印出来?让后代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周老爷子没要高价,只是让他一起参与排版:“族谱要自己排,每个字都记着家里的人,才有意思。”

岳川的新策划,不是扩大规模,而是在作坊里加了个“批注角”——读者可以在复刻本的空白处写批注,下次来还能翻看之前别人的批注。

有个大学生在《诗经·蒹葭》的空白处写“今天排了这几个字,才懂‘道阻且长’的意思”,下次来发现,后面有人跟了句“我也是,排了半小时才对齐,道真的很长”。

周老爷子的作坊里,现在常坐着各行各业的人:有退休的老师来排《诗经》,想教孙子认异体字;有程序员来排《道德经》,说“想从‘无为’里找写代码的道理”;还有情侣来排“执子之手”,把印出来的纸装裱起来当定情物。

傍晚的阳光落在案上,周老爷子教小林刻新的“和”字活字,刀刃在枣木上慢慢走,像在写一首慢诗。

岳川看着体验区里排字的人,突然明白:振兴文化不是搞多少大项目,而是让像木活字这样的老手艺,能接住当下人的心情——排一个字,懂一个理,记一份情。这比任何炫目的科技、任何网红的噱头,都来得更实在,也更长久。

韩流的“古籍文创礼盒”慢慢没了销量,剩下的库存堆在仓库里,连打折都没人要。

而“活字古籍坊”的线装本,每次复刻都要提前预定——不是因为稀有,是因为每个本子里,都藏着手工的温度、排版的人情,还有千年文化里,最本真的初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