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26章 铁血孤城

1937年的日子 第26章 铁血孤城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铁血孤城

一、解防

民国三十三年深秋,豫东平原的风裹着碎雪,打在17师士兵的绑腿上,簌簌作响。师长赵志国勒住马缰,望着前方那座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县城——三天前,他们刚从日军手里夺回这座城,城墙上的弹痕还新鲜得像刚结的痂,城门洞上“光复门”三个大字,是他让人连夜刻上去的,墨迹未干。

“师座,城防图绘好了。”参谋递上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防御工事的位置,“工兵营已经在城外挖了三道反坦克壕,城墙上加了双层沙袋,重机枪阵地布在四个角楼,视野能覆盖全城。”

赵志国手指敲着地图上的东门:“这里是重点,日军从临城来,必走东门大道。让3团把反坦克炮架在东门内的天主教堂顶楼,炮口对准城外两公里处的石桥,那是坦克必经之路。”他抬头看了眼天色,碎雪落在他的貂皮领上,很快化成水,“告诉弟兄们,委员长说了,这是咱们光复的第一座县城,丢了,谁也担待不起。”

3团团长陈峰刚满二十五岁,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神却比城墙上的枪刺还硬。他站在东门城楼上,指挥士兵加固工事,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都给老子精神点!把沙袋再堆高半尺,子弹都压进弹仓里,别等鬼子来了手忙脚乱!”

士兵们呼哧呼哧地扛着沙袋,有人打趣:“陈团长,听说你对象在重庆念大学?等守住了城,让师座给你批婚假!”

陈峰耳根一红,踹了那士兵一脚:“少废话!等把鬼子打跑了,老子请全团喝喜酒!”

城墙下,百姓们自发来帮忙,老人搬石头,妇女烧开水,孩子们则举着小旗子,跟着士兵们喊口号:“死守县城,誓把鬼子赶出去!”

赵志国看着这一幕,心里暖烘烘的。他想起出发前委员长的嘱托:“志国,这城不仅是座城,是民心,是希望,丢不得。”

二、初战

第四日清晨,日军的侦察机像只黑乌鸦,在县城上空盘旋了三圈。陈峰举着望远镜,看着飞机翅膀上的太阳旗,啐了口唾沫:“来得挺快。”

上午十点,城外传来隆隆的马达声。陈峰爬到教堂顶楼,望远镜里出现了黑压压的日军步兵,足有两个联队,前面还跟着十二辆坦克,履带碾过冻土,发出沉闷的响声,像头喘着粗气的巨兽。

“各单位注意,进入战斗位置!”陈峰对着步话机嘶吼,“反坦克炮瞄准石桥,等我命令!”

日军的先头部队走到石桥中央时,陈峰猛地挥下手臂:“开炮!”

三发炮弹呼啸着飞出,精准地落在石桥两侧,轰隆巨响中,石桥轰然坍塌,最前面的三辆坦克来不及刹车,一头栽进了桥下的冰河里,炮管在冰面上撞出刺耳的刮擦声。

“打得好!”城墙上爆发出欢呼。陈峰却没松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日军的炮兵很快展开反击,炮弹像雨点般砸在东门城墙上,砖石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陈峰死死盯着日军的炮兵阵地,对着步话机喊:“让迫击炮连压制鬼子炮兵!快!”

迫击炮的炮弹在日军阵地炸开,暂时压制了炮火。可日军的步兵已经冲到了城下,搭起云梯往上爬,钢盔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给老子打!”陈峰抓起身边的步枪,一枪撂倒最前面的日军,“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城,不是那么好爬的!”

士兵们的机枪疯狂扫射,子弹像泼水般泼向日军,云梯上的日军成片倒下,掉进护城河的冰窟里,溅起的水花瞬间冻结。可后面的日军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往上冲,嘴里喊着“天皇万岁”,红着眼像群疯狗。

“陈团长!西北角快守不住了!”一个士兵连滚带爬地跑来,头盔都跑掉了,“鬼子搭了三架云梯,已经有十几个爬上来了!”

陈峰抄起身边的大刀,刀柄被汗水浸得发滑:“跟我来!”他带着预备队冲过去,大刀劈在日军的钢盔上,火星四溅。一个日军举着刺刀刺向他,他侧身躲过,反手一刀砍在对方脖子上,鲜血喷了他满脸。

“守住!”他抹了把脸,血水流进眼睛里,又辣又疼,“援军下午就到!谁也不准退!”

三、巷战

日军攻了整整一天,东门城墙被轰塌了丈许宽的缺口,却始终没能突破防线。傍晚时分,他们暂时撤退,战场上安静下来,只剩下伤兵的呻吟和风吹过断垣残壁的呜咽。

陈峰靠在城墙上,左臂被弹片划了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军医正在给他包扎,他咬着毛巾,疼得浑身发抖,却硬是没哼一声。赵志国走过来,递给了他块压缩饼干:“22师的先头部队被鬼子缠住了,援军要明天才能到。”

“我能守住。”陈峰嚼着饼干,声音含糊不清,“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让鬼子进城。”

夜里,日军突然从南门偷袭,那里是2团防守的区域,团长李卫国是个四十岁的老兵,脸上刻着风霜,却比谁都硬气。他没等日军靠近城墙,就带着士兵从暗道绕到城外,摸到日军背后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日军丢下百具尸体,狼狈撤退。

“他娘的,想玩阴的!”李卫国回来时,棉衣上全是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鬼子的,“老子在南门埋了二十颗地雷,让他们尝尝厉害!”

第五天,日军改变战术,集中炮火轰击东门缺口,同时派工兵填护城河。陈峰站在缺口后,指挥士兵用沙袋堵缺口,日军的子弹像飞蝗般打来,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倒下,可没人后退。

“团长!子弹快打光了!”

陈峰从尸体上捡起步枪,检查了下弹匣:“省着点用,等他们靠近了再打!用刺刀,用石头,实在不行就用牙咬!”

中午时分,日军终于突破了东门缺口,潮水般涌进城内。陈峰大喊:“撤到第二防线!打巷战!”

士兵们有序撤退,依托民房、院墙构筑临时工事。日军进城后,坦克在狭窄的街道里转不开身,成了活靶子,陈峰让人从屋顶往下扔炸药包,三辆坦克瞬间成了废铁。

巷战打得惨烈。在十字街口,一个名叫王小二的年轻士兵,抱着炸药包冲进日军堆里,拉响引线时还喊着“娘,儿子给你报仇了”;在绸缎铺,老板娘用剪刀刺死了一个日军军官,自己也被乱枪打死;在小学堂,十几个学生兵守着最后一道防线,直到弹尽粮绝,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陈峰在巷子里穿梭,身上添了七八处伤,却像不知疼似的。他看到一个老太太给士兵们送馒头,被流弹击中,手里的篮子滚落在地,馒头撒了一地,他鼻子一酸,挥刀劈死两个日军,吼道:“给我杀!为大娘报仇!”

四、援军至

第六天清晨,日军的攻势弱了些。陈峰靠在断墙上,看着身边仅剩的三十多个士兵,每个人都带伤,却没人说累。他从怀里掏出张照片,是他和对象在重庆码头的合影,照片上的姑娘笑靥如花。

“等打完这仗,我就娶你。”他轻声说,像是在对照片里的人承诺,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中午时分,城外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不是日军的三八式,而是**的中正式!陈峰猛地站起来,血痂裂开,疼得他龇牙咧嘴,却笑得比谁都灿烂:“是援军!22师到了!”

22师师长带着部队从侧翼杀来,枪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日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赵志国趁机下令反攻,士兵们像打了鸡血般冲出工事,与援军里应外合。

陈峰一马当先,大刀挥舞得像团旋风,砍倒最后一个日军军官时,他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醒来时,他躺在后方医院的病床上,手臂上打着石膏,身边放着那把跟着他拼杀了六天的大刀。赵志国坐在床边削苹果,动作有些笨拙:“命大,医生说再晚送过来半小时,胳膊就保不住了。”

“县城……守住了?”陈峰声音沙哑。

“守住了。”赵志国把苹果递给他,“22师赶跑了鬼子,委员长来电,说要给你请功,升你做旅长。”

陈峰咬了口苹果,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不是因为疼,也不是因为升官,而是想起了那些没能看到胜利的弟兄——王小二、送馒头的大娘、小学堂里的学生兵……他们的脸在他眼前一一闪过,清晰得像昨天才见过。

“师座,”他抹了把眼泪,“能……能在城里修座纪念碑吗?把他们的名字都刻上去。”

赵志国点点头,眼眶也红了:“修,不仅要修,还要让后人都记住,这座城,是用他们的命换来的。”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陈峰的脸上,暖洋洋的。他知道,这场仗他们打赢了,不仅守住了县城,更守住了中国人的骨气。那些牺牲的热血男儿,虽然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却永远活在了这座城的记忆里,活在每一个被他们守护过的百姓心里。

而他,会带着他们的份,继续守下去,直到把所有鬼子都赶出国土,让这片土地再也听不到枪炮声,只有孩子们的笑声,和风吹过麦田的轻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