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2章 河滩靶场的枪声

1937年的日子 第2章 河滩靶场的枪声

作者:打卡小达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54

第二章 河滩靶场的枪声

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天际刚洇开一抹鱼肚白,张石头就带着王铁蛋、刘和尚、周小满和两个新兵,推着板车往西边河滩去。板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颠得厉害,车轱辘碾过昨夜的积水,溅起的泥水打在裤腿上,冰凉刺骨。车斗里装着从铁匠铺借来的铁镐、撬棍和铁丝,还有两把用来清理碎玻璃的铁钳——鬼子撤退时把这片靶场炸得乱七八糟,弹片和碎玻璃混在泥里,稍不留意就会划破脚。

“连长说了,得做五十个靶子,”张石头抡起镐头,重重砸在一块炸变形的铁板上,“哐当”一声脆响,震得他虎口发麻。铁板边缘翘起来,露出下面发黑的泥土,“咱得弄结实点,用老榆木当芯,外面裹三层稻草,再糊上泥巴,别让子弹一打就散架。”他的棉袄敞着怀,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领口的红布条被晨风吹得轻轻摆动,像朵倔强的小红花。

王铁蛋蹲在地上捡弹片,他的手指又粗又短,是常年挑货郎担磨出来的。一片锋利的弹片划破了他的指尖,血珠刚冒出来,就被他塞进嘴里吮了吮,眉头都没皱一下。“俺昨儿个去仓库看了,”他含混不清地说,“有堆旧木板,是鬼子烧学校时没烧干净的,劈劈能当靶子面。”他以前走街串巷时,这双手能灵活地摆弄货郎箱里的针头线脑,现在拿起铁钳,却显得有些笨拙,夹起碎玻璃时总掉在地上。

周小满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算盘和本子,他是来给大家送早饭的。走到河滩边时,远远就看见几个汉子在泥里忙活,张石头的粗嗓门隔着晨雾传过来,骂骂咧咧地跟一块顽固的混凝土块较劲。他赶紧加快脚步,帆布包上的铜扣叮当作响。“歇会儿吃点东西吧!”他把篮子往地上一放,里面是掺了豆子的窝头和腌萝卜,“连长说下午带枪来试靶,让咱先搭个棚子挡挡太阳,免得中暑。”

“还是学生娃心细。”张石头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汗珠砸在地上,洇出小小的湿痕。他拿起个窝头,掰了一半递给王铁蛋,自己捧着另一半狼吞虎咽,窝头渣掉在脖子里也不在意。“这棚子得搭在靶子西边,”他指着远处的木杆,“让打枪的人背对着太阳,不然晃眼。”

正说着,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张石头警惕地抓起身边的铁镐,王铁蛋也站了起来,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还没配枪,只有根磨尖的木棍。等看清来人,两人都松了口气:是春杏带着三个婶子,挎着篮子走在河滩上,蓝布头巾被风吹得鼓鼓的。

“赵政委说你们的枪总磕着碰着,”春杏把篮子往地上一放,里面是十几个粗布枪套,针脚歪歪扭扭的,却看得出来缝得很用心,“俺们妇女队连夜缝了些,套上能护着点枪身,下雨也不容易生锈。”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落在张石头身上时,突然红了脸,赶紧低下头去整理枪套。

张石头拿起一个枪套,粗布上还带着浆洗后的硬挺感,他翻来覆去地看,突然嚷嚷起来:“春杏妹子,俺这个咋没花?你给连长做的那个,上面是不是绣了槐花?”

旁边的胖婶笑着拍了他一巴掌,力道不小:“你个糙老爷们要啥花?给你缝的这层布比别人厚三分,抗磨!”她指着春杏手里的枪套,“那是给李连长的,他枪打得准,配得上这花。”

春杏的脸更红了,把那个绣着槐花的枪套往篮子深处塞了塞,低声说:“俺也是瞎绣的,不好看。”

周小满在旁边偷偷笑,被张石头瞪了一眼,赶紧低下头假装看账本。刘和尚蹲在地上,手里转着个捡来的弹壳,突然说:“这枪套缝得好,像庙里的经囊,能护着宝贝。”

下午的太阳**辣地烤着河滩,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李明远带着“槐叶队”的三十多个人来了,步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往地上一戳,像片黑森森的小树林。周小满抱着子弹箱,挨着个分发:“每人五发子弹,省着点打!赵政委说了,军分区的补给还在路上,咱得省着用。”

他给李明远递了五发子弹,又忍不住多塞了一颗:“连长,你多试试,看看这枪准不准。”

李明远笑着接过来:“你也多练练,别总躲在后面记账。”

第一个试枪的是李明远。他趴在草垛上,调整了一下姿势,枪托紧紧抵住肩膀,右眼透过准星瞄准五十米外的木靶——那是用旧木板钉的,上面用红漆画了个圈,边缘还歪歪扭扭地写着“鬼子”两个字。“砰”的一声枪响,子弹正中靶心,木屑飞溅起来,在阳光下像群金色的小虫。

“好!”汉子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张石头拍着大腿喊得最响,震得身边的人耳朵嗡嗡疼。

轮到张石头时,他学着李明远的样子趴下,却怎么也不舒服,索性站起来扛着枪就打。“砰!”子弹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远处的芦苇丛里惊起几只麻雀。他挠了挠头,嘿嘿笑:“这枪不认生,等俺多打几发就好了。”

李明远走过去,按着他的肩膀往下压:“卧倒!枪托贴紧肩膀,不然后坐力能把你掀翻。你看,瞄准的时候得‘三点一线’,准星、缺口、靶心,得对得齐齐的。”他手把手地教张石头调整姿势,手指碰到对方汗湿的军装,能感觉到下面肌肉的紧绷。

张石头重新趴下,脸几乎贴到地上,泥土的腥气钻进鼻子里。他闭着眼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子弹还是偏了,打在靶子旁边的泥地里,溅起一片尘土。“娘的!”他急得直拍大腿,“这破枪跟俺过不去!”

“别急。”李明远递给他块布,“擦擦汗,心定了再打。”

周小满是最后一个打的。他端枪的手有点抖,枪身晃得像风中的芦苇。瞄准了半天,手指刚要扣扳机,突然喊:“等一下!”他掏出小本子,从里面抽出根铅笔,跑到靶子前,在红圈中间画了个小小的十字,“我觉得瞄准线得和这个十字对齐,这样更容易找准头。”

张石头在后面笑:“打枪哪用画这么多道道!跟念书似的。”

李明远却摆了摆手:“让他试试。”

周小满回到射击位,深吸一口气,调整姿势,让准星正好对上那个十字。“砰!”子弹打在十字旁边,虽然没中靶心,却比刚才张石头的枪法强多了。他兴奋地脸都红了:“管用!真的管用!”

“看,”李明远对大家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法子,管用就行。打仗不是只有猛冲猛打,动脑子更重要。”

刘和尚打枪时最有意思。他不像别人那样趴在地上,而是半蹲着,左手扶着枪身,右手扣扳机,闭着一只眼,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念经。“砰”的一声,子弹居然擦着靶边飞过,离红圈只差一指宽。他嘿嘿笑:“俺念佛时练过眼神,能盯着香头一动不动,这准星比香头好瞄准。”

太阳快落山时,子弹快打完了。李明远让大家围坐成圈,地上的弹壳反射着夕阳的光,像撒了一地碎银子。“知道为啥让你们来靶场不?”他捡起颗弹壳,在手里掂了掂。

张石头抢着说:“练准头!打得准才能杀鬼子!”

“不全是。”李明远把弹壳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枪是工具,得知道啥时候该开枪,啥时候不该开。比如鬼子在村里抢东西,周围都是老乡,咱不能当着老乡的面乱开枪,得找机会绕到背后;比如遇到妇女小孩,宁可放跑鬼子,也不能伤着自己人。咱是八路军,不是胡子,枪口得对着该打的人。”

周小满在本子上记着,笔尖在纸上沙沙响,突然抬头:“连长,那要是……要是情况紧急,必须开枪呢?”

“那就得保证一枪打中,”李明远看着他,眼神很认真,“子弹有限,咱的机会也有限,每颗子弹都得算着用。浪费一颗子弹,可能就意味着少杀一个鬼子,多让一个老乡受苦。”

回去的路上,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王铁蛋突然扯了扯李明远的袖子,声音压得很低:“连长,俺刚才好像看见靶场那边有动静,芦苇丛里,像有人躲着看。”

李明远脚步一顿:“看清了吗?是啥样的人?”

“没太看清,就一闪而过,像是个穿灰布褂子的汉子。”王铁蛋挠了挠头,“说不定是俺看花眼了。”

李明远没说话,让大家加快脚步往回走,自己落在后面,回头望了眼河滩。暮色里,远处的芦苇丛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像有无数双眼睛藏在里面。他摸了摸腰间的枪,枪套里的槐花似乎还带着淡淡的香,心里却多了个沉甸甸的念头:这靶场,怕是不太平。

芦苇荡里的眼睛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李明远就带着周小满和刘和尚往河滩去。周小满背着个单筒望远镜,是从鬼子据点缴获的,镜片上还有道划痕;刘和尚揣着两把匕首,是他自己磨的,刃口闪着寒光——他说“悄无声息的活,用刀比用枪靠谱,省子弹”。

露水把芦苇叶压得弯弯的,走在里面,裤腿很快就湿透了,冰凉的水汽顺着裤管往上爬。刘和尚走在最前面,他光着脚,踩在泥里悄无声息,像只警惕的狸猫。突然,他停住脚步,弯腰指着地上的脚印:“有人来过,不止一个。”

那脚印比军靴小,像是布鞋踩出来的,在泥里陷得挺深,边缘还有些打滑的痕迹,看起来像是带着重物走过。周小满蹲下来,掏出尺子量了量:“鞋码差不多,都是四十码左右,像是同一个人来回走了几趟。”他掏出本子,用铅笔仔细画下脚印的形状,“你看这边缘,磨损得厉害,应该是穿了很久的旧鞋,鞋底都快磨平了。”

往前走了百十米,芦苇丛突然空出片小空地,大概有两张桌子那么大。地上有堆烧过的火堆,灰烬还带着点温度,里面埋着几个罐头盒——是鬼子吃的那种牛肉罐头,铁皮上印着“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字样。李明远捡起个罐头盒,底部有个小孔,像是被钉子扎的,里面的肉渣早就没了,只剩下点锈迹。

“这是在观察靶场。”李明远指着火堆对面的芦苇,那里的芦苇被人压平了一片,正好对着昨天打靶的方向,“他们在这里蹲了不少时候,用罐头盒当凳子,扎个小孔排水。”他扒开旁边的芦苇,发现里面藏着个破麻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干硬的窝头,还有个旧水壶,壶嘴里堵着团布,倒过来晃了晃,还有点水响。

“不像鬼子。”刘和尚捏了捏窝头,玉米面掺着糠,硬得像石头,“鬼子不吃这玩意,他们有罐头。”他又闻了闻水壶,“里面是井水,带着点土腥味,不是鬼子喝的那种桶装水。”

往回走时,太阳已经爬上山头,金色的光透过芦苇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周小满突然扯了扯李明远的袖子,声音发紧:“连长,你看那边!”

远处的土坡上,一个穿着灰布褂子的汉子正往这边看,手里还拿着个什么东西,像是望远镜。见他们望过去,那汉子吓了一跳,转身就往树林里跑,动作快得像只受惊的兔子。

“追!”李明远喊了声,三个人立刻冲了上去。那汉子跑得飞快,在田埂上蹿来蹿去,很快就钻进了树林。刘和尚循着脚印追了一段,回来时手里拿着个布片,是从褂子上勾下来的,灰扑扑的,边缘绣着个模糊的“陈”字。

“陈家沟的。”李明远认出这布料,是陈家沟特产的粗麻布,那边的人爱在衣角绣自家姓,“上个月鬼子去抢过粮,村里的人怕是吓怕了,见了穿军装的就提防。”

回到队里,李明远把布片给赵刚看。赵刚摸了摸布面,又闻了闻:“是陈家沟的手艺没错,那边的麻是自己种的,带着点草木灰的味。”他想了想,“陈家沟离这儿十里地,村里有个民兵队,队长叫陈老实,是个厚道人,就是胆子小,被鬼子吓破了胆。”

“会不会是……”周小满欲言又止,手里的铅笔在纸上转来转去,“会不会是他们怕咱是假八路?听说鬼子经常扮成八路骗粮食。”

“有可能。”李明远点头,“这几年鬼子和伪军没少干这事,老乡们警惕性高是好事。”他转向正在擦枪的张石头,“你下午带两个人去陈家沟,别带枪,买点红糖当礼物,跟老乡聊聊,就说咱是来打鬼子的,不是来添麻烦的。”

张石头拍着胸脯应下来,把枪往墙上一挂:“放心吧连长,俺嘴甜,保证把事办妥!”临走时赵刚又嘱咐:“嘴甜着点,多听少说,别让人觉得咱凶巴巴的。见了老人多喊叔婶,见了年轻人称兄弟,先把隔阂消了。”

傍晚时,张石头回来了,肩膀上挎着个空篮子,脸上却带着笑,进门就喊:“连长,找着人了!那汉子就是陈老实,他说昨天看见咱打靶,怕咱是鬼子的圈套,就带着人盯着,想看看咱到底是不是真八路。”

他掏出个皱巴巴的纸条,是陈老实写的,字歪歪扭扭的,墨水都晕开了:“俺们不是不信你们,是被鬼子吓怕了。要是真打鬼子,俺们能帮着放哨、送情报,啥苦活累活都能干。”

李明远看着纸条笑了,让周小满回了封信,约陈老实明天来队里见面。周小满写字时,特意在末尾画了片槐树叶,说:“这样他就知道是咱槐叶队的信,不会认错。”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陈老实就带着两个村民来了,还扛着一麻袋红薯,土路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褂子,袖口磨破了边,黝黑的脸上全是褶子,见了李明远,手在裤腿上蹭了又蹭,半天说不出话来。

“坐,快坐。”李明远拉他坐在板凳上,让炊事员烧了锅热水,“咱都是自家人,别客气。你们肯盯着动静,说明心里有提防,这是好事,总比糊里糊涂上当强。”

陈老实这才放松了点,搓着手说:“李连长,对不住,俺们……俺们是被鬼子吓怕了。上个月他们来抢粮,说自己是八路,骗俺们打开村口,结果进来就抢,还杀了王老五……”他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俺们不是不信八路,是怕了,真怕了。”

“俺们懂。”李明远给他倒了碗热水,“鬼子不是人,啥缺德事都干得出来。咱八路军跟他们不一样,咱是老百姓的队伍,枪是用来保护老百姓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他把靶场的规划图铺开,“以后你们要是有空,帮咱看看场子,有陌生人靠近就来报个信,咱按天给你们记工分,换粮食,绝不白让你们受累。”

陈老实赶紧摆手:“分啥粮食!能打鬼子,俺们乐意帮忙!”他指着身边一个年轻小伙子,“这是俺儿子陈小二,跑得快,让他天天去靶场转两圈,有情况马上来报,保证误不了事。”

陈小二红着脸,手里攥着个捡来的弹壳,磨得锃亮。李明远看见,从兜里掏出五发子弹给他:“拿着玩,要是想学打枪,有空来队里,让张石头教你,他现在打得可准了。”

陈小二脸更红了,接过子弹紧紧攥在手里,像捧着宝贝。

送他们走时,陈老实往四周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鬼子在南边的黑石岭据点囤了不少弹药,听说是要运往前线的。据点里就两个哨兵,夜里换岗的时候有一炷香的空当,俺们村有个后生在那边给鬼子劈柴,偷偷摸清除的。”

李明远眼睛一亮,追问:“当真?那据点的围墙有多高?”

“石头砌的,也就一人多高,”陈老实比划着,“墙角有个排水口,能钻进去个半大孩子。就是夜里有狼狗,凶得很,不过那狗怕辣椒面,俺们试过。”

张石头在旁边听得直搓手:“连长,咱今晚就去端了它!”

李明远按住他的肩膀,对陈老实说:“这事得合计合计,你们先回去,别声张。等事成了,给你们村多分点粮食。”

陈老实连连点头:“不图粮食,就图能多杀几个鬼子!俺那口子就是被黑石岭的鬼子害死的,这仇俺们记着呢。”

送走陈老实,李明远立刻召集队员开会。周小满铺开地图,用红笔圈出黑石岭的位置:“这里地势高,据点背靠悬崖,只有一条路能上去。按陈老实说的,哨兵换岗在午夜,只有一炷香时间,得速战速决。”

刘和尚摸出匕首转了转:“俺带两个人从排水口钻进去,先解决狼狗,用辣椒面捂嘴。”

张石头拍着胸脯:“俺带一队正面牵制,等里面得手了就冲进去抢弹药!”

李明远点头:“周小满带两个人在山下接应,万一走漏风声,就用烟雾弹掩护撤退。记住,别恋战,抢了弹药就走,天亮前必须回队。”

夜里,月色像层薄纱蒙在黑石岭上。刘和尚带着两个队员,猫着腰摸到据点墙角,排水口比预想的宽敞,刚好能容一人爬行。他往兜里塞了把辣椒面,率先钻了进去。

据点里静悄悄的,只有狼狗的呼噜声从狗窝传来。刘和尚屏住呼吸,摸到狗窝边,猛地将辣椒面撒进狗嘴,那狗刚要叫唤就被呛得直翻白眼,呜咽着瘫在地上。

“成了!”他打了个手势,张石头立刻带人冲了上去。换岗的哨兵刚要交枪,就被刘和尚一刀抹了脖子。队员们动作麻利,撬开弹药库的锁,扛着箱子往外跑。

突然,一声枪响划破夜空——是巡逻的鬼子醒了!李明远喊了声“撤”,队员们扛起弹药箱就往山下跑。周小满在山下看得清楚,赶紧点燃烟雾弹,白茫茫的烟瞬间笼罩了山路。

等鬼子追出来时,他们早已消失在夜色里。回到队里,点着油灯一看,足足抢了二十箱子弹,还有几挺歪把子机枪。张石头抱着弹药箱笑得合不拢嘴:“陈老实这情报太值钱了!下次得请他喝两盅。”

周小满在本子上记着账,突然抬头:“连长,陈小二刚才偷偷跟我说,他想加入咱槐叶队。”

李明远笑了:“让他来,明天带他去靶场试试枪,要是这块料,就收了。”

窗外,月光透过树叶洒进来,照在那些崭新的弹药箱上,泛着冷光。李明远想起陈老实临走时的眼神,突然觉得,这河滩的风好像没那么凉了,那些藏在芦苇丛里的眼睛,原来都藏着同一份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