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9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

洪武七年(4071年)十一月壬戌日初一,《孝慈录》编纂完成。在此之前,贵妃孙氏去世,皇帝命令礼官制定丧服的制度。 礼部尚书牛谅等人上奏说:‘《周礼》、《仪礼》中记载,父亲在世,儿子为母亲服丧一年,如果是庶母就不用服丧。’ 皇上说:“父母的恩情是一样的,然而服丧的等次差别却如此之大,这太不近人情了。” 于是命令翰林学士宋濂等人说:‘奉养在世的父母,为死去的父母送葬,是圣王的重要政事;忌讳谈论死亡和疾病,是衰败时代的陋习。’ 夏、商、周三代的丧礼,礼节的条文尤其详细,但在衰微的周朝散失了,在残暴的秦朝受到了压制,汉朝、唐朝以后,就没有人能讨论这个问题了。 人的情感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而礼是适应这些变化的适宜方法,只要得到人心的安定,就是天理所在。 你们要考查审定丧礼。 于是宋濂等人考查得出古人论述为母亲服丧的共有四十二人,愿意服丧三年的有二十八人,服丧一年的有十四人。 于是他们就把这件事奏报给了皇帝。 皇上说:“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 现在看那些愿意服丧三年丧期的人,和服一年丧期的人相比加倍了,那么三年的丧期,难道不是天理和人情所适宜的吗? 于是确立为固定的制度:儿子为父母服丧,庶子为他的生母服丧,都要穿斩衰服,服丧三年。 嫡子、庶子为庶母服丧,都穿齐衰丧服,执丧杖守孝一年。 仍然命令把五服丧制编写成书籍,让朝廷内外的人都遵守。 他们的冠服经杖制度,详细情况见本书。 其中所叙述的丧服有八种情况:儿子为父亲母亲,庶子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儿子为继母,儿子为慈母,儿子为养母,未出嫁的女子为父亲母亲,出嫁后又返归家中(未再嫁)的女子为父亲母亲。 嫡孙为祖父母服丧承担(丧祭及宗庙的)重任,与为曾高祖父母服丧承担(丧祭及宗庙的)重任的情况相同。 过继给别人做后代的人要为过继后的父母服丧;过继给别人做后代的人要为过继后的祖父母承重服丧。 如果做了某人的后嗣,那么妻子也要跟着为死者服丧。 媳妇为公婆、庶子的妻子为丈夫的亲生母亲,妻子、小妾为丈夫,都要穿最重的丧服(斩衰)守孝三年。 嫡子、众子为庶母,嫡子、众子的妻子为丈夫的庶母,为改嫁的母亲、被休弃的母亲,父亲去世后,继母改嫁而自己跟着她的,丈夫为妻子,都要服齐衰一年,拄杖。 父母为嫡长子和其他儿子服丧,父母为未出嫁的女儿服丧,继母为嫡长子和其他儿子服丧,慈母为嫡长子和其他儿子服丧。 孙子为祖父母,为伯叔父母;妾为丈夫的长子和其他儿子,为自己所生的儿子,为兄弟,为兄弟的儿子和未出嫁的兄弟之女,为未出嫁的姑姑和姐妹;妾为正妻、被父亲休弃的生母、改嫁的生母为她们在家未嫁的子女以及虽已嫁人但没有丈夫与子女的女儿,为自己的兄弟和兄弟的儿子服丧。 继母改嫁,对于跟随自己(继母)的前夫之子来说,(这个男子)是继父;(这种情况是指)继父与(夫家)同居(生活),双方都没有大功以上亲属关系的情形。 妇人是丈夫兄弟之子的丧主,妇人是丈夫兄弟未出嫁的女儿的丧主,女子出嫁后是父母的丧主,妾是自己父母的丧主,过继给别人做后嗣的人是自己亲生父母的丧主。 女子出嫁到兄弟中作为父亲继承人(宗子)的家里。 祖父为嫡长孙,父母为嫡长子的妻子,都要服齐衰丧服,服丧期为一年。 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之丧五个月。 为祖父、祖母,为继父,为曾经同居但现在已经分居的继父,为即使同居但两人都有大功以上亲属的继父,都服齐衰三个月。 为同祖父的兄弟和未出嫁的姐妹,为姑姑、姐妹、兄弟已出嫁的女儿,父母为多个儿媳、为已出嫁的女儿服丧。 祖父为众孙的妻子服丧,妇人要为丈夫的祖父母服丧,为丈夫的伯父、叔父、伯母、叔母服丧,为丈夫兄弟的妻子服丧,为丈夫兄弟的女儿服丧,女儿出嫁后要为本宗的伯父、叔父、伯母、叔母服丧,女儿出嫁后要为本宗的兄弟及兄弟的儿子服丧,女儿出嫁后要为本宗的姑姑、姐妹及兄弟的女儿服丧。 过继给他人做后嗣的人,要为他的兄弟以及未出嫁的姑姑、姐妹服齐衰不杖期之丧,这是丈夫(应尽的义务)。 过继给他人做后嗣的人,他的妻子要为丈夫的亲生父母服大功九个月;为兄弟的儿子做继承人的人,他的妻子也要为兄弟服大功九个月。 为伯叔祖父母服丧,为同堂伯叔父母服丧,为再从兄弟及再从姊妹中没有出嫁的人服丧,为同堂兄弟的儿子服丧,为从祖祖姑中没有出嫁的人服丧,为从祖姑中没有出嫁的人服丧,为同堂兄弟的女儿中没有出嫁的人服丧。 是兄弟的妻子。 过继给别人做后嗣的,要为自己已经出嫁的姑姑、姐妹服丧,为嫡孙媳妇服丧,为出嫁的同堂姐妹服丧,为已经出嫁的孙女服丧,为兄弟的孙子、孙女(尚未出嫁的)服丧,为外祖父母服丧,为母亲的兄弟姊妹服丧,为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服丧,为姐妹的儿子服丧,为丈夫的姑姑、姐妹服丧,为丈夫的兄弟、兄弟的妻子服丧,为丈夫兄弟的孙子、孙女(尚未出嫁的)服丧,为丈夫同堂兄弟的儿子、女儿(尚未出嫁的)服丧。 生母去世,为继母的父母、兄弟姊妹服丧,庶子为嫡母的父母、兄弟姊妹服丧,都服小功,服期五个月。 为族曾祖父母服丧,为族伯叔祖父母服丧,为族父母服丧,为族兄弟和未出嫁的族姊妹服丧,为族曾祖姑、未出嫁的族祖姑服丧。 室,是指家族中已经出嫁的姑姑。 在家中的(亲属关系)有兄弟的曾孙,有曾孙、玄孙,有同堂兄弟的孙子,有再从兄弟的儿子,有已出嫁的从祖祖姑、从祖姑以及从祖姐妹,有已出嫁的兄弟的孙女,有已出嫁的同堂兄弟的女儿,有乳母,有舅舅的儿子,有姑姑的儿子,有两姨兄弟,有外孙、有女婿,有妻子的父母,有兄弟的孙子的媳妇,有同堂兄弟儿子的媳妇,有同堂兄弟的妻子,有外孙媳妇,有外甥媳妇。 妇人要为丈夫的曾祖父、高祖父、高祖母,为丈夫的堂伯叔祖父母,为丈夫的堂伯叔父母,为丈夫兄弟的曾孙,为丈夫的堂兄弟,为丈夫堂兄弟的孙子,为丈夫的再从兄弟的儿子,为丈夫兄弟的孙子的妻子,为丈夫堂兄弟儿子的妻子,为丈夫堂兄弟的妻子,为丈夫的堂姐妹,为丈夫的外祖父母,为丈夫的舅舅和姨母,为丈夫的堂祖姑和堂姑服缌麻。 女子未出嫁时,以本宗为自己的家族;出嫁后,以夫家为自己的家族。 祖父兄弟的妻子出嫁后,就不再属于本宗。 从祖父母的女儿出嫁后仍为本宗之人。 同一个祖父的兄弟的子女出嫁到本家族。 堂祖父的未出嫁的姐妹、堂祖父的已出嫁的姐妹,女子出嫁后为自家同堂姐妹中已出嫁者,过继给他人为子者为自己亲生的外祖父母,都穿缌麻丧服守丧三个月。 到这时书编写完成,取名叫《孝慈录》。 皇上亲自为该书作序,命令刊印成书后颁行天下。 纳哈出又领兵侵犯辽阳,千户吴寿等人将其击退。 改广东的钦、廉、高、化四个府为州,裁撤安远、合浦、茂明、石龙四个县。 在广西庆远府思恩县设立庆远裕民司,设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正九品。 凡是八番溪洞有卖马的人,官府都会买下他们的马。 命令河州卫指挥佥事马梅代理河阳卫事务,赏赐给他绸缎被子、丝绵和布帛。

甲子日,赐给北平山后七个驿站的驿官和刀虎儿答剌温人等一百三十二人文绮、细帛七百九十八匹。 朝廷检阅长沙等卫所的官军。 诏令封西竺僧班的达撒哈咱失里为善世禅师,朵儿只怯列失思巴藏卜为都纲副禅师,(皇帝)亲自撰写诰命赐予他们。

乙丑日,改建奉先殿。乌思藏当地的首领思纳儿党瓦勘卜派遣僧人搠南巴尔加瓦等七人前来朝廷,进献地方特产,皇帝下诏书赏赐钱币以及华丽的丝织品、僧衣。

丙寅日,皇帝下诏说:“赦免罪过,宽宥罪行,以前的君主不曾轻易做出决定,而一旦决定,就会仔细审查,怎么会有罪过而侥幸被赦免,有冤屈而无处申诉的情况呢? 所以,因过失而造成灾害的可以从宽处理赦免,对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这些都记载在《尚书》中,到现在仍然很清楚。 汉朝、唐朝一直到元朝,这期间懦弱的君主继承帝业,权力被奸佞之人掌控,因此有大赦天下的情况,虽然偶尔也赦免君子的过错,但是奸恶愚顽的人却能够成为漏网之鱼,使得善良的人内心忧郁而不能舒展。 古人说小人的幸运,就是君子的不幸,难道不是确实如此吗? 朕作为天下百姓的君主,常常担心违背天理、有违仁爱,让凶顽之人侥幸逃脱(惩罚),因姑息而助长奸佞之人(的气焰),这违背了圣人明察刑罚、谨慎处罚的意旨。 中书省应该把那些已经判决的囚犯整理成条陈,倘若确实是犯了罪,只要是笞刑以上的,全部不能赦免,其余因失误而导致犯罪的,全部赦免。

辛未日,冬至,皇帝在圜丘祭祀昊天上帝。

壬申日夜晚,有流星呈现青红色,拖着尾巴,从紫微垣东边的星辰出现,向东运行,到天市垣东边的星辰消失。

癸酉日,任命延安卫指挥使许良为大同卫都指挥使,杭州护卫指挥使赵圭为福州卫都指挥使,福州卫都指挥使曹兴为燕山卫都指挥使。 将宝钞提举司的品级提升为正四品。

甲戌这一天,田州府知府岑伯颜派遣使者进献马匹以感谢皇帝的恩德,这是因为(之前)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华丽的丝织品的缘故。皇帝下诏再次赏赐伯颜丝绸布料各两匹,赏赐使者一套衣服。

丁丑日,暹罗斛国国王的儿子苏门邦王昭禄群膺派他的臣子昭悉里直向皇太子呈上奏表,并进献了土特产。 礼部将这件事上报给皇帝,皇帝下令引领使者到东宫献上了礼物。 皇帝赏赐给昭禄、群膺织金文绮、纱罗、杂彩各四匹,赏赐给招悉里直绮罗各二匹,以及袭衣、靴袜。 随从的七个人,各自赏赐了一匹帛。

戊寅日,将延安府葭州改为葭县,连同吴堡县都隶属于绥德州,两县各自裁减县丞一员。 把山东的东平府改为州。 将山西太阳津批验茶课所迁到豆津。

己卯日,确定群牧监官员,令为正五品,丞为正六品,镇抚为从六品,群头十员,吏目一员由中书省选用。 皇帝命令礼部向各地有关部门颁发祭祀岳镇、海渎的礼仪制度。 祭祀时,各使用一只羊、一头猪、一匹帛,帛的颜色要与祭祀的方位相配,笾、豆、簠、簋都用四个,用一个铏,用三个爵,用三个尊。 祭祀的时间是春天的二月,秋天的八月上旬选择吉日。 因此宣宁侯曹泰的三个弟弟都被任命为镇抚,曹聪为羽林左卫千户所镇抚,曹温为杭州护卫千户所镇抚,曹恭为雄武卫千户所镇抚。 又任命他的表兄姚斌为天策卫千户所的试镇抚,只给一半的俸禄。

辛巳日,杭州卫所的士兵章宪前往朝廷进言盐法,皇帝下诏任命他为本卫所镇抚,让他管理盐场火丁、卤丁的事务。

壬午日。重新任用凤阳屯田的官吏。在此之前,有罪的官吏,都被发配到凤阳去屯田。 到这时,皇上考虑到他们已经经历了艰苦,必定能够改正过错,就下诏给中书省、御史台,挑选那些年龄达到四十岁以上、才能足以被任用的人重新起用他们,年龄未到的人仍然留在屯田(之处)。 如果年龄在四十岁以下,原来犯的是公罪,以及已经被宽宥赦免的人,也重新录用。 于是选取到京城的一共有一百四十九人,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将典礼纪察司改名为纪察司,官员依旧采用原有的制度。 罢免四川茶盐运司。 改升永宁等地的军民安抚司为宣抚使司,品级为正三品。 太阴星侵犯轩辕星座的左角星。 皇帝诏令中书省大臣说:“月亮侵犯轩辕星,占卜说有大臣被罢黜免职。” 你们中书省应该告知各省级和卫所的官员知道这件事。 凡是公务中有违背政体的地方,应该迅速改正,以谋求自身安稳。

乙酉日,赐给各部门的历事监生文绮衣。在此之前,皇帝认为儒生只专心学习书本知识,不熟悉吏事,一旦任命他们为官,他们大多会被狡猾的官吏欺负,于是命令他们到各部门去学习吏事。 到了这时,朝廷下令每年冬夏都要给他们衣服来救济他们。

丁亥日,设置播州黄平宣抚司。皇帝下诏设置容美洞宣抚司以及家乡寨五里,从崖椒山、玛瑙等地到水尽原通、塔坪、石梁、下洞、五峰、宝寨六个长官司。

辛卯日,泗城州知州岑善忠、利州知州岑志良、奉议州知州黄志威,各自进奉表章,进贡马匹,皇帝下令赏赐给他们文绮、袭衣。 这个月,在岢岚州设置镇西卫。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