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8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

洪武六年(4070年)八月初一(庚午):北方部族军队侵犯蔚州的广陵县以及弘州、忻州等地。指挥佥事余观率军讨伐追捕。

八月初二(辛未):怀庆知府王兴宗上奏:本府百姓食用解州盐,每斤需缴纳米五升,而河南、汝宁二府百姓只需缴纳二升。请求按二府标准执行。皇帝批准。

翰林承旨詹同、侍讲学士乐韶凤等进献所制祭祀孔子乐章:

迎神《咸和之曲》:“伟大啊先圣(孔子),道德崇高令人尊崇。维护帝王教化,百姓奉为宗师。祭祀遵循常典,精诚盛大隆重。祈愿神灵降临,光辉圣容显现。”

奠帛《宁和之曲》: “自有人类以来,谁能比其盛德?唯我圣王神明,超越前代圣人。谷物丝帛已备,礼仪庄重相称。祭品芳香非在黍稷,只愿神明倾听。”

初献《安和之曲》:“伟大啊圣师,实乃天降明德。制作礼乐尊崇,按时祭祀不懈。清酒芬芳醇香,祭牲肥大壮硕。敬献神明享用,祈愿降临显赫。”

亚献《景和之曲》: “历代帝王宗师,百姓万物轨范。瞻仰威仪浩荡,神灵在此安享。斟满金色酒樽,清冽甘美芬芳。三度虔诚进献,呜呼礼成在望。”(终献礼与亚献相同)

彻馔(撤供)《咸和之曲》:“牺尊象尊在前,豆笾礼器陈列。用以祭祀献享,洁净又显芬芳。礼仪完成乐备,人神同感欢悦。诚祭必受福佑,遵循古制无越。”

送神《咸和之曲》: “庄严学宫圣殿,四方崇敬来朝。恪守祭祀诚事,仪态雍容恭谦。歆享祭品馨香,神驾徐徐归天。光明祭祀礼毕,共蒙百福无边。”

乐章呈上后,太祖(朱元璋)说:“祭祀贵在心诚。像‘告充’(报告祭牲肥壮)、‘告腯’(报告祭牲丰满)这类繁文缛节,应当一并革除。”于是礼部尚书牛谅重新拟定了礼仪进献。

祭祀礼仪(修订后):

祭祀前两天,太常司官员奏报派遣官员祭祀先师孔子祭祀日期,皇帝斋戒一日。

次日清晨,皇帝穿皮弁服,在奉天殿传旨派遣祭祀官。

当天,祭祀官领旨后,前往祭所检视祭牲。

祭祀开始:乐舞生、执事官、分献官、陪祭官各就各位。引赞官引导祭祀官就位。

典仪官唱“迎神”,典乐官举麾,奏《咸和之曲》。祭祀官及以下人员行四拜礼。

典仪官唱“奠帛,行初献礼”。典乐官举麾,奏《宁和之曲》。祭祀官到盥洗所,插笏洗手,取笏。典乐官举麾,奏《安和之曲》,跳文德舞。祭祀官到酒樽所,执事以爵盛酒。祭祀官到孔子神位前,跪,插笏,献帛、献爵,取笏。执事跪读祝文毕,祭祀官俯伏、起身、平身。再到兖国公、郕国公、沂国公、邹国公神位前行同样礼仪。然后复位。

典仪官唱“行亚献礼”。典乐官举麾,奏《景和之曲》。执事以爵酌酒献于各神位前。

典仪官唱“行终献礼”、“行分献礼”。终献时典乐官举麾,奏《景和之曲》,仪式同亚献。亚献、终献的舞蹈同初献。

典仪官唱“饮福、受胙”。祭祀官到饮福位跪,插笏。执事进福酒,祭祀官饮;执事进胙肉,祭祀官受。取笏,俯伏、起身、平身,复位,行再拜礼。分献官及陪祀官皆再拜。

典仪官唱“彻馔”。典乐官举麾,奏《咸和之曲》。执事到各神位前撤供品。

典仪官唱“送神”。典乐官举麾,奏《咸和之曲》。祭祀官及以下人员行四拜礼。

典仪官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瘗所”。祭祀官到望瘗位。礼仪结束。皇帝批示:“准行”。

八月初四(癸酉):

设立纪事司(正七品),任命宦官张翊为纪事司正。

赏赐京城卫所军士每人冬布二匹;老弱、民兵、工匠减半。

赏赐察罕脑儿驻军士兵夏衣及每人白银二十两。

八月初六(乙亥):太祖谕示中书省、大都督府大臣:“凡指挥使战死沙场者,皆赐公田。病逝于家者不赐。世袭千户升任指挥使后阵亡者,与世袭指挥使同等赐公田。无子但有同居兄弟者亦同,非同居者不赐。”

在北郊斋宫西南为陪祀官建斋房:公侯十五间,百官十七间,乐舞生二十三间。

命礼部尚书牛谅、翰林承旨詹同等议定省牲时所用冠服。詹同等奏:“查古礼,君主戴皮弁视朝、用膳。今中祀既用皮弁行礼,省牲宜用常服。”(意指皮弁服似同常服,省牲时穿常服即可)。

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等进言: “开创基业、成就功绩,先王已端正了人伦纲常;崇德报功,后世应重视祭祀典制。若不追尊上古圣王,何以教化将来?考诸经史,伏羲、神农、黄帝号称三皇,其盛德伟业泽被万世,使天下后世三纲正、九法定,功莫大焉。尧舜禹汤文武相继为道统,孔曾思孟相传为道学。道统续其功业,道学传其精神。后世君王行事皆循其成法,此其所以承天立极,为帝王所宗,岂止于阴阳、医方之术?按《礼记》,‘法施于民则祀’,历代遵循。今我朝继正统有天下,社稷山川之神皆享其祭,唯独缺皇帝亲祀三皇之礼。应在春秋二季亲行祀事,以成一代典制,上报圣王之功,下正万民之伦常,则道德尊严而政教修明。”太祖采纳,命礼部考察历代创业有功于民的帝王,立庙祭祀。

礼部尚书牛谅奏:“三皇开天创世,有大功于民。京都已有庙,春秋祭祀应由太常寺掌管。伏羲配勾芒,神农配祝融,黄帝配风后、力牧。三皇正位南向,用太牢祭祀;配享者东向,用少牢祭祀。汉高祖、光武帝、唐高祖、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宜命有司于各陵立庙,每年仲春用少牢祭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汉文帝、武帝、宣帝、明帝、章帝,唐玄宗、宪宗,后唐明宗,周世宗,宋太宗、真宗、仁宗,亦宜命有司立陵庙,三年一祭,用少牢。”太祖批示:“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开国之君,俱应在京师立庙祭祀。其余守成贤君,命有司在陵庙祭祀,皆每年春秋二祭。”

八月初七(丙子):北方部族侵犯河州,夜入土门峡,千户王才战死。临江侯陈德统兵将其击败。

八月初八(丁丑):遣御史大夫陈宁到孔庙行释奠礼。当时丞相胡惟庸、诚意伯刘基、参政冯冕等未陪祭却受胙(祭肉)。太祖闻知后说:“刘基等学圣人之道却不陪祭,让不学的人如何劝勉?未参与祭祀却享祭肉,于礼合吗?武人不知礼法,不足深责。”命停刘基、冯冕俸禄各一月。陈宁因不举报,停俸半月。从此规定:不参与祭祀者,不颁给胙肉。

八月初九(戊寅):

原元朝左丞相忽都等率众屯天池山欲入侵。太原卫指挥使常守道等夜袭其营,斩忽都等,俘将校六十五人,获牛驴八十余头,余众溃逃。

赏赐京城卫所军士每人米三石。

发放河南都卫及定辽等卫军士战衣。

祭祀大社、大稷神。规定三献礼中,每献各坛正、配位都献毕后,统一行再拜礼。其余依原仪。

册封晋王左相兼太原卫都指挥使谢成之女为晋王朱?妃。

任命原元朝蒙古世袭万户阿卜东等十五人为必里千户所千户、百户,统领当地部众镇守番溪边界。

抚恤赏赐大同阵亡军士家属钱物不等。

下诏贵州宣慰使霭翠位次高于其他宣慰使。

任命郑彦文为潼川府知府。

八月十一(辛巳):四川按察司佥事郑思先进言:“从重庆、夔州漕运粮食至成都,水路险峻,民力艰难。应令卫兵在近城屯田,并减盐价,鼓励商人纳米代运。贵州粮饷由重庆民夫运送尤为劳苦。若减盐价,趋利商人多,军饷可自足。开州、达州、巴州三地茶叶,自汉中运至秦州,路途遥远艰难。若在汉中收贮,再分批运至秦州更为便利。”均被采纳。

修订《亲属相容隐律》:凡同居的大功以上亲属,及外祖父母、外孙、孙媳、夫之兄弟及兄弟之妻、妻之父母、女婿,允许相互隐瞒罪行;奴婢为主人隐瞒亦不论罪。小功以下亲属相容隐,减凡人罪三等。无服亲属如姊妹夫、妻之兄弟、姑夫、妻侄相容隐,减二等。犯谋反、恶逆等重罪,不适用此律。

八月十三(癸未):设置德庆、惠州、肇庆、南雄、韶州、阳江六个千户所,计兵二万一千六百七十八人。

太原右卫千户冯铭等收复保德州及河曲县。该二地被原元将普贤奴等攻陷,冯铭追击,斩敌五十三人,俘二十四人,获印二枚、马十四匹。收复了这两个地方。

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子兴进军至答剌海子口,遇敌交战获胜,斩首六百余级,俘获同佥兴都等七百余人,获骆驼、马、牛、羊千余头,余敌溃逃。

命工部主事魏濬在沿江府县督造马船二百八十五艘,用于运载四川所购马匹。

八月十四(甲申): 夜间发生月食。

八月十五(乙酉):在京师建历代帝王庙。礼部奏定规制:仿宗庙同堂异室制,建五间正殿为五室。中室祀三皇,东一室祀五帝,西一室祀夏禹、商汤、周文王;东二室祀周武王、汉光武帝、唐太宗;西二室祀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获准。

八月十六(丙戌):夜,有青白色流星自正北云中向东北行,消失于高空薄云中。

八月十八(戊子):

命工部制女官冠服:山松特髻礼服二十套,庆云冠常服二十套。

袭封衍圣公孔希学因父丧服满来朝。太祖命礼部供给食宿,随从皆有赏赐,并下诏慰劳:“卿家历代显贵,皆因重积阴德。阴德为何?乃阐扬圣学精微,明人伦纲常,为万世立准则而不泯灭。望卿常思祖德,贯通天人,承继祖业,诚非易事。闻卿来朝,已令中书慰劳,赐予衣冠靴袜,你到达后就去中书省领取。”

赐国子监学生衣服、被褥。

礼部奏报:全国度牒僧尼、道士总计九万六千三百二十八人。

己丑日,任命河间府宁津县知县朱逢吉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大同卫指挥王约率兵夜袭胡人的神仙寨,攻破该寨,俘获其平章定定后返回。

在此之前,王约派遣游动骑兵至石佛寺,抓获了宣宁县的居民,通过审问得知定定的藏身之处,于是率兵突袭,俘获了其省都镇抚闪忽鲁别以及大量百姓、牛、驴和牲畜。

皇帝得知此事后,派人传谕王约说:‘百姓无罪,应全部送往大同府编入户籍,并将缴获的牛驴发还给他们。’

于是百姓们便将定定的藏身处全部告诉了王约,王约于是发兵将其擒获。

庚寅日,皇帝下诏命礼官考订五辂制度。皇帝说:“五辂制度源于成周,但玉辂过于奢华。

如今打算只使用木辂,涂以朱漆,使其朴素坚固,奢俭适中。

但需制作两乘:其一仅涂朱漆,不用皮革,用于祭祀;另一乘用皮革蒙裹,供出行时使用。

你等应与工部官员参考古制,务必合乎时宜,朕将在郊祀时乘坐。

辛卯日,任命镇江府知府周时中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副使。

大将军徐达等率军抵达朔州,将当地边民迁入内地安置。

壬辰日,大都督府上奏:内外军卫共一百六十四处,千户所八十四处,总计大小文武官员一万二千九百八十人。

将天下府按税粮划分为三等:税粮二十万石以上者为上府,官秩从三品;二十万石以下者为中府,官秩正四品;十万石以下者为下府,官秩从四品。

乙未日,赏赐安置在应天府**等县的鞑靼将士二千二百五十人,每人布二匹。

皇帝对中书省大臣说:“胡人成为中国之患,自古有之。

以汉高祖之威,统领三十万大军,仍被困于白登山。

文帝、景帝守成之君,因而置之不较,虽屡遭侵扰,亦仅驱逐而已。

及至武帝,凭雄才大略,欲雪白登之耻,发兵征讨,威服边陲,前后五度出塞,匈奴方始臣服。

虽使中国疲敝,然匈奴自此衰弱不振,其功勋岂小哉!

举行夕月之祭。

丙申日,改信宝提举司为信宝局,原秩从五品,现降为正八品。

宝源局原秩正七品,现降为正八品。

修筑武昌城,此乃应江夏侯周德兴之请。

成都城修筑完成,周长三千六百丈,高三丈。城上戍楼二百七十九间。

皇帝因大将军徐达等长期在外征战,遣使持敕书谕示道:“凡贤人君子,不以勤惰而改变其初心,不以富贵而忘却昔日艰难。

卿等随朕平定天下,功业已成,然区区残胡未能尽数讨平,致使连年用兵,劳民扰众,其咎谁属?

朕姑且为卿等剖析:

其一,今驻军之处,尔等皆有房舍妻妾,身虽在军,实同安居;

其二,肥马轻裘,恣意驰骋,不知士卒饥寒之忧苦;

其三,沉溺宴饮游乐,玩忽懈怠,因循苟且,不能谋划军务;

其四,军士连年征战,披坚执锐,日夜不息,意在克敌,而卿等谋略失当,终未建功。

昔日田单攻狄,久攻不下,求计于鲁仲连。仲连曰:‘将军在即墨时,饮食起居与士卒同甘共苦,身先士卒,故能激发士卒死战之心而致胜。

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封地供养,西有淄上之游乐,黄金印绶横束腰间,驰骋于淄、渑之间,但求生活享乐,全无赴死决心,故而不能取胜。’

卿等皆起于布衣,今日得此高位,岂可忘却昔日艰难?如此岂不招致鲁仲连之讥讽?

卿等当更加勤勉,以建新功,不负朕望。

戊戌日,设置四川夔州府开州。

祭祀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川、城隍、旗纛等诸神。

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其臣阳宝摩诃八的悦、文旦进献表章,贡纳方物,并奏称海寇张汝厚、林福等自称元帅,在海上劫掠。

国王率军将其击败,汝厚等溺水身亡,缴获其海船二十艘、苏木七万斤,并擒获其同党吴第四等一并献上。

皇帝嘉许其功,下令赏赐占城国王织金文绮、纱罗四十匹;赏赐使者纱罗二匹、文绮四匹、衣服一套、钱一万二千;随行人员亦按等级各有赏赐。

本月,华州及临潼、咸阳、渭南、高陵四县遭蝗灾,下诏免除其田租。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