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8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

洪武六年(4070年)六月初一(辛未),明太祖赏赐起居注官阎钝、给事中崔莘、编修张翀、马亮、陈敏、秘书监直长萧韶被子、坐垫、帷帐、几案和床榻。

赏赐京城卫戍部队士兵九万多人,每人三石米。

下诏命令留守卫都指挥使司修缮京师(南京)城墙。城墙周长一万零七百三十四丈二尺,折合为二万一千四百六十八步有余,合五十九里。内城周长二千五百七十一丈九尺,折合为五千一百四十三步,合十四里。

确定六部及中央各机构官员编制数额:

每部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

吏部下设总部、司勋、考功三部。每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二人。总计十六人。

户部下设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加上总务科共五科。前四科每科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四人。总务科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五人。总计三十七人。

礼部下设总部、祠部、膳部、主客四部。每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三人。总计二十人。

兵部下设总部、驾部、职方三部。每部设官员人数与吏部相同(即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二人)。

刑部下设总部、比部、都官、司门四部。总部、比部、司门三部各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都官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总部、比部各六人,都官、司门各四人。总计三十四人。

工部下设总部、虞部、水部、屯田四部。总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其余三部各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总部八人,其余三部各四人。总计三十人。

太仆寺官秩从三品,设首领官、知事、主簿各一人。

京畿都漕运司,官秩正四品,设知事、提控、案牍各一人。

各府设经历、知事、照磨各一人。

侍仪司官秩由从七品升为从六品。

起居注给事中官秩由正七品升为从六品。

将作司官秩正六品。其下属的提举司,官秩由正六品改为正七品。

闸坝官:淮安等府七人,定为正九品。其余闸坝官由行省选任(“省注”)。

将御用监改名为供奉司,官秩从七品,设官五人。

初三(癸酉),赏赐山西大同都司左、右五卫以及陕西、河州、兰州、北平都司属下各卫将士皮裘、战袄、?鞋(皮靴)。

初七(丁丑),出现五彩云。

初八(戊寅),命令淮安侯华云龙、同知都督何文辉,将在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召集的原元朝旧五省八翼军士一千六百六十二人,分别补充到北平都司各卫所军中。

初十(庚辰),赏赐羽林卫、金吾卫、飞熊卫士兵四万七千多人,每人白银二两。

下诏在北平府密云等县设置粮仓储备粮食,以供给北征的士兵。

十一日(辛巳),中都(今安徽凤阳)皇城建成。城墙高三丈九尺五寸,女墙(城垛)高五尺九寸五分,总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城楼的台基均高五尺九分。午门东南角、西南角角楼的台基高度与城楼台基相同。玄武门城楼的台基高五尺九寸五分,其东北角、西北角角楼的台基高度也与城楼台基相同。御道台阶上的浮雕图案为九龙、四凤、云朵;丹陛前御道上的浮雕图案为龙凤、海马、海水、云朵。护城河堤坝的砖基脚厚五尺,用熔化的生铁浇灌加固。

十二日(壬午),盱眙县(隶属临濠府)百姓进献祥瑞麦子,一茎两穗的共十六株。第二天(十三日,癸未),监察御史答禄与权进言:“上天降下祥瑞,都是用来预示国家的福运,作为圣明时代的征兆。如今祥瑞麦子的出现,是上帝借助草木的灵气,来彰显君臣虽为不同个体但同心同德的征象。而且产在盱眙,盱眙属于帝乡临濠府,应当将其进献给宗庙,以彰显祖宗神灵的庇佑。况且新麦收获后尚且进献宗庙,何况是祥瑞之麦呢?”太祖说:“如果说祥瑞之麦是因我而出现,我不敢当,一定要归功于祖宗神灵。御史的话很对。”于是命令将这些祥瑞麦子进献给宗庙。

十四日(甲申),赐给大同卫阵亡军人的家属钱钞。

十五日(乙酉),任命浙江按察司副使孙克义为刑部尚书。

十六日(丙戌),设置清凉门、马鞍门等处的兵马司。

十七日(丁亥),在西安城中设置华山卫、秦川卫。

十八日(戊子),临江侯陈德等率军到达朔州,胡人军队逃走。

十九日(己丑),任命户部郎中吕熙为户部尚书。赏赐工部尚书李敏、刑部尚书孙克义职分田(公田)的田租各一百石。

黄昏时分,有一颗青白色的流星,从三台星的中台星升起,向西北方向运行,消失在浮游的云气中。

二十一日(辛卯),下令将福建建安等县进贡的茶叶赐给京城官员。

二十二日(壬辰),金星(太白)靠近木星(岁星)。任命兵部郎中刘崧等十四人为北平都察司副使、佥事。

故元将领王保保派兵侵犯雁门关,占据南北两座山。守关指挥吴均率部抵抗,从卯时(清晨)战至午时(中午)。明军士兵大喊:“援兵到了!”士兵们士气大振,踊跃求战。胡寇听到后,随即解围退走。吴均于是追击并击败了他们。

二十三日(癸巳),调任山东行省参政侯善为四川行省参政。

二十五日(乙未),裁撤各行省的都镇抚司。

二十八日(戊戌),定辽都卫请求设置辽阳府及其下辖县的行政机构,四川行省请求设置叙州府的行政机构。朝廷都予以批准,并命令吏部选拔官员、铸造官印。不久,又废止了设置辽阳府县的命令。

本月,北平、河间、河南、开封、陕西、延安等府州县发生蝗灾,山西汾州发生旱灾。朝廷下诏免除受灾地区的田租。

秋七月初一(庚子),在太庙举行祭祀。

初二(辛丑),因卫辉府胙城县旱灾,下诏免除该县赋税。

广东都卫奏报:“所属雷州卫靠近溪峒,需要控扼蛮夷。但当地蛮夷叛服无常,请求增兵镇守。”朝廷命令增派五千名士兵。

初三(壬寅),命令户部核查记录自渡江(指朱元璋起兵)以来各地遭受水旱灾害的程度,以便优厚地抚恤灾民。

初四(癸卯),出现五彩云。命令御史中丞陈宁兼任国子监事务。

命令儒臣创作祭祀先师孔子的乐章。起初,宋朝祭祀孔子用大成登歌乐。元朝曾打算更换,但未施行,仍沿用宋朝旧乐。明朝开国之初也沿用,到此时才下令重新制作。

初七(丙午),将典牧署改名为典牧所,官秩定为正八品。

和州旱灾,免除今年田租。

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分别派遣:左副将军李文忠,济宁侯顾时,南雄侯赵庸,颍川侯傅友德,永城侯薛显,巩昌侯郭子兴,临江侯陈德,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蓝玉、王弼统领骑兵;右副将军冯胜,右副副将军汤和,南安侯俞通源,永嘉侯朱亮祖,宜春侯黄彬,都督何文辉,平章李伯升,都督佥事张温等人统领步兵;分别驻守在山西、北平等地,伺机擒拿讨伐残余的胡人。派遣指挥李玉入京奏报。太祖下诏批准。

初九(戊申),太阳周围出现异常光晕(矞气)。拿出两万件战衣,赏赐给河南神武等卫所的军士。

嘉定府龙游县下大雨,洋江、雅江江水暴涨,毁坏城墙,淹没百姓房屋。

派遣原元朝降臣卢道兴等人返回北方,招降太尉伯颜不花。他们到达北方后,被王保保的弟弟脱因帖木儿杀害。

初十(己酉),都督佥事叶升等率兵攻打胡寇。胡寇藏匿在悬聚洞中,明军用烟熏洞,熏死很多敌人,活捉一百五十多人。叶升上书建议:“应增筑东山、彭阳、平安三座城池,以镇守边境。”朝廷采纳。

重新设置营造提举司及营造提举分司,每司设正提举、副提举各三员,隶属于将作司。

改内仓监为内府仓,原内仓监令改称大使,监丞改称副使。改内府库为承运库,仍设大使、副使。这些官职均由宦官担任。

在北平等府设置广备等库:北平府称广备库,广平府称大有库,大名府称永昌库,顺德府称大益库,河间府称广成库,保定府称永益库,永平府称大润库,真定府称巨盈库,共八处。每库设大使、副使各一人。

叙州南溪县下大雨,江水上涨,淹没官府和百姓房屋。

增设北平府、永清县等一百零八处府、县的税课司、税课局。

十一日(庚戌),下令增加中书省、御史台官员的俸禄。任命户部尚书吕熙为吏部尚书,安庆知府赵好德为户部侍郎,尚宝司丞张白为侍仪司使。

十二日(辛亥),倭寇侵犯即墨、诸城、莱阳等县,沿海居民多被杀害掳掠。下诏命令沿海各卫所分兵讨伐抓捕倭寇。

十三日(壬子),任命中书左丞胡惟庸为中书右丞相,御史中丞陈宁为右御史大夫。

大将军徐达从临清率军赶赴北平。

十四日(癸丑),原元朝佥院脱火赤等从朵甘(今青海、川西一带)前来归降。下诏赐予他们文绮布帛,并任命为蒙古卫镇抚、千百户等官。

十六日(乙卯),任命宦官金丽渊为秦王府承奉,李清为承奉副;任命刘寿为晋王府承奉副,吴祥为燕王府承奉副,刘旺为楚王府承奉副,潘亨为靖江王府承奉副。

广东都指挥使司奏报:“近来儋州山贼作乱,已调兵剿捕,缴获海船十八艘,杀死贼人二千二百七十多人,生擒五百二十四人。儋州、万州山深地旷,宜设置卫所兵力镇守。”下诏设置儋州、万州两个守御千户所。

胡兵侵犯山西白登县,大同卫所军队将其击败,生擒八十七人。

设置山东乐安州。将其所属之地向南析置出海丰县,隶属滨州;向北析置出庆云县,隶属沧州。

十七日(丙辰),任命兵部尚书乐韶凤为翰林侍讲学士;刑部尚书孙克义、四川行省参政刘仁同为兵部尚书;四川行省参政刘惟谦为刑部尚书;陕西都盐运使朱芾为山东行省参政;吏部尚书詹同为翰林学士承旨,仍兼任吏部尚书。

任命孔殷为内使监副。

二十日(己未),诏令礼部:“每年按时节祭祀太庙时既已有功臣配享,那鸡笼山功臣庙也应在同日派遣官员致祭,并将新近阵亡的定辽卫指挥高茂等三十八人一并附祭。”从此以后,每年春季正月、秋季七月祭祀太庙的日子,朝廷都派遣官员到鸡笼山功臣庙祭祀功臣。

大将军徐达等率军到达北平,不久前往山西。

德庆府奏报:“府城临近江岸,每当江水暴涨,城墙总是坍塌毁坏,请求迁移到内地,让士兵和百姓合力修筑新城墙。”朝廷采纳。

二十一日(庚申),马湖府世袭土官知府安济因病上报朝廷,请求让他的儿子安仁代职。下诏批准。

任命大都督府经历俞溥为户部尚书。

户部奏报:“统计今年秋粮,京仓收贮四百八十三万石,临濠仓收贮九十二万石。”

二十三日(壬戌),任命吏部尚书吕本为太常寺卿。

二十四日(癸卯),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常州府吕城巡检司盘查抓获一个没有路引(通行证)的平民,送交司法部门治罪。那人申诉说因祖母病危,急着外出求医,所以来不及办理凭证。太祖听说后说:“此情可悯,不要治罪,放了他。”

二十五日(甲子),苏州府属县百姓饥荒,下诏用官粮赈济。共计五万九千五百一十六户。买粮的百姓减半价出售,借粮的百姓秋收后归还官府。

二十六日(乙丑),任命侍御史商暠为御史中丞,并命他前往河南收集原元朝的旧部士卒。

太祖因大同、蔚州、朔州以及定辽边境地区寒冷得早,命令工部制作纸被(楮衾)赐给戍边士兵。

二十七日(丙寅),真定府晋州饶阳县,从四月至本月一直未下雨。

台州卫士兵出海捕倭,俘获倭寇七十四人,缴获船只二艘,追回被掳掠的男女四人。

长兴侯耿炳文、陕西行省参政杨思义、都指挥使濮英奏报:“陕西城池,已役使军士开拓东大城五百三十二丈,向南连接旧城四百三十六丈。现拟再开拓北外城一千一百五十七丈七尺,但军力不足。西安百姓耕种收获已完毕,请求征调他们助筑。”中书省将此事上奏。太祖命令等到明年农闲时再兴建,并命中书省考察地形规制,绘制图样,以便按图增筑,不得规模过大而劳民伤财。

二十八日(丁卯),郴州守御官收集各山寨中原元朝将校五百三十七人,戍守永州。不久朝廷下诏命将他们遣送入京。

任命儒士桂彦良为太子正字。

任命户部侍郎陈则为大同府同知。陈则辞行时,太祖告诫他说:“大同地处边塞,过去的地方官不能独立履职,多被守将胁迫,以致违法废事而获罪者比比皆是。你到任后不要重蹈覆辙,要守法奉公,不徇私情。如果边将提出无理要求,应告之以朝廷法度,打消他们的非分之想。”

二十九日(戊辰),武靖卫指挥同知卜纳剌去世。命令有关部门办理丧事,供给殡葬用品。卜纳剌本是蒙古部人,元世祖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的五世孙。洪武三年,明军驻河州时,卜纳剌率吐蕃部众到征虏左副将军邓愈军前归附。后入朝觐见,太祖念他是元朝宗室后裔,对他甚为恩遇。洪武五年,授怀远将军、武靖卫指挥同知,子孙世袭此职。至此时去世。

三十日(己巳),田州溪峒蛮贼暗中作乱,被土官总管黄志威、知府岑子振讨平。

淮安卫一名总旗因练习射箭,误射死一名军人。都督府以过失杀人定罪。太祖说:“练习射箭是公务,偶然致死,怎能与过失杀人同罪?”特予赦免,不予追究。

武州知州周士廉奏报:“武州地近胡人区域,请求增兵守御。”下诏命大将军徐达酌情处置。

洮州三副使阿都儿等借出猎为名聚众,约原元朝岐王朵儿只班侵犯边境。朵儿只班等便率部众驻扎在大通山黑子城,入侵河州、兰州。西宁卫千户祁者公孙哥等领兵迎击,斩杀其知院满答立等百余人。千户伦达力战死,敌寇才解围退去。

任命太子赞善大夫宋濂为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仍兼任太子赞善大夫。

本月(七月)

北平、河南、山西、山东发生蝗灾。

延安府旱灾,降霜,百姓饥荒。朝廷下令赈济。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