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20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八

洪武二十二年(4086年)十一月乙丑日初一,皇上驾临谨身殿,翰林院学士刘三吾在旁侍奉,(皇上)于是和他谈论治理百姓的方法。刘三吾说:‘南北风俗不同,有的地方可以用德政教化,有的地方应当用威势制服。’

皇上说:“地域有南方北方之分,百姓却没有两样心思,帝王对所有人同等看待,怎会有彼此的差别呢?你认为南方的风俗风气柔弱,所以可以用道德来教化;北方的风俗风气刚健强劲,所以应当用威严来制服。然而,君子和小人,什么地方没有呢?君子心怀仁德,小人畏惧威势,施行起来各有其适合的对象,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刘三吾惶恐而敬服,跪拜磕头后便退下了。

丙寅日,命令宣德侯金镇、宣宁侯曹泰、六安侯王威、安陆侯吴杰前往湖广各地训练兵马,分别赏赐五十锭宝钞。皇上认为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这些地方的土壤适合种植桑树和枣树,但是人口稀少,从而荒废了土地的有利条件;山西人口众多但是土地狭窄,所以大多贫穷。于是命令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人前去告诉那里的百姓,愿意迁徙的人核实人口给予田地,那些冒名多占田地的人就治他们的罪。又命令工部发布公告。

己巳日,绍兴府余姚县有百姓胡乱控告他的族长私自到海上经商贩卖货物,(该百姓)应当被判罪。皇上召见他并告谕说:‘人是因为祖先积德,所以子孙后代得以繁衍。现在头发花白的这位,是你们家族的长辈,却胡乱地控告他,这是冒犯名分和道义的,是不知道有祖宗啊。自古以来帝王治理天下,必定要先明了纲常之道。现在你伤风败俗,即使你所控诉的事情是真实的,也不可以,何况是虚假欺诈呢?”下令按照法律处置。

提拔海州同知陈龚福担任太仆寺少卿职务。龚福,是元朝南台御史大夫福寿的儿子,起初由中书宣使被授予海州同知的官职,到这时因事获罪应当戍守边疆。皇上念及他的父亲为守节义而死,特别宽宥他的罪行并提拔他,还赏赐给他银锭。

庚午日。任命郭镇为驸马都尉,娶第十二位皇女永嘉公主为妻。郭镇,是武定侯郭英的儿子。

辛未(日),夜里,金星进入南斗星宿(区域)。

壬申日,夜里,月亮运行进入羽林军星官(的天区)。

乙亥日,特别赏赐韩国公李善长一千锭纸钞。

己卯日,派太常博士薛文举前往祖陵、皇陵举行祭祖仪式。皇上对文举说:‘万物的根本在于天,人的根本在于祖先。古代的贤明君王,在冬至日会祭祀始祖来配享上天,这是为了重视回报祖先的恩德。我秉承上天的旨意,来主持祭祀天地神灵之事,这实在是因为祖宗积累德行和善事才达到的。

只有我朝仁宗皇帝能够匹配上帝,对于祭祀上帝的大礼,本来已经施行过了。现在冬至刚刚来临,(朕)哀伤悼念之情无尽,你要恭敬地遵奉朕的旨意,前往(那里)进行祭祀,要敬重(此事),不要疏忽。

命令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出使百夷。当初,百夷的思伦发侵犯摩沙勒,西平侯沐英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思伦发两次抵御迎战,都失败了,于是派他的把事招纲等人来到云南,说:‘以前叛逆的谋划,实际上不是我自己想出的,是我的下属刀厮郎、刀厮养做的,请求饶恕我的罪过,我愿意向朝廷缴纳贡赋。’

云南守臣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皇帝就派杨大用带着敕令去告诉思伦发说:‘麓川在西南边陲,距离京城万里之遥,不是中原王朝想要图谋的地方,何况只是麓川呢。像云南这个地方,道路艰险遥远,那里的百姓在高处居住于悬崖之上,在低处饮用山川溪涧之水,外貌像野兽,面貌如蛮夷,风俗不讲伦理道德。

从前因为原元朝残留的梁王,不顺应天理,擅自挑起争端,引诱我边境的百姓,藏匿有罪之人,欺骗蛊惑愚昧的百姓来倡导叛乱,连累到善良的百姓。所以土地虽然偏远,人民虽然在教化之外,也不能不征伐。

于是命令征南将军傅友德等人率领三十万大军去讨伐他,于是云南全部被平定。唯独思伦发又效仿梁王,收留我的逃亡之人,又过了好几年了。金齿、景东的战事,都是因为你而引发的。我认为你是想要图谋百姓,扩张土地,与中国较量胜负,所以才屡次挑起事端。接着命令各位勇猛的将领率领军队驻扎军营,一边耕种一边防守。

现在你前来申诉,以前侵犯边境的罪行,不是你自己犯下的,都是刀厮郎等人所做的,不知道是否真的是这样?你虽然口头上声称归降投诚,但内心实际上怀着不良的企图。果真如此,那要如何平息我众将的愤怒呢?如果想要消除怨恨,就应当亲自践行臣子的礼节,全部偿还以前用兵的费用,那么麓川就不会有前来问罪的军队,当地的首领们各自保有世代承袭的俸禄。

不然,那么我军大旗所指之处,敌军都会被消灭干净。杨大用到达麓州后,思伦发表示愿意听从命令,于是用大象、马匹、白金、地方特产入朝进贡谢罪。王大用又让思伦发追捕抓获从云南叛逃的自处等两名叛贼,以及把事刀厮郎等一百三十七人,百夷于是被平定。

壬午日,云南水西土司奢香派使者进献马匹,朝廷赏赐使者、把事、通事等人钞币,各有差别。

癸未这一天,皇上对身边的侍臣说:‘使国家兴盛、大治的关键,应当是进用君子,斥退小人。’兵部尚书沈溍回答说:“君子和小人一下子不容易识别。”皇上说:“特立独行的人,不随波逐流,正直的节操必然和普通人不一样。就像美玉被丢弃在污泥之中,它的色泽不会改变;君子混杂在众人里,品德操守自然与众人不同,(这样的话)识别(君子)又有什么困难呢?

黄溍又说:‘自古以来君子总是少的,小人总是多的,又怎么能全都除去呢?’皇帝说:“有善行的人被提拔,就足以劝勉他人行善;有恶行的人被罢黜,就足以惩罚他人作恶。所以太阳出来了群阴就会消失,贤能的人被推举了不仁的人就会远离,又有什么难以去除的呢?

命令吏部命令天下的州县挑选民间年老而有德行的人,每个里选出一个,按顺序来京城朝见。他们到达京城后,皇帝命令他们随朝观察政务,三个月后送回。

乙酉日。安南陈炜的陪臣阮同叔来进贡土特产和金银器皿,朝廷赏赐给阮同叔和他的随从们不等的钞币。当时陈炜已经被他的国相黎一元杀害了,黎一元害怕朝廷征讨他,于是隐瞒了这件事,仍然假借陈炜的名义,派遣同叔来进贡。

丙戌日这天,夜里,有闪电。

己丑日,任命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王约担任左军都督佥事。王约戍守边疆多年,多次立下功劳,所以朝廷召他入京任用,仍然赐给他一千锭钞。

庚寅日,冬至,皇上驾临奉天殿接受朝贺,在华盖殿大宴群臣。皇太子在文华殿宴请皇亲国戚以及东宫的官员属吏。

壬辰日,皇帝诏令礼部再次告知安南,从今以后三年朝贡一次,不要多次派遣使者往来烦扰。

甲午日,拂晓时分,木星进入房宿。火星侵犯东咸星(星官名)。

十二月初一,乙未日。

丁酉日,广东南海县丞杨庸上奏:“本县的田赋总共八万四千九百四十六石,近年来出现荒歉,其中还没有征收入官的有二万五千四百一十九石。皇上怜悯那里的百姓贫苦,下令全部免除(赋税)。

己亥日,申明并严格执行关于巾帽的禁令。凡是文武官员,除了本等纱帽外,遇到下雨允许戴雨帽;因公差外出时,允许戴(其他的)帽子,进入城中则不允许(戴其他帽子)。那些因公出差到外地的人员也按照这个规定(行事)。

将军、力士、校尉、旗军通常戴头巾或者榼脑,官府中的舍人以及儒生、吏员、百姓通常戴符合自己身份等级的头巾。乡村农夫允许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受禁止。不亲自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被允许(做某事,原文未提及,根据上下文推测可能是参与某些事务或获得某些权益等)。

甲辰日,周王朱橚、潭王朱梓抛弃他们的封国,来到凤阳居住,被贬谪迁徙到云南。皇帝派遣使者命令西平侯沐英说:“周王要迁往云南镇守,到了之后选择宅邸居住。应该处理的军民事务,由你自己处理。

命令定远侯王弼前往山西,雄武侯周武前往河南,全宁侯孙恪前往陕西,都训练军队马匹,听候命令征讨漠北。朝廷派遣使者敕令辽东都指挥使胡旻、朱胜训练精锐的骑兵和步兵官军各一万人,听从调遣出征进军。

丁未日,右军都督佥事兼陕西都指挥使聂纬等人率领军队讨伐把撒川黑章匝的番族贼人,打败了他们,斩杀了真剌麻哈答儿等四百七十二人,缴获马四百多匹、牛羊六千八百九十多头,并且缴获土官哈即尔等人的马一千零四十匹后返回。

己酉日,(皇帝)授给六尚局宫官敕令说:我看帝王治理国家,必定从整治家庭开始,没有家庭没整治好,却能够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周朝的内宰用阴礼来教导六宫的妃嫔,九嫔用妇职的法规来教导九御,各有各的职责,这不是小事。我出身于平民百姓,登上了尊贵的皇位,对于治理内宫(家庭内部事务管理)的方法,不敢疏忽。因此朝廷设置六尚,来掌管六宫事务,这是历代圣贤相传的制度。

近年来精心挑选了数位民间品德贤良的女子进入皇宫,让她们兼任六尚事务,每个人都能够勤勉,事务大多周到完备。现在特地任命某人为某官职,你要能够遵守以前的规矩,谨慎地履行你的职责,不要懈怠不要疏忽。那些在外面有家室的女子,服劳役的时间多一些,有的服劳役五年、六年,然后回到父母身边,听从父母安排结婚。

接受命令的年长妇女,被允许归家,以终老天命。愿意留下来的人可以留下来。那些在宫廷里以及被授予官职的人,国家会供给他们俸禄,俸禄的多少比照宫外官员的等级差别(来确定)。

庚戌日。鲁王朱檀去世,他是皇上的第十个儿子。出生两个月就受封。鲁王檀小时候就聪明伶俐,喜欢文学,擅长写诗。十五岁的时候,到自己的封国,服用金石药,导致中毒伤害了眼睛,到这时病情发作去世了。讣告传到京城,皇帝下诏商议丧事的制度。

礼部尚书李原名等人上奏说:“考察宋代的制度,应该停止朝会五天。皇帝对各位皇子去世不用服丧,(但)应该穿素服五天然后除去(素服)。诸位王爷为齐衰(丧服名)服丧一年,用一天代替一个月,十三天就可以除服(脱掉丧服)。穿素服守丧一年。世子、郡王的丧服与亲王相同,公主服齐衰一年,下嫁的公主服大功九个月,郡主的丧服与公主相同,各王妃以及靖江王、世子、郡君都服小功五个月。听从了他。

不久赐给他的谥册上写道:‘朕拥有天下,一定会分封诸子,来拱卫皇室。我所希望的是你们能恪守常规的教导,平安地度过一生,可是有的人却不能如愿,这怎么能使我的内心得到安慰呢?你檀从幼年时就接受教导,期望长大成人,等到年纪已经长大,于是被赐予鲁地作为封邑。

自从你到封国以来,亲近行为不端的人,懈怠于处理政务,(我)多次违背法律而施恩于你,希望你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可你却还是不懂得爱惜自身的方法,从而导致早死。活着的时候封官,死了以后赠谥,这是古代典籍中明确记载的。

唉!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出于天性,而谥号是根据人们的公论来决定的。我和你虽然是父子关系,但怎能因为私人恩情而废弃公义呢?现在特地给你追加谥号为‘荒’,向冥冥之中宣告昭示,用来警戒将来(之人)。

癸丑日,魏国公徐允恭、曹国公李景隆从湖广练兵归来。夜里,火星侵犯天江星,月亮侵犯内屏星。

甲寅日,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周兴说:“大宁的军粮储备不够了,请下令让商人缴纳粮食换取盐引。”于是命令户部商议决定,凡是在大宁缴纳五斗粮食的人,就给予淮浙盐区的盐引一张。

山东都指挥佥事蔺真上奏说:‘近来有十二艘倭船,从城山洋艾子口登岸抢劫掠夺。宁海卫指挥佥事王镇等人抵御他们,杀死了三名贼人,缴获了他们的器械。赤山寨巡检刘兴又杀死了四个人,贼寇这才逃走。

丙辰日,朝廷派仪礼司丞古里哥、舍人火儿忽答孙等人出塞,寻访原来的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等人的下落。

丁巳日,赐给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各一千一百锭钞,赐给长兴侯耿炳文一千锭钞。平凉侯费聚,按例不应赏赐,只是因为他是有功勋的老臣,所以按照一半的标准给予他。徐辉祖原名徐允恭,皇帝赐他改名为徐辉祖。夜里,太白星侵犯垒壁阵星。太阴星进入氐宿。

戊午日,鲁府左长史胡秉忠上奏说:‘王府每年的禄米是五万石,如今改为折收银两、钞锭,已经移文给山东布政使司了。现在鲁王去世了,但有关部门还像以前一样将纳聘的物品送来,我们不敢马上接收。皇帝对户部尚书杨靖说:“王府每年的费用,已经有了固定的制度,藩王虽然去世了,但国家对王府的费用供给不能缺少。”于是让他按照数目收下。有一道白色的虹横贯太阳,过了很久才消散。

富川县逃跑的官吏首赐纠集贼人盘大孝等人作乱,杀死了知县徐原善等人。经常往来于富川、永明、江华三县进行抢劫掠夺。广西都指挥韩观派遣千户廖春等人讨伐他们,擒获并杀死了大孝等二百多人。韩观于是上奏说:‘富川县的灵亭乡是瑶蛮出没的地方,虽然多年来不断征伐围剿,却没有将他们全部消灭,恐怕还会有兴兵作乱的人。应该用桂林等卫所剩余的军士设置千户所来镇守此地。皇帝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

己未日,赐给在京城的文武官员第二年元旦节钱,公爵、侯爵、伯爵每人十锭;武职官员一品、二品的每人七锭,三品到八品的每人五锭;文职官员二品到六品的每人六锭,七品到九品的每人三锭;未入流的官员每人二锭;监生每人一锭。

庚申日,赏赐信国公汤和一千一百锭钞。户部令史蔡鏄说:“当初为了陕西边境的军粮储备,朝廷召集商人运送粮食,给他们淮、浙地区的盐来作为报酬。近来商人们贪图收购粮食(入仓)的便利,总是把陈米送入粮仓,恐怕储存时间长了会腐烂,应该禁止这种做法。在边疆驻守的武将,每月的俸禄和各种费用请求用钞支付,骑兵每月的粮食为两石,也应该减半支付。像这样的话,那么边疆的储备就可以充实,军队的粮饷就不会缺乏了。听从了他的建议。

又设置湖州守御千户所,让千户芮礼暂时代理千户所的事务。

诏令免除四川重庆府泸州民夫所运输的军粮。

当初因为毕节卫粮食不足,朝廷下令让四川迅速运送粮食补给他们,后来又下令让本卫开垦屯田耕种,足以自给自足,所以有了这个命令。

辛酉日,北平布政使司上奏说:‘喜峰口、滦阳等地方的粮仓共有军粮四十八万八千五百一十余石。’

壬戌日,拂晓时分,木星侵犯东咸星。

甲子日,皇帝在太庙祭祀。设置武昌卫指挥使司,命令指挥佥事鲍同守卫此地。

皇上因为故元的兀纳失里大王居住在和林的西边,于是命令前来归降的太子八郎、镇抚浑都帖木儿前去招抚晓谕他说:‘往昔中国的大宋皇帝统治天下三百一十多年,后来他的子孙不能敬重上天爱护百姓,所以上天降生元朝太祖皇帝,在漠北崛起,所有的鞑靼、回回等各番邦的君主首领,都被他平定。

太祖的孙子,以仁德着称,就是世祖皇帝,统一了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都被统一了。百年之间,天下人谁不思念仰慕他的恩德,谁不畏惧他的号令?当时四方没有忧患,人民安康,物产丰富。自从脱欢帖木儿皇帝即位以来,政权掌握在权臣手中,法度被废弃松弛,所以上天才降下祸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民间的豪杰因此纷纷起兵。

我当时在淮甸,看到百姓不能安宁,就与同乡的豪杰,聚集兵马,不到四五年,就平定了群雄。所以元朝那些投降归附(明朝)的蒙古将领,接连不断地前来。总共两次派遣军队,直接到达漠北地区。当时号称皇帝的脱古思帖木儿逃到也速迭儿的领地,最后被杀死。其余的士兵和马匹,归知院捏怯来、国公老撒、丞相失烈门三人所有。

现在他们都来投降归附了。朕处在水草丰美、牲畜繁衍的地方,使(百姓)安居乐业。我现在主宰天下,派遣使者告知你兀纳失里大王知道这件事。如果他有什么想说的,让他们回来之后,把详细情况告诉我,我会妥善处理的。”

大华长官司的土官幸也前来朝见,进献马匹。

高丽派遣门下赞成事安宗源呈上奏表,进献金银器以及地方特产,(朝廷)赏赐安宗源以及翻译郭海龙等人数量不等的华丽丝织品、钱钞。

这一年,高丽李成桂废黜了他们的君主王昌,而立定昌国院君王瑶为君主。征士梁寅去世。

梁寅,字孟敬,是临江新喻人。家中世代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他能刻苦学习,因此精通六经的要旨。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就放弃了不再想这件事。他曾经游历金陵,到达钱塘,当时的很多名士都愿意和他交往,他被任命为集庆路儒学训导。

过了两年,梁寅以父母年老为由辞官回家。第二年,天下战乱,于是他隐居起来教授学生。等到皇上平定天下,征召天下有名的儒者,修订阐述礼仪和音乐,来更新一代的制度。梁寅应征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当时将礼、律、制诰分为三个局,梁寅在礼局中,他探讨议论精到审慎,众多儒者都推崇佩服他。

书写成后,朝廷赐予他金帛,准备授予他官职,梁寅以年老生病为由推辞了,朝廷同意了。梁寅回家后,在石门山盖了间房子,各地的读书人大多跟着他学习,都称他为梁五经。到这一年他八十二岁,在十二月去世。他所注释的有《周易参议》、《诗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以及汉、唐以来君臣事迹大略、《宋元史节要》和《石门集》,这些书籍都在世间流传。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九十八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