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9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

洪武二十年(4084年)冬十月初一日戊申,(皇帝)祭祀太庙。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寿为舳舻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赫为航海侯,并赐给诰券。

那诰文大致说:告知你寿,跟随朕建立国家,多有显着功勋劳绩,如今已经年事已高,多次经历风浪波涛的危险,从事辛劳的漕运事务,来供给辽海的军队,既然已经成就你的功劳,必定加以尊崇奖励。

现在特别封你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舳舻侯,食禄二千石,并且延及子孙,世袭封爵,以此来报答你的功劳。

你可要恭敬啊!

张赫的诰文和朱寿的一样。

建成了历代忠臣庙。

在此之前,汉代的秣陵尉蒋忠烈侯、晋代的成阳卞忠贞公、南唐的刘忠肃王、宋代的济阳曹武惠王等,都被历代尊崇祭祀。

到了元朝卫忠肃公福寿等人的时候,也曾经建立祠堂来祭祀他们。

皇帝认为这座祠庙在里巷之中,庙宇低矮简陋,配不上神灵居住,就下诏将它迁到鸡鸣山的南边。

到这时庙宇建成,(朝廷)命令应天府每年在四季第一个月以及年终祭祀功臣的日子进行祭祀,每年都把这作为常例。

己酉日,皇帝与各位将领讨论军事,皇帝说:“国家用兵,就像医生用药一样,储备药物来治疗疾病,不会因为没有生病而吃药。

国家还没有安定,就用军队来平定祸乱。

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只应该修整铠甲兵器,训练士兵,使(国家)常常有所防备。

大概军队能平息战乱,也能招致战乱,如果倚仗国家富强,好大喜功而制造事端,结下仇怨挑起争端,恰恰足以招致战乱罢了。

这就像医生拿吃了会让人头晕目眩的药,强行给没有病的人吃,纵然不会使身体伤残、丧失性命,也会损伤元气。

所以治理国家的人只应当经常讲习军事,但不可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

你们都肩负着军队方面的任务,应该深切体会我的心意,这样大概就不会有过失了。

庚戌日。袭封衍圣公孔讷来朝见皇帝,皇帝赐宴并赐钞。

皇帝派使者到军中赏赐颖国公傅友德等统领的北方番族降卒四万六百余人,赏赐布帛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五匹。

在琼州府琼山县设置海口千户所。

暹罗斛国使臣坤思利济剌替等回国,皇帝下诏赐给该国国王杂色绢九十匹,以及药材等物,赐给坤思利济剌替等人衣服和钞币,各有不同。

辛亥日,赏赐河州等十一个卫所的四万三千七百多士兵,十九万八千匹布,六万五千六百斤棉花。

占城国王阿答阿者派他的臣子宝络圭阿那来郁等一百五十八人入朝进贡当地特产,皇帝命令按等级赏赐衣服和钱钞。

壬子日,任命颜桧为溧阳县丞。颜桧,是颜回的第五十八代孙。

播州宣慰使杨铿因为被朝廷征召入朝,向朝廷进献十匹马。

皇帝告谕他要坚守土地、保护自己,并赏赐了他五百锭钱钞。

剑川州当地的首领杨奴发动叛乱,大理卫指挥郑祥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斩杀了他的同党八十多人,杨奴逃跑了。

不久,杨奴回到剑州,又召集蛮人作乱,郑祥再次率兵出击斩杀了他们,贼寇被平定。

丁巳日。命令各卫的指挥分别掌管千户所的事务。本朝的制度是,每个卫设置一名指挥使,两名指挥同知,四名指挥佥事,又设置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用来分别统领士兵。

当时,京城卫所的指挥使们下班后都不进官署处理政事,一旦有责任追究,就互相推诿。

于是命令指挥使掌管印信,同知、佥事各自统领一所。

士兵中有武艺却不训练,兵器不坚固锋利的,都要问责他们的统领官员。

又设置台州卫,调遣处州卫指挥佥事常刚统领台州卫事务。

命令兵部张榜告知天下:凡是公侯、驸马奉命出使,他们的随从以及各藩王府没有符信凭证的使者,不得擅自乘坐驿站的车马船,违反规定的人就给他们判罪。

戊午日,皇帝下诏命令所有的军人安营扎寨,要按照各自卫所的居住顺序,不许越过队列。

皇帝下诏选取曾经前往海西野人地区以及纳哈出的领地,经历诸多劳苦的二百零六名辽东官军前往京城,分别赏赐数量不等的有花纹的丝织品、绫罗绸缎制成的衣服、银锭。

皇帝下诏令湖广的常德、辰州两个府中家中男丁在三人以上的家庭出一个男丁前往云南屯田。

辛酉日发生月食。

壬戌日,皇上考虑到山东、北平、河南从事水路和陆路驿站差役的人连年服役,疲惫困苦,便命令有关部门按照旧例根据民户缴纳粮税的多少加倍给予报酬,来宽缓民力。

朝廷调遣陕西、山西五万六千余名将士赶赴云南听候征调,并按不同等级赐予他们钞币。

癸亥日,皇帝诏令制定武臣赠送助葬财物的规格,公侯送布一百匹,米一百石,一品官送布六十匹,米六十石,其余各有不同。

甲子日,调遣楚王府的六千护卫士兵前往云南听候调遣。

乙丑日。命令佥都御史高翼等人率领所收编的原元朝校卒七百二十余人前往辽东训练,听从调遣。

不久命令高翼把军队交给边境的将领然后返回。

命令兵部派遣使者登记杭州、湖州、严州、衢州、金华、绍兴、宁波和直隶徽州等府市民中富裕的人,让他们出资购买马匹,补充到凤阳、宿州到河南郑州驿站中充当养马户。

丙寅日,诏令长兴侯耿炳文率领陕西当地的军队三万三千人前往云南屯垦种地,并随时听候调遣。

皇帝赐给航海侯张赫、舳舻侯朱寿、海西侯纳哈出禄米二千石,从江西公田中拨给他们。

丁卯日,皇上因为北方的学校没有名气,教师和学生荒废学业,命令吏部升迁南方有学识、有品行的学官去教导他们。

增加府、州、县学的生员名额,不限制数额,并且免除他们家庭的徭役赋税。

皇帝命令锦衣卫选拔精锐力士五千六百人跟随自己出行。

皇上对礼部尚书李原名说:“以前已经议定并颁布了朝廷大臣的尊卑礼仪,其中有些细节还不够详尽,应当重新考订校正,编成定式,向朝廷内外公布。”

于是李原名召集众多儒臣,考查旧有的制度,重新加以修订确定,总共二十六条。

朝廷参拜之法第八条:其一,凡是朝廷官员按班序列队站立,公爵、侯爵站在文官武将队列的首位,其次是驸马,再其次是伯爵,从一品官以下的官员各自按照品级顺序站立,文官站在东边,武将站在西边。

风宪纠仪官站在下面,面朝北,记事官站在文武百官第一班的后面,稍微靠近上面,以方便观看和倾听,不能超越界限。

如果有事情,必须从队伍的末尾走到皇帝面前跪下奏报。

事情完毕后回到原位。

其二,凡是文武官员在皇帝面前陪坐的时候,遇到有官员奏事,一定要站起来,等到奏事完毕再坐下。

如果是皇帝特旨赐座的人就不受(此规定的)约束。

其三、凡是文武官员出入朝廷大门,都要更加恭敬谦逊。

如果是一品以下的官员,遇到公、侯、驸马,站着就要站在旁边,行走就要跟在后面,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皇帝召见他们,就不受这个限制。

其四、凡是上朝参拜的官员,遇到圣上的谕旨,必须专心恭敬地聆听,牢牢记住而不要忘记。

其五,百官自从进入午门以内,就不许吐痰。

如果参加朝会的近侍咳嗽生病,允许他立即退下班列。

第六条,凡是在皇帝面前上奏应答,务必遵循诚实的原则,不许荒诞不经。

第七条,凡是官员随从人员经过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中间时,身体要始终朝北,不得朝南,向左或向右走时也是这样。

如果随从皇帝登上奉天门或者丹陛,不能直接行走在中道和王道上。

如果有旨意,才允许在侧边随行。

官员们凡是进入朝廷大门,都必须整肃仪态,不能私自行礼。

筵宴二:其一、凡是举行筵宴的时候,四品以上官员可以登上宫殿入席就坐,四品以下官员在宫殿外面以及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内依次就坐,文官在东边,武官在西边,如果有皇帝特别下旨赐在宫殿内就坐的,就不受这个限制。

如果在奉天门,公侯坐在门内,四品以上官员坐在门外,四品以下官员坐在丹墀内。

事务。

在严肃恭敬(的场合),不能僭越次序,喧闹失礼。

第二,凡是百官在奉天、华盖、谨身、武英等殿举行筵席,必须穿着礼鞋,才能允许上殿。

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定,由礼官、监察御史、仪礼司来纠察并检举。

奉命出使三次。

第一,凡是使者携带诏书到达总兵官的住处,在距离营地十里的地方,要先派人通知总兵官,在营内设置香案,迎接使者,按照常规礼仪宣读诏书。

第二,凡是使者携带制谕、??符、手诏到总兵官处,只要是涉及机密军务的,都要直接通过驿站,不得向他人报告。

此处的官府人员,也不允许(前来)迎接,(使者)直接到军营外面,先秘密通报总兵官,(总兵官)在军帐中面向南设置香案,亲自出军营迎接。

使者下马,捧着所携带的制敕向前走,到营帐中放置在案上,使者站在桌子东边,面向西边,总兵官行完五拜三叩头的礼节后,将身边的人全都屏退。

使者拿着制书和敕书亲手交给总兵官,总兵官打开看完后,又放回桌案上,双方相见要遵循常规礼仪。

其三,总兵、将军奉命征讨,凡是遇到使者送来的制谕、??符、手诏,看完后,要立即依照旨意执行。

如果需要覆奏,要立即派人请求旨意,不得拖延、违抗命令,否则按律法处置。

官员的拜礼有两种。

其一,凡是臣子朝见君主,要行稽首礼、顿首礼五次,这是臣下拜见君主的礼仪。

君上的礼节,要先稽首、顿首四拜,然后再拜一拜,叩头才算完成礼节。

稽首四拜是百官拜见东宫太子、亲王的礼节,拜见父母也用这个礼节。

其余的官员长辈、亲戚、朋友相见的时候,只允许行两次拜礼。

其二,凡是公侯、驸马相见,各自行两拜礼。

一品官员拜见公侯、驸马时,一品官员站在右边,行两次拜礼,公侯、驸马站在左边回礼。

二品官员拜见一品官员时,二品官员站在右边,行两次叩拜之礼,一品官员站在左边回礼。

三品以下的官员仿照这个标准。

如果三品官拜见一品官,四品官拜见二品官,就要行两拜之礼,一品、二品官员根据情况回礼答谢并接受礼拜,其余的依此类推。

如果有亲戚之间地位尊卑的区别,要按照私人礼仪行礼。

官员公开就坐(办公):凡是大小衙门的官员,每天公开就坐(办公)时,施行恭敬的作揖之礼,副职向正职作揖,正职回礼。

首领官向长官、佐贰官作揖行礼,长官、佐贰官拱手还礼。

凡是文武官员因公事聚会,各自依照品级顺序就座。

如果资品相同,就按照所属衙门的先后顺序。

如果王府的官员属吏与朝廷官员在一起坐立(的时候),各自依照品级(高低),(王府官员)都排在朝廷官员的后面。

官员相遇分为八种情况:其一、驸马遇到公侯,要分路行走;一品、二品官员遇到公侯、驸马,要牵马侧身站立,等待他们过去。

二品官见到一品官时,二品官站在右边,向一品官行两拜礼,一品官站在左边回礼。

五品、六品官员要从右边让道而行。

三品官员遇到公侯、驸马时,要牵马避让;遇到一品官员时,要牵马在路旁侧身站立;遇到二品官员时,要小步快走靠右侧(给其)让路前行。

四品官员遇到一品以上的官员时,要牵马避让;遇到二品官员时,要牵马在路旁侧身站立;遇到三品官员时,要驱马靠右让路前行。

其余的官员,凡是遇到比自己高二品以上的官员,都要牵马回避;遇到比自己高一品以上的官员,都要牵马侧身站立;遇到和自己品位相近的官员,都要趋步向右让道而行。

官品相同的人,就分道而行。

如果有亲戚关系中尊卑的分别,就听从安排进行回避。

第二,凡是宫中宦官出入,如果在路上遇到驸马,必须下马,遇到公侯一品、二品官,要牵着马侧立,遇到三品、四品官,要分路而行。

其三,凡是公侯、驸马、一品、二品官员的随从火者等人,如果不是跟随本官而是私自出入的,只要遇到文武百官,就必须下马,违反规定的人要被治罪。

第四件,凡是所属官员遇见上司官员,要牵马回避,如果下属官员的官品高,遇见官品低的上司,就分路而行。

其五、官员应回避而道路狭窄无法回避时,应下马拱手站立,应该分路行走,不得占据道路中间。

第六,凡是文武官员出入,应当开道而不开道,导致应回避的人没有回避。

官员不曾回避的,不进行处罚,如果因此生事的,只处罚上级官员。

第七,京城人口密集,街市上的军民人等在买卖东西,或骑着驴马出入时,远远看见公侯、驸马、一品以下至四品官员经过,就要下马让道。

第八条,官员应该回避时,如果接到皇帝的宣召,或者是祭祀官员去祭祀场所,或者是抓捕罪犯的,在路上即使遇到了应该回避的官员,也不用回避。

在京官员仪从一、凡是文武百官,从四品以上官员的仪从,都依照旧制根据情况而定。

五品官员只允许有一个人引导,六品以下的官员不许引导。

官员到郊外去的仪从,仍然按照旧的制度,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

那些官员的伞盖、帽子和腰带、服饰的颜色、房屋、器具、马鞍和缰绳、弓和箭、床榻之类的东西,从公侯往下,各自有等级差别,分条列举写成书籍,名字叫做《礼仪定式》。

命令在京城的公侯以下、在外地的各司官员以及舍人、国子生和儒学生员、民间子弟,务必研习讲论并遵守,违反的人按照法律审问治罪。

戊辰日,追封中山武宁王徐达的妻子谢氏为中山武宁王夫人。

己巳日,夜间,太阴星侵犯了谒者星。

庚午日,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上奏说:天气还很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收敛行迹(很少活动),大军长时间驻守在边塞之上,白白地浪费军粮物资。

现在酌量留下人马戍守大宁、会州等地,大军分别撤回蓟州靠近城池的地方驻扎,等到有边境的情报传来,然后再进军。

皇帝下诏书同意了这件事。

癸酉日,贵州宣慰使霭翠的妻子奢香等人进献了二十三匹马。普定卫安顺州判官阿窝等人前来朝见,进献了二十五匹马。

丙子日。惠州的海贼谢以青聚集众人制造叛乱,攻克占领城市。

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率领军队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陕西平凉卫奏报,捕获了九十三头西番犏牛,请将它们收归官府使用。

皇帝下令把赏赐分给有功的将校。

这个月,宋国公冯胜因为有罪被召回京城,到达京师。

皇上因为他是有功勋的旧臣,不加以谴责,命令他到凤阳的宅第居住,以奉朝请的身份(定期参加朝会)。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八十六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